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赵煦穿越成燕王 > 第二百三十二章 野望

第二百三十二章 野望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燕州的冬日,总是显得萧瑟与寂寥。


尤其是豪族叛乱之后,又添了一份破败。


但在燕王执掌燕州后,百姓们心里总是有些盼望的。


盼望着燕王能够让他过上燕郡百姓一样的生活。


“殿下,来自京师的好消息。”


一大早,刘福就冲进了赵煦的书房,将一份文书呈在赵煦面前。


这是从京师刚刚送到燕城,他拿到便立刻送过来了。


见刘福一副打了鸡血的样子,赵煦不禁也激动起来。


他翻阅了文书,脸上笑容逐渐绽放,最后激动地一拍桌子,“哈哈哈,到底是成了,看来这次父皇还是没有抵住火炮的诱惑啊。”


刘福点头,这套文书里有燕郡商行同皇商权利的凭证,也有准许燕王海贸的凭证。


同时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互开边市。


这件事也由燕王负责。


有这三件事,他等于是彻底挫败势族对他商贸的围堵了。


两人正高兴,忽然书房外传来杨贺的声音。


不多时,杨贺也一脸笑容进来,行了礼,他道:“殿下,势族商贾不闹了,现在还请求重新从王府取货。”


三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刘福说道:“殿下,这些势族也有示弱的时候啊,想钳制燕州的商贸,结果自己却碰了一鼻子灰,现在不仅大颂的商贸畅通无阻了,还多了个边市和海贸,真是喜事。”


“可不是,这段时间,下官晚上常常睡不着,现在终于能睡个好觉了。”杨贺一脸轻松。


赵煦将文书收起来,对杨贺说道:“既然这次的商贸风波就此偃旗息鼓,商行接下来就狠狠给本王赚银子。”


刘福拍着杨贺的肩膀说道:“杨主事,燕州大小官员的月奉可就指望你了。”


在将七郡事务俱都纳入王府后,他初时的兴奋劲过后便是一身的冷汗。


这次燕州的豪族虽被剿灭的一干二净。


但是在清缴期间也有许多豪族带着财产逃走了。


尤其是逃往豫州和齐州这两个地方。


但他们走了,留下却是一地鸡毛。


清缴豪族这件事相对袁家叛乱虽然是小事。


但也格外的残酷。


逃走的豪族什么都不愿意留给王府。


不但带走了银子,还焚烧了粮仓。


而这加剧了燕王接手燕州的困难。


所以,当下只能指望商行将王府商货卖到南面,换来粮食缓解当下的危机。


等到来年五六月间收获粮食。


“以前,下官不敢说这个大话,现在殿下让商货不仅能大颂畅行无阻,外面的商路也打通了,那是绝对没问题。”杨贺拍着胸脯保证。


赵煦点点头,悬着的心落地。


现在燕州需要银子的地方太多。


海贸权是拿下来了,但是还得把船造出来才能出去。


而造船就得耗费巨量的银子。


除此之外就是五座棱堡还在建设中。


北狄现在虽然请和了,但他不会被麻痹。


这棱堡还得继续修,毕竟在当代昨天签的停火协议,第二天又重新开大的事比比皆是。


古代不会比现代更遵守承诺。


大家心里都清楚,大战之后都想缓缓而已。


何况北狄在这次大战中只有伤了些皮毛而已。


同时,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改造燕关北面城墙。


在这次守城战中,他察觉到燕关这种一条直线式的城墙防御性不好。


所以,他想如同棱堡一样燕关城墙的外侧修建几个凸出的尖角城墙。


这样一来,北面的城墙就有了棱堡造型。


在上面不仅能多放置火炮,而且等于拓展了防御的面。


同时,还能全方位无死角的防御,增大敌人攻城的难度。


他不能不小心。


火炮的确威力巨大,但这次能起到这么好的效果完全是第一次使用产生的奇效。


战事中,北狄士兵表现很凶猛的。


而且在冷热武器交替的时代,不能说有了火器就万事无忧


毕竟骑兵可是在机枪和坦克出现后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之前,高机动性的骑兵始终是战场上的重要力量。


因此,当前对他来说,守住燕关还是第一选择。


不过改造燕关又是一笔巨大的费用。


还是需要银子。


“玻璃坊恢复生产了,本王让他们造了一批瓶子,有装酒的,有装香水的,到时候你把这些货物送到京师,让董安办一个展览。”想起玻璃,赵煦对杨贺说道。


这个玻璃搞出来了,接下来自然要它变成银子。


“展览?”杨贺怔了下。


“就是找一块繁华的地方,邀请京师的权贵,请京师出名的清倌人唱曲,趁势将王府新出的货物摆出来他们看。”


“哦……”杨贺精通经商,一点就通,“这样王府新货物就能在他们之间快速传开了。”


赵煦露出孺子可教的神色。


玻璃装的酒自然价格最昂贵的一档,里面包含了玻璃的价值。


也只有大颂的权贵,富商,势族能买得起。


他要赚的就是他们的银子,对过惯了奢华生活的他们来说。


这些银子他们是舍得花的。


当然,玻璃只是装酒自然浪费了,他还会把玻璃专门做成酒杯之类的器具作为货物,这又是赚了一笔。


说了商行的事,刘福提起了边市,“殿下,边市开在燕关,有利也有弊啊。”


根据文书,大颂和北狄商议之后,决定重启燕关内的一个旧市。


这个旧市就是以前大颂和北狄边贸的地方。


如此一来,北狄和大颂的商人都需来这个地方贸易。


到时候燕关内必然鱼龙混杂。


赵煦皱了皱眉头,这是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在燕州,也只有燕关最适合做边市的地点。


毕竟这就是边界。


或者说,这就是北狄的明谋,想借着边市刺探燕州的情报。


不过凡事都有利弊,他觉得对燕州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有了边市,一个可以买马,一个可以买牛羊,丰富王府士兵的肉食。


还能买些牛崽,羊崽子发展燕州的养殖业。


至于北狄的眼线就交给炎卫吧。


袁家覆灭,他们左右也是清闲了不少。


就把燕关作为他们训练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