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逍朱凝云 > 第36章 魏忠贤不死,大明王朝不灭!

第36章 魏忠贤不死,大明王朝不灭!

作者:小说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关于崇祯年间的一些大致事情经过,李逍就这样简短的说完了。


当然,他还有一些事情没有细说。


关于袁崇焕和毛文龙两人,李逍并没有多言。


这两人即便是在后世也是争议颇大的。


有人认为他们是民族英雄,也有人认为他们是通敌卖国的汉奸。


总之,不管是袁崇焕还是毛文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听完了李逍的话,朱元璋愣愣说道:“咱的大明就这样完了?”


“偌大的大明难道就找不出几个能打仗的?”


说完,朱元璋看向了朱由检:“你这个皇帝是怎么当的?”


“外族入侵你抵抗不了,内部的民变你也平叛不了。”


“你说说你不是亡国之君是什么?”


此刻的朱元璋很是恼火。


在没有听到这些之前,他对朱由检还是有一丝好感的。


但是没有想到朱由检最后居然是这样丢掉的江山,这让朱元璋这个武力值爆表的人很是不齿。


老朱可是一手一脚打下来的江山。


可没有想到,最终江山又被别人给打了回去。


边上的朱由检听到朱元璋的话,心中也觉得很是憋屈。


他也很是无奈。


他从朱由校手中接过来的大明本来就已经摇摇欲坠了。


就这,还碰上了连年天灾,导致百姓们饭都吃不饱,跳出来造反。


这个局面朱由检也不想见到。


但是当内忧外患一起来到的时候,朱由检也是无力回天。


朱由检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亡国之君。


他曾经说过,他不是亡国之君,而是所有事情都有亡国之相,他也没有办法。


他更是对大明的百官们说过,他不是亡国之君,而朝中大臣们都是亡国之臣。


是的,朱由检打死都不愿意别人将亡国之君的这个帽子扣在他的头上。


他是个有抱负、有理想的人,他怎么会接受这样的一个评价。


当即,朱由检抬头看向了朱元璋:“太祖爷,我也是被逼无奈啊。”


“朝廷到了那样的局面,我也是无力回天啊。”


“我接手的大明就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了。”


“我从大哥手里接过大明江山的时候,就已经差不多是这样的局面了。”


“我也想做一个好皇帝,我也想稳固大明的江山,可是天要亡大明,我没有丝毫的办法。”


在朱由检看来,崇祯年间发生的种种都是天要亡大明的迹象。


他都已经那么努力了,可是却还是什么都不能够改变。


种种天灾人祸都让他给碰上了。


听到朱由检的话,朱元璋沉默了起来。


确实,朱由检遇到的事情的确很是棘手。


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能够在同样的情况下拯救大明。


但是,大明帝国确实就是在朱由检的手上灭亡的,这个是不可否认的。


而且之前李逍也说了,后人对朱由检的评价并不高,朱由检可以说就是大明的亡国之君。


随即,朱元璋看向了李逍:“李逍,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么。”


李逍闻言,点了点头。


随后,李逍转头看向了朱由检:“你也不用解释了,大哥说的没错。”


“你就是大明帝国的亡国之君。”


听到这话,朱由检立即开口反驳:“我不是!”


“你凭什么说我是亡国之君。”


“我即位的时候,朝中有魏忠贤这样的阉党。”


“朝堂之上乌烟瘴气、腐败不堪,朝堂之外,百姓们叫苦连天。”


“边境上还有后金的军队虎视眈眈。”


“这一切你叫我怎么办?”


“这种局面难道是我造成的嘛?”


“我接过来的大明江山不就是这样的么?我凭什么是亡国之君。”


朱由检对于亡国之君这四个字很是敏感。


不管是谁,哪怕是朱元璋说他,他也不会接受亡国之君的这个称谓的。


这点脸面,是朱由检最后的倔犟。


看着不停为自己辩解着的朱由检,李逍淡淡说道:“朱由检,你不用说这么多。”


“大明帝国走向灭亡,你难辞其咎。”


“今天,我就来告诉你在后人看来你都有哪些过错。”


听到李逍的话,朱由检一愣。


但是他还是忍住了想要为自己辩解的冲动。


没想到在后人的评判之下,他居然还会有错。


在朱由检的认知里面,他身为大明帝国的皇帝,兢兢业业、勤奋刻苦,已经做到了他认为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他都这样了,怎么后世之人还是认为他做错了。


朱由检不明白。


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做错了?”


