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收编起义军

第一百三十九章 收编起义军

作者:大汉护卫 返回目录

山谷中,十几万起义军被河洛领主张华用一万骑兵、一万步兵围住,陈胜、吴广连续攻打谷口六次,损失数千人,也无法突出重围。


时值寒冬,连天大雪,十几万起义军饥寒交迫,旌旗为之破裂,人马冻死者相望于道。


到了后面,起义军粮草用尽,人困马乏,刀枪蒙雪结冰,已经无力再战。


“陈胜、吴广虽有魄力,但用兵能力,只能说是一般。”


张华用骑兵冲垮起义军,又令邓艾带兵截断起义军后路,将起义军赶至山谷。


在进入山谷避开骑兵的那一刻,陈胜、吴广这十几万农民起义军结局已经注定了。


缺少粮草的起义军,进入无处可逃的山谷,山谷变成了绝地。


张华与几个武将登上附近的山顶,俯视山谷内聚集的农民起义军,已经有数千人因为寒冬而冻僵。


张华同情陈胜、吴广的起义军,但不代表着陈胜、吴广可以带来太平。


陈宫说道:“我们安插在农民起义军之中的王凤,可以让他逼宫了。”


张华侧身对花木兰说道:“木兰,使用灵鹰,向王凤示意。”


山谷之中,陈胜、吴广正在商议该如何脱困,然而,在王凤的怂恿下,一群农民军武将在王凤的带领下,围住了陈胜、吴广的营地,强行逼宫!


王凤还暗中游说投降起义军的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三人,让他们加入逼宫的行列。


“大王,我军粮草已尽,众将士无力再战,继续下去,十几万农民军,都会饿死在山谷之内,请大王率众投降!”


“我等还有妻儿等着我们带回粮食,不能就这样死在这里啊!”


“请大王归降!”


王凤等几十员武将纷纷拔刀,向陈胜、吴广逼宫。


陈胜大怒:“我还有良将百员,兵马十余万,可成大业,为何要束手就擒!”


吴广呵斥:“王凤,我与大王信任你,才授予你将军印,此时竟敢辜负我们的信任!”


陈胜、吴广也有一批亲信武将,他们剑拔弩张,与王凤、吴元济等人对峙。


“你想死,我吴元济可还不想死!”


吴元济挥刀砍了陈胜一刀!


“救驾!大王被他们砍杀了!”


“杀了他们!”


起义军高层内讧,一群起义军武将大打出手。


十几万农民军跟随他们的主将,也相互攻打,山谷内部乱成一团。


张华带着精锐兵马,在外面虎视眈眈,一直等到农民军的内讧结束,张华才下令攻打山谷。


此时,剩下的农民军竖起了白旗,向张华投降。


王凤、吴元济等背叛起义军的武将,押着重伤的陈胜、吴广等人,统帅十余万农民军,向张华投降。


“臣有罪,臣愿降。”


来自唐朝的节度使吴元济卑微地向河洛领主张华下跪,五体投地。


张华以一万铁骑,冲垮十几万农民军,让吴元济这个淮西节度使惧怕不已,生怕张华下令诛杀。


“末将不辱使命。”


王凤本来就是张华派来的卧底,为张华提供情报,此时算是完成使命,回到张华势力,因此不卑不亢。


“王凤,此次平定陈胜、吴广起义,你功劳第一,升中郎将。”


张华安抚立下功劳的王凤。


王凤在陈胜、吴广起义军之中,作战勇猛,因此才能混成将军,从内部瓦解起义军,功劳确实第一。


“你……!”


起义军众将目瞪口呆地看向王凤。


王凤竟然是张华派来的细作!


甚至王凤在起义军之中使用的名字张风都是假名!


重伤的陈胜、吴广更是咬牙切齿,受到他们赏识的王凤竟然是细作!


王凤中途加入农民起义军,一路从伍长升到将军,谁能想到王凤竟然是张华提前安插在农民军中的卧底?


此时跟随王凤逼宫的农民军武将这下都知道自己上当了,但他们已经向张华投降,无路可退。


而且,此时投降,似乎不是什么坏事,至少他们不用担心饿死或者冻死了。


“主公真乃神仙转世!”


