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李文昊李世民 > 第434章 朝堂对峙

第434章 朝堂对峙

作者:小说免费阅读 返回目录

“你也别去私下见了,我宣他们过来吧!”


“我倒是要看看,你怎么说服他们。”


李世民的话里全是调笑,好似他看李文昊出丑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一样。


但是实际上……


他是怕李文昊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最起码有他在这里,李文昊能收敛一些,长孙,房杜包括魏征几人也多少能给他一点面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更可怜的是,李文昊貌似丝毫不懂啊,果然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啊。


不消一个时辰,长孙,房杜,魏征几人悉数到了大殿,只不过,现在这大殿,有点……


“陛下,您……”


“没事,我们爷俩喝了点!”


李世民毫不在意的挥挥手,找块干净的地方直接做了下来,几人瞟了一眼李文昊,看到李文昊蓬乱的头发,心里已经把这里发生的事情猜了个大半。


有句话怎么讲?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李文昊在怎么天下无敌,他爹想揍他,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知道陛下找我们几人来,有何要事?”


魏征一看到李文昊在这,心里已经猜出来李世民找他们的目的了,所以说话都是带着刺的。


没办法,在大唐,唯一一个敢给李世民甩脸子的就是魏征了。


而且人家还甩的仗义,但凡甩脸子,都是你李世民做错了,一点面子都没有那种。


“自然是有事!”


李世民刚搭腔,魏征的嘴炮就开始了。


“如果是关于太子殿下大兴土木的事情就不用说了,臣是不会同意的,太子殿下此举,和那隋炀帝有何区别?”


“急功近利,劳民伤财,难道太子殿下看不到现在整个大唐饿殍遍地,尸横遍野吗?”


魏征愤怒的吼到。


这下轮到李世民他们几个人惊呆了。


魏征这个人的性格先不说,直就直了,但是人家魏征有个优点,从来不说谎话,可是,饿殍遍地,尸横遍野,还真有点让李世民等人听不懂了。


“等等,魏大人,我大唐什么时候饿殍遍地,尸横遍野了?”


李文昊见魏征越说越惨,也顾不得什么礼貌不礼貌了,赶紧开口问道。


“殿下竟然装不知道?”


“长安叛乱,李承业焚毁了粮草,整个关中粮食价格疯涨至原来的十倍,百姓每日只能以草根树皮度日,如此日子,您竟然看不到?”


“还是说您故意不想看到?”


“把大唐的中心转移至河北,然后放弃关中的黎民百姓了吗?”


魏征直接站在了李文昊的面前,那张嘴就和喷壶一样,对着李文昊的脸,是一顿爱的灌溉,弄得李文昊连头都不敢台,可算抓到一个魏征的气口,赶紧打断了魏征,“魏大人,你是在那里听说这戏消息的?”


“听说?臣还用听说?”


“难道你当朝臣都是瞎子吗?”


“太子殿下难道不知道,您已经搬空了整个渔阳仓和半个范阳仓了吗?”


“如果不是因为缺粮,您怎么会动用渔阳和范阳两座大仓?”


“要知道,这可是我大唐战时的最后底蕴。”


听完魏征的话,李文昊才反应过来,闹了半天,魏征是通过他往长安运粮,在加上那边传过来的一些流言蜚语才认定的啊。


虽然说,这个传谣是犯法的,但是魏征毕竟是一片好心,但是,他这个消息,是不是有点太过时了。


再说,范阳仓和渔阳仓,在战时当做储备,那是因为隋朝时期三征高句丽的原因,至于现在吗……


表面上渔阳仓和范阳仓还是很重要,但是现在真正重要的绝对不是这里。


李文昊的粮仓存放的地方打死这群人都想不到。


他直接把粮仓安置在了大山中,开凿山洞,委派重兵把守,这才是大唐最后的底蕴,至于这两座粮仓,说句难听的,他在大,又能装多少粮食?


