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冷芸琦峤屿墨 >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专业人士对上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专业人士对上

作者:全文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芸琦乘电梯回办公室的时候,还在想,能让她那个特助张鹤说出这种话的,究竟是谁。


谁知一进会客室,看到对方,忍不住就笑了。


“徐经理,你的行动力,让我很吃惊。”


昨天上午,那么多基金经理集齐会客室,但没想到,第二天中午还没到,她竟然就第二次登门拜访。


“冷董才是,记忆力惊人,只见过一次便记得我姓徐,光这一条,就让人望尘莫及。”


徐泽雅起身,笑容满面地主动伸手打招呼。


不知道的人以为她这是寒暄拍马,实际上,这话却是她打从心底里的感叹。


光是昨天会客室里,便汇聚了上海所有数得上名号的证券同行。


锦灏锦董虽然当时高调地介绍,她是去年全国基金经理影响力排行第19名,业绩亮眼。


但她在现场,至少看到排名在她前面的三个同行。


可见,业内如今都把冷芸琦作为目前最大的投资金主。


这么多的基金经理和老总,只是一面之缘,冷芸琦竟然把她姓甚名谁都能记得一清二楚。


徐泽雅此刻,是真的内心一惊。


芸琦笑了笑,并没有为她这句称赞露出太多的情绪。


相较于八面玲珑的锦灏,她其实对这位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更感兴趣。


“请坐。相信你这么快来找我,资料已经准备得十分充足了。”


略去其他寒暄步骤,芸琦直接切入正题。


与此同时,张鹤夹着两个文件夹走了进来,俯身轻轻放在她手边。


“徐经理按照您的要求,提前将她们公司详细的盈利报告以及未来投资风向、风险收益综合书都发了邮件给我,我上午初步审核过了。请您过目。”


张鹤说完,客气地朝徐泽雅点了点头,随即坐到了芸琦身侧的位置,以防芸琦有不时之需。


芸琦不得不感叹,当初那场招聘会,招到张鹤这么个特助,实在是她赚了。


大律所的职业律师,也是分不同档次的。


看张鹤这审核稿的备注,就可以看出,他对公司尽职调查的专业事物极其熟悉。


哪怕是这样专业性极高的私募公司行业报告书,都能清晰地归纳、审核重点,为她看报告节省时间。


徐泽雅低头喝了一口茶,并不打扰芸琦看材料。


心底的惊讶却忍不住又上升了一个档——


原来,不仅仅是这位冷董对基金这块了若指掌,这位特助竟然也火眼金睛。


整个会客室里,顿时只剩下冷芸琦翻阅材料的声音。


厚厚的一个文件夹,她很快阅览完毕。


徐泽雅知道,还不是自己开口的时候。


因为那位特殊送进来的,一共是两份文件夹。


果然,芸琦连头都没抬,继续去看第二份文件。


这份,则是锦灏创建的基金公司的背景调查以及徐泽雅本人的履历。


锦灏这人,是当初曹晨推荐给她认识的。


以曹晨军人世家的身份来看,锦灏的背景绝对不成问题。


至于徐泽雅本人……


芸琦玩味地看着这辉煌的简历介绍.


难怪她能年纪轻轻,就入围全国基金经理影响力排行榜。


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美国纽约大学硕博连读,回国后立刻入行金融业,从业5年,就获得了不少基金经理几十年都难以达成的目标额。


锦灏这人也顶有意思,知道她看不上之前靶场的那位妖娆女经理,这次派来的这位,倒的确实力不俗。


芸琦放下两个文件夹,看向一直安静等待的徐泽雅:“我只问一个问题。”


徐泽雅点头,脑子里瞬间将她之前做的报告里所有数据都捋了一下,笑着道:“冷董请说。”


“你这份未来投资风向规划书,是从你目前公司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你个人的投资规划角度来拟的?”