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三个节度使见张华提前布局,对张华更是敬若神明。


与他们打的有来有回的陈胜、吴广,在张华的布局下,毫无还手之力。


“你们是何人?”


张华冷冷地扫视这三个阿谀奉承的武将,对方似乎对他心存敬畏。


“臣乃是唐宪宗时期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臣乃成德节度使王承宗。”


“臣乃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


好家伙,三个唐宪宗时期的节度使,竟然同时出现在汝水。


张华没有听说过这三人,但听杨业所言,这三人是唐宪宗时期强大的藩镇节度使,暗中勾结,背叛朝廷。


这三人曾经猖獗到派出刺客,刺杀大唐主张削平藩镇的宰相,又砍伤新上任的宰相。


后来,唐朝名将李愬雪夜袭蔡州,擒杀叛乱的吴元济,此事流传后世。


没想到这三人被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军击溃,又投降了自己。


“你们平身吧。”


张华想了想,这三人虽然野心勃勃,不过已经失势,没有兵力支撑他们的野心,于是没有下令处死他们。


“所有归降的起义军,安置在河洛一带屯田,至于陈胜、吴广、吴元济等人,迁至关中。”


张华收编了十几万农民军,势力壮大。


山谷中的十几万农民军,全部是青壮,可以耕种。


在汝水一带,还有他们的家眷几十万人,全部被张华招降。


范仲淹跟随张华来到汝水,收编几十万人口。


如何妥善安置几十万人口,,这可是一项大工程。


“汝水一带破坏严重,不少良田都变成了荒田,唯一还有一些农田的地方,只有汝州镇。可留十万人口在汝州屯田,设汝州县。其余五十万人口,迁至河洛就食。”


“虽然养活这些人口会消耗不少存粮,但农民开荒种田,第三年可以产出大量粮食,也可以提供更多兵源。”


范仲淹已经提前算账,认为有利可图。


陈胜和吴元济大打出手,导致汝水百万亩良田荒废,剩下的农田,来年只能养活十万人口。


于是范仲淹只在汝州留下十万人口守城,将来可顺着汝水南下。


其余人口,迁徙至河洛。


河洛当前有差不多八十万人口,加上迁徙至河洛的五十万人口,如此一来,河洛就有了一百三十万人口。


汝州有十万、关中有九十万。


张华领地的总人口,达到了惊人的230万。


张华仔细想想,自己也是两百万人口级别的诸侯了。


如此一来,张华的总人口超过唐玄宗,与安禄山在一个级别。


张华在河洛的人口超过了在关中的人口,河洛再次成为张华势力的重心。


归降的农民军像是一条长龙,进入河洛,被范仲淹拆分,安置在各县,以免这些农民军再次起事。


至于农民军武将,被发配至关中,离开他们的旧部。


一来,这些农民军武将无法号召旧部,二来,张华需要一批武将征战关中。


杨业、黄忠、冯异这些名将终究是少数,在名将下方,还要一群都尉、军司马、百人将作为中流砥柱。


吴元济三个节度使下方有一群武将,陈胜的农民军也有一群武将,足以填补关中军团的中下级军官的缺口了。


“牧之,汝州就交给你治理了。虽然汝州只剩下十万人口,但此地有不少荒田,你召回逃亡至山林中的百姓,开垦荒田,人口应该可以增长至十五万人。”


张华任命杜牧为汝州县令,恢复这一片因为陈胜、吴元济争斗而废弃的荒地。


“臣遵命。”


杜牧临危受命,出任汝州县令,招揽流民。


村镇只占了少量土地,更多地方是深山老林,汝州一带还有大量因为战乱躲避在山林中的流民,不只是这些人口。


张华则带着俘虏回到夏镇。


张华在夏镇可以看到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三个节度使的属性。


【英雄】:吴元济


【等级】:52


【统帅】:77 【武力】:72 【智力】:69 【政治】:63


【天赋】:暴虐(吴元济擅长使用奸谋稳固众人之心,可以强化士兵内心暴虐的一面,使其攻击提升,但容易忽视君主的权威,更加依赖吴元济)