而且不是李文昊存起来的粮草,单单现在河北道这边肉眼能看到的粮草,就够整个大唐吃最少两年的。


“魏征,我往西边调拨粮草的确是和李承业叛乱有点关系,但是关系不大,我调集粮草的主要目的是要打击那些非法粮商,还有一个就是,那些被我抓到的俘虏要吃饭。”


“那既然殿下知道他们要吃饭,那又为何让他们去干活?”


魏征不依不饶的问道。


“不干活,我白养活他们?就是普通农户家养条狗还知道看家护院呢吧?”


“我让他们干活怎么了?我杀了他们都是理所当然,他们应该感谢我给了他们这个恕罪的机会。”


李文昊撇撇嘴,他可没有文人那套天下大同,在他眼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不是因为汉人和草原人接触的时间太长,而且草原人已经有了一丝汉人的习性,在加上当时的情况,的确不能把草原杀干净,你看李文昊动不动手。


李文昊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唯汉族论者,说到这点,他比元首都要疯狂。


“他们也是人……”


“对啊,所以我没杀他们,让他们去干活,毕竟畜生不能修建长城。”


李文昊不咸不淡的说道。


“那修建长城,要耗费多少钱粮?”


魏征据理力争。


“钱粮是户部的事情,你是御史台的,这不归你管。”


李文昊实在是不愿意和魏征这个平头哥怼到底,一句话把他的路堵死了。


“御史台的作用就是监察百官,纠正朝廷错误的决定,我看,太子殿下的决定就是错误的,是要把大唐推向灭亡的。”


现在好了,本来李世民是想找大伙过来商议的,现在直接变成魏平头怒怼勇太子了。


“你说把大唐推向灭亡,那我问你,我可是让百姓修长城不种地了?”


“我可是罔顾民生了?”


“我还是把大唐的钱都花光了?你既然说你是御史台的,那明天你去国库和内库看看,我花没花一分钱?”


“我河北道做事,什么时候用你指指点点了,我缺钱吗?”


“你就和那些短视之人一样,根本看不懂这对我大唐将来带来的好处。”


“陆文昭,拿着地图滚过来。”


愤怒的李文昊也不矜持了,就像个泼妇一样,指着魏征的鼻子骂道。


“我是御史台的,我又不是丞相,我只负责监察,……”


魏征也是光棍,双手一摊,一副你随便,反正我就是不同意的样子。


“好好好,魏征,我让你犟,我让你最硬,我要让你今天这话怎么说出来,怎么给我吞进去。”


“陆文昭,把这几年,我河北道和大唐征战四方所使用的的钱粮还有阵亡的体恤名单都给我拿过来,要快!”


“喏!”


离老远,陆文昭回了一声,快马加鞭的朝岑文本哪里赶去,心里还想,今天这魏征是怎么了,就不能消停消停,非要惹的太子殿下不开心。


太子殿下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这魏征怎么这么不懂事?


不消片刻,陆文昭带着几人,捧着厚厚的本子来到了李世民这里。


“殿下,东西拿来了。”


“放哪,让魏大人好好看看,单单上次高句丽犯边,我们死了多少人,打仗花了多少钱。”


“在让他看看,当初平定突厥的一战,我们阵亡了多少兄弟,又花了多少钱。”


“一天天的,就看着眼前那点蝇头小利,我问你,那钱放在那里不花,等着下崽吗?”


“钱放在库房里能生儿子?”


李文昊也是气坏了,怒气冲冲的拿起酒杯,坐在李世民的龙椅上就牛饮了起来,丝毫没在意几人目光。


“你……”


“你……你……,你竟然敢做龙椅,你想造反吗,太子殿下?”


嘶!


听完魏征的话,几人都知道,这件事情大条了,平时李文昊和李世民这对父子什么样他们并不是不清楚,别说龙椅了,李文昊掀龙岸的次数也不少了,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毕竟人家父子关系好,但是魏征今天把这话明着说出来,那就有问题了。


而且,那边魏征说完,就反应过来,自己惹祸了。


啪嗒!


