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召唤万界之祖龙万岁 > 第117章 他就是天,他就是法!

第117章 他就是天,他就是法!

作者:龙霄霄 返回目录

嬴政早就料到,一旦白起杀俘之事让御史与众多官吏知晓,他们定会群起而攻之。


所以,嬴政干脆在朝堂上,让郎中令当众宣读捷报,并将这件事解决掉。


嬴政诛权相、战河西、攻玉城、灭天吕、吞犬戎、扫豪族,这一系列事件,将其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威望如天!


在大秦,


他就是天!


他就是法!


没有任何人敢违逆他的意志!


嬴政一句话,便给白起杀俘之事,下了最终定论。


白起不但无罪,还有功!


秦王一句话,无论是御史,还是满朝文武全部熄火。


没有人再敢出言反驳。


嬴政眸光睥睨,扫视群臣一眼,道:“此事,以后谁也不许再提!”


“诺!”众臣拱手道。


在整个神荒东隅之地,也只有秦王嬴政,才能做到这般。


……


秦军在玉城关大败六十万三晋联军,白起屠灭三十万俘虏,率领大秦铁骑直奔大梁的消息,也传遍神荒东隅各诸侯国。


诸国不禁为之震撼,感到毛骨悚然!


他们听说,这次秦军消灭三晋六十万大军,主要归功于八万秦国重装骑兵。


就是这支骑兵,来回冲杀,将六十万三晋联军打垮的。


重装骑兵的强大,第一次正式跃入诸国眼中。


他们纷纷派出探子,前去探查秦军骑兵强大的原因。


如此做,一方面是为未来万一与秦军在战场上相遇,做准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另一方面,各诸侯国也想组建自己的强大重装骑兵团。


特别是另一个马背王国——匈奴。


他们派出大量精锐密探,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拿到秦国骑兵强大的资料。


这一切,都在嬴政意料之中。


他知晓玉城关大战,出动大秦重装骑兵军团后,骑兵的秘密再也无法隐藏。


不过,嬴政也不怕这些秘密,被其他人知晓。


绝大部分诸侯国,想要打造一支上规模的强大重装骑兵,并非易事。


军费、新钢铁冶炼技术、战马等,都难以解决。


唯一有可能打造大规模重装骑兵军的只有匈奴。


即便如此,嬴政也有对策。


……


不久,嬴政得到另外一个消息。


齐国、楚国、越国、吴国等山东大国,纷纷出兵驰援魏国,总兵力已经超过百万。


这些国家都将原本的仇恨放下了。


嬴政不禁暗骂道:“一群老狐狸!!!”


山东诸强自然是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知道若是让秦国消灭了魏国,再者赵国、韩国不保。


三晋被秦吞并,将使得秦国空前强大,再也无法压制。


接下来,面对大秦铁骑的将会是齐楚吴越等国。


所以,诸国纷纷出兵援助魏国。


另外,魏国境内第一大宗门飘云宗的三位神魔还率领宗门精锐,进驻魏都大梁。


如此这般,大梁可谓是固若金汤。


总兵力达到130几万,外加四位神魔。


除飘云宗三大神魔,魏王室也有一位神魔。


此人是当代魏王的爷爷,年龄已超百岁,气血亏虚,常年闭关,轻易不出动。


只有当魏国到了生死存亡之刻,才会出关。


当然,魏王为请动山东诸国与飘云宗助战,也是付出极大的代价。


给山东诸国的军费就达1500万两白银,还许诺飘云宗宗主国师之位。


嬴政得到这些消息后,马上召见了庞统,共同商议对策。


若是没有其他势力横叉一杆,大秦此次便可灭掉魏国。


“士元,你说接下来我大秦该如何做?”秦王向左相询问道。


庞统想了想道:“陛下,臣请您让上将军撤军。大梁城池高大、守军众多,若是我秦军强攻大梁,必定损失掺重!得不偿失啊!”


嬴政没有言语,背着双手。


他知道,庞统后面肯定还有话没说完。


庞统继续道:


“陛下,上将军撤军后,您可分化山东诸国,近攻远交,各个击破之。


其中,距离大秦较远的吴国、燕国就是很好的结盟对象。”


“可!”嬴政转过身看着庞统,嘴角浮现笑意道。


庞统道:“陛下,您可遣使,携带上马中三宝设计图纸,前往吴、燕二国,以表诚意。”


嬴政点点头。


经过玉城关一战,大秦铁骑的秘密,定然无法守住。


既然如此,就将马中三宝拿出来,结交吴国、燕国,让这三卷图纸最后散发余热,为大秦一统东隅做贡献。


当天,秦王便下诏令给白起,令其即刻退兵归秦。


同时,他还下诏司马懿,令其为秦国特使,带上马中三宝图纸秘密出使吴国、燕国,与此二国商议结盟之事。


……


诸事处理完毕,翌日嬴政重新举行进士科殿试。


六十五名从大秦国学毕业的优秀生员,再次来到麒麟殿。


他们向殿试主考官秦王政,行礼过后,才开始答题。


众考生都分外激动、认真!


他们知道,今日殿试之后,他们便是天子门生了!


这是无比荣耀的一件事!


若能取得好名次,获得前三甲,必定能得到陛下重用,即可授予官职,步入仕途,从而光耀门楣。


若能得个状元……


国生们怀着期待,开始答策问。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过去两个时辰,殿试结束。


考生们离开麒麟殿。


有的考生嘴角挂着笑意,一副自信满满神态;有的考生则是一副若有所思之色……


麒麟殿内。


嬴政看着几位考官,道:


“尔等将这六十五份卷子审阅过后,把其中前三的卷子送到御书房,寡人要亲阅。


其他进士、同进士,就按照诸位考官的共同认定而抉。”


“诺!”众考官恭敬道。


傍晚时分,夕阳西斜。


主持考务的考官,来到御书房,他还带来了三份被众考官评定为前三名的卷子、以及进士和同进士排名。


嬴政看着前三名考生的卷子,不禁暗自点头。


这次殿试,他出的策问题目是——论治民。


前三的卷子,写的策问都很好,非常贴合实际,没有半点虚浮、飘飞。


可以看得出来,三年国学进士科,教授了他们真本领。


嬴政要的就是脚踏实地的治国良才。


这三张卷子,嬴政对其中一位名叫胡忠和的国生策问,最为满意。


秦王提起御笔,在胡忠和卷首上亲自批下“状元”二字。


接着,在其他两张卷子上,又批下“榜眼”和“探花”。


至此,进士科殿试头三名排名,由秦王钦定完毕。


明日放榜,定会引得整个咸阳城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