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赵煦穿越成燕王 > 第二百六十八章 训诫

第二百六十八章 训诫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说到这海寇,的确应该清缴,不知道梁公子是否知道一个叫五峰岛主的巨寇?”赵煦问道。


谈完生意,他想起这茬,突然问道。


“王直,这在下自然知道,梁家在他手里可是吃了不少苦头,每年向他缴的买路钱就得几十万两。”梁峰叹了口气。


赵煦疑惑道:“只是梁家如此大的家业,为何会怕一个海盗?”


“殿下有所不知,这个王直可不仅仅是一个海寇那么简单,他的背后有东瀛,斯特丹人数个势力支持,而且他的船队里有三成装了火炮,说他是个海寇,其实是他们的爪牙而已。”梁峰道:“殿下,其实这些年梁家在海上也会苦的。”


一面说,他一面打量赵煦的神色。


希望能吓住赵煦,让他知难而退,不要沾染海贸。


至于他的话自然是半真半假。


接着他问道:“殿下怎么突然问起此人?”


“不满梁公子,就在两天前,燕郡的静海县遭到了一伙海寇的袭击,他们自称是王直的人。”


“实在可恶,他们竟然敢招惹殿下。”梁峰一拍大腿怒道。


赵煦想从梁峰脸上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但什么都没发现。


对他来说这次的袭击就如马家的事一样充满疑点。


直接告诉他是有人故意搞他,而且梁家的嫌疑最大。


什么异样都没看出,赵煦有些失望,他道:“时间不早了,梁公子要不要留在王府用膳?”


梁峰忙摆手,从见到燕王开始,他一直很有压力。


燕王数次试探他,他也看得出来。


若是一个不小心被燕王灌醉,把不该说话说了,回去他就不好交代了。


于是他道:“这次在下前来还同时为了边贸之事,马上要随梁家商贾去一趟燕关,就不在殿下这里逗留了。”


赵煦暗笑。


他发现敌对势力的人似乎都不愿意在燕城长留。


不过这也正常,自己若去了梁家的本州,定也一日都不想多留。


想到此,他又假意挽留数次,梁峰始终推阻,告辞离去。


目送梁峰的马车远去,赵煦迎着阳光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向这边走来。


笑了笑,他在王府门前等了等。


那人到了,向他行了一礼,“殿下,下官回来了。”


此人不是旁人,却是杨贺。


“这次京师之旅如何?”赵煦问道。


杨贺嘿嘿笑了两声,“王府的新货几乎让京师的权贵疯了,现在人人追逐之,今后王府每月至少能多收入五十两万银子。”


赵煦闻言满意地点点头,让杨贺把展会的过程同他说了。


得知赵恒在这件事帮了他一把,他露出笑容。


看来自己的糖衣炮弹起作用了。


“五十两万够造两艘战舰了,这一年就是二十四艘。”赵煦道。


王府的收入再次增长,加上这五十万两,今后每个月的盈利能达到三百万两了。


如今又加上火炮带来的利润,燕州的财政问题算是解决了。


不过这只是开始,还不是结束。


他还有不少新商货没搞出来。


在商业上,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以燕州敌一国,成为大颂名副其实的商业霸主。


接着再用积累这些资本在燕州实现工业革命,追赶上大航海时代。


聊了一会儿,赵煦对杨贺说道:“还有件事要交给你,现在边市贸易很火热,势族商贾纷纷涌来,在本王的地盘上总不能让他们拿了大头,你去趟燕关,想办法把王府的货物卖给他们,若能彻底打通商贸买到战马之类的东西更好。”


“是,殿下,这件事交给下官吧,这北狄是殿下打到求和的,还能让他们占了便宜,美了他了。”杨贺哼了一声。


又说了些闲话,杨贺离去。


隔日。


赵煦依旧上午讲学,下午在兵仗司督造燧发枪。


“殿下,这是刚刚钻出来的枪管。”王应将一根内壁光滑的枪管递给赵煦。


举在眼前,赵煦向管内看了看。


其内壁虽然不能说光滑如镜,但管壁却相当平整,子弹从这里通过遭受的阻力会小很多。


不像缴获的火绳枪内壁有轻微的起伏。


而且由于他使用的是中碳钢管。


他的燧发枪将能装填更多的火药,加上颗粒火药。


他自信兵仗司造出的燧发枪绝对一出世就是燧发枪中的巅峰。


“不错,先造三百只出来,交给南大营训练。”赵煦吩咐。


枪管,击发问题搞定了,下面的问题就是让木匠做枪托,组装即可。


同时最重要的是扩大产量。


王应应了声是,又去忙了。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走了进来,道:“殿下,有骑兵来报,白将军全歼了静海县海寇,活捉了十余人,已派人押往燕城,估计明日即可抵达。”


赵煦闻言,一阵振奋。


徐烈道:“这些海寇可真是够狂妄的,烧了舰船司竟然还敢留在静海县。”


“他们估计真以为自己的火绳枪天下无敌了。”赵煦冷笑数声。


第二天中午,果然一队王府士兵押着十三个海寇抵达。


这十三个海寇鼻青脸肿,显然被王府士兵审讯过来。


一个校尉上前道:“殿下,白将军审问过这些海寇了,他们的确是王直的人。”


“本王与你们岛主没有仇怨,他为何要袭击本王的造舰司?”赵煦厉声道。


海寇没有说话,这时校尉拔出了佩剑。


见状,其实一个海寇急声道:“我们真不知道,岛主让我们这么做,我们就这么做了请燕王饶命。”


赵煦皱了皱眉头。


看样子这样海寇的确什么都不知道。


他对校尉道:“刚才说话的海寇割掉耳朵让他回去,其余人俱都杀了,竖起木桩,将他们的尸体挂在静海县海岸!”


“是,殿下。”校尉应了声是。


他转向海寇,手中刀光一闪,海寇躺在地上大气滚来,鲜血从耳朵流出来。


赵煦道:“你回去告诉你们岛主,这笔账本王记下了,他欠燕州的血债,本王会用他的鲜血来偿还。”


海寇捂着耳朵瑟瑟发抖。


直到校尉喝了一声“滚”,海寇扫腿就跑。


校尉押着其他面如死灰的海寇返回静海县。


他将在那里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