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 第四十七章 韩非变法(上)

第四十七章 韩非变法(上)

作者:大汉护卫 返回目录

“村长,我们打猎的弟兄好不容易获得的猎物被绿林村的村民抢走了!”


“绿林村咄咄逼人,屡次与我们发生冲突,是可忍孰不可忍!”


金村村长听说村民被绿林村欺负,怒不可遏。


金兀术势力被灭,绿林村和金村发生摩擦,绿林军人多势众,每次都在小规模的村子械斗中占据上风,让金村的居民感到憋屈。


“廖化将军,我们出兵灭掉绿林村吧!”


“继续这样被绿林军欺负,指不定哪天他们就打过来了,不如先下手为强。”


一群村民找到在初级步兵营训练蜀汉轻步兵的廖化,义愤填膺,主动请战。


“不可,这是绿林军的激将法,倘若我带兵离开金村,那么就中计了。”


廖化在六出祁山期间,已经成为诸葛亮手下的一个重要将领,看穿冯异的激将法。


冯异在设法将廖化引出来。


廖化将金村升级到三级村庄,在金村建造12座木箭塔,招募150轻步兵、120弓箭手、30轻骑兵,坚守不出,绿林军一时间也拿廖化无可奈何。


因此绿林军故意引发冲突,激怒金村村民。


廖化怀疑这是冯异的计谋。


可以在乱世混出个名堂的人物,都不是什么简单角色。


“难道我们就这样一直被绿林军压制在村里?”


“这样下去,等到庄稼收获,万一绿林军前来抢夺我们的粮食,又当如何?”


冯异的攻心计起到效果,金村村民认为廖化胆怯,不敢出战,民心下降了5点,不满在上升。


廖化这个时候体会到了诸葛亮送女装给司马懿,试图激怒司马懿时,司马懿坚守不出的感受。


乌龟战术虽然有些憋屈,但十分有效。


只要廖化不离开金村,那么绿林军只能选择强攻金村。


“诸位耐心等待,张华大人会设法解决这个问题。”


廖化只能依赖张华、陈宫解决来自绿林军的威胁。


在北伐中原时,诸葛亮会亲自处理各种琐事,因此廖化只负责打仗即可。


不过诸葛亮事必躬亲,也有缺点,一是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二是不利于培养人才。


当然,诸葛亮这么做,与夷陵之战结束后,蜀汉失去荆州人口,人才凋零有关。诸葛亮尝试培养马谡,结果马谡大意失街亭,诸葛亮更加忙碌。


“冯异,金村的人没有上当。他们坚守不出,我们如果强行攻打金村,众多兄弟们将会损失惨重。”


王凤与冯异在村外观察金村的动静,金村村口设有两座木箭塔,每隔一段距离,又设一座箭塔。


在村口后面一百步的地方,又有两座木箭塔,四座木箭塔形成最简陋的翁城结构。


王凤估算了一番,因为箭塔、狩猎陷阱、拒马的存在,绿林军强攻金村,付出的损失可能比野外交战多五成。


“金村的将领名为廖化,据说是一员良将,激将法对其无效,那么可攻其必救。”


冯异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王凤不解:“何地是其必救之处?”


“我已经派人前去探听,在河流南边有一座马场,有战马、牛羊两千余。马场对金村、夏村至关重要,又缺乏护卫,攻之必救。”


“妙啊。”


王凤对冯异另眼相看。


冯异不愧是刘秀最得力的部将之一。


“我们绿林九村有人口8000,还有流民从上游的河谷陆续逃难下来。在河谷上游,应该还有其他势力。”


“我的能力可以将流民之中的青壮转职成绿林好汉,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爆兵。”


“8000人口,压榨到极限,可得绿林兵3000。”


王凤身为绿林军首领,获得的天赋是“起义”,拥有快速爆兵的能力,因此打下了不小的地盘,足足九座村庄。


冯异皱眉:“兵贵精而不在多,兵甲跟不上,绿林好汉与乡勇也没有区别。”


“兵器和盔甲确实不够了。”


王凤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


张华在吞并了金兀术四座村庄之后,没有立即与绿林军决裂,而是低调种田,将活捉的俘虏派去采矿,锻造兵器,因此夏村的兵器、盔甲、弓箭数量超过了绿林村。


不仅如此,张华占领金兀术最重要的村庄,获得金兀术储备的兵甲,实力更强。


哪怕王凤有快速爆兵的能力,如果兵器和盔甲的数量跟不上,那么也无济于事。


这是农民起义军的弱点,所以一千个全副盔甲的官兵镇压几万农民起义军也不奇怪。


“我亲自带兵渡河,攻打马场,引诱张华出战。”


冯异与王凤离开金村外围。


夏村,韩非用了一些时日,与张华、陈宫、陈乔商议,以便敲定七村之律法。


乱世用重典。


律法在乱世尤为重要。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治国理论影响源远流长,没有李悝变法,魏国不会成为战国第一个霸主,没有商鞅变法,秦国也难以横扫六国。


韩非推崇的是秦国的制度,主张用重刑。


张华认可韩非的主张,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看法,进行改动,没有完全按照韩非的主张制定律法。


商鞅有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张华为此还专门与韩非辩论,直到一方说服另外一方为止。


与韩非争执了几十次后,以商鞅变法为基础的《大夏律》初稿诞生了。


张华令人将《大夏律》张贴在告示栏,召集夏村村民,宣布新的规矩。


很快,《大夏律》还会推广至其他六座村庄。


一时间,行政木屋前方的空地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南唐后主李煜带着私塾的学生前来观看,被张华的魄力震撼。


张华的领地只有7000人,已经开始明确规矩了。


如果换成李煜,李煜自认做不到。


韩非来到木台上,当众宣读《大夏律》。


《大夏律》的其中一个核心是推行改良后的二十等军功爵制度,使得平民也有机会加官封爵。


只要在战场上斩杀敌人或者立功,就可以获得爵位,享受徭役、官职、俸禄、抚恤金等方面的优待,甚至每天的军粮也可以多分一点,吃的好一点。逢年过节,还有额外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