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网游之全民领主 > 第一千二十一章 大宛危机

第一千二十一章 大宛危机

作者:大汉护卫 返回目录

“八牛弩,一共117张。”


“储备的神臂弓,约有102812张,对应弩箭储备,约有五百万支。”


“琅琊国囤积的粮草,足以供五十万大军一年之用。”


琅琊国的官吏匆忙清点所有的兵备。


不到二十的诸葛亮捧着账簿,逐一检查。诸葛亮还是不免有强迫症,事必亲躬。


夏城人心惶惶,驻扎在夏城外围的兵马至少有十万,而且尽是精锐。


诸葛亮对筹备兵器和粮草的官吏们说道:“诸位同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务必清点所有的兵器、粮草,不可有丝毫差错。”


众多琅琊国官吏答道:“是。”


“唉,天下纷争不断,何时才能休止。”


东海人王朗从礼部调来,协助琅琊国的官吏清点兵器和粮草。


礼部在这个时候没有多大实际作用,所有部门都为大战服务。


中年王司徒与青年诸葛亮在这个时候相遇,王朗不禁多看了一眼诸葛亮。诸葛亮是琅琊人,而王朗是东海人,琅琊国与东海郡相邻。


算起来,诸葛亮算是王朗的后辈。


“真是后生可畏,不到二十已经身居高位,难道我已经老了?”


王朗不由感慨。


“王大人,夏王令您前去大宛国。”


王朗协助琅琊国官府筹备粮草时,夏王府要求担任礼部侍郎的王朗前去大宛国。


“大宛国?我这就前去。”


王朗大概知道大宛国也爆发了战乱,夏王府将其调到大宛国,想必是要时刻了解大宛国的情况。


楚天设立的礼部有一部分职责是安抚各个归顺的部落和王国。


王朗很快收拾行囊。


从夏城到大宛国,需要传送至轮台城,然后才抵达大宛国。


实际上不需要多少时间。


贵山城,王朗带着几个官吏出现。


比起夏城,依靠山势建立的贵山城兵荒马乱,班超亲自出征,目前镇守贵山城的是大宛国国王昧蔡,以及西域都护府的武将陈汤。


“王侍郎,蒙古、突厥、印度骑兵大举攻入大宛国,我们大宛国的兵力根本无法抵挡,霍去病、班超两位将军陷入苦战? 必须借助中原的天师。距离贵山城最近的一支敌骑? 已经不到一百五十里。”


大宛国王愁眉苦脸,向到来的王朗诉苦。


王朗代表的是中原王朝? 大宛国作为附庸国之一? 大宛王只能向实力雄厚的中原求援。


王朗没想到大宛国的战事会如此惨烈,大宛国的王城随时有可能被攻陷:“何人率兵攻打大宛国? 竟然连西域都护府都难以招架?”


“契丹汗耶律大石、金帐汗拔都,还有突厥汗始毕? 三路兵马? 从三个方向进攻。窝阔台倒是没有亲自出马。”


西域都护府的武将陈汤带着十几个部将过来,见到王朗。


王朗毕竟有几分诸侯的才能:“耶律大石带来了多少兵马?”


“少则十五万,多则三十万。耶律大石带的兵马虽然不多,但多是精锐。西域都护府四十万大军? 多数来自于西域三十六国城邦? 战力参差不齐。只有少数武将可以发挥西域三十六国仆从军的战力,而我就是其中之一。西域都护府已经召集乌孙国、龟兹国、车师国、大宛国的兵马,以及汉军,一共27万。还有十多万兵力守伊犁河、轮台城、吐鲁番等地。”


陈汤向到来的王朗说明西域都护府的兵力部署。


西域都护府的主力已经进入大宛国,大宛国四十二座城邑? 十一座被攻破。


“我会上禀朝廷,如果有多余的兵力? 则调至大宛国,相助你们。”


王朗得知大宛国陷入危机? 于是向陈汤许诺。


“上次与耶律大石交战,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 如果有机会? 我倒是想要与耶律大石再次交手。他是一个强敌? 有一支异常骁勇的契丹亲兵,精锐程度,在皮室军、属珊军之上。”