李文昊手里的酒壶直接砸到了魏征的脑袋上。


“我坐什么地方,要你管?”


“记住屁股决定脑子,你现在只要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说完,李文昊还是在龙椅上走了下来,但是在场的人没有人认为李文昊做的过分,毕竟李文昊这个行为,在某一种角度上来说,也算是在救魏征,给魏征一个台阶。


毕竟你既然那酒壶砸人了,就不好在得理不饶人的找人麻烦了,而且李世民也不好在说什么了,全当李文昊喝多了就是。


“行了,都散了吧,魏征,这些东西,你拿回去看,明天早上给我个答复,你晚上好好想想吧!”


李文昊没好气的说了一声,转头跟李世民告声罪,直接走了出去。


“老二,老三他们在哪呢?”


李文昊的心情有些滴落,毕竟自己一片苦心的要修长城,没想到这些人非但不支持自己,竟然还第一个反对,虽然他们也是为了大唐,但是问题是,现在河北道不缺钱,也不缺粮食,唯一缺的人,那边冉闵和李存孝也在努力的抓呢呀。


“回殿下,二皇子和三皇子现在正在您的府邸……”


“什么?这两个小子在我的府邸,我回去,他们竟然不见我?”


其实李文昊哪里知道,自从李长歌和阿史那云两人肚子大了之后,长孙皇后就长在太子府了,连带着那些孩子也跟着长在太子府了,他太子府有多大?


他回去才待了那么一小会,分明是不给人家机会啊。


“大哥,你回来了?怎么喝酒了?”


两人见李文昊进来,赶紧迎了上来,他们刚才还为没看到李文昊苦恼呢,没想到转眼李文昊就自己来了。


“你们怎么也和他们一起凑热闹……”


“大哥,你都说热闹了吗!”


好久没见,李承乾现在明显比刚分开的时候强壮了许多,而且眼中也多了一种叫做自信和独立的东西,皮肤更不像是刚离开长安那样白皙,现在已经渐渐的有了一丝古铜色。


“咦……”


李文昊敏锐的捕捉到李承乾脖子下面有一条痕迹,作为自己的亲弟弟,李文昊可是清楚的记得,李承乾身上一点疤痕都没有的。


“怎么回事?”


“小事!”


李承乾笑着掀开了自己的上衣,竟然是一条在脖子下面直接横跨了整个上身的一道刀伤。


“当初倭寇犯境,不小心被划了一刀,不碍事。”


李承乾笑着说道,现在的他和刚离开的时候变化无疑是巨大的,当初在长安城的时候,李承乾就像一个小妹妹一样,被蚊子咬一口都要嘤嘤嘤个半天,没想到现在竟然……


“不错”


李文昊拍拍李承乾的肩膀,身为武者,看这道刀疤他就知道,当初李承乾那场战斗有多么凶险,他们兄弟几人中,除了他之外,其余人只能说是略懂武艺,李承乾敢拿刀上战场,很不错。


“陆文昭,拿把唐刀来。”


“喏!”


不一会陆文昭就递了一把唐刀过来,“可是被那类似唐刀的倭刀所伤?”


“大哥你知道?”


“呵呵!我不知道用什么武器能克制他们。”


“陆文昭,把你的刀拿出来。”


陆文昭恭敬的把自己的刀递了过来,陆文昭的刀和戚家刀属于同一源头,都是戚家刀的一种,但是他的刀并不是军队中猎装的那种普通戚家刀,毕竟陆文昭,丁白缨,包括丁修三人的刀都特别长,比普通的刀足足长出一尺,如果不是力大之人根本不好掌握。


而猎装给普通士卒的戚家刀则是只在刀尖出开一尺刃剩下的刀身都是钝刃,也就是不开刃,这样持刀之人就可以一手握住刀把,一手握住刀身,即可近战,也可远攻,还非常适合和倭寇对拼。


“记住这把刀,回去找工匠,打造出同样的刀,切记,只在刀尖处开一尺刃,打造好之后,回去给戚继光,他知道该怎么做。”


“知道了,大哥!”


