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 第四百二十六章 结盟刘秀

第四百二十六章 结盟刘秀

作者:大汉护卫 返回目录

东汉大军的营地,刘秀召集袁绍、袁术、曹操等部下,商议进退。


两个位面之子,各投入三十万以上的兵马,第二次相互试探,各自都隐藏了手段,胜负难分。


“如果再从后方各镇调用三十万兵马,使我方的兵势增加至六十万,拿下河阳城,应该不成问题。”


“问题在于,如果强行攻克河阳,张华感觉受到威胁,必定从后方募集兵马,再次争夺此城。”


“这般下去,双方不断增兵,会变成无休止的绞肉战,而结果,只是争夺一座城池。”


“在其他诸侯未灭之前,此举,无疑是两败俱伤。”


曹军的谋士程昱,为众人分析局势。


刘秀、曹操、袁绍等人,无不点头,赞同程昱的看法。


双方势均力敌,为了一座城池大打出手,都没有十成的把握。


张华有不少武将部署在关中、河东、中原。


刘秀也有不少武将部署在北方,抵御燕云十六州的强敌。


双方动用了不到一半的兵力,还有余力。


曹操提议:“陛下,张华势力已成,此时与夏军一争雌雄,并非明智之举,不如吞并幽州、并州,再出兵青州……”


袁绍瞪大眼睛,曹操提出的战略版图,不正是官渡之战时,袁绍的地盘吗?


袁绍虎踞四州之地,与曹操对峙,实际上,占据上风。


但袁绍丧失了大好局面,反而在官渡之战败给曹操。


曹操认为刘秀并非袁绍,只要刘秀取得四州之地,那么迎战张华,必胜无疑。


曹操提出的战略,完全是在抄袭他袁绍啊。


袁绍赶紧说道:“臣早已有此想法,奈何曹阿瞒抢先一步!”


“报!陛下,夏军来使!”


正当袁绍与曹操继续争执时,夏军来使。


“带他来见。”


刘秀好奇张华遣使前来的用意。


很快,纵横家苏代,来到刘秀的主军帐。


“在下苏代。”


“苏代?”


刘秀、曹操、袁绍等人,自然知道苏代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无不露出惊讶的神情。


苏代对于他们而言,也算是古之名人了。


苏代开始游说刘秀:“河阳,小城也,乃是孙策之地。孙策欲将河阳城,献于吾主,汉帝为何来争?如今双方势均力敌,不如各自退兵,以河阳为界,相安无事,以免双方将士,马革裹尸。”


苏代的话术,对于刘秀、曹操这种级别的君王,毫无效果,但苏代并非要蛊惑刘秀、曹操,而是就事论事。


“就此罢手?”


刘秀正苦于没有台阶下,如果张华主动要求停战,那么刘秀在曹操、袁绍、袁术面前,也不至于失去作为汉帝的尊严。


苏代作揖:“不仅如此。吾主愿与汉帝,在河阳缔结盟约,从今往后,以河阳、太行、黄河为界,互不进犯,平分天下。”


结盟?


这下,刘秀、袁绍、曹操,尽皆暗暗吃惊。


没想到张华不仅要求停战,而且请求结盟。


苏代继续说道:“如今双方兵马,势均力敌,若是大打出手,百万兵马调动,势必血流成河,黄河为之堵塞。不如结盟,就此罢兵,以安天下。”


苏代的潜台词是双方都奈何不了对方,那就干脆大家都别打了,各自发育。


曹操、袁绍、袁术、贾复、耿弇等人,不约而同,看向刘秀。


是战是和,皆在刘秀的一念之间。


刘秀答道:“朕可以与汝主结盟,但要他亲自出阵,与朕交谈。”


“这个……待我回去禀报……多半应该不成问题。”


苏代听说刘秀要亲自与张华交谈,想必张华不会惧怕与刘秀会面。


“我倒是要见识一下这个对手……”


刘秀难得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对张华来了兴趣。


这是为数不多,让刘秀感兴趣的敌手。


夏军营地,许褚、周泰回营,两员猛将在和巨无霸的大战中受伤,张华令李时珍为他们二人疗伤。


“恐怕众人之中,唯有薛仁贵,能够与贾复或者巨无霸一战。又或者,你的父亲,也有这样的战力。”


