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 > 第四百六十七章 磨刀石

第四百六十七章 磨刀石

作者:七星肥熊 返回目录

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正文卷第四百六十七章磨刀石咸阳。


街道之上,人流聚集。


汉阳君征讨月氏,率领部队返回。


“听闻西面的人,跟我们长得不同,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我听说汉阳君从西方带来了不少珍奇的东西。”


“我也听说了,我还听说……”


人流混杂中,一个小女孩在向着前面钻,而她身后,则跟着一个老妈子,一脸忧色。


“涟儿,你这么跑出来,丞相会不高兴的。”


“怕什么,父亲今日又不在府中。”


芈涟一点也不在意。赵爽要回来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咸阳城。她其实心中,一直对这个未曾蒙面的夫君有所好奇。


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她要好好看一看,那个名为自己夫君的男子,究竟是何模样?


要是长得獐头鼠目,自己可怎么办?


芈涟心中,想到这里,小小的身躯中,忽然出现了一丝愁绪。


可紧接着,随着一道剧烈的呼和声,芈涟心中的愁绪被打断了。


跟随赵爽而来的,只是数十名骑士,以及进贡王室的贡品。


“好高大的马啊!”


芈涟呢喃一声。她出身不凡,战马也多有见到,可是贡品中,那么高大俊逸的马,她还是第一次见。


走在前面的骑兵如此威武,在阳光下如此耀眼,可长长的队列,却让芈涟等的有些烦了。


赵爽在哪……


车队从前走到尾,可是芈涟都没有找到,只有侍卫一流。


“你们怎么在这,终于找到了你们了。”


一个噗哧带喘的丫鬟跑了过来,脸上都是慌张之色。


“丞相要回来了。”


昌平君治府极严,一听这话,老妈子和芈涟都是面露惊恐之色。


“走,快回去。”


三人急忙回到了府中,从后院进了府中,芈涟正见到府中的仆人有些匆忙,拉住一个问着。


“怎么了?”


“丞相要迎客,我等都要前去准备。”


“什么客人这么重要?”


“听说是汉阳君。”


汉阳君?


芈涟的心忽然一突,蠢蠢欲动。她混在了仆役群中,到了前府。正见大门缓缓大开,昌平君带着一个男子走了进来。


他就是……汉阳君赵爽?


芈涟看着那个在阳光下仿佛笼罩着一层光晕的俊秀男子,心忽然跳得很快。


直到昌平君、昌文君和赵爽从长道之上走过,芈涟依旧愣在那里。久之,她在身边老妈子的提醒下,才回过了神。


“涟儿,你不是一直想见汉阳君么?”


“我见到了,也就那样。”


说着,芈涟头也不回,很骄傲地小跑着离开了这里。


正屋中,汉阳君与昌平君、昌文君相谈甚欢,觥筹交错。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之间关系好了。


“汉阳君,你在月氏一战,名动天下,真是少年英雄啊!”


昌文君笑呵呵地举着杯子,在旁劝着酒。


“哪里哪里,其中也有着侥幸的成分。听说樊於期在前线打了败仗,便不知所踪了?”


赵爽一言,昌平君面色阴沉,哪有这么跟人说话的?


只是,昌平君很快缓了过来,又换成了一副笑脸。


“正要与汉阳君说此事。樊於期这一仗,我大秦损失了很多的精锐。王上欲在来年伐赵,我等当日在朝会上推举汉阳君为帅,不知汉阳君意下如何?”


赵爽轻轻晃动着手中的酒杯,脸上露出了微微一笑。


“说句实在话,这大秦,如今除了我,还有谁能担当此大任?”


嗯?


昌平君看见赵爽这个样子,心中有些奇怪,难道是酒喝多了,还是飘了?


“汉阳君说得好啊!”昌文君却是先反应过来,“如此豪言壮志,当饮上一杯。”


“来!”


三人对饮了一番,赵爽大笑着,高声而道。


“李牧算什么?等我提着十万大军,打过漳水,破了邯郸,世人便只知我赵爽之名。”


终究是少年心性,取得了如此大胜,看来是真的飘了啊!


昌平君与昌文君看了一眼,一笑。


“我等就恭祝汉阳君旗开得胜了。”


“来年攻赵之战,这大将之位,一定是我赵爽的。”


..........................


秦王宫。


“汉阳君实乃大将之位首选……”


“也只有汉阳君,才能扭转局势……”


……


朝会之中,楚系的朝臣全部出动,营造了一股气氛,仿佛没有了赵爽,那秦军就没有救了一样。


昌平君布置了这一切,就是要赵爽站出来。一个少年将军,刚刚立下了大功,心中一定好胜心切。


而只要他率军攻赵,之后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在长时间的铺垫中,赵爽走了出来。


“王上,臣以为来年攻赵之战,这大将之位,当选一个足够有威望的人,才能镇定军心,扭转败局。”


秦王坐在王座之上,轻声询问道。


“卿以为何人能当此大任?”


“臣以为昌文君乃是军中宿将,可当此任。”


一时间,属于楚系的朝臣,全部噤声。


昌文君更是回头看向了赵爽,心中震惊。


赵爽,你阴我!


秦王一笑,问道。


“可刚才,满朝之臣都在推举你为大将?”


“臣年少德薄,怎可当此大任?臣以为如今赵国虽然民生凋敝,可李牧并非易取。攻赵之战,当选一稳重之人,才不会出现樊於期这等因为立功心切,便轻敌之人。臣以为昌文君身为老臣,当持重有方,不会因为贪功,而做出贸然进军之举。”


昌平君眯着眼睛,阴沉着脸,走了出来。这一刻,他明白,自己被赵爽给耍了。


“臣以为主将之任,汉阳君既不愿意担任,可再着人选。不过,如今我军精锐损失严重,攻赵之战,可调安西镇军回援,方更有把握。”


“臣以为匈奴最近蠢蠢欲动,边境之军,不可轻易调动。”


“汉阳君如此说,难道要让一众新军前去攻赵?”


昌平君和汉阳君这对翁婿在朝堂之上争辩了起来,一时间,一众朝臣都静下了心。


“正是!”


赵爽一声,昌平君愣在了那里。赵爽这是要干嘛?


“臣以为,王翦将军训练新军数年,已经卓有成效。我大秦若只是想要进攻诸国,贪得一城一地之利,那么二十万军足以。可要灭六国,并吞天下,那么二十万军便远远不够。”


说着,赵爽拱手行了一礼。


“赵国算什么?臣以为,此战非为一城一地的得失,正是我大秦练兵练将的好时机。而李牧,则是诸位将军最好的磨刀石。”


赵爽一言,这朝堂之中,一众将领尽皆抖擞。


“彩!”


王座之上,秦王露出了笑容。


昌平君在侧,看着这熟悉的不知道进入过多少次的朝堂,忽然变得陌生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