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赵煦穿越成燕王 > 第一百七十七章 玻璃

第一百七十七章 玻璃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五百四十万两银子!”


顺利拿到了专卖权,赵煦送走三家商贾。


这时杨贺竖起手指头,激动的不知道该怎么数。


“瞧你这没出息的,这点银子算什么?”赵煦说道。


据他了解,八大势族每家都富可敌国。


号称宁州第一富商的沈岩据说家产千万两。


而此人不过是谢家一个外戚而已。


一个外戚尚且如此,足见谢家的雄厚实力。


在当代的历史中,这样的古代豪富也比比皆是。


就如明末清初的八大晋商,个个家产千万两白银。


所以,他攒的这点银子真不算什么。


再者,人家是十几年,几十年的积累,势族更是自立国起将财富积累到现在。


自己想立刻超越是不切实际。


不过他有自信,随着商行商业版图的扩大以及王府货物品类的增多,用不了多长时间,他的财富必将超越他们。


“不是下官没出息,下官真是头一回见这么多银子。”杨贺还在唏嘘感慨。


赵煦笑了笑,“这只是开始,以后你会见到比这多得多的财富的。”


杨贺点了点头,目光中充满向往,他道:“下官相信殿下,跟着殿下,下官一天比一天觉得有意思。”


两人闲扯了几句,赵煦让杨贺去找谢桦三人。


人家老远来一趟,处于商贸上的合作也该招待一番。


杨贺离去。


赵煦叫了徐烈,在侍卫的保护下前往兵仗司。


现在势族商贾终于忍不住参与到他的商业版图中,那么就更有必要把玻璃搞出来了。


一个是玻璃能将现在货物的包装提升一个档次。


另外一个则是再给王府添加一种货物。


他是不会嫌弃银子多的。


在他的北方是北狄,在他的西面是西凉。


这是两个风暴的中心。


现在真正的战争还未到来,一但形势急剧恶化,他必将面临连续不断的战事。


而战争打的就是银子。


他不可想有一天自己的士兵在战场上守着火炮,却连弹药都没银子造。


所以,他现在需要积累银子,再换成大量的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到了兵仗司。


赵煦没有提玻璃的事,而是先去了造炮坊。


这是兵仗司掌握造炮工艺后,王应指定的院子。


“现在造出来多少门火炮了?”赵煦问道。


商贸是封地的收入来源,而兵仗司就是封地安全的基石了。


所以,他对兵仗司一向十分重视。


兵仗司也是直接隶属王府,归他亲自管辖的。


“回殿下,造了八十门守城炮了。”王应说道:“一门炮的成本大概是两千两银子。”


“继续造,每个棱堡需要一百门炮,每个县城五十门炮,燕城怎么也得二百门守城炮。”赵煦说道。


他不是乱要的。


而是基于对燕州当前的形势。


首先,如果北狄来攻,燕关能不能守得住是个问题。


如果燕关城破,他就得孤独地面对北狄人。


那时能保住城池的只有王府士兵和火炮。


其次就是袁家的问题。


如果有天袁家决心要铲除自己,大军来攻,他不想丢掉任何一座城池。


那时给每座城池安置火炮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当然,如果这些情况都没有出现,火炮也不会浪费。


完全可以将这些火炮装到战舰上。


“殿下,这可得两百多万两银子。”王应提醒了一句。


他除了掌管火炮的制造,同时还管着兵仗司的账目。


自从造火炮后,银子那是流水一样出去了,他自己都害怕。


“本王什么时候缺过你兵仗司的银子,尽管造就是了。”赵煦暗自抹了把汗。


还真是幸亏势族商贾们送银子来了,要不然他还真的支撑不住。


王应见赵煦一脸淡然,顿时吃了个定心丸,打住不再说。


他当然是希望兵仗司不缺银子了。


这样,兵仗司就能全力以赴搞生产。


“野战炮造了吗?”赵煦继续问道。


“回殿下,还没有,不过野战炮的铁模今日已全部完成,马上就能生产。”王应道,“按照殿下的意思,这两种野战炮使用的炮弹一个重八斤,一个重四斤。”


赵煦点了点头,这是两种口径不一样的野战炮。


相比守城炮二十四斤的炮弹轻许多,但优势在于火炮的重量轻。


用马牵引可以灵活转移,随时配合阵型的变动移动。


如果在野外遭遇更是能迅速构筑炮兵阵地。


这些野战炮列装王府亲军后,就会进行对应的训练,以配合士兵作战。


检查了下野战炮的炮模,赵煦让王应继续盯着火炮的生产。


当下,这件事最重要,不能有任何闪失。


至于玻璃的事,他觉得让王崇这小子来做就行了。


于是他对跟在王应屁股后面的王崇招了招手。


王崇顿时面色一喜,跑了过来,半途还不忘给王应丢了个得意的眼神。


他们两个一直暗中较劲。


王应觉得儿子王崇虽懂得各类技艺,但行事过于大胆。


比如燕王交代的火药,这小子差点把自己炸死。


而王崇则认为自己父亲太过谨慎,虽然不犯错,但只能按部就班。


“殿下,小的来了。”到赵煦面前,王崇乐呵呵的。


赵煦拍了拍他肩膀,“别小的小的自称了,上次火药和炮弹的事做的不错,这样,给你个兵仗司最小的九品司曹做。”


王崇闻言高兴的几乎跳起来,他忙道:“谢殿下,下官一定好好干,报效殿下。”


虽然司曹只是兵仗司管理具体某一个工坊事务的官员,比如,造炮就有一个司曹专门盯着,炼铁炼钢也有具体司曹盯着。


但他还是大喜过望,因为这就想他父亲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王应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但在王崇看向他之前立刻收敛,依旧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王崇见了,撇了撇嘴。


赵煦的目光在父子两人身上转了转,无奈地摇了摇头。


将王崇拉到兵仗司的衙门,赵煦对王崇说道:“本王有件事交代你,和火药的事一样,这件事很重要,尽快完成。”


王崇点了点头,面色认真起来。


这时赵煦令人取过纸笔,在上面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