张华看向吕玲绮,示意吕玲绮的父亲吕布,武力与贾复、巨无霸在一个级别。


薛仁贵、吕布、贾复、巨无霸,都是力量超越了五虎将级别的猛将,在各自的时代,代表着巅峰战力。


“父亲大人……”


吕玲绮想到吕布不知去向,不由暗自伤感。


苏代出使刘秀营地回来,向张华说明刘秀的要求。


“答应刘秀,我会与之会面。”


张华也想要见识一下传说中的光武帝刘秀。


刘秀可谓是张华遇到的最强的对手,因此张华有意与刘秀在两军阵前会晤。


次日,两军阵前,张华、刘秀,两大位面之子,在各自武将的护卫下,分别出阵。


刘秀身边,有冠军侯贾复作为护卫,而张华身边,有虎痴许褚、五虎将黄忠作为护卫。


贾复与吕布是一个级别的猛将,为西汉末年最强,因此张华认为,自己要带两个护卫,这才万无一失。


刘秀同意了张华的请求。


五个人,在几十万大军前方会面。


几十万大军严阵以待,要是双方主公谈崩了,必有一战。


“刘秀……”


“张华……”


两人终于在两军阵前碰头。


许褚、黄忠全神戒备,贾复给他们一种与吕布相似的压迫感,要是贾复突然袭击张华,还真有可能将张华斩于马下。


“冠军侯贾复。”


黄忠同样是东汉武将,自然知道东汉的冠军侯贾复。


其实东汉有两个冠军侯,一个是贾复,另一个是窦宪。


实际上,窦宪更像是霍去病,一个人燕然勒功,一个人封狼居胥。


贾复是以武力见长。


黄忠对东汉初年的猛将,给予高度重视。


“要是贾复出手,我攻击刘秀,你保住主公。”


黄忠向许褚吩咐下去。


刘秀自身的武力也不低,不容小觑。


张华终于见到刘秀的真容,一个三旬出头的男子,身长七尺三寸,面若冠玉,目如朗星。


刘秀在西汉末年,是真正的主角。


西汉末年,刘秀在南阳种田,他的兄长刘縯养了一批侠士。


后来,刘秀在长安游学,认识了邓禹、朱佑等元老大臣。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天下大乱。


刘縯、刘秀起兵,与绿林军联合,在昆阳之战,刘秀以万余人,打败王莽的四十二万讨伐军,逆天改命,又因为战功,地位提升,顺利娶了梦中情人阴丽华。


后来,刘秀又霸占河北,当了皇帝,讨平天下。


刘秀没有什么杀戮功臣,顺利收了云台二十八将的兵权,天下大治,统治时期,号称“光武中兴”。


再加上,刘秀本来就是美男子。


这妥妥就是爽文主角的模板。


张华见到传说中的光武帝刘秀,深感三生有幸。


刘秀也见识到了横扫中原,将自己阻挡在河阳城的强敌,仿佛看到镜面的自己。


张华长相也不赖,星目剑眉,有大气运加身。


“你很强。”


“你也不赖。”


两人先是商业互吹一番,承认对方是劲敌。


朝歌、河阳两次交锋,双方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张华说道:“冬去春来,百废待兴,百姓忙于农事,不宜继续交战。我们可于黄河边,歃血为盟,就此罢兵,不如光武你意下如何?”


张华说的是事实。


一年之计在于春,张华的领地,百姓开始忙于种田,积攒今年和明年的粮食,以免穷兵黩武。


双方陈兵六十万于河阳,背后是数百万百姓在提供粮草,继续打下去,后果是双方都不能好好种田。


想必,曾经在南阳种田的刘秀,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真正的霸主,时刻都记得种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曹操因为重视军屯田,才能获得足够的军粮。


诸葛亮北伐中原,也是时刻想着补充粮草。


“没想到你也是一个体恤民力的君王。看来今后无论是你,还是我,统一天下,皆是万民之幸。”


刘秀给予张华很高的评价。


张华皱眉,他与刘秀谈结盟之事,刘秀却扯远了。


“如果我是一个暴君,那又如何?”