陈汤看向大宛国的西边,西域都护府的第一统帅霍去病正在与耶律大石周旋。


耶律大石亲率两百契丹铁骑与数万突厥骑兵,负责牵制霍去病。


耶律大石也是一个奇人,历史上,辽国灭亡,耶律大石带着两百骑兵逃走,收服辽国在西域的残余势力,建立西辽,击败原本的中亚霸主赛尔柱帝国,称霸中亚。


一直到千年以后,不少文明还称呼东方为“契丹”。


耶律大石尽量避免与霍去病正面交锋,知道霍去病不好对付,一不小心会被霍去病击败。


两支骑兵在大宛国所在的盆地追逐。


而与此同时,拔都、始毕可汗两路兵马长驱直入,其中始毕可汗的突厥骑兵被班超的西域诸国联军拦截。


始毕可汗也算是一个枭雄,曾围困隋炀帝杨广。


不过,始毕可汗与班超的西域联军交战时,吃了一点小亏,折损五千骑兵,于是也尽量避免与班超交战。


“我的西域诸国步卒,难以跟上突厥骑兵……”


班超也有劣势。


大宛国的大骑兵军团被霍去病带走,班超的兵力以西域三十六国的步卒和弓箭手为主,如果突厥骑兵不愿意正面决战,那么班超很难追上突厥骑兵。


班超向贵山城方向后退,放弃一些不重要的城池。


拔都、别儿哥的3万蒙古骑兵、5万印度骑兵,已经绕过霍去病、班超,在耶律大石、始毕可汗的掩护下,再次进行蒙古帝国拿手的迂回战术。


如攻陷贵山城,那么在大宛国的汉军和西域三十六国27万兵马,全部无法利用传送阵离开,只能翻越帕米尔高原,返回西域,九死一生。


因此,耶律大石与拔都制定的奇袭战术,对镇守大宛国的将领来说,十分致命。


然而,拔都的八万骑兵,遇到了前来支援的乌孙王和乌孙国的骑兵。


“停止行军!”


鬓角发白的乌孙王止住了一望无际的乌孙国骑兵。


地平线尽头,拔都、别儿哥统帅的蒙古骑兵、印度骑兵出现!


征服了印度莫卧儿部分地区,拔都补充了一批印度骑兵。


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创建者是突厥化的蒙古人,重视骑兵,骑兵的数量相当惊人。


乌孙王见到强盛的骑兵出现,不禁汗流浃背。


他要面对的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两个孙子,拔都、别儿哥,两个人都是枭雄。


乌孙国骑兵与蒙古骑兵、莫卧儿骑兵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这一路兵马如入无人之境,而大宛国没有兵马拦截他们,看来霍去病、班超几个人都陷入麻烦了。”


乌孙王硬着头皮,取下弓箭,统帅十万乌孙国骑兵,向拔都、别儿哥发起进攻!


铺天盖地的乌孙国骑兵拔出马刀,最前方的乌孙骑兵万箭齐发!


“这是乌孙国的骑兵……杀光他们!”


拔都认出乌孙骑兵的身份,大为恼怒。


铁木真曾经与汉帝国诸侯组成的远征军在乌孙国决一死战,结果乌孙王诈降,关键时刻背叛铁木真,导致铁木真大败。


“兄长,让我率领‘怯薛军’破敌!”


“别儿哥,不用留情。”


“是!”


别儿哥统帅金帐汗国的怯薛军出击!


乌孙国骑兵与印度莫卧儿骑兵砍杀,乌孙王亲自上阵,射杀二十个莫卧儿骑兵!


“你们给我带兵,斩敌将首级,我封你们为副王!”


乌孙王让两个武力在90左右的乌孙国千夫长,突击拔都。


“王,那是什么骑兵?”


正当两个乌孙国千夫长设法击杀拔都,解决大宛国的危机时,一支精锐的蒙古重骑兵出现,远比莫卧儿骑兵、乌孙骑兵骁勇!


铁甲凛冽,铁木真之孙别儿哥手持长矛,率领怯薛军破阵!


“竟然是怯薛军!且战且退!”


乌孙王认出是蒙古文明最精锐的怯薛军,不由大惊失色。


铁木真巅峰时期,一万怯薛军可以轻易击败十万乌孙骑兵。


曾经与铁木真交战得乌孙王知道怯薛军的可怕,在怯薛军入场后,乌孙骑兵很快败退,向贵山城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