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姬唐 > 海外记:第二百六十六章 水灾?

海外记:第二百六十六章 水灾?

作者:乔木兮有思 返回目录

“侯爷,侯爷,果然不出您所料啊!他们终于坐不住了。”


这日,姬松准备出去转转,就听到顾延之兴高采烈的声音。


顾延之来到姬松跟前,也顾不得行礼,就兴奋道:“他们果然坐不住了,昨日就有人找到下官,想要多获得些货物。”


“由此可见侯爷的猜测是对的,这些人就是想压价。”


不由得他咬牙切齿,他是明州刺史,之前还差点上当了,要是真的将奏疏送上去,等将来事情清楚了,自己一个无能的名声是跑不了的。


千万别存什么不会发现的念想。


最多一年,大唐就会全面出海贸易,到时候只要稍微打听就清楚了。


到时候自己情以何堪?


“侯爷,您看现在我们怎么办?”


“是不是给他们点教训?”


他摩拳擦掌,要是不给对方一点教训,他咽不下这口气。


区区蛮夷,竟然敢如此作为,简直就是不知死活!


姬松看完对方的要求,特别是看到对方竟然还想以去年的价格得到货物,更是嗤笑一声。


“按原计划进行!”


“不过...............”


“价格再提上一成,也就是去年成交价高两成的价格出售,记住,一分都不能少。”


姬松说道。


顾延之一愣,随即有些迟疑道:“侯爷,这样是不是有些狠了?要他们不要.................”


姬松嗤笑一声:“不要?”


他对顾延之叮嘱道:“记住,咱大唐的这些货物在全天下都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之前看来是对他们太仁慈了,才有了今日的得寸进尺。”


“告诉他们,此价格只在三日内有效,三日后再提一成。”


姬松会怕他们吗?


笑话,他太清楚西方那些国家贵族对丝绸,瓷器等商品的痴迷了。


他敢肯定,这些商人估计已经收了人家的订单和定金,要是不能及时交货,就等着被那些贵族撕成碎片吧!


顾延之看到姬松这么有信心,也咬牙道:“行,我就和侯爷赌一次。”


姬松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跟自己来。


他们来到书房,姬松让大牛出去在门口守住,不要让任何人靠近!


顾延之神色一凛,也严肃了下来。


姬松进入房间后,从半人高的耳瓶中拿出一个卷轴。


“来,帮下忙!”


顾延之不明所以,赶忙将卷轴接过来展开。


“这是?”


他先前还不是很在意,当展开一半时他浑身一阵,眼中更是冒出精光。


“没错,这就是海图。”


彻底将卷轴展开后,这才看出全貌!


这是北至白令海峡,南至印度洋的海图,一部分是姬青他们探索的,一部分是姬松添加上去的。


不过,顾延之看到上面有道明显的切痕后,就知道只是一张完整海图的一部分而已!


但他也知足了,这些年他不是没想过组织船只出海贸易,但都无疾而终,根本不能成行!


一来是海船不行,不能走出太远,风险太大。


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渠道去获取海图。


那些海商,你和他谈生意还行,但只要说起海图的事,一个个都想防贼一样防着他们。


“侯爷,您的意思是.........”


他有些激动道。


姬松笑了笑,在图上找了找,指着闽东南方向,隔着一条海峡的岛屿道:“可知道这是哪里?”


顾延之上前查看,皱眉道:“和大陆相隔不远,却也不近,这是.............”


“夷州?”


