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806 确定方案

806 确定方案

作者:八零阿涛 返回目录

“怎么不一样?代表性和独特性?”


杨祐宁紧张的问着,按照行程,明晚的飞机,最晚明天下午就得做出来,时间可不多。


“是这样的,作为献礼,一定要跟平时的高压锅不一样。”


“比如说,哈方的妇女喜欢白色和蓝色,因为她们的习俗中是纯洁和神圣的象征。所以,外观上可以用白色和蓝色,至于图案你们自己想。”


“这~~”


杨小涛有些犯难,“钟处长,我们轧钢厂的颜色就是那种银灰的,就是搞点染料往上涂也不好看啊!”


“再说了,这选择什么图案可不好弄,万一犯了对方的忌讳可怎么办?”


刘怀民听了也是头大,“是啊,总不能让我们自己想吧,最好有了解对方习惯的,熟悉的人提点一下!”


“这点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可以找人给你们问一下。”


钟处长双手一摆,同样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怀民看看钟处长,又看看杨小涛,最后和杨祐宁对视一眼,最后还是刘怀民开口,“杨小涛同志。”


杨小涛抬头,看向刘怀民。


“杨小涛同志,情况紧急,但任务同样紧急。”


“这关乎到国家对方的交流,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完成。”


“现在是下午一点五分,我给你一天的时间,明天这个时候,必须把这口独特的锅,按照要求的搞出来。”


杨小涛眼睛一缩,随后咬牙站起来,“请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得到杨小涛的保证,刘怀民心里有了底气。


这种感觉,就是信任。


因为杨小涛从来没让他们失望过。


“那这件事就拜托了,我先去准备了。”


钟处长起身,对着刘怀民几人点头,就要离开。


“钟处长,我们还要了解对方的风俗,这件事就拜托了。”


“好说,我们处有不少人知道……”


刘怀民跟杨佑宁几人将钟处长送走,至于他说的第一项内容,暂时延后。


当下要紧的,还是先把献礼的高压锅做出来。


“走,回去开会!”


杨佑宁喊了一句,随后前往大会议室。


杨小涛跟在后面先回到自己屋子里,拿了笔记本,上面有高压锅的设计方案。


随后让娄晓娥去叫人,一起前往会议室开会。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这时候听听其他人的意见未尝不可。


娄晓娥不清楚怎么回事,但看杨小涛脸色凝重,知道有什么要紧事,赶紧去将人叫来。


没一会儿,刘大明、陈斌、张冠宇、王法几人陆续过来,看到屋子里几个主任都已经坐下,最前排刘怀民,杨佑宁杨小涛和王国栋面色严肃,赶紧找地方坐下。


过了一会儿,宣传科李主任过来,身后跟着宣传科的几人,其中就有于海棠。


会议室里坐满了人,随后杨小涛让娄晓娥关门,见杨佑宁示意,便将事情说出来。


“各位同志,今天这么着急将大家喊来,是有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解决!”


随后杨将事情大体经过说了出来,然后总结说道,“事情就是这样,主题是友谊,献礼,还有妇女节!”


“要有独特性和代表性。时间紧急,今天必须拿出方案。”


杨小涛说完,下方众人并没有觉得困难,反而一个个咧嘴笑着。


“看看,我就说咱这高压锅有用吧,这都影响到国外了,牛气啊!”


刘大明爽朗的笑着,周围人听了同样笑起来。


对杨小涛的问题根本不当回事。


当然,他是有自知之明的,这样让他做个高压锅的部件,没问题,手拿把攥的给你做出来。


可要让他动脑筋想什么设计图,那是真的难为他了。


“对,我看咱们这次要是搞好了,这产量不由得增加?老黄,你们车间人够不够啊!不够我们车间可以帮忙啊!”


身旁的刘伟笑的最欢,黄得功听了也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同时为当初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


“哎呀,这人肯定不够啊,到时候可得老兄弟帮衬着点,帮衬着点。”


黄得功自然是顺水推舟,人家都说要帮忙了,哪能往外推。


而且他也看出来了,这次过后,就当下每天五六十台的产量,有点低了。


得加人。


邦邦


就在下面众人聊的火热时,坐在上面的杨佑宁面色不好看。


伸手在桌子上拍了两下,众人急忙住嘴。


“让你们来是想办法的,不是来赶集的。”


“今天的事,必须搞定,搞不定,你们。”


杨佑宁伸手指着刚才叫唤最大的几个。“你们几个,赶紧出主意,出不来,扣一半工资!”


“啊……”


听到扣钱,刘大明黄得功几个顿时不乐意了,可又看到杨佑宁的脸色,立马焉了。


“厂长,不就是不一样的锅嘛,我看咱们搞的大一点的不就成了。”


刘大明开口,伸手比划一下,跟家里灶台的差不多大。


“不行,不好看。”


刘怀民直接开口,刘大明赶紧坐下。


反正,他提出建议了,至于没采纳,那不怪他了,钱,是不能扣的。


有了刘大明开口,下面众人也开始转动自己的脑袋。


“要不换个样式?比如内胆做成五角星的,或者其他图案。”


孙国开口,杨小涛听了摇头,“时间来不及。这种改变设计的存在风险,需要验证。”


“要不在外面刷上一层金漆,实在不行就镶一条金龙。我听说以前紫禁城里那大水缸就是这样的。”


一人说完,身边立刻有人反驳,“这不行!”


