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恪袁天罡 > 第685章 宝林重锤戏番将(三)

第685章 宝林重锤戏番将(三)

作者: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本章全名:太子南诏信谗言,宝林重锤戏番将。)


波斯帝国。


先知一洗白袍,负手而立,曾经强大的波斯帝国,如今也要匍匐在他的面前。


“尊贵的先知!听闻萨珊王朝的二王子,已经去东土大唐求援,我等应早做准备才是!”


军师马哈穆德进言道:“先知,唐军想要来到波斯境内,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不说西域三十六国,还有吐火罗这庞然大物了!如今他们可都是先知的子民。”


先知听着手下人的争论,只是莞尔一笑。


“我有神力加持,又何惧唐国?想送死,尽管过来!率领军队,尽快拿下波斯!”


“是!”


——


南诏。


李承乾大军无往不利,已经接连打败蒙归义的军队。


双方见面,压根不用多说话,大唐太子第一个发起冲锋,随即南诏便溃不成军,丢盔弃甲。


“侯师,南诏,不过如此!”


李承乾不屑说道:“当年本太子若是有如今的胆识,颉利可汗也不是对手!”


侯君集紧皱眉头,说道:“如今我军已攻破三寨,不如驻扎于此,等待晋王的后军到来。”


“等他们干什么?龟爬一般的速度!”


李承乾很是不满,“这些南诏孙子见面就跑!本太子还没杀几个人呢!”


“太子殿下,如今不可轻举妄动!等待后军,你可知晓?”


见侯君集动怒,李承乾这才作罢,老老实实放弃了追击计划。


李治的后军赶到,唐军八万人度过西洱河,准备进攻南诏国不多见的城池——太和城。


“道宗皇叔,如今大皇兄连战连捷,我军士气如虹...”


李治脸色有些难看,李承乾在军中不断树立威信,而他只是运粮。


“南诏敢于反叛,绝非这点本事。”


李道宗丝毫不慌,笑着说道:“我们只管运好粮食,其他的不必多言!”


“啊啊啊!”


正当两人交谈之际,军营中不断响起唐军的惨叫声!


不知何时,不起眼的毒虫袭来,被其叮咬后,士兵身体很快出现了脓包!


皮肤瘙痒难忍,不少唐军直接抓破了脓包,大喊疼痛!


“赶快消灭毒虫!违令者斩!”


李承乾当即下令,可那些毒虫仿佛一瞬间,潜地而逃。


李治心中一阵后怕,那些血肉模糊的士兵,让他不忍直视。


“皇叔...我们...”


“殿下莫忧,行军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何况南诏本就多毒虫,只是意外罢了。”


李道宗出言宽慰,并未当真。


若是李恪在场,肯定会让唐军后撤!


南诏作为苗疆之地的前身,历来神秘莫测。


能人异士层出不穷,这些毒虫肯定是有人操控。


南诏军营中。


朱学义不满道:“老梁!老子一辈子,都没这么窝囊过!见了唐军就跑,成何体统?我南诏还不至于不堪一击!”


“呵呵!骄兵必败!”


梁家辉冷笑一声道:“越深入太和城,唐军便等死吧!不,我会让他们求生不能,求生不得!后悔来到南诏!”


蒙归义哪有之前狼狈逃窜的样子,而是傲然而立,“按照祭祀的计策,咱们已经掌握了主动权!不过以侯君集和李道宗的能耐,应该会撤兵吧?”


“不可能!”


梁家辉当即反对道:“唐军只是斩首七千,就要班师回朝?李世民也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这些人,想打也得打,不想打也要打了!”


“哈哈哈!本国主,就看国师的计谋了!”


“请国主,拭目以待!”


——


大明宫。


李二自打太子和晋王远征后,便叫上了长乐公主同去凤仪园居住。


“观音婢,承乾和小九,总要外出历练!”


李二抚慰着长孙皇后,说道:“如今朕的皇子中,只有恪儿有武将之资!承乾需要在军中立威,小九愿意辅佐兄长,不是正好么?”


长孙皇后有些幽怨地说道:“儿行千里母担忧,陛下,臣妾就是担心他们两个嘛!何况李恪手中,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层出不穷,陛下就不曾怀疑他?”


长孙皇后为此不曾一次吹枕边风,可惜李二每次都不予理睬。


“观音婢,就说逆子这些年,为朝廷带来的作物,以及兴建的百家技校!哪一项不是利国利民?”


李二笑着说道:“至于勒贝尔步枪,就更不必说!朕抽调火枪队一万人,跟随承乾他们去南诏,想输都难!”


“可是...若有朝一日,李恪拿这些宝物,反过来对付陛下,又该如何?”


长孙皇后显然不甘心,只因那些宝物并没在自己的儿子手中。


“逆子虽然特立独行,但孝道这方面没的说!朕有何必追究他那些宝物从哪里来呢?反正都是我大唐的东西。”


李二显然没有继续谈论下去的意思,“观音婢,早些歇息吧!来人,收拾了!”


宫女小心翼翼地收拾,眼中凶光一闪,“此事定要告知高公公和梁王殿下,皇后进谗言!”


——


高昌国。


西天扩军至三千人,其中不乏女子。


依旧是以大唐子民构成,常驻军有原高昌军和伊吾军。


可惜如今两国新定,西域之地更是常年征战。


他们的子民已经习惯了当墙头草,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认同大唐。


这也是李恪忌惮的原因,始终不敢继续西征,否则后院很可能起火。


“尊敬的吴王殿下,为何还不出征?”


卑路斯再次催促道:“如今你扩军至三千!却反而停留在高昌,而我波斯帝国还饱受白衣大食的侵扰!”


“王子!”


阿努斯赶紧劝说道:“殿下此举是为了更好的救援我国啊!焉耆和龟兹虎视眈眈,如今我等离开,高昌和伊吾岂不是重回敌人之手?”


“你们前怕狼,后怕虎,就是不肯帮忙罢了!”


卑路斯说完,就有些后悔,生怕李恪一耳光抽过去。


李恪确实不动如山,笑着说道:“竟然蠢王子不信任本王,那咱们就好聚好散,你可以拿出钱财雇佣军队,愿意跟你去的,本王绝不阻拦!”


面对白衣大食,被后世称为阿拉伯帝国的庞然大物,李恪不敢大意。


既然卑路斯一直催促,不如双方好聚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