“那你倒是说说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朱由检沉声回道。


“那你就听好了。”李逍淡淡说道。


随后,李逍开始在脑海中回忆着后人对于崇祯帝朱由检的评价。


“首先,你政治经验不足。”


“你不该杀魏忠贤。”


李逍看着朱由检,淡淡说道。


这话一出,朱由检彻底懵逼了。


不仅是朱由检,就连边上的朱元璋和李雄志等人也都懵了。


这是什么情况?


魏忠贤这样的大宦官、这样的阉党还不能够杀?


这种奸佞小人别说杀了,就算是凌迟十次都不过分。


可为什么李逍却说不能杀呢。


他们一个个都陷入了沉思,脸上充满了疑惑。


朱由检看向了李逍,一脸的不可思议:“你居然说魏忠贤这个阉党不能杀,真是笑话。”


“魏忠贤擅权专政、飞扬跋扈、欺压百姓、目无尊卑。”


“这样的人不该杀,那谁该杀?”


“如果说连魏忠贤这样的人都不能杀,那我真就不知道有谁可以杀了。”


在朱由检看来,李逍就是在说胡话。


满朝上下,谁都可以有理由不被杀掉,但是魏忠贤却是非杀不可的。


“你告诉我,魏忠贤凭什么杀不得?”朱由检看向了李逍,不解的问道。


见状,李逍淡淡回道:“你杀掉了魏忠贤就是打破了平衡。”


“而左右朝廷的政治格局、维持好朝廷的现有体系是一个皇帝的基本功。”


“只有将朝堂之上稳定下来了,你才能更好的发号施令,让百官们为你办事。”


“而你,直接将魏忠贤给杀掉了,让东林党一家做大了。”


“东林党把持了朝政,你的政令就很难实施。”


听到李逍的话,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


李逍说的很对,魏忠贤一死,东林党确实是很快的就崛起了。


而没有了魏忠贤的钳制,这些东林党确实是有些难以应付。


但是朱由检还是觉得他杀魏忠贤没有错。


“李逍,话虽然是这么说。”


“但是魏忠贤是大大的奸臣,而东林党这些文臣至少都是有加家国之心的。”


“就算朝堂上是东林党一家独大,他们对于朝廷和天下的危害也要比魏忠贤小的多。”


“魏忠贤绝对没有杀错,这个奸佞小人死不足惜。”


“最多不过就是后来的东林党我没有压制住罢了。”


朱由检看向了李逍,出声说道。


在它看来,就算是杀了魏忠贤导致东林党一家独大,这个影响和危害也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至少比起魏忠贤当时在的时候要好上了不少。


魏忠贤那可是绝对的奸佞小人,不但祸乱朝纲、更是鱼肉百姓。


在他还是信王的时候,就亲眼见到过魏忠贤和他的党羽们贪赃枉法、嚣张跋扈。


甚至就连自己都差点吃过亏。


所以,就算魏忠贤是对付朝臣的一把快刀,朱由检对魏忠贤找个人也不会有好感的。


但是东林党那边,朱由检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东林党都是读书人,不管怎么样,比起魏忠贤那还是要强上不少的。


在朱由检不是皇帝的时候,他可是见到过东林党的人被魏忠贤的党羽迫害的。


所以,朱由检对于东林党还是有一丝同情在里面的。


而且东林党的党羽也不少,全部都是读书人。


他们那个时候几乎掌握着京城的舆论动向,这一点对朱由检来说很重要。


朱由检是个爱惜羽毛的人,也是个注重名声的人。


不然他也不会对于亡国之君这个名号这么执着了。


就凭东林党掌控舆论这一条,朱由检就不可能往死里得罪东林党。


不然真不知道东林党会把他编排成什么样子。


再者,朱由检还想利用东林党的名声来跟更好的号令群臣。


所以在朱由检看来,只是他没有平衡好朝堂,而不是他错杀了魏忠贤。


魏忠贤这样弄权的宦官,不管是谁、不管是放在哪个朝代都是必杀之人、人人得而诛之。


怎么会有错杀一说呢?


