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逍朱凝云 > 第一百零七章 尘埃落定,打入大牢!

第一百零七章 尘埃落定,打入大牢!

作者:小说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基于对老百姓的同情和大明朝的长治久安。


当今圣上朱元璋制定了一个特权。


鼓励和允许明朝的老百姓,在父母官不作为,官官相护的情况下,可以“由有德老人赴京面奏,以凭保全”。


当今圣上鼓励老百姓“直达天听,告冤控官”的壮举。


这个张知县已经豁出去了,事已至此,就算是命不要了,也要让朱棣身上痒一痒。


听到这话,黄知府立马就走过去,大骂道:“你告个屁啊,你自己就是官,如何告御状?”


张知县猛地将官帽一扒拉,丢在了地上,“现在不是了。”


这个张韩愈也是个狠人,这官位说不要就不要。


“你要告燕王?你想清楚了么你!”


黄知府大声道:“你儿子本就没有冤屈,你喊着哪门子冤?”


张知县气不打一处来,气愤道:“我儿被人诬陷,被打的半身不遂,功名被剥夺,这叫没有冤屈?”


黄知府道:“事情当日就查明了,是你儿子诬陷在先,证据确凿!”


张知县道:“不可能!我儿第二日直接被定了罪!”


黄知府解释道:“第二日就被定罪,是因为衙门连夜查探,取证一百余人,人证画押皆在可随时查阅!”


“什么.有一百余证人?难道这大明的天要黑了吗?竟有这么多人为奸人开罪。”张知县悲伤无比。


黄知府气愤道:“你先去问问你儿子,到底有没有冤枉他!本官一切都是公事公办,没有任何袒护!”


闻言,张知县半信半疑的看向张浩轩道:“儿,究竟有没有冤枉你。”


他一直听儿子口中,都说的是他被冤枉,也没有怀疑。


但现在黄知府如此肯定,他开始有些怀疑起来.该不是真的是自己儿子先有罪在先?


张浩轩面若死灰,支支吾吾不敢开口。


朱高煦用剑一指,架在他的脖子上道:“实话实说,小王的剑可不长眼!”


张浩轩只感觉脖子一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涌上了背上,感觉这个人真的会下狠手。


“我我.的确是我口出谎言,当时也没想那么多.一时气愤罢了.”张浩轩无奈道。


此言一出。


张知县只感觉天旋地转。


原来儿子一直在骗自己,真是被他给坑害了。


得罪了燕王,怕是要死在牢狱中,不能翻身!


就算是让御史弹劾也无用,一切都是合法程序.更何况,哪个御史不开眼会帮他弹劾燕王啊?


张浩轩急忙道:“那是一时的胡言乱语,当不得真,我并不是有意诬陷!”


朱高煦冷声道:“可你诬陷了我姐姐,永安郡主!你说他斗笠里有小抄!你觉得堂堂永安郡主,会为了一点彩头与商铺里应外合么?你说你该不该死!”


闻言,众人骇然。


当众诬陷郡主更是大罪啊,得到这样的下场,的确不冤


“她她是郡主”


张浩轩彻底傻眼了。


难怪自己这么惨,竟然无意中得罪了郡主,得罪了燕王


“好了,事情都真相大白,全部带走,打入大牢!”


朱棣一声令下。


卫兵将这些人架了起来,押送至北平大牢。


黄知府忙拱了拱手:“那下官就先行告退,回府衙处理此事。”


朱棣颔首:“定要秉公处理!”


此话话里有话,需要黄知府自行体会了。


言罢,黄知府就领着卫兵,朝府衙回去。


李逍看着那些被押走的人,心中那个畅快,还是背靠燕王好办事。


若是没有靠山,在明朝办什么事情,都有各种阻拦。


还是现在好,一句话士兵们齐刷刷的出现,那场面,气派!


就如此。


这件闹剧随着朱棣的出现,拉下了帷幕。


“李逍,带本王看看这盐场。”


“是,燕王殿下。”


李逍带着朱棣观察这盐场。


犹如考察团,他就是导游,一边走着一边讲解:


“燕王您看,这盐场分为几个步骤,分工合作,效率更高。”


“盐矿山经过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最终就变成了雪花白盐。”


“其实,这产量还能提高,只需要招募更多的人手”


“不错,不错”朱棣很是满意,不停的点头。


一旁的布政使何平兴奋的不行,一边心中默默记下,一边问李逍道:“你一介农户,如何想出此法?”


李逍刚琢磨着如何解释,老丈人就帮他说话了。


朱棣不满道:“何大人有失偏颇了,李逍是本王的女婿,有些本事,不该是正常吗?”


何平忙拱手道:“是是是,是本官冒昧了。”


说着,他又看向刚好路过的卤水房,问道:“这卤水如何研制啊?”


李逍笑道:“此乃机密,如果不知这卤水的配方,就算其他步骤全被人学了去,也制不出盐来。”


何平瞪了瞪眼睛,想知晓。


不过他一看燕王的表情,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只好作罢。


观察了足足有两个时辰。


一行人才打算离去,何平也恋恋不舍的跟随离开。


“好啊!有了这盐场,北平的军粮短缺问题,迎刃而解!”


“想不到,这破局之法,最终还是回归了燕王府!”


朱棣哈哈大笑,虽然有些小插曲,不过心情依旧很是愉快。


“恭喜燕王,喜得良婿啊.”


何平拱手祝贺道。


“得此人才,也是你我之福,北平之福。”


朱棣话锋一转,道:“何大人,你觉得刚才那几个跳梁小丑,该如何处置?”


何平是北平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是北平最高的官员。


何平笑道:“自然是秉公处理!张茂金勾结朝廷命官,损害他人利益,需要仔细查探,若是有欺民之事,一并处理。就是家产充公,流放千里。”


“东安知县勾结乡里,欺压良民,剥夺官位是一定的,若是被查明他心念元朝,那就是另外一说,满门抄斩也是有可能的。”


朱棣颔首道:“如此甚好,惩治恶官,肃清北平官风,以儆效尤不过这东安县的知县位置,似乎是空缺了”


何平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岂能听不出来朱棣的意思。


他看向李逍,随后朝着朱棣拱手道:“下官以为,有一合适人选,机敏灵活,心怀正义,还有诸多工艺手段,定能安稳百姓,造福一方。”


何平是办实事的人,见了李逍刚才的谈吐,和举办的盐场,觉得李逍是定是能干实事的人。


朱棣也看了李逍一眼,旋即大笑道:“本王也觉得此人甚好,届时,你我一同举荐如何?”


“求之不得。”何平拱手。


李逍:“???”


你们打什么哑谜,看我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