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快亏成麻瓜了 > 第876章 你们不能打我(二合一为一笙呀qaq大佬加更4/10)

第876章 你们不能打我(二合一为一笙呀qaq大佬加更4/10)

作者:江公子阿宝 返回目录

原田真人无言以对。


现在的年轻人,心思都如此的跳脱吗?


我应该怎么回你,难道我自称大阪德华,我都一大把年纪了,没你这么不要脸啊。


“杜桑,这次来霓虹,听说是来投资的?”


他选择了开门见山。


“是的,我们猫厂终究要走出华夏,而霓虹又这么近。”杜启喜面对一个六十八岁的老前辈,终究客气了很多。


“为什么选择我们呢,在霓虹,动画电影有更广阔的市场。”原田真人说道。


“也就是在霓虹广阔一些,拿到外面去,终究还是小众,我个人觉得,霓虹凭借着漫改电影站稳了脚,但路子终究会越走越窄,我很怀念《座头市》,虽然北野武的版本也可以一观。”


但也仅仅是值得一观罢了。


杜启喜并不是草包,事实上,任何一个侃侃而谈又不是胡说八道的人,肚子里都非常的有东西。


尽管有的时候,他们学习这些东西仅仅只是为了能够更加的能侃侃而谈。


原田真人黯然神伤。


每当人们提起霓虹电影,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许多他们开创的符号,比如剑戟、怪兽、特摄英雄,它们不仅代表了霓虹的电影文化,同时也输送到了全世界,时至今日也经常被各路电影应用和致敬。


而霓虹对全球电影市场产生影响的经典影片都生产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这也被霓虹电影人称作霓虹电影的黄金时代。


可惜,受到经济大萧条的冲击,现在一去不复返了。


某些方面,甚至被棒棒按在地方摩擦。


“时代是在发展的,动画电影也未尝不可。”原田真人振奋了一下精神。


“2014年之后,吉卜力已无新作。”杜启喜遗憾的说道。


而华夏的《猴子回来了》却创造了9.8亿华夏币,也就是155亿日元的成绩。


没错,这货就是来恶心霓虹人的。


我就是要在你们面前装比。


击碎你们所谓的骄傲。


最关键的是我还披了一个投资者的外套。


你们不能打我。


原田真人都要吐血了。


2014年8月,霓虹著名动画电影公司吉卜力工作室宣布解散其制作部门,消息一出,许多粉丝伤心至极。


但其实这件事影响更大的,是整个霓虹动画电影行业。


宫崎骏给了霓虹动画电影信心,宫崎骏推动了霓虹动画电影的发展,正因如此,吉卜力制作部门解散才显得那么糟糕。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是和杜桑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吧?”


眼瞅着不投资自己,还要冷嘲热讽,霓虹人开始撸袖子了。


“确实没多大关系,我想说的其实是,诸位可以把项目书都交给我,然后我来选择一些进行投资,让我来帮帮你们。”杜启喜对自己的眼光蜜汁自信。。


被他选中的剧本,铁定能够赚到钱。


而且他希望能够把华夏的电影卖遍整个亚洲,文化输出从家门口开始。


这并不是不可能。


尽管霓虹总体经济一直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是在电影业方面的投资明显已大不如前。


一个简单的例子,好莱坞的迪士尼向来以重视剧本闻名,每一部电影都要请有名气剧本作家,花费100-200万美元创作剧本。


可是在霓虹,即便是一个元老级的剧本作家,他的剧本也只能卖2000万日元,差不多也就20万美元。


这样巨大的差距也让霓虹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投身到剧本创作中,哪怕是志向做一名编剧,也会想尽办法去到好莱坞。


毕竟赚钱的事,为了生活都是用脚投票。


一个被二次元化的市场,一个逐渐形成的文化空白地段。


以前都是你们输出我们。


为什么我不能输出回去。


或许杜启喜的想法有点幼稚,或许实行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但这个人现在有这个想法,有这个实力。


“贵方难道就不怕亏钱吗?”原田真人问道。


“《山海》这部电影,我们投资花了四个亿,其他游戏等周边之类的开发,加一起超过了十个亿的华夏币,”杜启喜呵呵一笑:“除了票房大卖,我们的《山海》端游、页游、手游,同步上线,第一天在线人数就超过了73万,充值总流水破亿。”


