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 > 第35章 急转直下!跨海奇袭尾张藩!【5500】

第35章 急转直下!跨海奇袭尾张藩!【5500】

作者:漱梦实 返回目录

听见青登点八番队的名,藤堂平助顿时抖擞精神,起身出列,高声应了句“是”后快步离开本阵。


事实上,在经过十一番队的狂轰滥炸后,剩余的战斗时间只不过是无聊的“垃圾时间”。


虽然有八成以上的炮弹落了空,但剩余的炮弹也足以炸烂长州大营。


用木头搭建的营寨,怎么可能挡得住大炮的密集轰击?


只见偌大的营寨变为硝烟弥漫的断壁残垣。


瞭望台被打断。


营帐被掀飞。


拒马被粉碎。


这座被寄寓“阻挡幕军”之期望的营寨,顷刻间就报废了。


纵使隔着老远的距离,也能闻到呛鼻的焦味,并且听见长州将兵们的哭喊声。


当然,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


对长州军而言,更大的噩梦尚在后边。


幕军阵地的最前方,排列成矩阵的八番队的队士们已是整装待发。


十一番队的炮击刚一停止,身处矩阵后方的藤堂平助便立即拔刀出鞘,高声喝道:


“前进!”


此令一出,八番队顿时转静为动!踩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徐徐走向已化为废墟的长州大营!


眼见幕军发动地上攻势了,长州军即刻展开回应。


然而……昨晚遭遇夜袭,方才又经历了无比惨烈的轰炸……长州军的士气已然降至冰点。


现在,连最为倚重的营寨都被炸废了,还怎么抵挡幕军?


“跟我上!”


“死守艺州口!绝不能让幕军过去!”


“要、要上你们上!我不奉陪了!”


“吉太郎!你发什么愣啊!你该不会真想把命交代在这儿吧?!小花还在老家等着你呢!”


面对径直攻来的八番队,长州军划分出泾渭分明的两拨人。


一部分人英勇上阵。


另外一部分人则是仓皇逃窜。


那密集如雨的炮弹不仅仅是摧毁了营寨,更是捎来了难以言喻的恐惧。


从刚才起,“不知炮弹何时会落到自己头顶”的恐惧感,就时刻盘踞在长州将兵的心头,给他们以巨大的心理压力,


“呜呜”的炮弹呼啸声,以及炮弹爆炸时的骇人声响,更是加深了他们的恐惧。


此时此刻,长州军的绝大多数人的脑袋都被炸懵了,丧失基本的秩序。


对于那些逃兵,他们也顾不上去阻止,就这么混乱不堪地上前迎击八番队。


营寨外围横亘着几道一看就是最近才挖成的战壕。


因为营寨已被,所以长州将兵只能舍弃营寨,转移至营寨前方的这些战壕,凭借这仅剩的防御工事来展开防御。


大概是为了弥补远程攻击手段的不足吧,有不少将兵手拿简陋的投石索。


可别小瞧投石索。


因为制作简单,成本极低,同时又俱备可观的杀伤力,所以在古代日本的战场上,时常可以看见“投石兵”的身影。


大名鼎鼎的大剑豪宫本武藏就曾有过“信心满满地上战场,结果连敌人的面都还未见到,就被迎面飞来的石头给砸晕”的黑历史。


对于这事儿,宫本武藏记了一辈子。


他在晚年时,还特地在信件里跟人说:如今的我,已不会再被石头砸中!


这些手执弓箭、火枪、投石索等远程兵器的将兵,纷纷钻入壕沟,一股脑儿地向越来越近的八番队倾泻弹丸、箭矢、石头。


至于那些手拿长枪、打刀等近战兵器的将兵也同样钻进壕沟,不过因为欠缺攻击手段,所以他们只能干着急。


砰!砰!砰!砰!


嗖!嗖!嗖!嗖!


呜!呜!呜!呜!


