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 第1132章 陶罐的秘密? (4000)

第1132章 陶罐的秘密? (4000)

作者:牛油果 返回目录

天地间处处大雨倾盆。


三界各处,有人或叹息,或嗔怒,或欢喜。


南瞻部洲却处处尽是欢声。


长安城中,无数百姓更是在倾盆大雨之中飞歌起舞,山呼万岁。


“他真的成功了……”


有人伸手接着豆大的雨珠,呆呆地看着法坛之上。


“大劫得消,泼天功德……”


无数修士回过神来,看向法坛之上,顿时是又惊又羡又妒。


高棚上。


升玄先生、通济真人、慧云尊者等等道佛两门高修,都是面现惊奇之色,叹息不已。


法坛上,那一百零八位执旗的各教弟子,在雨中愣然半晌,旋即个个惊喜不已。


那江舟自然是得了泼天功德,但他们也一样不差!


如那正在与怪龙、水猿激斗的秦琼、尉迟、罗成、王善恶、张鹤鸣、葛稚川、慧能等等大唐精锐之士、各教真修,都是蓦然间威势大涨。


只因一股莫大的功德气运,随着大雨,陡然降临加身!


功德气运,本时无形无质。


但对这些人来说,却是冲破桎梏,踢破屏障的临门一脚,是水满自溢的最后一瓢水。


如王善恶之流,更是周身气息欢腾,念头运转间开始有显露于外之象,至阳至大,真实不虚。


明显是要打破人丹,成就阳神之象。


目睹之人,都是又惊又羡。


今日纵然不能立时成就阳神,待其回返巩固一翻,最多不出数月便必能成就。


根本不需要再寻找真阳之种。


固然是因为王善恶这等人早就积蓄足够,但这功德气运之助,也不可忽视。


连执令旗都分润到了如此庞大的功德,竟然能令其突破桎梏。


那江舟作为主持之人,又该得了多少功德去?


此时,法坛上的江舟确实生出了巨大的变化。


仿佛冥冥中有一股庞大无比的力量降临、加持。


整個人都飘飘欲仙。


那是一种全身心都得到了升华的感觉。


法力道行没有半点提升,但却有种前路无阻、无所不应、无所不摧的势头。


江舟此时有种感觉,无论他想做什么,都一定会成功,没有任何人、任何事物能阻挡他。


这种信念深深地扎根在心中,莫名其妙,却根深蒂固。


就连紫府之中,那团中央戊己元灵,也似乎得到了莫大的滋养。


里面的龙影肉眼可见地变得凝实。


不过是短短片刻,江舟便已经看到了一条黄龙在其中成形。


一如初来此间之时,在大荒所见。


只是与那时相比,体型却是小了无数倍。


“陛下万年!”


“大唐万年!”


“如此大雨,今年秋收终究是能赶上好时节了!必定有个好收成!”


“哈哈哈哈!”


欢呼之声不断从各方传来。


江舟抬头看着天上雌龙双龙狂舞,雷电交加,大雨纷飞。


又扫落坛下,无数百姓欢呼,甚至唱起歌,跳起了舞。


还有无数人趟着水洼,奔回家中,取出了家中酿藏的美酒,在雨中痛饮。


听着一声声欢歌传来,江舟才知道,那是长安周边每当秋季丰时的秋社大祭中祭祀歌舞。


那酒是亦为丰收所酿的中和酒。


江舟看着百姓载歌载舞,人人喜乐安平。


那种信念更是无比坚固。


面上亦不由露出微笑。


半晌,抬头看向高天。


能见此安平喜乐,似乎也不错。


哪怕因此遭了“恶报”,也并不是不能接受。


他现在,也算当得“泽被苍生”这四个字了吧?


可以说一句不枉此生了吧?