“那我会不顾一切,在此地将你击败。”


刘秀眼神凌厉,显然不像是开玩笑。


“结盟之事,到底如何?你还有燕云诸侯未灭,我也有一众强敌,作为对手。我们势均力敌,难分秋色,相互攻伐,只是鹬蚌相争,让渔翁得利。不如组成同盟,平分天下,之后再一较高下。”


张华将话题重新转移到结盟一事。


如果派遣重兵,防守刘秀,那么其他方向,可用的兵力,自然就减少了。


这个道理,浅显易懂。


“我攻打河阳,是为了阻止你北上。既然双方缔结盟约,就不必继续攻打河阳。我可以与你结盟。”


刘秀同意了张华的想法。


双方将士,都松了一口气。


要是双方的主公执意要打下去,在场众人,至少要死一半。


夏军与汉军,宰牛杀马,作为结盟的祭品,陈列于两军阵前。


作为主角的张华、刘秀歃血为盟,约定平分天下,再做较量。


在河阳战场附近,司马昭的首席谋士贾充,暗中窥视战场。


司马懿势力,巴不得张华和刘秀决一死战,调走镇守中原的兵马,然后隐忍的司马氏,可以趁机做大。


然而贾充发现,大打出手的夏军、汉军,似乎开始和谈,还因此惺惺相惜,在河阳结盟。


“张华、刘秀,果然并非寻常人物,如此惨烈的战斗,竟然没有死拼到底,反而考虑长远,司马氏有难了。”


贾充见张华、刘秀在河阳城下结盟,不禁感慨张华、刘秀的眼光。


不仅是司马懿派人暗中关注张华与刘秀的大战,其他诸侯也派人打探二人的动静。


这些人发觉张华、刘秀结盟,直呼不妙。


张华、刘秀都是霸主级别的诸侯,两人结盟,意图已经很明显了——瓜分天下。


“要是你能够投靠于我,以我们两人的势力,统一天下,又有何难?”


刘秀在双方结盟之后,不由感慨。


他们二人,手握百万大军,两人联手,横扫天下,不算难事。


除非其他霸主级别的诸侯,也合纵连横,才有可能挡住这二人。


“为何不是你投靠于我?我自然答应。”


张华并不相信刘秀会甘于人下。


两人虽然结盟,但谁也不服谁,也不存在合并的可能。


结盟只是为了扫灭其他诸侯,再一决雌雄。


刘秀只是轻笑,没有回答。


双方都知道歃血为盟,并不可靠。


现在结盟,只是双方都急于对付其他诸侯,暂时不想生死相向。


一旦局势有变,该打还是会打的,至于什么盟约,在利益面前,不值一提。


“既然结盟,那么就此罢兵。你引兵北上,我也引兵南下,只在河阳屯兵。”


张华连续消灭高欢、赵匡胤,又与刘秀在河阳城干了一仗,知道众将士疲惫,急于休战。


目前吴起手中只有几千魏武卒,平均等级不到20级,远不够压制刘秀。


如果吴起有五万魏武卒,平均等级超过40级,那么此战的结果,就很不一样了。


张华需要时间,继续招兵买马,训练士卒。


这也是张华不怎么愿意与刘秀干耗下去的原因。


“且慢。我还有一事。”


刘秀却拦住了张华。


贾复、盖延、颜良、文丑、典韦、夏侯惇等猛将,剑拔弩张。


张华这边,杨妙真、许褚、黄忠、吕玲绮、杨业、邓艾等武将,同样取出兵器,争锋相对。


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双方将士,一片肃杀。


“还有何事?”


张华看向刘秀。


虽说双方结盟,迟早会有一战,但刘秀应该不至于前脚结盟,后脚就毁约吧?


那么,刘秀还有什么意图?


张华在刘秀开口之前,陷入沉思。


双方武将大眼瞪小眼,只要任何一方的主公,摔杯为号,又会大打出手。


“陛下想要作甚?”


袁绍、袁术、曹操,也捉摸不定刘秀的真实想法。


除了结盟,刘秀没有向他们透露更多的信息,因为刘秀还不完全信任他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