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长生志异,开局菜市口被斩首 > 第八十九章 万化术成,再钓天魔

第八十九章 万化术成,再钓天魔

作者:真愚老人 返回目录

“我的世外桃源啊……”


陶潜站在朴素木屋之前,看了看左侧的诡异童话,又看了看右侧的青铜兵马俑城,心底哀叹了一句。


不过面上,陶潜却又露出笑容,各表扬赞赏了两个小家伙的辛苦布置。


虽然小小岁和廉精儿的来历,都是神秘非凡,但本质上都还是两个孩童,得了家长表扬,能做表情的小小岁面上是眉飞色舞,蹦蹦跳跳。


廉精儿那一双红宝石眼睛则是一闪一闪放着光,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机械音也自吐出道:“任务完成……任务完成……。”


这般互动,倒是让这两个小小异类与陶潜间的那最后一丝微妙隔阂消了去。


他们的确如林小花所说,灵性天生,本能的亲近陶潜。


唯一的麻烦,他们还无法形成即战力,某种程度上的确算是陶潜的累赘。


不过,也只是暂时罢了。


林小花是根据见识,来判断小小岁、廉精儿的天赋潜力。


而陶潜是根据触发的感知,是以他更加清楚这两个成精异类,有着多么恐怖的潜力。


在志述中,二者都没有太多信息泄露。


只各自有一段简短的评述:


天生异类,血肉精粹,若得契合之根本法,顷刻踏足血肉之道,可吞万物以养己身。


后天异类,蕴一丝上古隐秘传承,若寻回残缺神魂,可于此世重开上古道统。


除了这两句志述,陶潜也不能再探知到更多。


不过只是看这两句便可知,小小岁与廉精儿,都有着极端可怕的天赋。


“唯一的问题,很难兑现。”


“连林小花都找不到适合‘太岁娃娃’修行的根本法,我暂时又往何处去寻?”


“至于廉精儿,那就更加离谱了,连个线索契机都无。”


“林小花将这两个小东西托付给我,或许也有一番打算,毕竟灵宝宗是修行界最不歧视异类,又极强的宗门,若随我一同拜入山门,得道机会的确是大大增加。”


“若二者真个在灵宝宗内得道,世间会少去两尊大妖魔的同时,我也将得到两大臂助。”


“不过这些,是不知多久远之事了,我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度过灾劫?”


“此去灵宝必遭灾劫,如今南粤形势愈加危急,我虽入了‘炼气境’,战力大增,即便再加上林小花的遗产,要闯出去也依旧有着不小风险。”


“不若趁着这安全秘境还有大半个月的时效,先增加些护道手段?”


“先前林小花也曾言,若这世界上真有不惧代价之修士,那不拘是吞吐源气,还是炼法神通,都可多多益善。”


这些纷乱念头闪烁着,陶潜很快便又有决断。


又是将两个小家伙招来,故技重施交代道:


“小小岁,廉精儿,你们布置的这些内景很奇妙,但还是少了一些细节,不够生动有趣,正好我还需要一些时间来炼法,你们再继续完善下去,待我出关,再次检验你们的成果。”


“怎么样?”


果然,没有什么意外。


陶潜说罢,便又看见两双宝石般的眼眸内亮起光,都是兴奋的接受了新任务。


观想构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成年人尚且无法拒绝,何况两个异类孩童?


陶潜一边转身又回转木屋,一边颇有些自得的暗道:“带小孩,真的很容易嘛。”


浑然不觉自己又插了一旗的陶潜,照例封了木屋,盘坐下来。


脑海中,即刻动念盘算起自己如今拥有的功法书册、神通法门。


诸如“土元小册”、“疯魔剑诀”这类早先所得,威能低劣,残缺不全的神通,陶潜自是完全不考虑。


从潘红娘处得来的那些邪术,陶潜同样懒得去修。


念头快转几下后,陶潜有了目标。


静气凝神,转瞬入了定。


数息之后,陶潜元神盘坐于那熟悉秘窍灵台之上。


手中则是捏着一枚黑玉骨片,其上镌刻着数百个蝌蚪符般的晦涩文字。


此物是天魔骨,承载着一门唤作“秘魔万化术”的大神通。


而这,正是陶潜如今欲炼的护道之法。


“根据志述,秘魔万化术威能不俗,一旦炼成,便是道佛大宗都会头疼不已。”


“之前我顾忌炼了此法,会被道佛大宗所敌视,不过既然林小花和萧真人都说秘魔宗已将法门散播天下,纵是道佛真修弟子,暗中也兼修一两门。”


“炼了也就炼了,无甚后患。”


“只是此法与别的神通不同,艰深难懂,首重悟性,我虽可豁免代价,却仍旧无法保证自己可炼成。”


“不过,试试又何妨?”


说话间,陶潜蓦地双手合十一拍。


那黑玉骨片当即便化作一道黑光,没入陶潜眉心。


刹那,陶潜元神只觉被拖入幽暗空间,面前数百只诡异蝌蚪正在游动,每每陶潜想看清一字,洞悉其意时,便会感觉到一股浑浑噩噩席卷上来,直接撞散他的注意力。


耗费许久,陶潜只勉力看清了数十近百字,进展可谓缓慢。


而致命的是,秘魔万化术的修炼,同样是一锤子买卖。


能修便修!