“现在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搞那些旧时代的东西,不好。”


“还有,镶一条龙算什么事,还不如刻上几个字,什么革命友谊,什么天成地久呢。”


“那你说咋办?”


“我说就刻字就是了。”


“刻几个字能有代表性,独特性?你笑话谁呢,这东西买回去随便找个工人就能刻上去。”


……


“依我说,这锅分成锅盖和锅体,要不就在锅盖上做文章。”


黄得功突然开口,他是接触高压锅时间最久的人,几乎每天都能见到。


周围人都停下议论,听他怎么说。


杨小涛也凝神,手上不知何时已经拿着钢笔,笔记本上也有了一些想法。


见众人看过来,黄得功心里有些紧张,但还是将自己想的说出来。


“我觉得,这锅盖是用的最多的,不管是打开还是合上,都要操作锅盖,所以这上面不论是写还是刻,都显眼。”


杨佑宁点头,刘怀民直接开口,“你觉得,在上面做什么好?”


黄得功挠挠头,“我觉得可以写上几个字。”


“写什么字?”


“这个,我没想到,不过应该这汉语和哈语。”


黄得功说完,杨小涛在本子上写下一行字。


下面人又开始讨论起来。


杨佑宁抬头看了眼杨小涛的笔记本,发现一页纸几乎占满,“小涛,你有眉目了?”


杨小涛又看了眼本子,心里将能够想到的梳理一遍。


“有些想法。”


“好,都静一静。”


杨佑宁拍拍手,随即看向杨小涛,“我们听下杨小涛同志的想法。”


众人将注意力看过来。


杨小涛拿起本子,整理下思路,随即开口。


“这次,锅上的功夫分成两部分。”


“第一,锅的设计不能改动,只能在外面做文章。刚才老黄说了,我觉得在锅盖上挺好。”


“我的意见就是这个!”


杨小涛从口袋里拿出一张一元纸币。


众人抬头看去,对这钱大家都熟悉。


“既然是妇女节,而且这锅,说句不好听的,用的最多的就是家中的女主人。”


“所以,我认为可以在锅盖上用妇女劳动的头像,也让其他人看到,我们新时代对妇女的尊重和解放。更能体现出我国的特色。”


杨佑宁和刘怀民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想到这一处,不过这样做确实能够引起妇女的共鸣。


作为这次妇女节的礼物,也是相得益彰。


两人同意,随即开口,“大家觉得怎么样?”


黄得功立马开口,“我同意。而且这图案是现成的,找个老师傅对着就可以做出来。”


孙国也是点头,“同意。”


“同意!”


其他人也没意见。


或许时间充足下,还会有更好的选择,但此时此刻,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留下的时间不多了。


“你继续!”


“好!”


杨小涛在锅盖上打个对号,随后看着锅体,“锅体内部不做改动,外面镶一红色五星,两侧刻上,‘友谊天长地久,万古长青’十个字。两种语言,分列左右!”


“你们觉得呢?”


杨小涛看向众人,杨佑宁和刘怀民没意见。


这样做虽然没啥出彩的,但锅盖已经有了独特性,剩下的要有主观色彩,不然国内又要有人叨叨了。


毕竟,王复汉这样的人,只会盯着一点看。


这样做,就是想要找茬的人也找不出毛病。


没人说话,杨小涛继续,“锅底,我们要写上红星轧钢厂五个字,以此表明是我们轧钢厂出品的,最好要有个编号,今后每产出一台流向市场,都有一个特殊的编号,防止被仿制。”


“好!”


啪啪啪


杨小涛刚说完,杨佑宁就拍手叫好,这也是他心里一直想的,终于有人说到他心坎里了。


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轧钢厂啊,以后这锅出名了,轧钢厂也会跟着享誉中外。


而作为轧钢厂的领导,再被人们提起的时候,也会留下名字啊。


“就这么定了!”


杨佑宁排板,一旁刘怀民没说的,将事情记下准备向上级汇报。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从包装上下手。”


杨小涛并没有说完,接着说起包装来。


众人一愣。


杨小涛却是明白,后世的包装有多重要。


“对,就是包装。”


“包装不仅要体现我们的诚意,还要展现我们的特色,让对方感受到我国的文化魅力…”


杨小涛说了一大堆,杨佑宁在一旁越听眼睛越大,最后更是频频点头。


“这件事交给我,我去和上级汇报。”


刘怀民也明白杨小涛的意思了,认真说着。


杨小涛点头,“最后,就是产品说明书了。最好双方语言都有。”


“说明书中文还是你来写,写好后我去找人翻译。”


刘怀民直接开口,本来高压锅的说明书就是杨小涛写的,再说了这轧钢厂要是谁的字拿的出手,非杨小涛莫属。


杨小涛点头应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