一个华夏人,在文化方面他们一直不怎么看得起的现代华夏人。


不管是电影,还是游戏,都不被他们看得起。


现在,正在用数据打他们的脸。


他们知道《山海》占据了他们的票房榜首,大部分的人也都明白单日在线超过七十万,流水过亿对于一套新游戏来说意味着什么。


原田真人真的非常后悔来参加是枝裕和的聚会,这不是他该来的地方。


他已经老了。


完全可以归隐田园,过上类似于《小森林》的生活。


为什么还非要看看这个扬言要投资霓虹电影的杜启喜是什么样呢。


“我挺喜欢木村拓哉的,感觉亲切的就像我兄弟一样,不知能否一起合作这部电影呢?”杜启喜问道。


他观察了这么久,发现这里虽然是是枝裕和组的聚会,但真正的话事人应该是原田真人。


就连是枝裕和都对他很尊敬。


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这些新生代导演,大概都受到过这位老前辈的影响甚至当面指点。


这些“垃圾”导演们看着原田真人。


等待他表现出自己的态度。


是拂袖而去。


还是欣然接受来自华夏的投资。


今天这样的场合,原田真人就是代表霓虹真人电影的壁垒,一旦打破,什么投资都好说。


甚至就连那些不屑于到场的人都会动摇。


确实,尽管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大岛渚、小林正树等支柱型的人物都已经纷纷离世,但也轮不到原田真人来代表霓虹。


毕竟现在还有北野武、岩井俊二、三谷幸喜都还活着,中岛哲也……好吧,因为《告白》这部电影被华夏人熟知的他也算不上是后起之秀了。


霓虹有的是逝去的大师,还有活着的大师,但缺少未来的大师。


是枝裕和也许算,但他的风格其实在改变,越来越往好莱坞的方向走。


算来算去,原田真人多多少少都算是重量级的人物。


这样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起到的作用不是代表,而是表率。


他的态度,会影响其他人要怎么选。


否则的话,杜启喜能够投资的电影,要么就仅限于上田慎一郎这种靠捡垃圾过活的不入流导演。


霓虹每年出的电影比华夏多一倍,大部分都属于家庭作坊的形式。


还有比上田慎一郎手上这个《摄影机不要停!》更烂的那些片子。


这玩意每个郭嘉都有。


“谢谢杜桑的好意,”原田真人看着周围人的眼神,叹道:“那真是太感谢了。”


选择总是伴随着利弊。


但霓虹的电影真的不能再这样发展下去了,尤其是吉卜力制作部门解散之后。


霓虹动画电影行业无法再给投资人信心,整个动画电影业又回到成本只有一两亿日元的状态。


近年来霓虹的绝大分部动画电影,都是在电视动画火了之后,立刻做一部电影版来蹭人气赚钱。


而即使是单独立项的动画电影项目,光看画面很多甚至还不如一些90年代的动画,也是成本骤减的体现。


新海诚能不能扛起宫崎骏接班人大旗,这是一件很难说的事情。


扛起来又怎么样,不过是又一个轮回。


动画电影尚且苟延残喘,更别提真人电影。


选择接受华夏资本,未尝不是他们这些人的一个出路,至于此后的骂名和非议,难道比生存更重要吗?


“这绝对是我来到这里,最大的收获。”杜启喜哈哈大笑。


原田真人连道不敢。


随后,他以身体不适为由退场,杜启喜成了现场的主角,拿走了一大堆的项目书。


这世上果然没有什么是有钱办不到的事情。


如果有的话,那说明你还不是足够的有钱。


杜启喜第一期并没有选择投资太多的项目,当场确定下来的只有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田慎一郎的《摄影机不要停!》,还有原田真人的《检察方的罪人》。


杜启喜甚至在项目书里头看到了反思战争的项目。


霓虹人的剧本,霓虹人的演员,霓虹人拍的片子,如果发行到全世界,影响一定非常的劲爆。


非常的投其所好,但杜启喜最终还是选择了将之暂时封存,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文化输出不是文化炮击,讲究的是细水长流,不然很容易塌方。


