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 第641章 君子贤臣

第641章 君子贤臣

作者:牛油果 返回目录

玉京神都。


摘星楼。


帝芒如往日大多时候一般,闲披日月争辉大千袍,侧卧万兽伏拱金晶宝榻之上。


手边垂落一卷折子。


双目似阖非阖,嘴角隐隐带笑。


鱼玄素躬身侍立一旁。


耳中听得帝芒似有意无意发出低语之声。


“开封府……”


“呵呵呵……”


帝芒轻笑一声,微提声音道:“鱼玄素,你说朕这位新任廷理,取这‘开封’二字是何意啊?”


鱼玄素将本就躬着的身子弯得更低:“陛下,开封二字,顾名思义,当是‘开拓封疆’之意。”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江廷理这是在向陛下明志,要为陛下开拓疆土,有封疆列侯,报国大志啊!”


“呵呵,是吗?”


帝芒语中不觉喜怒:“朕听说,李卿相两次去信召他入京,有意让他去北境,既有封疆列侯之意,为何他连番相拒啊?”


鱼玄素低头道:“奴婢愚钝,却是无从揣度了。”


帝芒笑道:“莫不是他怨朕连番压他大功,把朕当成了凉薄无德之君?”


“还是舍不得他缈缈仙道,怕朕连累了他,他日无望登仙?”


鱼玄素垂着头,并未回话。


这话他也不敢回。


“罢了,他若真有此心,朕又岂会亏待于他?”


“天命?大劫?”


“呵呵呵呵……”


帝芒发出一阵莫名的笑声。


笑声自摘星楼上远远飘去,又在茫茫云海之上,被无边罡风搅得稀碎。


风中却仍隐隐传出一声淡漠如高天般的低语。


“……何足道哉?”


……


江都。


城北有一道大门,像是一条贵贱之界,隔绝了江都城的百姓与权贵。


门内是城中官府衙门汇聚之地,也是权贵高门聚居之所。


这道门,名金水门


入了这道门,沿贯城而流的阳(防和)江直走,走过一道白虎桥,便是白虎桥坊。


这里多是前朝遗留的府衙公堂之类。


有不少,都被江都官府各衙沿用。


在离白虎桥不远,便有一座置空已久的府衙,如今外间却是人群涌动。


还有不少百姓,如今也正走入金水门,沿江而来,涌过白虎桥,往这里聚集。


“开封府?”


“这开封府是个什么衙门?怎么以前从未听说过?”


“这你就不知道了,听说是当今人皇陛下金口御封的大钦差!这开封府,就是人皇陛下特地赐给钦差大人的官衙。”


“听说,这位钦差大人,本来就是咱们江都的官儿!”


“这回,那朱家人的威风八成也不好使了!”


“嘶~”


“朱家二老爷到底犯了什么事?竟然都惹得人皇陛下派来钦差审问?”


“嘿嘿,这位朱二老爷是什么德性?他犯的事儿还少了?哪桩哪件拎出来,搁一般的官儿身上,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噤声!你不想活了!”


“怕什么?这不是都被抓了……”


无数以百计的普通百姓,聚在衙门前,伸头探脑,议论纷纷。


这是江都城难得一见的场景。


普通百姓,连金水门都无法进入,更何谈来到官府衙门前?


只因今日出了一桩奇事。


城中的最大的权贵高门之一,朱家的二老爷,被衙门给锁拿了,还要当堂审问。


不仅如此,城中还贴出告示,允许百姓前往衙门观看。


怀右朱家,不仅在百姓眼中是顶了天的人物,有一般权贵眼中,更是“天”。


如今不仅被“自己”人锁了,还要当堂审理,而且任他们这些低贱百姓旁观。


这岂不是当众羞辱?


如此稀奇的热闹,自然不会有几人愿意放过。


闻讯涌来的人越来越多,过了时辰,便有兵丁关了金水门,守在门下。


也幸好此处是在金水门内。


纵然是官府允许,百姓们也不敢放肆造次。


已经进去了的,自然是得意欢喜。


谷没有进去的,只好在门外捶胸顿足,后悔不迭。


却也没有人舍得离去,都围在金水门外,等候着审问结果。


就算进不去,能得到第一手消息,出去也能跟人吹嘘好一阵儿。


“让开让开!铁差大老爷出来了!让俺看看!”