开枪的声音、放箭的声音、投石的声音,响成一片。


出于距离较远的缘故,命中率不甚理想。


不过,这么多发枪弹、箭矢、石头,总归是能射中几个的。


不消片刻,八番队中便有些许倒霉蛋因中招而哀嚎倒地。


长州将兵满心期望他们的攻势能够阻挡八番队的进军。


显而易见,他们的这番期望注定落空。


甭管倒下几个人,后一排的队士都会立刻紧走两步,填补空缺。


任凭长州军怎么攻击,八番队都没有任何停下来的意思。


就这么顶着攻击向前进,拉近至一定距离后,藤堂平助举刀下达新的、让对面的长州将兵感到心惊胆颤的指令:


“停!举枪!”


八番队顿住脚步。


随后,“咔嚓”、“咔嚓”、“咔嚓”的举枪声旋即响起!


接下来的事情,便毋需多述了。


举枪、瞄准、射击!


霎时,一排排弹幕如乌云般笼罩藏身于战壕的长州将兵。


仅一轮齐射,再起不能的长州人就远远胜过方才倒地的八番队队士!


任谁都能看出,就凭这恐怖的杀伤效率,顶多再来2、3轮齐射,长州军就会彻底崩溃。


兴许是忍受不了这种压抑、绝望的氛围吧,那些同样藏身于战壕,手拿长枪、打刀等近战兵器的长州将兵,纷纷发了狠。


“妈的!跟他们拼了!”


不知是谁吼了这么一嗓子,他们高举手中的长枪、打刀,仿若蚂蚁出洞一般,乌泱泱地扑向八番队。


诚然,他们勇气可嘉。


怎可惜,他们的英勇冲锋注定是徒劳无功。


“等等!别冲动!快回来!”


某人立即出声提醒,力图阻止这种无谋的战术。


可为时已晚。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因火药爆燃而汹涌腾起的浑浊烟雾中,这些离开战壕、正面冲击八番队的长州将兵割草似的倒地。


任凭他们如何加速,任凭他们如何祈祷,也无一人成功逼近八番队的十步之内。


不得不说,“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的这一战法虽无军事技术可言,但着实有效!


青登仅仅只是派出八番队和十一番队,就将对面的长州军打得丢盔弃甲,再无翻盘的可能!


……


……


本阵——


青登眼望大局已定的战场,淡淡道:


“松原君,中泽小姐。”


松原忠司(十番队副队长)与中泽琴(七番队副队长)微微一怔,随后忙不迭地起身出列。


“你们各自率领300骑兵,追击残敌。在耗尽马力之前,不要回来见我。”


这种一边倒的战斗,完全不需要青登、原田左之助亲自出手。


因此,青登决定趁此机会多多锻炼一下新人们。


眼见青登授此重任给他们,松原忠司和中泽琴双双面露激动的神情。


二人郑重地接下这一任务,然后三步并作两步地离开本阵,各自下去点兵、带队。


在眼见对面的长州军已注定败北后,果不其然,本阵的部分藩主、藩将——他们大多来自国力虚弱的小藩——纷纷挤出讨好的笑容,上赶着拍青登的马屁。


自家藩国太过弱小,为了生存,他们在不自觉间养成了“多拍马屁”、“多多巴结”的习惯。


“橘大将,新选组果真是当世劲旅啊!”


“是啊!有这么一支强军在,何愁长州不灭、天下不平!”


“橘大将,今日一战,当真是让我开眼界了啊!”


当然,这些话语不全是虚伪的马屁。


新选组的彪悍战力,特别是那密集如雨的炮弹、如墙推进的火枪队,给了他们极大的震撼。


继“京都夏之阵”后,又有不少藩主、藩将因亲眼目睹新选组的恐怖战力而震撼得难以言表。


对于这些肉麻的马屁,青登早已是见怪不怪。


事到如今,在听了这些马屁后,他不仅不会觉得高兴,反而还会觉得有些好笑。


当然,既然人家主动示好,那他也不会不给人家面子。


他娴熟地露出礼貌且得体的微笑,不咸不淡地一一予以回应。


在社交的同时,他的注意力始终放在远处的战场上。


其面部表情并未因击溃对面的长州军而放松分毫。


……


……


松原忠司和中泽琴的追击,并无值得大书特书之处。


当他们率领骑兵出阵时,对面的长州军已濒临崩溃,就剩一口气了——骑兵队的杀到,直接掐灭了这最后的一口气。


冲锋、砍杀、突击……长州军毫不出意外地全线溃败,战意尽丧。


在骑兵队的加紧追击下,他们或死或逃,几近全军覆没。


至此,前后仅耗时1个时辰不到,这座对长州至关重要的关隘彻底宣告陷落!