不过,这里是无间洞虚。


若当真如他所想,未来一切重演,想来他的痕迹也会被抹去吧……


还是有些可惜啊……


……


此时。


层云之上,无尽高天之中。


有一老仙拨开云霞,看着下界景象,长叹了一声。


“唉……”


“棋差一着,棋差一着啊。”


老仙正是太白金星。


只见其手抚长须,一声叹息后,又露出一丝笑意。


“不过……”


“倒也非毫无所得。”


其目光一转,投落长安,皇城之中。


此时,皇城之中。


虽是欢欣喜意充斥,却依旧守卫森严。


却有一道幽暗之气,不知从何处而来,无声无息潜入太极宫中。


钻入宫墙之时,一处森严神圣,悬挂着一幅幅人物像的殿阁中,忽然闪烁起道道金光。


不过刹那,却又被尚未褪尽的污血压制了下去。


几处巡守的禁军似有所察觉,仔细地搜寻了一番,却无所得。


……


法坛上。


江舟腰间乾坤袋中,正遭离火焚身的狛狛似乎感受到了功德加身,江舟身上的变化。


惨嚎之声蓦然一止。


喃喃道:“天心,人心……”


已经被烧得皮毛焦黑的肥硕身躯突地咕嘟一滚,哭叫道:“我、我……我告诉你!”


“少君!我说,我说!”


“求少君饶命!”


江舟听到袋中呼叫,心中一动,袋口张开。


眉头微皱:“交出来吧。”


看着这头贱熊如同在八卦残阵中一般谄媚的作派,心中却是没有抱太大希望。


他已经盘算着找个机会溜走,去五行山下找孙猴子。


凭着此时功德加身,气运大涨,那种一往无前的运势,江舟有种莫名的自信,能从猴子身上得到神通。


念头转动间,却见狛狛蓦然张开大口。


其口中却是仿佛一个深渊一般,黑洞洞不见底。


下一刻,却是有一道微光从那黑洞洞深渊中射了出来。


江舟心中一惊,虽未有险兆,却仍是下意识地想要束紧袋口。


不过那道微光却是在袋口便停住了。


那是一枚豆粒般的微光。


江舟也止住了收束袋口的念头。


因为他从其中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


地煞神通!


“少君,这就是‘壶天’的神通种子!”


狛狛在袋中媚笑道:“其实七十二地煞神通种子都被轩辕那小子放在了阵中,虽然多年以来,被那些杂碎偷得差不多了,”


“这壶天种子却是一直被小的牢牢地守护着,就是为了等待少君的到来啊!”


“小的是有功的!小的对少君那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啊!”


“……”


江舟斜睨了它一眼:“你是早就想将这神通种子据为己有吧?”


他虽然还没有学会壶天,但十数门地煞神通彼此相联,已经能令他模糊地感应到了“壶天”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神通。


方才这狛狛张开的深渊之口,分明就是壶天的气息。


只不过它应该是没能消化这神通种子,也无法完全领悟这门神通。


故而有些似是而非。


江舟伸手朝那团微光抓去。


却在接触的一瞬间,那团微光便融入了他手中。


袋中狛狛豆眼圆瞪。


没有人比它更了解这神通种子。


所谓的神通种子,就是能自行扎根身中,与人身融汇贯通。


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就能学会这门神通。


所以才叫“种子”。


能凝聚出神通种子的,必定是三界诸天之中的大威神者。


此时的情景,分明是神通自洽,自行融入了江舟体内的迹象。


它藏在体内不知多少岁月,费尽心思,也不曾将之融入身中,化为己用。


凭什么这小贼一碰就行?


而且还有点像是急不可待似的。


你是神通种子!能不能有点尊严?!