“另外,明年,你回去的时候,我给你派一个人,此人善水战,到时候让他在东南训练水军,大哥有大用。”


“大哥,你是要对倭寇动手了吗?”


“嗯!”


李文昊点点头,同时拍拍李承乾和李恪的肩膀,“我准备两年之内,灭掉倭寇以及东瀛还有南洋。”


“到时候相中哪里了和大哥说,大哥做主,直接赐给你们。”


听说李文昊要赐给他们二人封地的时候,两人的脸色同时一暗,并且摇头。


“算了,大哥,以前还以为治理一方容易,去了才知道,自己根本就狗屁不是,我们还是不要耽误大事了……”


“你们俩啊!”


说话之间,李泰,李丽质带着李治也来了,同时长孙皇后带着兕子也跟在了几人的后面。


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坐在这里,中心无疑是李文昊。


他们都知道,李文昊要学习秦始皇修建长城,在坐的都是皇家子弟,都不傻,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好处,但是同样弊端也是大大的,不管怎么说,秦始皇修长城,的确是吧大秦掏空了,而且也正是因为修长城的暴政,让百姓揭竿而起,留下了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嘚嘚!”


兕子现在刚刚学会说话,除了母亲之外,叫的最多的就是哥哥,当然,在他嘴里翻译出来就是嘚嘚了。


伸手接过这个仅仅比自己未出世的孩子大不到两岁的妹妹,李文昊的眼睛都要笑成了一个月牙。


“乖兕子,在叫一声,你慢点长大啊,大哥现在正在给你修花园呢,等花园修好了,咱们去哪里跑马……”


“大哥,长城必须修吗?”


李承乾试探着问道。


“必须修,这次波斯人无疑是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既然波斯人能来,那离我们更近的安息帝国同样也能来。”


“在他们的西边还有不弱于我大唐的国度,随着通商的加剧,他们慢慢的就都知道了我大唐的富饶,换言之,如果是你当皇帝,知道世界上有这么富饶的地方,你会怎么想?”


“秦始皇的长城是防御草原,但是我修的长城是防御世界。”


“让我大唐永远处在不败的地位。”


“可是……”


李恪还想说什么,他镇守草原,距离中原这边比李承乾进,他对于现在的时局也比较了解,短时间之内,不会在有人过来骚扰大唐。


“你想说,我们刚灭了波斯,敌人在不清楚我们的具体实力之前不会贸然动手是吧?”


“对,大哥!”


李恪点点头。


“你们几个记住,还有你青雀,都记住,这就是大哥要教你们的东西,未来你们都是要掌控一方的,不能什么事情都要和我请示。”


“永远记住一点,不要把主动权交给敌人。”


“我们可以不想侵略别人,但是,别人也绝对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只有我们打他们的份,他们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到我们家来,除非,他们也修一座长城。”


李文昊凝重的说道。


后世,他读过太多的历史,看过太多的电视,尤其是近代那一段黑暗的日子更是让他知道,什么叫先下手为强,什么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东瀛,弹丸之地,从立国开始就学习我们的东西,到最后,竟然用来打我们,这种狼子野心的东西,留着他们干嘛?


“知道了,大哥。”


李恪和李承乾点点头,李泰若有所思的也点点头。


“大哥你说的意思是不是,只有我们能揍他们,他们这辈子都不能来揍我?”


“对!”