他眼睛一亮,直接说道。


因为他响起了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记载。


吴国黄龙二年,孙权派大将卫温和诸葛直领兵一万去开发夷洲。


经过充分准备,卫温和诸葛直组成了一支有三十余艘船的队伍,带着足够的食物和淡水,率兵士一万,扬帆出海,浩浩荡荡,开始去寻找夷洲。


遇土人,卫温和诸葛直赶紧叫士兵迎击了高山族人,虽然勇敢厮杀,但他们的兵器落后。、


吴国士兵使用的都是铁甲、钢盔,而高山族人用的长矛都是用兽角制造的,箭头是用青石做的,又没经过训练,抵挡不住吴军的攻势,结果纷纷后退。


卫温鸣金叫士兵不要追赶,就地扎起营寨。他和诸葛直在帐中商议如何消除误解,与土著人建立友好关系,完成吴王交付的任务。


时间日久,但由于水土不服,病死的人越来越多,卫温和诸葛直商量后做出决定,返回吴国,有的高山族人愿意跟他们一同去吴国,于是卫温、诸葛直和夷洲高山族人洒泪作别,带着数千吴国士兵和高山族人回到吴国。


这是史书上有记载的事情,但由于那时候大家不甚重视海外,所以也就没有在意!


“没错,就是夷州!”


姬松说道:“你们的机会就在这里!”


“这里?”


顾延之大吃一惊!


姬松点点头,道:“不错,与其与人内耗,还不如走出去。夷州土地面积广大,和关中也不遑多让,要是能将这里开发出来,你们还担心什么?”


“这里远离大陆,就算大陆打生打死,也不会影响到这里!”


“你们可以迁移人口到这里,放心,疫病并不是问题,忘记本侯的发家本事了?”


“记住,先期不要大张旗鼓,慢慢往这里转移人口。这里要是种植水稻,可一年三熟,根本不会缺少食物。”


“你们也和当年卫温等人一样,尽量和那里土人交好,他们生活在高山,你们则占据平原,只要有十万人口,这里就会发展起来!”


“其余地方也足以养活至少百万人口,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顾延之咽了咽口水,他有些被姬松给吓着了。


“侯爷,您不会是想.........”


他指了指北方,又指指天上,意思不言而喻!


“想什么呢?”


姬松没好气道:“这是给你们的退路,但却不是你们真正的退路!”


他有向下划去,在一处比夷州还要大的岛屿上重重的点了点。


顾延之看去,着坐岛屿看起来比夷州大了两倍有余,处于夷州南方,看起来不是很远。


“这里才是你们的真正的目标!”


姬松指着这处岛屿道:“你们记住,夷州还是距离大陆太近,很容易惹来朝廷的目光,但这里不同。”


“他孤悬海外,基本上不会和大陆有太多交集,就算朝廷有心,也是鞭长莫及!”


“所以,这里才是你们大展拳脚的地方。”谷


“可以做任何事!”


顾延之呆愣地看着这处岛屿,又看看一脸莫名意味的姬松,咽了口口水道:“任何事都行?”


姬松点点头。


‘噗通!’


顾延之瘫倒在地,傻了!


他确实傻了,今日的事对他冲击太大了。


之前,他们的目光一直盯在大陆上,各自打死打生,就是为了获取资源。


但现在有人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很大,比整个关中都大的地方,还只是为了掩人耳目。


最后还告诉他,现在海外还有一大片土地,而在哪里,他们可以为所欲为!


“侯....侯爷!”


“您不是在说笑吧?”


顾延之慢慢坐起来,眼中充满希翼和挣扎,没人可以忽视一片自己可以做任何事的土地,那里没有朝廷管辖,没有人可以对自己指手画脚。


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尽情发挥,这是人性中的执着,对自由的执着!


“你还可再想的大一点,比如......”


当两个字出现在顾延之耳旁后,他再也无法保持镇定。


姬松无奈道:“瞧你那点出息!”


“就算你真的在外面那么干了,也屁事没有,朝廷还能驾船去找你麻烦不成?”


顾延之一愣,是啊,那里太远了,远到朝廷根本就无法顾及的地步,他们就是在哪里建国了,谁还能将他们怎么样不成?


“起来吧!”


姬松上前将顾延之扶起,笑道:“别小看这件事,它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先从夷州开始吧!”