且不说狛狛心中如何不忿。


种子入体,江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因为这种感觉,他已经经历过许多次。


分明和鬼神图录奖励神通术法之时一般无二。


不需要费什么心思,他便基本学会了这门神通。


参悟与否,区别只在于运用之妙。


壶天神通一成,他早已经形成的“神通体系”顿时有所变化。


射覆、取月、神行、壶天,四门神通彼此呼应相联,产生了某种玄妙的变化。


心神顿时不由自主地沉入那只得自八卦残阵的陶罐中。


这一次,那只看似普通的陶罐,在他眼中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陶罐依然还是那个陶罐,但江舟此时再看,却是仿佛看到了一方世界。


就像受到了某种召唤一般,不由自主地便运转四门神通。


神思微微恍惚,便觉天旋地转,下一刻,仿佛天日倒转。


一睁眼,江舟竟发现自己已经不在法坛之上,不在长安。


甚至有可能已经身处南瞻部洲之外。


周遭所见,一片高山秀丽,林麓幽深。


远处有千峰万仞,仿佛戟立如屏。


骄阳高悬,金光万道,落到山中,仿佛给山林穿上了一件翠绿的轻纱。


枯藤老树,奇花瑞草,幽谷鸟啼,清泉流响。


好一派仙家妙境。


江舟心中惊疑不定。


怎么回事?


这就是陶罐的秘密?


难道那陶罐之中,当真藏着一方世界?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


一阵歌声自远处隐隐传来。


江舟不由细听。


“……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


听着歌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江舟心中猛地一震,竟被惊得一个趔趄,站立不稳,往后倒行两步。


怎么可能?!


震惊之余,连忙抬头,循着歌声,想要找到那唱歌的人。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只陶罐,竟然会与这处地方扯上关系。


说来也奇,以他如今的道行,念头一动,心眼洞照,方圆百里之地,不能说洞若观烛,掌上观纹,却也少有能瞒得住他的地方。


但此时却如同一个凡人一般,视线之外,念头难及。


甚至他想要飞腾蹑空,也根本无法。


江舟大惊之下,才发现自己此时甚至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法力,连气血也变得平凡无比。


仿佛他此时当真化身了凡人一般。


惊骇之后,便又慢慢恢复冷静。


此处若真是他所想之地,有此神异,倒也不足为奇。


江舟只能按捺心中急切,只能用双脚双眼,在山林之中四处搜寻。


歌声虽然越来越清晰,但江舟寻遍了周遭,直见得日升日落,往复数个轮回,却依然无论如何也寻不到唱歌之人。


反倒有饥肠辘辘之感。


这很不可思议。


他的道行不说完全辟谷,但一年半载的,根本不可能有“饿”的感觉。


不对……


在许久未曾有过的饥饿之下,江舟反而冷静了下来。


喃喃道:“不该是这样……”


地煞神通……


江舟这时想起狛狛所说,那几门地煞神通是解开陶罐秘密的关键……


当下静定心神,又目微闭,念头急转。


射覆,神行,取月,壶天……


江舟还没有发现,在他念头急转,运转神通之际,周遭景象似乎又生出了某种变化。


就像一幅年代久远的古画,抹去了尘埃,变得更加清晰、灵动。


一处虚空中,泛起道道扭曲波纹。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


歌声清越,如在耳边,闻之仿佛幽壑之中见芝兰,令人心畅神怡。


江舟猛地睁眼。


果然见得一人,自不远处一棵树下,正在举斧砍柴。


一边伐木,一边高歌。


江舟不由一笑。


果然如此。


这处地方,绝不是一般所在。


就算有人无意间到来,若无神通,不知诀窍,也见不到人。


只是……


那只猴子又是怎么回事?


那樵夫头载斗笠,身穿木绵短衣,腰系蚕丝绦,足踏草履。


看着十分平常,就是一个山野樵夫。


但江舟却越看越不寻常。


江舟按下心中波澜,种种疑惑,朝那樵夫走去。


“弟子见过仙人!”


江舟朝着樵夫就是深深一礼。


那樵夫仿佛受了惊吓一般,连斧子都丢到地上。


转身骂道:“不当人!不当人!”


“我拙汉衣食不全,怎当神仙二字?”


“……”


江舟看着这一幕,听着这话,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脑子有点凌乱。


张了张嘴,竟不知说什么。


脑子忽然一动,张口就说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说出神仙的话来?”


说完才猛然一惊。


这不是猴子说的话?


那本书他看过不少次,如今道行有成,里面的文字更是能倒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