其余基金经理都还没有提交报告。


不是人家没有,而是,所有人第一步,考虑的是,她想要的是什么。


争取客户,首先,永远考虑的是客户的需求和想法。


徐泽雅是第一个来提交报告的,这是她行动力的体现。


但别人未尝没有成熟的方案……


只是,拿不准,她想看的,究竟是什么投资风格。


是稳健保守?还是大胆创新?


是相互结合,还是二者选一?


如果是相互结合,要怎么占比投资?互相配比多少更为合适?


未来的投资方向,这还仅仅这是报告的第一步。


如果选择创新型投资,如今的朝阳产业那么多,从可持续能源,到国际合作产能,各式各样,又该从哪一块入手投资。


选择风口,从哪里考虑,又该如何让她相信投入产出比能如报告上所说?


光是一份《未来投资风向规划书》,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市场分析,还要结合客户的性格喜好、决策方向等等进一步细化考虑。


简而言之,要想把这个报告做得言之有物,具有实操性,很难、非常难!


徐泽雅没想到,自己准备了那么多数据,最后,竟然被问到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顿了一秒,才道:


“相信冷董也知道,我是刚刚跳槽到锦灏锦董的公司不久。”


芸琦扬了扬眉,之前锦灏介绍的时候,有提到过。


她笑了笑,示意对方继续。


“当初锦董挖我过来时,只提出一个条件。”徐泽雅坦荡地看向芸琦:


“只要我能争取到冷董您这位客户,他答应让我在基金公司拥有一定比例的股权。”


也就是,合资入股。


对于一个私募基金公司来说,这样的大饼,非常罕见。


一个贵宾客户,用公司的股权来兑换。


这话一落,就连一旁的张鹤都忍不住抬了抬头。


这位锦灏锦董可真舍得!


但最让他惊讶的是,这种事情,徐泽雅怎么会摆在明面上说?


难道是变相想要告诉冷董,她的投资有多重要?


芸琦看着对方眼底灼灼的眼神,笑了。


“你是想告诉我,这份报告,根本不需要区分公司的角度还是你个人的投资规划建议。


因为一旦争取到我的资金投入,你就是公司的股东之一。你的投资规划和公司的角度完全一致。”


还有什么,比自己的利益和公司利益完全挂钩更让人毫不保留地付出自己的专业意见。


徐泽雅不愧是少年班毕业的天才。


论野心勃勃和投资角度 ,站着的层面,的确比一般的基金经理出众许多。


看着她手旁那叠厚厚的报告书。


一天的时间……


做到这样程度,的确罕见。


即便,当初在帝京,她也没见到几个业内大拿拥有这样的实力。


芸琦眼底划过一丝微妙,随即,缓缓笑了。


然而,实力归实力。金融圈内,最不缺的就是天才。


“等其他基金公司的报告出来,你会得到我的答案。”


徐泽雅自然清楚,一次拜访,绝对不可能直接打动冷芸琦这样决策者的心。


但,她已经拿出了自己最满意的方案。并且,清晰地表达出她最大的诚意——


其他基金经理争取到她的投资,最多获取的是佣金。


而她不一样。


她为她打理资产、投资产业,获得的利润越多,她自己也将从公司股份中同样获得回报。


简而言之,她将自己与冷芸琦的利益绑在了一起!


为冷芸琦谋利,便也是为她自己谋求财富。


看只看,业内其他同行,有没有比她更令冷芸琦满意的方案。


徐泽雅在心底深吸一口气。


到底,这位冷董比她想象的还要沉得住气。一个刚出大学的毕业生,到底是什么样的过去,练就了这样的城府?


她不确定。


但打从心底里,她佩服这样的强者。


有资源、有资本,也有眼界和能力。


这样的人,难怪让她那位眼高于顶的老板,每次提及,都望而生叹。


徐泽雅落落大方地起身,郑重与冷芸琦握了握手:“随时恭候冷董您的消息。”


芸琦笑了笑,礼貌目送她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