李文昊亲昵的一拍李泰的小脑瓜。


“袄,那我知道了,那就像我和长孙表哥一样,只有我抢他鸡腿的时候,他从来不敢抢我的。”


“青雀!你给我过来……”


李泰还没来得及得意,长孙皇后一把揪住李泰的耳朵,“我说你个小子最近怎么又胖了呢,是不是天天和你长孙表哥出去混饭了?”


“我告诉你多少次了,要减肥?”


看着一旁挨揍的李泰,李文昊几人会心的笑了,他们为之奋斗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对了,大哥,明天你去上朝?”


李承乾弱弱的问道。


“当然去,不仅要去,还要大大方方的去,你俩什么意思?”


“嘿嘿,我俩决定去看热闹。”


李承乾和李恪一拍即合。


当夜李文昊三兄弟又是小酌到了深夜,知道整个太子府除了巡逻的侍卫在没有一点声音之后,李文昊才敢偷偷摸摸的爬上了伊莉娜的床,因为他知道,今晚古丽斯也在这里住。


嘿嘿!


“亲爱的,我来了……”


李文昊直接扑倒了大床上,两个小美人先是惊呼一声,而后直接被太子哥哥的大手搂进了怀里。


“想哥哥没?”


“哎哟,好啊,你们两个睡觉竟然不穿……”


“嘻嘻嘻!”


当夜无话,第二天李文昊顶着黑眼圈,捂着腰,脚步虚浮的走出了房间,而床上,此时一片狼藉,整个屋子都散发着一种叫做暧昧的味道。


穿上朝服,李文昊罕见的坐了一次马车去上朝,进入朝堂之后,李文昊直接找了个椅子,靠在最前端的柱子上就睡了起来。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小点声……”


一脸起床气的李文昊,下意识的怒吼了一声,这不吼还好,直接把这个太监差点吓哭,毕竟李文昊啊可是,杀人从来不眨眼的主,而且不是傻子都知道太子殿下今天上朝来干什么来了。


换句话说,打了胜仗回来没有褒奖,竟然还要被一群人GANK,换成谁也不开心啊。


“奴家,奴家……”


“陛下,”


“没事,诸位,有没有什么事?”


李世民也配合的打了个哈气,自从来到河北之后,他是一天比一天懒了……


“陛下,关于太子殿下,在西部修建长城一事,朝中各位大臣都认为此事不妥,还请殿下立刻停工,切莫因为一时冲动,坏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这次站出来的不是魏征,而是已经快八十岁的老家伙,杨启。


说起来这个杨启也是个传奇人物了,早年跟随开隋九老之一的越王杨素,后来杨玄感造反,杨启直接秘密投奔了李渊,并且帮助李渊在后来的诸侯争霸之中取得了很多好处。


在后来,在太子和秦王的夺嫡之争上,杨启这个老货直接押宝李世民。


虽然他在朝堂上一直没有什么声音,并不抱团,但是有一说一,这老货确是实实在在的三公之一,朝廷的顶级勋贵。


虽然他在朝廷上声音一直不多,但是千万不要小瞧他了,他只是不愿意结党,而且人家也聪明,知道自己年龄大了,现在大多是在给自己的后代铺路,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李文昊搞的实在太大了,他还会继续稳健。


“杨老大人,你今日怎么来了?”


李世民这才注意到,杨启竟然上朝了,平时以杨启的年龄和身份,这朝堂没有什么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他都可以不来的,而且现在中书省都是由长孙和房玄龄统领,杜如晦也是因为身体的问题,挂着个兵部尚书,也不常来上朝,但是今天,这些大佬都来了。


“陛下,老身也不想来啊,但是老身要是在不来,恐怕我大唐就要步前隋的后尘了。”


杨启痛心疾首的说道。


“太子殿下!”


杨启转头朝李文昊躬身行了一个大礼,李文昊赶紧起身还了一礼,毕竟杨启的年龄在那里,在这个时代,八十多岁都可以称之为人瑞了,属于型不加身那个级别的,他对李文昊行礼,无论如何都是要回礼的。


“杨老大人,您请讲。”


“好,既然殿下让老夫说,老夫就说说。”


“殿下可知道我一生之中经历了几个皇帝?看过多少次皇朝兴落?”


