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 > 第六百二十八章 乞骸骨

第六百二十八章 乞骸骨

作者:七星肥熊 返回目录

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正文卷第六百二十八章乞骸骨山中樱庭。


紫女的木屐踩在实木的地板上,发出踏踏的响声。她手里握着一个盘子,走进了屋中。


赵爽正躺在软塌上,手里拿着颗葡萄,正在发呆。


“你在想什么呢?”


紫女将盘子放在一旁的短桌上,从上面拿出了酒壶,给赵爽倒了一杯酒。


嫣红的酒水倒在夜光杯中,端到了赵爽的面前。


“道家的北冥子最近发来了信,约我去太乙山一趟,我感觉没有什么好事。”


“北冥子?”


“你和道家天宗的关系不是挺不错的。”


“平时这个老家伙对我爱搭不理的,这次主动邀约,绝对有问题。”


“难道是道家见帝国一统天下,所以想要安排些弟子进入秦国?”


赵爽摇了摇头。


“这种事情他们自己就能办,用的着我么?”


见赵爽否了,紫女又猜测着。


“难道是道家在江湖上遇到了什么危难,想要墨家出手?”


“北冥子这个老家伙不为难别人就不错了,谁还能为难他?”


毕竟,当今世上能和北冥子过过招的,不出十指之数。


“那难道是道家天宗遇到了什么困难,所以想要些财物?”


赵爽乐了。


“他想要钱就好办了,反正我也没有。”


紫女见赵爽这副无赖样,忍不住翻了翻白眼。看着赵爽这个忧愁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这里面不会还有事吧?”


赵爽见到紫女狐疑的样子,忙着安抚道。


“你想到哪里去了,这里面能有什么事情?”


“真的?”


“当然是真的。”


赵爽信誓旦旦地说着。至于阴阳家最近拐了一个道家天宗的一个叫小衣的女弟子,焱妃、月神叫他平事这件事情,赵爽并不认为这是一件事情。


“那就好!少和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狐狸精待在一起,别最后惹了一身骚。”


便在此时,外面的白露匆匆走到了庭院中,腰间挎着长刀,拱手一礼。


“主上,武成侯在外求见。”


“王翦?”


赵爽看了一眼紫女,对方点头示意,站了起来,下去吩咐着侍女进行相应的准备。


赵爽站了起来,穿戴了好了衣冠,正准备出去迎客,却听见王翦的声音传了进来。


“山庭雅致,惠风和畅,真是一等一的盛地。”


“太师前来,未及远迎,有所不周,请!”


赵爽将王翦迎到了屋子中,相对而坐。侍女端来了酒水,放在了桌上。


看着短案上月光杯中的葡萄酒,王翦端起杯子,喝了一口,不觉赞道。


“好酒!”


王翦放下了酒杯,说道。


“这种以西域异果酿造的美酒售价高昂,其中良品者一斗可至一金,次者也要五六百钱。”


要知道,这个时代,寻常的黔首一年下来,也不过有着几百钱的结余。


碰上年景不好的时候,这几百钱都剩不了,也许还要倒赔。


毕竟,秦国以耕战为本。这种体系,到了现在依旧在影响着秦国的运转,重农而轻商。


也就意味着大部分人都只能靠耕作得到的农产品,抛去自己所需,将剩下的在市集交换物品。


“说来汉阳君的封地在南郑地,可在西面还有一座金城作为居所。这些年来,从西域前来关中的商队络绎不绝,其中最为关键的通道便是金城?”


“的确如此!”


“不到实地去一趟,还真不容易发现,陇西之外还有着一座十几万人口的宏伟城池。”


这等人口的城池,便是放在中原之地,都可以算是有数的大城,更何况是在陇西?


这些年来,除了赵爽原本带去的人口,不少帝国军队的将校也在那边有了份产业。尤其是安西镇军中世族出身的将校,也在那里安家。


昔年赵国边军中投降赵爽的那些人,也定居在这座城中。


甚至可以说,陇西最大的城池不在狄道,而是在陇西之外不属于秦国郡县制管辖的金城。


金城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周围水草丰茂,宜耕宜牧。重要的是,从西域来的商队必定会经过这里,给这座城池带来了活力。


十万安西镇军镇守在贺兰山下,兴建军寨,防御匈奴,也是为了掩护这条商道的安全。


“我这恰巧也无事,正准备回金城居住!”


王翦看向了赵爽,似乎有些惊讶。


“巧了,老夫也想要回乡了。”


此刻帝国正以无比高效的议程来统筹规划着天下,然而这其中,还有一个最为核心的议题。


那就是该怎么治理天下?


也就是郡县治与分封制的争端。


两派的观点各有道理。其中以丞相王绾为首的一派便认为,天下之地,险峻穷富之异,民风俗情不一,不可一概论之,应当分封皇室子弟,前往齐楚等人心未服之地,安定地方。


廷尉李斯一派的法家出身的大臣则认为,天下之乱源便在于分封制。纵然是嫡亲血脉,过了几代之后,他们的后代也会反目成仇,带给国家相当大的威胁与混乱。


毕竟,周室就是最好的例子。当初周天子分封的时候,姬姓的诸侯国占了绝大多数。


周室本想要以这些姬姓的诸侯国为屏藩,可后来,打得最凶的就是这些姬姓的诸侯国。


当年,让周天子威信扫地的繻葛之战,便是同为姬姓的郑庄公弄出来的。


当然,这件事情会如何走向,王翦并不关心。可王家一门两彻侯,的确站在风口浪尖上。


同样的,还有同为彻侯的赵爽。


相比之下,赵爽承受的压力还要更大。毕竟,他是如今秦国封地最大的封君。


“太师正是鼎盛之时,当为国家尽一份心力,怎可在此时离去?”


王翦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子,看着对方乌青的发丝,暗道了一声:你说这话亏不亏心。


“老夫老了,精力也跟不上了。近来处理军务,常感力有不逮,以后的大秦,还要看汉阳君这等年轻俊才。”


赵爽心中暗中鄙夷着。这老家伙精气充足,体魄健壮,哪有一点精力跟不上的样子。


“本君近日也感乏力,也许是旧伤犯了,怕是需要休养个几年才能缓过来。”


……


咸阳宫中。


这个天下的主人坐在御座上,殿宇之中,两派的臣子争吵得很是激烈。


可帝尊的注意力却在案头的两份奏疏上。


今儿还真巧了!


王翦和赵爽这两个家伙,都想要回到自己封地,一个养老,一个养病。


帝尊忍不住一笑,底下正在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的臣子一愣。


自己说到什么精彩的地方了么,怎么皇帝陛下笑了?


不应该,彩头在下一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