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不可能是剑神 > 第十七章 野狐拜观 【新书求收藏!】

第十七章 野狐拜观 【新书求收藏!】

作者:裴不了 返回目录

不多时,天上淅淅沥沥下起小雨。


来到前殿时,李楚意外发现,有一位早到的香客已经拜伏在那里了。


它体型修长,绒毛洁白,趴在那里像是一个毛茸茸的雪团子。一双前爪合十垫在头下,双目紧闭,似乎在祈祷什么。


这在殿中跪拜三清祖师的,居然是一只野狐。


李楚没有去打扰它。


禽兽有灵,应当一视同仁。


良久,这白狐睁开眼睛,温润闪亮的大眼睛看向李楚,流露出一丝感激。


李楚冲它点头示意。


这白狐似乎是看到李楚没有在意自己,便放松了下来,起身,虔诚地将双爪摊开,再认认真真地俯身磕了一个头。


如此往复,三拜九叩。


拜过之后,它又深深看了李楚一眼,然后才转身离去。粗大的尾巴缀在身后,行动却异常灵活,三两下就窜得不见踪影,像是一道白光。


庭院中落了雨水,有些泥泞,它轻轻巧巧地过去,一点泥浆也没沾到身上。


李楚虽然觉得新奇,但是这段时间也见识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事情,倒不至于太惊讶。


午饭的时候,他对余七安提起这件事。


“野狐拜观,看来它是化形在即,来求三清祖师保佑啊,今后可能每天都会见到它。”余七安悠悠说道。


化形对妖物来说是修行路上第一道大槛,若不化形,就永远是山精野怪,野兽之躯、不受天佑。


必须经历天劫洗礼,化形成功,才能收敛妖气,化有人躯。


人乃万物灵长,人躯修行诸多益处。


“没关系吗?”


“敢来拜三清,说明它也是个守正之妖,未曾有过害人的恶行,随它去吧。来日它化形成功,对人友善,也是我们的一桩功德。”


“妖怪化形,诸多不易啊。”余七安感慨。


有些天生缺少灵性的妖物,诸如草木山石成精,可能几千年才能有一个化形的契机。


而狐族天生通灵,百余年便可化形。


但同样的,面临天劫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至少有五成左右的妖物,会死在化形时的天劫中。


所以山野中向来不乏年深日久却始终残留本躯的妖怪,它们就是不敢经历雷劫。但不化形,境界受阻,一样无法增加寿命。


接受天劫的,为了增加成功率,通常会找一些门路。


像是庙中拜佛、观中拜神,都是些普通的路子,可能会增加一丝福缘,但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有一些妖物为了化形成功,会投入仙门之中,或是追随大神通者。


有宗门或大能庇佑的妖物,度天劫时会得到许多支持,成功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俗话说的背靠大树好乘凉。


而十二仙门中专门有一封正派,就是凭上古传承的封正之法招揽妖物。


受炼气士封正的妖物,渡劫成功的概率可高达八成。


但封正派的条件十分苛刻,凡是想受封的妖物,都要签订血契,化形后在门中为奴百年。百年之后,方可自由。


妖族大多天生天养,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但为了度过天劫,投往封正派为奴者不计其数,可见化形对妖物的吸引力有多大。


阴雨连绵,也没什么人会来道观——实际上晴天来的人也不多。


余七安便给李楚多讲了些。


就着星星点点的雨声,李楚听得入胜。


“封正派每年都会往朝歌城送妖怪,给那些朝廷权贵上供,以此交换其他仙门没有的特权。所以这几年他们势力越做越大,弟子越收越多,拜门的妖怪也越来越多,蒸蒸日上的。”余七安眺望着远处,拈着胡子,睥睨道:“修为不知道怎么样,做生意倒是有一套。”


“送妖怪?”李楚侧头,疑惑。


“嘿嘿。”余七安一笑:“朝歌城的大人物,什么宝贝没见过?但……架不住啊。”


一阵风把雨丝送进厨房,凉飕飕的,还挺舒服。


“猫耳娘,狐狸精,美人鱼……”余七安嘴里念叨着:“谁能不动心。”


李楚眨眨眼:“猫、狐狸、鱼?”


“还有兔儿娘啊,蝴蝶仙啊,一阵一个流行,最近好像是流行带翅膀的。我年轻时候过去游历,正赶上流行蛇蝎美人。那些年的朝歌权贵,谁家不豢养一条蛇精,都不好意思出门。”


“咦——”李楚抖了抖身上的雨水。


他一直觉得养蛇做宠物挺变态的。


余七安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拿手臂在空中做了个波浪的动作。


“不是蛇,是化成人形的蛇,身子软绵绵滑溜溜,没有骨头似的,舌头伸出来有八寸长。”他解释着,又补充了一句:“还带分叉。”


这时候,李楚隔着后院的风雨,听见前院有脚步声,他便站起了身。


余七安没听见脚步声,他见徒弟起身才知道来人了。


但他听见了,李楚走的时候嘴里还嘀咕着:“蛇信子都有分叉吧?”


话里意思大概是,这也没什么稀奇的。


“在蛇嘴里分叉不稀奇,但化形成人了,再分叉就……唉。”


看着李楚的背影,余七安微微叹了口气。


这个徒弟什么都好,恭敬、孝顺、有礼貌,长得也像自己。


就是脑子怪了点。


小时候还没这么严重,本以为长大就好了,谁知道这两年愈发严重了。


余道长琢磨着:“是不是该给他找门亲事了?”


……


跨个院子而已,李楚也懒得打伞。道袍的针密,布料也硬,到了前殿,身上没落多少水珠,一抖就都掉了。


就是后院铺的黄土,鞋踩得有点脏。


他低头看了一眼,来的香客也看见了,于是笑道:“回头我出钱,给你们把后院也铺上青砖。”


李楚抬眼看他,点了点头。


来人坐在蒲团上,一身织锦玄衣,团花镶玉的腰带,领口绣着金线。样貌也还不错,长得浓眉大眼,面皮白净,一张脸颇有英气。


这人是余杭镇上王家的七少爷,名叫王龙七,也是李楚的旧识了。


王龙七此人,在当地富二代中算是较为良善的一位,虽然不上进,但也不顽劣。这番家世加上这般样貌,也一向挺招姑娘们喜欢。


他认识李楚,也是因为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