“能在三十年内将此时做成,你今后绝对是华夏海外拓疆第一人,青史留名不在话下。”


顾延之苦笑道:“下官原本以为能赚点钱就不错了,没想到您却给我们了一片存身的基业,下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姬松却不以为意,道:“你也不要有负担,这件事不光你们江东世家参与其中,和姬氏交好的几家勋贵都有参与。”


他也不看顾延之惊骇的眼神,说道:“你们只是打前站而已,只要你们在夷州站稳脚跟,证明了你们的价值,之后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源和支持。”


看到神色有些暗淡的顾延之,他笑道:“别担心,你们是先行者,该是你们的谁也抢不走,我姬松还没有亏待过朋友。”


“下官当然放心侯爷,只是.........”


他当然相信姬松,但不相信别人,要是没有姬松撑腰,他们能被那些勋贵吃的渣都不剩。


“今后,只要你们能在南洲立足,本侯会派遣一子去开一支脉........”


姬松淡淡道。


而南洲就是祭祀给那块土地取的名字。


顾延之猛地抬头,不可思议道:“侯爷当真?”


姬松笑道:“你看本侯是在说笑吗?”


顾延之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可见内心在做着挣扎。


姬松也不着急,他知道顾延之是聪明人,自己的用意估计也猜到了一些。


“干了!”


他猛地起身对姬松抱拳道:“今后我顾氏以侯爷马首是瞻,若有差遣,绝不推辞!”


顾延之很干脆,直接就彻底投诚了。


如果说之前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那么从现在开始,顾氏就彻底倒向了姬氏。


今后以姬氏为主,这是从属的关系!


顾延之傻不傻?


他当然不傻,不然也做不到刺史的位置。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干脆地倒向姬氏,甚至愿意不惜将自己放在从属的位置?


因为他看到了机会,一个让顾氏再次辉煌的机会...............


这次谈话仅在俩人之间,就算姬松不说,顾延之也知道这个时候也不是告知江东世家的时候!


毕竟谁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人心隔肚皮,还是谨慎点的好。


之后几日,海商来刺史府的次数越来越多,姬松知道,他们着急了。


三日之内两成提价,三日后还要涨价,要是不急就怪了。


大唐可不是那些番邦小国,他们就算再怎么不满,也得遵守大唐的规矩。


原本这件事就是他们自己挑起来的,现在自食其果,也算是报应!


随后,顾延之从中挑选三个比较识时务的海商,用原价出售货物,剩下的人全部提价两成到三成不止。


甚至,为了给某些人一些教训,更是以提价五成的价格卖给他们。


就这他们还不得不接受,不然回到西方,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他们都走了?”


姬松来到刺史府,看到埋头办公的顾延之。


顾延之连忙站起来行礼,却被姬松阻止!


“是的,您是没看着他们当时的样子,为了份额都差点大起来了。”


想到这里,他就心里解气的很。


要不是侯爷阻止,自己非得出大丑不可。


现在,他们不但没有达到压价的目的,还使得今年的价格远高于往年。


看来今年的税收又要涨一大截了,这些可都是政绩啊!


姬松没有搭理幸灾乐祸的顾延之,而是坐上主位,看起了这段时间各地邸报。


他虽然也有自己的来源,来时可是带着鹰大一起来的,来往长安也不过数日时间。


但毕竟没有邸报清楚。


七月,山东、河南、淮、海之间大水。


是日,受灾民众甚多,粮草不济,尸横遍野!


“什么?山东,淮南发大水了?这是什么时候得到的消息?本侯怎么不知道?”


当姬松看到这道消息时彻底坐不住了,他可还是朝廷派遣的处置大使,这都快八月了,自己竟然没有得到消息?


他们想干什么?


这么大的事情,竟然就寥寥几句完了?


顾延之一愣,随即想到什么。


“侯爷,这是今日刚收到的邸报,水灾应该是在七月下旬发生的,现在估计不到十天”


朝廷邸报走的都是朝廷驿站,五百里加急,也是为了快速传达政令。


说着,他拿出一份文书。


姬松一把躲过来,翻开一看,原来是朝廷要求明州筹集粮食运往两淮,用以赈灾。


“你能筹集多少粮食?”


姬松直接问道。chapt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