杨启这一开头,就把这调门拔的非常高,“老身先随开隋九老之一的杨素,为隋文帝杨坚南征北镇,见证了南陈的灭亡,见证了宇文阐的禅位,见证了隋朝的兴起和衰落,又见证了天下大乱,大唐崛起,直到现在,或者说几日之前,太子殿下定四方,平蛮夷,开疆扩土”


“老夫这一声见证了数次朝代的更迭,见证了数个英雄的崛起,但是毫不夸张的说,太子殿下才是真正的人中龙凤。”


“文治武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太子殿下糊涂啊,为什么要学那隋炀帝,学那暴秦?”


“为何非要修那一座长城?”


“老身知道,太子殿下此一战俘虏了不下百万异族,但是修建长城,是区区百万蛮子能解决的事情吗?”


“再说,我大唐现在百姓的生活刚刚好转,却要去供养那百万俘虏修建长城,哪怕不用我们大唐的百姓出力,那这粮食,是不是还是我们的百姓出?”


“那可是进百万人啊,一年要吃的粮食老夫简直不敢想……”


“殿下,老臣知道您是一番苦心,但是我大唐现在,您看看,可能供养起那么多人吗?”


杨启的话说的是掷地有声,不仅是那些朝臣,就连李文昊听到,都感觉自己好像做错了。


其实这也不能说是杨启或者说朝臣挑毛病,毕竟历史上,兴建长城的秦朝无了,还就是因为苛捐杂税导致的农民起义。


如今大唐已经有了大兴之势,只要李文昊忍一忍 ,等一等,把这个工程拆分成一个两百年的攻城,到时候你看看,那对大唐的影响可以说几乎没有。


说简单点,杨启就劝李文昊把长城这个天大的工程以按揭的形势来弄,不要可这一个时候霍霍。


虽然当初杨广修大运河修的是快,但是他死的也快啊。


那边在高句丽连续打败仗,这边还劳民伤财的修着大运河,那就是找死。


现在李文昊那边和室韦人,九姓铁勒还有靺鞨正在大战,这边要修长城,这和当初的隋炀帝何其的相似?


其实杨启还不知道的是,李文昊准备把郑和派到南边练水军,不日即将对东瀛动手,如果他知道的话,恐怕一口老血能直接喷到李世民的案子上面。


“杨大人,诸位,你们都是怎么想的?”


“嗯!”


朝臣之中,几乎所有人都点点头,毕竟隋朝灭亡的原因还历历在目。


“那好,我就让你们看看,我为什么要修这么一座劳民伤财的长城。”


“魏征,昨天我给你的东西,你可都看完了?”


“看完了,殿下!”


魏征顶个黑眼圈,脸色有些难看的说道。


“那好,你切给朝中大臣们说说,从我父皇登基那一刻到现在,我们每年在对付草原民族需要花多少钱,需要死多少人?”


“是!”


魏征整理了一下衣服,拿着一份统计表走了出来,“诸位大人,自从贞观元年,到现在,我们在草原一共战死了三十二万五千七百八十六人,失踪两万一千二百五十四人,花费抚恤金……”


魏征凝重的看了一眼朝臣,而后说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数字。


“我们因为征战草原,一共花掉了……”


“花掉了六座国库。”


李文昊接过话。


“知道为什么汉朝在打跑匈奴之后,草原还有边患吗?”


“因为草原不设防啊,没了匈奴还有鲜卑,乌桓,还有突厥,未来,草原还会有别的民族,我李文昊要做的就是,把别人迁移到草原的路给他堵上,让草原永永远远的成为我大唐的后花园。”


“我知道你们不同意,但是你们问问我河北道的百姓,他们同不同意?”


