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宋枭途 > 第三十二章 中兴四将

第三十二章 中兴四将

作者:任鸟飞 返回目录


王德,王夜叉。


一般不太熟悉北宋末、南宋初历史的人,不会知道他是谁。


但要说南宋的“中兴四将”,知道的人可能就多了。


他们分别是:韩世忠,岳飞,吴玠,刘锜。


而除了“韩世忠,岳飞,吴玠,刘锜”这个版本的中兴四将以外,其实还有一个版本的中兴四将,他们分别是: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


很多人凭感情认为,第一个版本的中兴四将才是真正的中兴四将。


但实际上,宋室南渡了之后,赵构等权贵人士认为,朝中将领以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战功最为卓著,他们在抵抗金兵、保证南宋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被誉为“中兴四将”。


换而言之就是,南宋朝廷承认的中兴四将其实是第二个版本,南宋朝廷甚至还为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岳飞画制了中兴四将图。


这张图,并没有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它一直被保存了下来,后世它就被收藏在故宫中。


听到这个事实,很多人不免有些愤愤不平,不明白只会阿谀奉承的张俊和只会逃跑的刘光世何德何能,竟然能取代多次打败金军为南宋守住蜀地避免了南宋灭亡的吴玠和多次击败西夏军、金军在顺昌之战中大破金军的“铁浮图”和“拐子马”击败了金兀术的刘锜的?


还是那句话,历史是复杂的。


能混入到军区司令一级的人物,绝对没有一个人是没有本事和没有贡献的。


所以,历史上的张俊和刘光世并不一直都是花帅和刘跑跑,事实上,他们也都曾为国家抛过头颅、洒过热血。


张俊就先不说了。


先说刘光世。


出身将门、老爹是鄜延路帅臣的刘光世,出道其实非常早,他可以说是参加了两宋之间的所有重要战役,像平方腊,像收复燕云,像镇压起义军,像宋金之战。


刘光世算得上是前期(北宋末)少有的能打之将,也真是少有的积极主动救国、报效国家的宋将。


可那时北宋的问题集中爆发,根本就不是一两个人就能改变的。


于是,刘光世一败再败,屡败屡战,从北跑到南,又从南跑到北,成就了刘跑跑之名。


善战者不败,善败者无大败。


刘光世就属于后者。


公平一点说,与北宋末那些望风而逃的将领相比,刘光世真的还算不错。


而刘光世的后半生,也就是南宋时期,之所以能越混越好,还混上了中兴四将之一,除了因为刘光世更会败了,还因为他得了一个宝贝。


这个宝贝就是王德王夜叉。


刘光世在南宋时期打得那几场露脸的大战,几乎全都是王德打的。


后来,刘光世和王德分道扬镳,刘光世彻底变成了刘跑跑,甚至常常跟赵构赵跑跑比谁跑得更快。


而王德则成为抗金名将,数次破齐败金,还战胜过完颜宗弼,也就是金兀术。


这王德,天生就是一员悍将,不仅骁勇善战,还极为精通带兵之道。


原来许猛说他哥哥“万军之中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蔡仍还笑许猛夸张。


可知道许猛所说之人就是王德了之后,蔡仍才知,许猛的形容可能一点都不夸张。


蔡仍甚至动了亲自去请王德的念头。


可在最后关头,蔡仍却放弃了这个念头。


纵观王德的一生,能打绝对是能打,但他也绝对不好驾驭。


当然,这也有情可原,毕竟,有本事的人,多少有些傲骨,不让他心服口服,他又怎么可能甘心听命?


为了折服王德,为了让王德这员悍将甘心为自己效命,蔡仍绝不能滋生王德的骄横之气。


所以,蔡仍并没有亲自去见王德,而是让许猛次日将王德带过来。


……


次日一早,蔡仍好好准备了一番,才装作跟往常一样,带着自己的三百多新兵来到了招兵处,继续一边招兵、一边训练新兵。


表面上,蔡仍看起来跟以前一般无二。


可事实上,只有蔡仍自己知道,自己心急如焚。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精兵这种东西,只要兵源充沛,总能招到、招够的。


可良将,那就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尤其是王德这样一等一的良将,套用后世的一句歌词:有些人,一旦错过了,就不再来。


然而,有时候,真是越担心什么,就越来什么。


蔡仍越担心王德不来,王德还真就不来。


不仅王德不来,就连说带王德来的许猛都没来。


眼见着,就要日上中天了。


蔡仍心里不禁有些犯嘀咕:


“怎么回事?是不是许猛说大话了,他根本就带不来王德,所以他也不来了?”


“应该不会吧?许猛能叫出王德的姓名,与王德就一定有些交情,只是来一次,这点面子,王德应该能卖给许猛吧?”


“早知是这样,昨天我还不如亲自去许猛家一趟了。”


“……”


中午休息的时候,蔡仍草草的吃了几个馒头、喝了两碗羊汤,就独自离开了,搞得炊事兵还以为他们今天做得饭菜不合乎蔡仍的口味。


蔡仍离开后,一个人往阳武县城方向溜达了一会。


走了一阵,就在蔡仍准备回去继续招兵和练兵之际,前面走来了两个农妇。


一个农妇边走、边说:“真是两条好汉,都打了快两个时辰,竟然还不嫌累,铁打的一般,要不是怕我家那混小子把房子点着了,我真想看看他们到底谁胜谁负。”


另一个浓妇道:“是两条好汉,尤其是那个白净的后生,真没想到,他能跟那个夜叉鬼打个不分上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一听农妇说“夜叉”,蔡仍心中就是一动,连忙上前去跟两个农妇打听:“二位大嫂,打扰了,不知你们说的那两个好汉在哪里打斗?”


其中一个农妇,随手一指,道:“就在那边的山坡下。”


蔡仍听罢,道了声谢,然后就大步流星的朝那农妇所指的方向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