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辰安宁楚楚穿越小说 >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过年 一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过年 一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时昭化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九。


明儿个就是年三十了。


京都玉京城比过往二十年的任何一年都要来的热闹。


一来是这两年宁国的经济政策让百姓们多少增加了一些收入。


兜里有了余钱,这年便希望能够过得更好一些。


现在摄政王已经成为了宁国的皇帝,这几个月朝廷的一系列动作都表明提振工商业的政策不会改变。


也都表明朝廷鼓励百姓合理合法搞钱的政策不会改变。


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大大增加,也就舍得大胆的将兜里的银子拿出来花了。


另外,


玉京城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增加了许多外来的人口,这些人可不是逃荒而来!


他们是从宁国各地带着银子前来玉京城置业做生意的!


这样的商贾,通常家业颇大,因为家里的人多,需要购买的宅子就会很大。


可京都这个地方却并没有什么闲置的房子等着出售,他们只能委托牙行先买,只要不是贫民窟那地方就好。


当户部尚书李文翰带着他的儿子李辰晞走在玉京城的街巷里的时候,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店铺,看着摩肩接踵的人群,看着这些百姓脸上的笑容,李文翰忽的摇头一笑。


“你不该来京都的!”


父亲临终时候很是慎重的吩咐过,说千万不要让那孩子将来去京都。


可他偏偏来了。


有些坎坷,但现在一切都好了!


他好,大家都好!


这小子……如果将那一千万两的欠条兑现……这小子还是不错的。


“辰晞,”


“孩儿在!”


“你也老大不小了,有没有想过将来?”


父子二人挤在人群之中随意而行,李辰晞没有料到父亲会问了这么个问题。


“孩儿不想当官。”


本以为父亲会生气,却不料李辰晞看向父亲的时候,父亲的脸上却并没有情绪的波动。


“那你想做什么?”


“……孩儿想要经商!”


本以为父亲听了会大发雷霆,因为广陵城李府可是书香门第!


有着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传奇。


这之前,父亲是期望自己能够去参加科考步入仕途的。


当一个商人,这是父亲绝对不会允许的!


李辰晞忐忑的看着父亲,不料父亲的面色依旧没有什么变化。


只是父亲并没有同意也没有否定。


就这样,父子二人走过了繁华,走入了一片极为清净之地!


李辰晞这才发现来到了京都有名的贫民窟。


他心里很是惊诧,不知道父亲带自己来这里做啥。


李文翰带着儿子继续前行,他的心里渐渐欢喜,因为这里已经十室九空!


这便说明李辰安的想法是对的!


没有人愿意留在一个没有希望的地方。


虽然这里是他们的家,可这个家若是黑暗的、是没有温暖的、是令他们心里恐惧的,那么一旦给了他们新的希望,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弃家而去!


昔日里这里那么多的人,一部分去了科学院,更多的人去了怀山郡。


他们真的舍弃了他们的家。


李辰安说他们不会再回来!


也不会对这地方再有眷恋。


看来确实如此。


开了年,得派户部的官员将他们的地契……买下来!


现在户部有银子了。


骆府这些年搂了不少银子啊!


骆烨竟然真的补足了三亿两千万两银子的税!


现在的李文厚走路都是带风的!


这一大笔银子,几乎都会用在这里。


李辰安说这里将命名为文昌新区……开了年,将地契收购完毕之后,得让工部实地来规划一下了。


“你觉得这里如何?”


李文厚莫名其妙一问,李辰晞顿时一哑,这破破烂烂冷冷清清的地方当然不如何。


但凡兜里有点银子,哪怕是在京都别的偏僻的地方买个小房子,也比安家在这里强不少。


“……孩儿这是第一次来这里,不喜欢!”


“这就是你与皇上的差距!”


李辰晞一怔,“难道皇上还会喜欢这里不成?”


李文厚转身看向了李辰晞:“在你的眼里,恐怕会觉得这里杂乱、肮脏、空气中弥漫的都是臭气!”


“可在皇上的眼里……这里,”


李文厚伸手一划拉:“这里都是黄金!”


李辰晞惊呆了。


这特么哪里来的黄金?


就算是把这里全卖了能值多少黄金?


“看来你确实不适合入仕,因为你无法跟上皇上的思维。”


“爹这两年也想明白了,你愿意去经商……就去经商吧。”


“你想做点什么生意?”


李辰晞一愣,“还没想好!”


李文厚大怒:“搞了半天你还没想好?”


“商场如战场!”


“都讲究个未雨绸缪!”


“要做什么生意,首先就得了解市场,就得有目标消费群体……气煞老子了!”


“滚!”


李辰晞憨憨一笑:“爹,那孩儿滚去长乐城请教一下皇上,听听他的意见,他叫我做什么生意我就做什么生意,可好?”


李文厚沉吟三息:“你去了长乐城告诉他……暖阁确实挺好,但做人要守信!”


“……”


李文厚心里颇不踏实。


这辈子就没欠过债,这忽然之间欠了李辰安一千万两……开了朝,无论如何要将那张欠条给要回来才行!


……


……


长乐城。


一年前,朝中传来新皇登基,将选择在长乐城。


这一家伙许多的人又涌入了长乐城里,将原本空空荡荡的长乐城一下子就填的满满当当的。


有了人,就有了需求,就会有消费。


去长乐城安家的,这基本上都是宁国的有钱人了。


所以长乐城的居民比玉京城更富裕。


于是,长乐城就有了青楼、茶楼、酒肆、客栈等等。


国子监为了方便长乐城居民们的孩子受教育的问题,也在长乐城里开设了太学院分院。


短短年余时间,长乐城便从曾经的冷冷清清,变成了而今的热闹非凡。


朝廷已休沐。


皇上不回梅园。


温煮雨和年承凤孤家寡人两个,这大过年的在静闲居也实在太静闲了一些。


于是,二人一合计,于十二月二十八一大早乘了马车也直奔长乐城而去。


当晚抵达长乐宫,皇上却不在宫里。


二人住在了悦来客栈。


在这里,偶遇了梅放夕和韦玄墨。


次日,他们并没有去找皇上,四人结伴,同游长乐城。


至月漾湖畔,前方忽有锣鼓之声传来。


就在锣鼓声中,就在喧闹的人群中,一溜的花车鱼贯而来。


每一辆花车上都站着两个敲鼓的年轻漂亮的姑娘。


每一辆花车的两旁都有一张大红的横幅,上面写着几行字:


“太学院分院与怡红楼携手同办跨年文会同迎贞安元年的到来!”


“诗词与音律的碰撞,才子与佳人的相会。”


“谁能成为怡红楼花魁的入幕嘉宾?”


“欢迎您的光临,年三十晚,怡红楼不见不散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