除了是枝裕和这边,杜启喜还去见了新海诚。


背负着整个霓虹的电影希望,新海诚估计一定还累吧,压力太大的话,到爸爸这边来,爸爸不给你压力。


新海诚确实吐血的累。


不要看新海诚长得有点猥琐的样子。


人家现在很红。


以前他有一个外号叫壁纸狂人,哪怕你没有看过他的动画,肯定都用过他的屏保。


现在,新海诚有一个新的头衔,叫“百亿导演”。


嗯,是日元的百亿。


《你的名字》票房250.3亿,换算一下的话,也就十五六亿华夏币的样子。


但这在霓虹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你的名字》成为了继《千与千寻》之后,近15年终于破200亿日元的霓虹影片。


成功突围进宫崎骏常年占据的日本票房前三,要知道之前的前三依次是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以及宫崎骏的《幽灵公主》。


一棵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你的名字》成功干翻《幽灵公主》,战胜《哈尔的移动城堡》,排在了霓虹电影历史票房的第二位。


这位富二代出身的动画导演,终于成了大人物。


顺便提一嘴,新海诚是百年建筑公司新津组社长之子,宫崎骏是军工飞机工厂的少爷,还有画《美少女战士》的武内直子其实是珠宝世家的千金,而且还嫁给了富坚老贼。


这位富二代兼成功导演,并没有什么大导演的架子。


他甚至直接把杜启喜请到了家里。


还安排了老婆女儿和杜启喜见面,如同接待自己的至爱亲朋手足兄弟。


毕竟杜启喜人家也是大导,杜启喜的票房成绩加起来比新海诚只多不少。


更重要的是,《你的名字》在华夏票房卖了九十多亿日元。


华夏票房是北美票房的十六倍!


很明显,华夏才是他最应该关注的未来市场。


这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什么要和杜启喜拉关系,恨不得立刻变成托妻献子的交情。


杜启喜拜访新海诚,目的也非常的简单。


一方面是以后的合作,猫厂可以参与投资,而且不那么计较票房成绩的事情。


另一方面是为了人才的交流。


尽管华夏的动漫也已经发展起来了,但是比起霓虹还差得远。


不是说画工上有多大的差距,这玩意属于体力劳动,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不少霓虹的经典作品里头,其实也有不少华夏画工的努力。


杜启喜需要的是一种从生产模式,到经营模式,还有关联产业的整合。


这方面,新海诚能够提供不错的建议。


也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的人才。


猫厂的动漫始终打不开局面,向霓虹这边取取经,汲取一些精华,也不是一件多丢人的事情。


这样的话,今后《猴子回来了》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只是一锤子买卖。


完全可以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开发。


当然,杜启喜认为,最快捷的步骤,就是猫厂和新海诚所在的CoMixWaveFilms等进行联合制作。


咱们一起做一部动画电影。


一起出人,一起出钱。


整个制作过程大家一起干活。


在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学习霓虹这方面最核心的东西。


这种学习比任何专家的分析都有意义。


新海诚对此也没有特别的反对,并且表示可以尽力帮忙,毕竟面前的这位背后的华夏电影市场实在是太诱人了。


哪怕培养出来一个强劲的对手也在所不惜。


人,毕竟都是活在当下里的。


杜启喜的霓虹之行可谓是大获全胜,而迎接他回国的,是《山海》第二日票房2.25亿。


首日票房3.1,次日2.25,看似是跌的非常厉害,其实不然。


五月一是节假日,相当于周末,而五月二号却是要上班的,能够逆势保持两亿以上的单日票房,已经属于非常强劲的成绩。


最重要的是,《山海1》口碑良好。


画面、特效,尤其的受到了称赞,比之《新蜀山》只好不差,唯一差的可能就是剧情了。


剧情相比较来说比较的平乏。


但好在流畅简单,这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说,并不是什么天大的缺陷。


最多也就是影评人哔哔几句罢了。


就连打算当缩头乌龟的林老板,都缩不住了,总有人在耳边提醒他,《山海》的电影是多么的好看,游戏是多么的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