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骗了康熙 > 第699章 大风起兮

第699章 大风起兮

作者:大司空 返回目录

清晨,玉柱披挂整齐,指挥着部下们,鱼贯起锚,浩浩荡荡的驶向了澎湖。


到了澎湖后,略作休整,施世骠便率领福建水师的三镇兵马,气势汹汹的渡过海峡,杀奔鹿耳门。


侯胜没有搞到多少条船,福建陆师就只能干看着施世骠立功了。


然后,尽管施世骠是水师的宿将了,前锋部队依旧在进攻鹿耳门的时候,损失异常惨重。


据发回的战报,施世骠的先头部队,在炮战中,被击沉了一百多条船。


最后,清军的先头部队只有六条船,顺利的靠上了对岸。


好在朱一贵不习炮战,被施世骠钻了空子,大队清军蜂拥而上,顺利的登了岸。


大军登岸之后,朱一贵就成了秋后的蚂蚱,没有几天蹦头了。


大清在台湾的统治,都集中在台南,且只设置了一府和三县,即凤山县、嘉义县和诸罗县。


诸罗县,就是后世的彰化县。


朱一贵败了之后,并未据城死守,而是越城而走,逃进了大山里。


施世骠心热军功,带着手下人,死追不放。


玉柱则率军进驻了台湾府城。


经过三个月的战斗,施世骠传回捷报,活擒了朱一贵,俘虏过万。


得知消息之后,玉柱当即传下了军令,将台南的所有民众,全部迁移回大陆。


军令里说得很清楚,胆敢不迁者,一律砍了脑袋。


玉柱又上折子,请示了老皇帝,从广东和浙江等地,迁移沿海无地的穷人来台南,授田安家。


这种安排,虽然损害了台南人的利益,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言以蔽之,将台南的闽南人一扫而空,沉重打击了分离势力。


半年后,玉柱再次启程,离开了福建,回京叙职。


“闽浙总督,臣儿玉柱,恭请圣安。”玉柱大拜于老皇帝的跟前。


老皇帝笑眯眯的望着玉柱,摆了摆手,说:“起喀吧,赐坐,上茶。”


“谢汗阿玛恩典。”玉柱也没和老皇帝客气,径直坐到了小方桌的对面。


老皇帝饮了口茶,笑吟吟的问玉柱:“你再立功,将来,有何打算呀?”


玉柱笑嘻嘻的说:“不瞒汗阿玛您说,臣儿想请几个月的假,泡泡温泉,享受几天富贵的小日子。”


老皇帝仔细的打量了一番,察觉到玉柱说的是真心话,便笑道:“你想得美,只许请假半月,歇够了就来领差事吧。”


“嗻。”玉柱赶紧谢了恩。


关于福建的战事,因玉柱命周荃写了万字长折,事无巨细的禀报给了老皇帝,也没啥可说的。


老皇帝和玉柱,一边饮茶,一边畅谈台南的风土人情。


就在玉柱逐渐放松了警惕之时,老皇帝忽然问他:“六宫无人主持,你觉得呢?”


玉柱心下猛的一沉,好家伙,敢情老皇帝在这里等着他呢。


宫里的女人之中,如今地位最高的那位,便是玉柱嫡亲的姑爸爸,皇贵妃佟佳氏。


皇贵妃,本就是副后之尊。


按照大清会典的规矩,有皇后,必无皇贵妃,反之亦然。


玉柱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康麻子心目中的下一任的皇帝,不是老十四,就是老四。


现在要立后,只可能立皇贵妃佟佳氏为后,而不可能是德妃。


新皇帝登基之后,赫然发现,只能是两宫皇太后并重,且生母屈居于人下。


嗨,玉柱这一大家子,就该大祸临头了呀。


此皇上家事尔,臣下安敢预闻?


这种话,已经说烂了,显然对老皇帝没有任何的吸引力。


但是,玉柱又必须表明态度。他只要不说话,老皇帝就会视同,他有野心。


这种野心,并不是篡位自立,而是拥立新君的野心。


君臣之间的心理活动,异常复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玉柱坦然的说:“回汗阿玛,臣儿不乐意姑爸爸当皇后。”


老皇帝深深的看了眼玉柱,笑容可掬的问他:“为何?”


“汗阿玛,臣儿也没啥大志向,也就是收集美人儿,锦衣玉食,偶尔替汗阿玛出把力,免得太闲了,养懒了骨头。”


老皇帝听得出来,玉柱显然是实话实说了。


玉柱这话,共有几层意思。臣儿完全不想揽权,但是,臣儿也想帮朝廷干点事儿,比如说,带兵平个叛啊,户部缺银子了呀,都用得着臣儿吧?


老皇帝眯起两眼,仔细的一琢磨,玉柱的说法,还真就是那么回事儿。


自从康熙四十五年起,玉柱就在老皇帝的关爱之下,青云直上,节节高升。


不管手握多重的兵权,只要老皇帝一声吩咐,玉柱从来都是毫不迟疑的奉旨而行。


当然了,玉柱也完全不是乖宝宝的那种类型,偶尔也会尥蹶子,当着老皇帝的面抖威风。


旗下大爷嘛,玉柱若是循规蹈矩的,反而会引起老皇帝的疑心,莫不是存了操莽之心?


“曹頔殁了。”老皇帝心里满意了,便透露了一丝口风。


玉柱一听就明白了,頔二奶奶红杏出墙之后,纸里包不住火,难免会透风出去。


曹頔的死,绝对和老皇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玉柱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挤出了几滴眼泪,带着哭腔说:“我可怜的頔二哥呀……”


望着演戏的玉柱,老皇帝也懒得戳穿他,缓缓的说:“且回府歇息几日,必有后旨,跪安吧。”


玉柱出了清溪书屋之后,路上偶遇了魏珠。


“请柱爷大安。”魏珠也老了,请安的动作异常迟缓,毫不流畅。


玉柱看了眼魏珠,抬了抬手,笑道:“罢了。老魏呀,你可见老了许多呀。”


魏珠心里有事儿,就怕玉柱不搭话,他赶紧顺着竿头,摇头晃脑,异常谗媚的说:“不瞒柱爷您说,小的虽然头发全白了,身子骨倒还硬朗,伺候万岁爷,也屡获褒奖。”


玉柱盯在魏珠的脸上,却见魏珠的嘴唇微微一动,却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出了畅春园,登车之后,玉柱把牛泰叫到跟前,小声叮嘱道:“你亲自去请义兄,就说,我在书房里等他。”


“嗻。”牛泰领命之后,骑上快马,直奔孙承运的府第,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