【兵种】:骡子军(二阶骑兵,因为缺少战马,使用骡子替代战马的骑兵替代兵种,拥有高于步兵,低于骑兵的机动力,天赋“勇悍”,兵源:丁等以上)


【来历】:唐宪宗时期的淮西节度使,因为叛乱被杀。


……


【英雄】:王承宗


【等级】:47


【统帅】:75 【武力】:74 【智力】:68 【政治】:68


【来历】:唐宪宗时期的成德节度使,勾结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一同反叛朝廷,兵败请罪。


……


【英雄】:李师道


【等级】:43


【统帅】:67 【武力】:70 【智力】:68 【政治】:55


【来历】:唐宪宗时期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勾结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一同反叛朝廷,兵败被杀。


……


这三个节度使还是有些能力的,他们的叛乱让唐宪宗都感到头疼,调动了几个镇的兵马,才镇压了这群桀骜不驯节度使。


不过,这三人性格桀骜不驯,如何使用三人,是一个难题。


“必要时刻,可以将他们视为弃子,进行诱敌。”


这些忠诚度不怎么可靠的武将,张华也不是说没有办法利用。


陈胜、吴广二人不愿投降,被张华关押。


陈胜的部将周章等人,向张华称臣。


周章是陈胜起义军的将领,历史上,周章率领几十万主力部队向西攻打秦军,兵临潼关,距离咸阳仅百余里,因孤军深入,后援不继,被秦朝最后的名将章邯击败,自刭而死。


【英雄】:周章


【等级】:58


【统帅】:74 【武力】:71 【智力】:70 【政治】:55


【天赋】:招降(周章击败敌军后,可以吸引对方溃兵加入己军)


【兵种】:乡勇(一阶兵种)


【来历】:陈胜起义军将领,曾效力过项燕、春申君。


……


周章勉强可堪一用。


至于农民起义军的其他武将,多数是无名之辈,统帅、武力在60~80之间,被张华编入各营,增强各营的战力。


张华在看完三大节度使、周章等人的英雄属性之后,认为汝水附近的大战,强度果然不如关中的诸侯混战。


三大节度使、陈胜、吴广、周章等人,与关中的契苾何力、李道宗、薛仁贵、安禄山、杨业、黄忠等人,有不小的差距。


“此次返回夏镇,或许有时间与孙策在孟津会盟。”


张华难得从关中返回河洛,又吞并陈胜、吴广势力,实力大增,有信心与孙策在孟津会盟。


孙尚香还在张华这里,成为双方结盟的基础。


如果与孙策结盟,张华可以减少来自一个方向的威胁,对在河洛屯田有百利而无一害。


虽说盟约并不可靠,但有盟约总比没有要好。


于是张华派人出使孙策势力,约定在河洛北边的孟津会盟。


张华有黄忠、许褚担任护卫,不怕孙策发难,张华还将孙尚香带去会盟。


孙策得知张华的会盟请求,立即清点三万兵马渡河,前来会盟。


黄河冰封,孙策的兵马横穿黄河,孙字将旗猎猎作响。


张华搞不好会成为他的妹婿,他此次前来,既有会盟的想法,又想要见孙尚香一面。


“此人到底如何,竟然让我那个闹事的妹妹乐不思吴?”


孙策不免好奇。


要知道,孙策也管不住孙尚香。


张华也带兵三万,前来孟津。


孙权可以在江东建立吴国,功劳要追溯到孙坚时期。


孙坚给孙策留下来少量但忠心耿耿的旧部。


而孙策带着这些旧部,打下江东六郡,这才有了吴国的基业。


现在孙策在黄河以北击败蒙元帝国怯薛军第四怯薛长,势力扩张,也是人口百万级别的诸侯,引起张华重视。


孙策也不愧是江东小霸王,蒙古帝国的怯薛军照样干翻。


虽说这不是完整的怯薛军……


“孙策的兵马来了。”


张华已经可以看到黄河边出现的三万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