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召唤万界之祖龙万岁 > 第48章 王后,必须出自卢氏

第48章 王后,必须出自卢氏

作者:龙霄霄 返回目录

卢语嫣,卢氏豪族年轻一辈最优秀的天之骄女。


今年才十九岁,容颜绝丽,琴棋书画皆精,武道天赋卓绝,修为已然达到超凡境八重顶峰,即将步入九重之境。


是整个卢氏豪族中,最有可能成为神魔的存在。


可以这么说,卢语嫣是卢氏豪族未来的希望。


但现在,老族长却要将她送去咸阳,嫁给嬴政小儿。


许多长老都不理解,甚至心生怨气。


即便同意王室的征婚,但也没必要将象征着家族希望的卢语嫣送出去。


就不能将其他卢氏女子,送到咸阳吗?!


卢氏作为传承久远的顶级豪族,族中才貌双全的优秀女子多得是。


不过,没有人开口反对。


长老们都将目光,聚集到一位高大英俊中年男子身上。


他叫卢长峰,正是卢语嫣的父亲。


“爹,为何非要让语嫣丫头去?她可是我卢家更上一层楼的希望!而且,语嫣丫头的性格……你也知晓。”卢长峰忍不住对父亲询问道。


谁都听得出来,他语气中有着不满。


卢和生叹口气:


“长峰啊,此次嬴政是要从四大豪族中,选择天之骄女立后。


王后,统领后宫,母仪天下,有着无上荣耀,更有着可怕权力。


若诞下子嗣,便是未来的大秦之主。


可以这么说,哪个豪族的女子若能成为大秦之后,那一豪族必定会获得千古难逢的发展机遇!


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天!


从此这豪族,不但豪,而且贵。


它也必将成为大秦三十六豪族真正的领袖,无论是地位、权势、还是实力,都是他家族不可撼动的存在!


魏国的尹氏豪族,就是先例。


尹氏与魏王室结合,相互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魏国第一豪贵,如日中天。


就连魏王室,也看其脸色,敬重有加。


所以,即便四大顶级豪族的范氏、朱氏、隋氏,明知道嬴政选后,是阳谋,是以分化众豪族为目的。


但他们一样会飞蛾扑火般冲上去,争夺王后之位。


将族中最优秀的女子,送入咸阳,送上嬴政的龙床。


我卢氏若想一飞冲天,就必须抓住这次机会,夺得王后之位。


让嬴政的阳谋,最终成为我卢氏一族站上豪族之巅的垫脚石。


所以,我让语嫣丫头去咸阳。


只有她,才有希望战胜范氏、朱氏、隋氏三族的优秀女子,脱颖而出,成为大秦之后。”


族长一席话,将嬴政征婚其中利害,给豪族创造的机遇,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卢语嫣可是有着神魔之姿,如此女子自然更有希望被嬴政看中成为王后。


议事大殿,陷入寂静。


好一会后,卢长峰朝父亲一拱手:“爹,孩儿知晓了,一切听凭爹安排!”


其他长老,也无人再反对。


若能让卢氏,成为像魏国尹氏一般的顶级豪贵,牺牲一个卢语嫣,却是值得的!


其他三大豪族族长,也皆是连头发丝都空的老谋深算之徒。


卢和生看到的,他们自然也看到。


范氏、朱氏、隋氏做出了与卢氏一样的抉择。


一纸征婚懿旨,在秦国豪族内刮起滔天巨浪。


……


咸阳,章台宫。


嬴政批阅完奏折,将御笔架在笔架山上,站立起身。


“禀陛下,锦衣卫有奏折送来。”郎中令周滨捧着两卷奏折,恭敬一礼。


秦王颔首:“呈上来!”


周滨猫着腰毕恭毕敬的将奏折,送到陛下面前。


嬴政拿起其中一卷,打开来查看。


“禀陛下:


东方教主已将大剑宗拿下,成立日月神教,并收服宗门中大部分弟子,为神教教徒。


东方教主下一步计划是,向大秦其他宗门,发布招降令。


迫使大小宗门效忠于日月神教。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若不效忠者,东方教主会率领教徒,将其灭宗!”


嬴政看完后,微微颔首:“东方不败就是东方不败,手段狠辣,雷厉风行!”


他拿起第二卷奏折,打开来。


“禀陛下:


赵太夫人懿旨下达卢范朱隋四大豪族,他们尽皆决定,将族中最优秀的未婚女子送入咸阳。”


嬴政嘴角微挑:“这些个老东西,还真是抵挡不住‘王后’的诱惑,果然全部上钩了!”


他也知晓,即便四大豪族上钩,想要将这些大鱼钓上来,并不容易。


还需要一个艰难的搏斗过程。


嬴政放下奏折,道:


“传诏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让其搜集大秦三十六豪族各族重要人员资料,越详细越好;


另外,卢范朱隋四大豪族选何女子入咸阳,也给寡人查探清楚。”


“诺!”郎中令躬身一礼道。


准备派太监去给纪纲传达诏令。


秦王继续道:“让丞相,来见寡人。”


“诺!”郎中令道。


很快司马懿来到御书房,恭恭敬敬一礼:“臣,参见陛下!”


“免礼!”嬴政道。


司马懿询问道:“陛下,您召见臣,有何吩咐?”


嬴政道:“仲达,如今我大秦各项事业正蓬勃发展,但奈何受限于人才,你可有好建议?”


他说的是事实,秦很缺人才,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都缺。


人才,是一个国家兴盛的基础。


没有大量优秀人才,大秦何谈兴盛。


“陛下,其一,您可学秦代先王下招贤令,向神荒东隅诸国招揽人才。此举招揽到了商鞅等俊才;


其二,可举孝廉,让秦国各郡县官府向王庭,举荐优秀人才。”司马懿道。


嬴政漆黑如墨的眸子,闪烁着精光,没有马上回答。


一会后,他道:“仲达,你的这两个意见,可以执行,但只能是暂行。想要改变秦国人才短缺的根本局面,还要另寻出路。”


向诸国招贤,有着诸多不确定性,一旦山东诸国有了优待人才的政策,人才基本就不会流入秦国。


至于举孝廉,嬴政读史时,就看到过,也有很多弊端。


举孝廉是华夏汉朝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主要科目之一。


被举人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此制很不公平,被权贵把持,寒门学子基本得不到举荐。


东汉的一首童谣,就这样唱:“举孝廉,浊如泥。举良将,怯如鸡。”


“陛下,您有更好的解决之法?”司马懿试探道。


嬴政微微颔首:“大秦选拔人才,科举制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