青登的目标是在半日之内突破艺州口——事实证明,“半日”的时间太过宽裕了!


攻下艺州口,等于打开了周防国的门户。


在青登的计划中,在突破艺州口后,军团将长驱直入,往西南方向进军,攻入周防国的腹地。


先占据四十八坂、岩国,然后一口气攻打周南。


周南乃周防国的重镇。


拿下周南等于拿下半个周防国。


接着,军团以周南为支点,向西北迂回,兵锋直指山口。


山口不仅是周防国的重镇,同时也是长门国的门户。


换言之,只要拿下山口,便可进军长门国,攻克萩城!


萩城破则长州灭!


简单明了的进军路线。


假使顺利的话,按照青登的预期,仅需半个月的时间,军团就能打到萩城!


当然,他这预期能否落实,得要建立在“顺利”的前提下。


经过短暂的休整后,青登留下3000人马把守艺州口,然后率领剩余部队于当日下午拔营,攻入长州腹地。


之所以这么这么急着进军,一方面是秉持着“兵贵神速”的作战理念,趁着长州军新败,尚未来得及整合残兵,一鼓作气推进战线,扩大战果。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尽快找到长州军的主力……也就是奇兵队。


就在攻下艺州口的翌日,分别负责在石州口和小仓口发动佯攻的两支军团,不约而同向青登发来战报。


根据他们的汇报,他们遵照青登的指示,不遗余力地进攻关隘(石州口、小仓口),三军皆用命,然长州军太过狡猾,并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想也知道,他们的“不遗余力地进攻”肯定是“不遗余力地摸鱼”。


真是难为他们编出“长州军太过狡猾”的借口来开脱。


这两支军团的拉胯表现,完全在青登的预料之内。


因为本来就没对他们抱有期望,所以自然也不会有失望一说。


若说他们没有任何贡献,那倒也不是。


最起码,他们很好地完成了“牵制长州”的任务,同时也帮青登确认了奇兵队既不在石州口,也不在小仓口。


奇兵队到底去哪儿了?


这一疑问犹如一块巨石,填在青登的胸间。


挥之不去的不安,始终萦绕在其心头。


唯有发兵进军,往长州腹地推进、逐渐逼近萩城,才能稍微抚平这份局促。


……


……


2天后,军团如期抵达周南。


在“一国一城令”的限制下,周南既没城墙,也无营寨,就只是一座“光秃秃”的城町。


当军团兵临城下时,周南内外没有任何守军,町内只剩下一些没能来得及跑掉,以及没能力跑掉的老幼妇孺。


就这样,青登无伤接收这座城町。


在派兵去检查周南的仓库时,果不出所料,仓库早就被搬空了,连一粒米也没被留下,耗子进去都想自杀。


“清空物资”乃战争的基本操作,所有也谈不上什么吃惊、惋惜。


相比起没能获得补给,“仍未找到奇兵队”更令青登感到遗憾。


近日以来,他已派出最大限量的斥候、忍者,深入长州各地,寻找、打探奇兵队的踪迹。


虽然已尽最大的努力,但……毫无成果。


奇兵队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怎么也收集不到其消息。


如此,青登心中的好不容易才抑制下去的不安、局促,重新膨胀起来,并且逐渐转变为不详的预感……


……


……


浓尾平原,尾张藩——


在日本,有句经典俗语叫做“得美浓者得天下”。


浓尾平原包含美浓国与尾张国,故称“浓尾”。


作为日本的三大平原之一,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浓尾平原乃当之无愧的“粮仓”。


一骑绝尘的产粮量,使浓尾平原成为日本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不仅如此,美浓恰好位于本州大岛最狭窄的地带,隔开了东日本与西日本。


换句话说,若以美浓为起点,向东便可攻打东日本,向西则可进军西日本。


这么一块宝地,当真是王霸之基!