听到朱由检的话,朱元璋也在一边微微点头。


朱元璋似乎是有些赞成朱由检的话。


毕竟,魏忠贤一个太监,权势滔天、弄权跋扈,那肯定是留不得的。


就像朱由检说的,最多不过就是他后来没能压制住东林党罢了。


反正朱元璋也觉得魏忠贤这个人没有杀错。


听到朱由检的话,李逍淡然回道:“魏忠贤的确是该杀之人。”


“可是你却没在最好的时机杀了他,而是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间杀了他。”


“所以,后人们才说你说你错杀了魏忠贤。”


听到这话,朱由检不满的嘟囔的一句:“既然横竖都是该死之人。”


“那什么时候杀,又有什么分别。”


说完,他好像又想到了什么,继续补充道:


“再说了,彼时我也是刚刚登基,需要杀一些人来树立自己的威望。”


“而魏忠贤就是最佳人选。”


“魏忠贤这个人不管是朝堂上的百官,还是民间的百姓,都对他痛恨无比,恨不得生食其肉、喝其血。”


“我如果将魏忠贤给诛杀掉,那急顺应了民心也为自己树立的威望、赢得了朝中群臣和百姓们的赞扬。”


“我为什么不那样做?”


朱由检说完这番话,众人便陷入了沉思。


就连李逍也没有说话。


因为朱由检说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站在他的立场来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好像他这样做,对他当时的他来说也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在李逍这样的后人看来却不是这样的。


毕竟,当局者迷。


谁有能够保证坐在朱由检的位置上不会这么做呢。


诛杀魏忠贤,为刚刚登基的自己赢得了民心和威望,也能够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震慑一下各级朝廷官员。


朱由检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朱元璋在一边默默点头,他似乎也有些赞成朱由检的说法了。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没有坐在那个位置上,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那是永远都体会不到时局的艰难的。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感同身受这一说。


平心而论,朱元璋认为即便是自己坐在朱由检当时的位置上,他可能也一样会诛杀魏忠贤。


最多不过就是,对后续的东林党的收拢,朱元璋有更加强硬的手段罢了。


但是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不同,不能奢望每个人都能像朱元璋一样能力这么强、手腕这么硬。


朱由检临危受命,在大明朝廷风雨飘摇的时候接过了皇位。


在内忧外患之下主持大局,他能够想到这么多,做到这一点。


在朱元璋看来,已经做的算是不错了。


朱由检刚刚的一番话,算是赢得了朱元璋的一些理解。


不仅仅是朱元璋,就连一直说朱由检是疯子的李雄志和田志伟等人也都沉默了。


他们这些人也同朱元璋一样,有些理解朱由检艰难的处境和无能为力的局面了。


在场的,似乎就只有李逍没有被朱由检的话所打动。


在李逍看来,依然是因为朱由检个人能力的问题才导致了大明后来的局面。


朱由检身为大明皇帝,不经过深思熟虑,不考虑王朝后续的运转,不等待何时的时机。


就只顾着眼前的局面和事态,将魏忠贤给直接诛杀,还一手将东林党给推了起来。


这一切朱由检都是主要负责人。


稍稍沉默了一会儿的李逍淡淡开口回道:“朱由检,你自然是有你的道理的。”


“在那个局面之下,站在你的立场来看,诛杀魏忠贤也说得过去。”


“但是你还是错算了一点。”


“那就是你对朝廷中其他的官员的震慑力。”


“你除掉了魏忠贤之后,你对东林党能不能镇压。”


“后人之所以说你错杀了魏忠贤,就是因为东林党的存在。”


“在后世之中,甚至有这样一句话。”


“魏忠贤不死,大明王朝不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