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赵煦穿越成燕王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策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策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及时。”


赵煦第一眼便看见了王崇手里的击发装置。


其实燧发枪的击发装置并不复杂。


主要的难点就是簧钢,簧钢解决了,剩下的事情简单了。


不过是找一块钢板,把撞铁,扳机,阻铁,鸡头固定在钢板上而已。


其中“鸡头”就是夹着燧石的,类似夹子。


撞铁就是燧石落下撞击的铁板。


阻铁则是一个钩子一样的东西。


最后则是三十度折角簧钢扳机构造。


簧钢长的一边中间位置有跟横铁作为支点,一边连着鸡头,像个跷跷板。


鸡头向后拨,这就等于按下跷跷板的一端,因为有阻铁,鸡头尾端的扣子会扣在阻铁上。


由于簧钢的弹力,扣动扳机,松开阻铁,鸡头在弹力下就会向前撞向撞铁,产生火花。


这四个构件的结构都不复杂,在他还没搞清楚簧钢的时候,小零件他已经做出来了。


这段时间则一直在研造合格的簧钢。


王应看了眼王崇,露出满意的笑容。


很显然,燕王对燧发枪相当重视。


所以有时间就来兵仗司,亲自参与了许多。


而且要打西凉的事不是秘密。


这将是王府士兵第一次离开燕州本土作战,挑战性比以往都大。


所以这个燧发枪自然是越早装备王府士兵越好。


赵煦这时从王崇手里接过击发装置。


他向后拉鸡头,接着扣动扳机,鸡头上的燧石啪叽一下打在撞铁上,火花四溅。


“不错,很好。”赵煦十分满意,拍了拍王崇的肩膀。


王崇上午又要督促学堂的学员,下午还要研造击发装置,的确不容易。


不过他却表现出了和自己父亲一样的执着。


一头钻进去,及时攻克。


王崇这么一来,燧发枪所有的工序都打通了。


他对王应说道:“下面就正式生产燧发枪吧。”


“是,殿下。”王应应了声,接着道:“不过殿下,如今兵仗司又要造炮,又要制造盔甲武器,还有水泥,玻璃,如今再加上燧发枪,人手有些……”


兵仗司产能不足的情况赵煦其实心中已有了计较。


如果接下来势族不断来采购火炮,兵仗司的产能更是难以为继。


除了兵仗司外,王府的酒,香水,大蒜素等工坊产能都是不够的。


现在有必要扩张。


这问题,赵煦早就有了筹备。


北狄秋狩之战时被焚烧的承德坊就是他规划的大颂版工业园。


邹容负责的工曹一直在建造大型厂房。


在他把水泥搞出来后,承德坊的建筑俱都采用了青砖水泥构造,外面刷上一层白色石膏。


只是除了建筑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人。


若是以前,他还会纠结这个问题。


不过现在从晋州引入大量百姓,此问题会迎刃而解。


于是他对王应说道:“这件事马上就能解决,你先培养几个熟练匠人出来,让他们熟练燧发枪制造的所有工艺,一旦人到位,再让这些匠人老带新。”


听燕王说马上就能解决,王应顿时松了口气。


他是个不喜欢提困难的人。


但现在兵仗司真的是负担太重了。


又说了些燧发枪的制造事宜,赵煦赏了王应父子和参与的匠人,这才返回王府。


三天后,从金陵来的旨意到了。


见赵恒同意他三个月后发兵,他顿时舒了口气。


不是他畏战,而是他不想打无准备之战。


要打,就打一次漂亮,损失又小的战争。


叫来常威和刘福,他又将旨意给他们看了。


“太好了,这样下官就能仔细安排粮草和运输的民夫了。”刘福道。


常威则道:“末将回去就让他们加紧训练,争取这些新兵能派上用场。”


在后勤这个问题上赵煦是不如刘福熟悉的。


让他调度就行了。


不过在新兵的训练上却当下就要做准备。


因为他希望有一只装备了燧发枪和火炮的全新军队能够进入晋州。


一来能够增大赢面,二来也能够总结火器在战场使用的经验。


“本王需要三万新兵训练一些特殊的阵型,其他的照旧。”赵煦道。


按照他的估算,三个月的时间,兵仗司最多能制造出三万只燧发枪。


“特殊的阵型?”常威露出不解之色。


赵煦点点头,“这三万新兵全部调到南大营去,他们将会有新的火器。”


“新的火器?”听到这个,常威疑惑的表情顿时兴奋起来,“殿下,您别瞒着末将啊,这样的好事现在才让末将知道。”


赵煦笑了笑,“本来这种火器倒不是那么急,但现在赶上了西凉这档子事,只能提前了,所以没来得及和你说,而且目前为止,这火器还没造出来。”


常威点点头,他忍不住好奇,“殿下,这新火器是什么样的?”


刘福对这些倒不是很感兴趣,他道:“看你猴急的,又不是看婆娘。”


“婆娘哪比得上这新火器。”常威一瞪眼,又向赵煦露出央求的神色。


赵煦无奈摇了摇头,只得将燧发枪的用途用法说了。


“能…能击穿板甲?”常威结结巴巴起来。


赵煦肯定点了点头。


燧发枪与弓箭相比,在射程上没有优势。


在精度上也没有优势。


一个优秀的弓箭手如同徐烈一样是能做到百步穿杨的。


但燧发枪由于是滑膛的,所以飞出去误差很大。


但为什么火绳枪和燧发枪能取代弓箭?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火绳枪和燧发枪威力大。


其次一个优秀的弓箭手需要至少三年以上的训练。


而燧发枪只需要三个月的训练就能得到一批合格的士兵,成军时间大大降低。


至于精度的问题,通过密集阵型形成弹雨,也能弥补误差的问题。


这也是排队枪毙队形的由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在燧发枪装刺刀。


士兵既能作为射手,又能作为长矛手使用,兼顾两个兵种的优势。


结合适当的阵型,能有效对付骑兵。


“厉害,真是厉害,这不就是小型的炮吗?”常威嘿嘿笑起来。


赵煦莞尔,这样说似乎也没错。


在当代的十七世纪的日本,他们叫火绳枪可是铁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