正因此地既有充沛的资源,又占据得天独厚的地利,所以才会有“得美浓者得天下”这一说。


在三百年前的战国时代,织田信长坐拥美浓、尾张二国后,立即跃升为拥有百万石高的大大名。


他以浓尾平尾为基地,四处出击,在“滚雪球效应”的作用下,转眼间就兼并了半个日本。


江户幕府初代将军德川家康取得天下后,深感浓尾平原的重要性,故在尾张建藩,分封亲族于此,即尾张藩。


浓尾平原的地位本就相当重要。


没承想,在“黑船事件”发生后,其地位又上升了一大截!


摊开地图细看,就能发现尾张像把小刀一样,插入太平洋,与对岸的伊势国形成犄角之势,恰好共同形成一个港湾。


这样的地形,非常适合开埠建港。


所谓的“老天爷赏饭吃”,不外如是。


不难想象,在建立港口后,借助海运之便,尾张藩的经济将会迎来令人瞩目的腾飞。


只不过……可惜的是,尾张藩虽是坐拥62万石高的雄藩,但在经历二百余年的漫长光阴之后,它就跟幕府一样,藩国内部充斥着衰朽、腐败,无数问题亟待解决,实在是没有余力去营建什么港口。


时下正值黑夜。


低垂的乌云笼罩天空,仅东南方一隅隐约可见些许月光。


暗夜之下,大海变得漆黑暗沉,恍若深渊。


波涛翻滚,单调的浪声像极了大海的絮语。


西方列强打过来后,“海防”成为诸藩间的热门词。


每一个临海的藩国都把这词挂在嘴边,并且将其提升为国策,仿佛不搞点海防就会落后于世间、遭人耻笑。


为了不跟潮流脱节,尾张藩也上赶着弄了点海防。


自不必说,就凭他们那长年亏空的国库,若能弄出什么名堂那才有鬼了。


尾张藩搞出的海防,只不过是在海岸边搭建了几个象征性的岗哨,时刻监视海面,假使看见不明船只就即刻向上汇报。


岸炮、战舰等真正的海防装备,连影儿都没有。


说是“徒有其表”,都算是抬举尾张藩了。


今夜,“海防哨”的藩兵们一如往常那般摸鱼。


吃吃、喝喝、聊聊,好不快活。


反正海面上也不会真的出现不明船只,何必认真工作?


假使西方列强打来了,他们的首要目标也肯定是江户,才不会理睬此地。


就在哨兵们尽情欢乐的这个时候,某人的眼角余光陡然发现海面上出现奇怪的影子。


“咦……?喂!你们快看!那儿是不是有船啊?”


“船?你是不是喝多了啊?都已经是这个时间了,怎么会有船过来?”


“你该不会是把鲸鱼看错成船了吧?”


其余人虽在嘲笑那人,但他们还是停止了吃喝玩乐,掏出望远镜,向大海望去。


漆黑似墨的海面……除了深邃的黑暗之外,他们什么也没发现。


“哪儿有船啊……你果然是喝多了……”


呜呜呜——!


刹那间……炮弹飞翔时所独有的尖锐呼啸声,支配了整片海岸!


轰隆!!


骇人的爆炸声,旋即响起。


“什、什么情况!”


“炮击!是炮击!”


“炮、炮击……?为什么会有炮击?”


“傻瓜!这还用问吗?有敌人打过来了!”


“快向上面汇报!”


这座建在海边的岗哨登时乱作一团。


“喂!快看!是船啊!我没有看错!果真是船啊!”


最先发现有异的人往海面一指——只见刚刚还平静如境的海面,这时变得分外吵杂。


三艘蒸汽舰劈波斩浪,径直驶向尾张藩的海岸!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伴随着沉闷的声响,三艘战舰的船舷反复冒出橘红色的亮光。


下一息,雨点般的炮弹落向海岸!


顷刻间,岸边的这座岗哨被火海淹没……


*******


*******


本月已过一半啦,手头有月票的书友,请务必投月票给本书哇!(流泪豹豹头.jpg)


求月票!求推荐票!(豹头痛哭.jpg)


PS:其实,若有书友看过豹豹子的处女作《军事天才带着资治通鉴来到异世界》,多半会觉得“乘船奇袭”的情节相当眼熟。没错,这是豹豹子的老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