“你们去燕山看看,那上面立了不下五十万坐墓碑,我还可以告诉你们,征战草原死的那三十多万人,都是我河北道的儿郎,他们的父母有的到现在都不敢相信他们已经战死,还在苦苦的等待这他们回家。”


“如果今天我振臂高呼,说修长城能永远杜绝草原之患,我河北道百姓能做到全家支援,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他们恨啊,就这茫茫草原吞噬了他们的兄弟,吞噬了他们的儿子,他们不想让他们的后人在继续承受这种苦难了。”


李文昊走过去,轻轻的把杨启扶到椅子上,而后才走到朝堂中间,看到李文昊刚才的动作,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看来李文昊今天是准备以德服人,不打算杀人了。


“岑文本,张居正,幕一宽,和珅,你们几个出来。”


“臣在!”


四人恭敬的站在了李文昊的面前。


“你们几个,分别负责我河北道的钱粮民生以及后勤统筹,现在你们给各位大臣说一下,我河北道一年生产多少粮食,赚多少钱,话多少钱,消耗多少粮食,有多少盈余,够多少人用的。”


李文昊也懒得解释,一切拿数据说话,若是有数据在这了,他们还不听的话,那就只能关门放陆文昭了。


“诸位大人,我河北道一年所产之粮食,足够我大唐所有军民百姓食用两年之久,所以粮食的事情你们放心。”


张居正笑着说道。


“诸位,小臣和幕大人管钱,我河北道的钱,怎么说呢……”


“堪称汇天下之财与此,钱多到根本无法想象,每天的入库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个月之前,我们轻点的时候,大概可以确定,现在河北道存钱,应该在三十万万上下,如今一个月过去恐怕又要多了不少”


和珅笑着说道,对于赚钱,他可是相当的在行了。


“诸位,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们运往西部供给那些俘虏的粮食都是三年以上的沉粮,换句话说,如果不给那些俘虏吃,就要扔掉或者酿酒了,毕竟这种粮食是不会流入市场或者军队的。”


“至于粮仓……”


“简单点说,现在你们所能看到的和看不到的粮仓都已经仓满为患了”


岑文本像是结案陈词一般,把目前的情况告诉给了朝臣,如今大唐所缺的就是人口,其余的问题都解决的差不多了,毕竟人口问题,那是需要时间的,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诸位,可还有什么话说?”


“我河北,甚至我大唐不怕花钱,毕竟钱放在仓库里是死的,只有把他用出去用来惠及百姓那钱财才是有用之物。”


“而且,你们怎么知道我修建长城劳民伤财?”


“你们怎么不看看,我这长城开始修建之后是如何带动草原经济发展的?”


“单单我这运粮路线上,百姓自发组成的城镇就已经不再少数,为沿途过往的人员提供住宿,饭食以及护卫等服务。”


“难道这些你们看不到?”


“殊不知,只有我河北道的钱财流通在整个大唐,我大唐才算是真正的富裕起来?”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而且如果真如太子殿下所说,河北道如此富足,那修建个长城也不过是件小事,但是太子殿下,你可敢保证,他们句句属实?”


杨启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


“我等四人,可敢对天发誓,若是有一句谎言,五雷轰顶,九族尽灭。”


岑文本伸出三根手指,单膝跪在地上,对着天空虔诚的说道。


“好了,既然大郎心里有数,咱们也不要在争论了,一切就按照大郎的计划做把,毕竟这长城修起来,有多大的益处,你们也不是不清楚,此时就此过去了,日后朝廷全力支援大郎。”


“等等,陛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毕竟这都是太子殿下的一面之词。”


就在李世民准备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国策的时候,朝臣中施施然走出一人,一脸不忿的说道。


“我尼玛,你是不见黄河不死心?”


李文昊没由来的怒气上涌,毕竟他说那么多,就相当于变相把河北道的战争之本都告诉给了那些大臣。


“诸位,可是还有人同李大人一般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