不存在反复研究揣摩这般事。


倒也怪不得即便是当初的秘魔宗,也没几个修士能修成此法,果是困难之极。


眼看着那些“蝌蚪文”要隐没消散,陶潜正要暗叹自己将错过此法时。


蓦地,陶潜元神一颤。


只见那被九十九道灵宝仙灵之气裹着的“先天道种”,倏忽跃入陶潜元神之中,好似一轮白日般,悬在那不断游动、翻涌的蝌蚪文之上。


随着蕴着仙灵道韵的光辉洒落,这些晦涩文字竟是被定在原地。


尽管只持续了数息不到,但已足够陶潜完全明悟剩余所有文字之理。


“轰”


几乎是立刻的,所有蝌蚪文齐齐化作黑光,毫无阻碍的融入陶潜元神之内。


随即现实木屋内,陶潜猛地睁开双眸,一种难以遏制的麻痒、剧痛席卷周身,差点便让陶潜发出嚎叫嘶吼来。


但这,也只是开始。


此刻若有人也在屋内,便可看见原本这好似书生般的年轻道人,气质开始疯狂变化,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眸直接化作全黑,密密麻麻的黑光、蝌蚪符文好似有着活性般疯狂爬出……随着这些景象出现,陶潜躯体也开始变化了,渐渐融成一团混杂着血肉、骨骼、皮肤、脏腑、脑浆等等的奇怪物事。


期间黑光每闪一次,那麻痒与剧痛便加剧一分,同时陶潜躯体也随机化作一种生灵。


于是这屋内,随着黑光闪烁,大量人类、妖魔、异类开始纷纷出现,甚至也出现了第一位原身、砍他脑袋的监斩官、书生原身所爱慕的姑娘、周千斤、两位老板、黑蛆老魔、潘红娘、猪妖、艳尸菩萨等等具体存在。


最关键的是,每次变化出的生灵,虽无法拥有同样内在,但外在形态、气质,竟都是无可挑剔的。


过程中,陶潜感受到了超过上百次的“生命危险”。


分别可能是神魂崩溃,以及固化为某种生灵。


是以,陶潜在忍受着麻痒与剧痛的同时,也几乎不停歇的,打了足足上百次的冷颤。


每一次冷颤!


都代表着陶潜的魂灵异样,正在豁免代价。


对此,他早有经验并已习惯。


也不知过去多久,忽然一团最为耀眼的黑光猛地闪过。


停歇时,屋内的骇人巨变也倏然停了。


那蒲团之上,面色稍显苍白的陶潜,安然盘坐着。


“秘魔万化……成了!”


欣喜吐出这句的瞬间,陶潜随意在屋中观想出一面镜子来。


而后,躯体在原地晃了晃,旋即肉眼可见的,他从一书生道人,转而变为一个身穿脏污囚衣、浑身恶臭、饱受刑罚折磨以致伤疤疮口处处,连舌头都被拔去大半的年轻囚犯。


想了想,又是动念,躯体再晃。


这次变化出的,则是陶潜曾使用过的半人半龙的那身躯,气质模样乃至于一些细节,与当初毫无二致,连丝毫破绽都无。


直至第三次变化,这次却是仅有一面之缘,短暂出现又很快消失的那位唤作“顾志常”的道人,志述中表明其乃是神霄宗真修弟子,后因故离宗,与一群志士一起反抗朝廷暴政。


尽管陶潜回忆无错,可此时透过镜子,至少能看出四五处大错误差,气质上也相差不少。


不需要多熟悉那顾志常之人,只需见过几面就能拆穿陶潜了。


对此陶潜倒是没有意外,躯体又晃了晃,变回自己,同时忖道:


“秘魔万化术果然玄妙神奇,但此法并非万能。”


“若要完美变化,却是需要对所化之物了若指掌,他人是他人身躯,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不过如今只是初成,日后只需勤加修炼,终有一日可以达到当初搅乱道佛大宗那些秘魔修士的程度。”


“当年那些秘魔宗大修士,甚至可以变化为敌方阵营的高僧、道主,大摇大摆的踏入人家的山门禁地。”


“若非后面那几个道佛大宗也拿出了克制手段,还真个让秘魔宗翻盘反杀了。”


“我的万化术刚修成,离那种境界自然是遥远。”


嘀咕完这句。


陶潜好似想到了什么,心念一动,却见那先天道种又自跃了出来。


没忍住的,陶潜嘴角露出笑容。


“钓鱼这般事,有了第一次,便会想第二次。”


“正好如今修成万化术,索性换个面目,再起秘窍灵台,怀抱道种诱饵,配合那秘魔炼神法,钓一波域外天魔。”


“若是运道真个不错,说不得又能凑到秘魔宗的些许神通法门。”


“至不济,也可啖些天魔,补益己身元神。”


“这数日苦修,又辛苦炼这新神通,我的神魂早已是饥渴难耐。”


当这些念头落下时,陶潜那怀抱着香喷喷道种的元神,已是换了个模样,又自端坐回了那秘窍灵台之上。


心念一动,封闭着的秘窍便自行洞开,与那域外交感起来。


道种香气也开始一丝一缕,散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