“哪儿呢哪儿呢?!”


刚挂上了崭新的匾额的开封府前,无数百姓突然拥挤,争先恐后地将自己脑袋往前送。


概因升堂的鼓声已经响起。


衙中响起了威严的堂喝。


前面的人被巨力推得站立不住,好不容易站稳,抬头一看,前面大敞的公门之中,已经看到两班衙役分列两排。


个个英武不凡,煞气逼人。


高堂之上,已经端坐了一人。


“嘶~!”


“这厮好黑!”


看清里头那坐在高堂上的官儿,众人都是一声惊呼出口。


只见那官儿身着官衣,身材魁梧,若不看那张脸,倒是一副好身相。


上面那张脸,却着实令人惊异。


虽面容丰润饱满,五官端正,却是满面漆黑如炭。


额头正中,有一块似疤痕状的印记,像一弯用牙儿般,十分奇特。


众人虽然惊呼出口,但再多看几眼,却又觉得这官儿竟然看起来十分威严。


骚乱渐消之时,公堂上又多了几人。


左首处,竟是一身白袍金边王服的襄王。


在他下首,是一身礼官袍服的方清,还有一个相貌清癯的长须文士。


右首边,还坐着几位官员和文士。


与方清相邻的那清癯文士,自这黑炭头一样的官儿出来时,就两眼发直地怔住了。


“如何?”


方清见他模样,凑过头去,低声道。


清癯文士下意识喃喃回答道:“直符前三六合位,太阴之神在前二……”


方清眉头微皱:“何意?”


清癯文士像是自语,又像是回答,又说了一句:“天乙之神,诸神之首,所到之处,百恶消散……”


方清深吸了口气,忍着不悦道:“说清楚些!”


清癯文士两眼依旧发直,一手笼于袖中,从其袍袖震动来看,似乎手指在其中点动不止。


目中满是不可置信地道:“依课象与此人面相而观,此人形貌轩昂,性灵颖悟,理义分明,不喜杂术,纯粹大器,乃身蕴道德,万民钦爱之象。”


“此等人,执拗自是,与劫煞并,则貌有威,多谋足计。与官符并,则文翰飘逸,高谈雄辨。与建禄并,则文翰纯实,济惠广游,君子人也!”


方清这回总算是听懂了些,虽仍有些不明之处,却知道此人面相当是极为不凡。


不由也露出惊容。


他对这清癯文士的卜课相面之术,还是十分信服的,不至于会怀疑。


而与此同时,在外面的人群中,也混杂着几个特殊之人。


其中有个道士,也是面相惊容。


口中惊疑不定地道:“君臣庆会,材善经邦。魁钺同行,位居台辅。禄文拱命,既贵且昌。日月悬空,不权则贤……”


“怎会如此?世间怎会有人能兼具如此之相?!”


“而且……我昨夜观星,天机早有明示,今日当有贤圣佐辅出其世,若得此贤臣,争龙之局当平添四分胜算,实乃天赐贤臣!”


“此兆当应在那江姓子之身,怎会是此人?”


道士心中翻江倒海。


这又是从哪个犄角旮旯冒出来的黑炭头?竟有如此惊人之相!


堂中,襄王老神在在地端坐椅上,看似闭目养神。


其实心中也不是很平静。


我这贤侄哪里弄来的一块黑炭头?


自己躲了起来,却摆上了这么块黑炭头,怎么着?你还真想直接拿煤灰抹那朱家一脸黑?


而此时,并不在场的江舟却也在公堂后以心眼观照方圆。


那清癯文士和人群中那道士的话语自然也被他听在耳中,心中若有所思。


这俩又是打哪儿来的?


眼睛够毒啊……


连他给化身预设的人设都能一眼看穿?


算命?看相?


天机数算之术?


可他们算命也得有点谱吧?


包黑炭的模样明明是他综合彼世各种形象外加自己的一点艺术加工弄雕琢出来的。


他们是怎么从中看出这么大一堆信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