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954 分果果

954 分果果

作者:八零阿涛 返回目录

杨小涛解释说道,“首长,我们也是没办法,求购的太多,任务太多,只能按要求来。再说了,其他工厂也要有机床,等他们做好了,也可以去找他们。”


杨小涛说完,孙老自己嘟囔了一句,“等他们,黄花菜都凉了。”


“你就说现在生产是谁的,我去跟他们商量。”


杨小涛看夏老,夏老无所谓的摇头,随即想了下,“现在正准备生产的是津门机械制造厂的,他们业产的配件制约着飞鹰的产量。”


“因为缺少配件,我们组装的成品只有五百来套,所以冲床基本开半天就停了,根本发挥不出全部效果。”


杨小涛解释着,“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只能提高那些工厂的效率,所以只能优先供给他们了。”


周围人听了点头。


飞鹰作为重要的出口物资,不趁着这时候尽快挣取外汇,什么时候挣。


孙老还想说什么,身后问出来一人,看了眼老孙,“老孙,这事你就别打注意了,我们那也缺着呢!”


“哎,老王商量商量嘛!”


“木得商量。”


杨小涛清楚,这闪出来的大能应该是津门那里的上级首长。


“飞鹰的生产要严格把关!”


夏老不理两人争吵,走到杨小涛身前,看着前方正在组装的工人,“我听上级的意思,好像正在与香江那里接触,想借此进入东南亚市场。”


“所以,质量要过关。而且真要打开销路,这点产量可不够。”


杨小涛听了很是错鳄,有些,没反应过来。


“首长,香江那边会和咱们交易?”


杨小涛问出自己的疑惑。


夏老笑着,“以前或许不会,但自从蘑菇蛋出来以后,对方的态度就开始转变。”


“哪怕明面上还是那样,但私下的民间交流已经放宽,上级正是看到这点,才准出拓展业务。”


杨小涛听了默默点头。


国内对香江的态度自始至终都是坚决的,不容置疑的。


对方正是看到这种情况无法改变,才会放宽政策吧。


至于民间交流,也没什么可说的。


虽然这会几才是六十年代,但不管哪个年代,商人的天性不会变的。


那些人见到有利可图,难管你信仰的是什么?


只是想到出口的事,杨小涛记得空间里还有一套电饭锅啊,那东西在东南亚会更爱欢迎吧!


而且,这年代小日子的电饭锅也才将发展起来,要不要截胡下?


只是想了片刻,杨小涛立马就有了答案。


要!


“只是,得先把眼前的事做完再说!”


杨小涛自己按排的计划表上,又多了一个项目。


另一边,杨佑宁领着众人出了十车间又来到拖拉机生产车间,正好赶上一台拖拉机下线,于是就在一旁看着拖拉机检验工作。


黄老看着司机熟练的操作着拖拉机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倒退,又是检查刹车,又查发动机的,不住点头。


“老黄,伱们不是搞出来柴油发动机了吗?”


一旁正在观看的秦老突然开口,黄老一个激灵,看看左右,压低声音。


“老秦你怎么知道的?不是,我说你听谁说的?”


他们可是很注意保密工作的。


“看把你吓得,放心,没有“叛徒”,是老首长告诉我的。”


听到这,黄老松了一口气,一旁的刘怀民也放松下来。


黄老拉着秦老走到一侧,“老首长不会只跟你说这些吧!”


秦老听了脸一下子垮了下来,“那还用你说,他那性子,知道你们搞出来这个,立马把我叫去一顿恨批!”


“你也知道,他心里可都是装甲车!”


“这心念的发动机还没着落呢,能有好脸色吗?”


秦老没好气的说着,黄老却是笑着,“那是,那是!”


“他老人家的身份,配多少装甲骑兵都衬!”


想到这,黄老眼珠子快速转动,秦老说这话啥意思?


莫非是…


想到这里,黄老又想到轧钢厂接下来的动作,立马有了计较。


“可惜,这种发动机只有四十马不动,没法按在装甲车上啊!”


秦老听了,也没在说,只是来了句,“放心,不会抢你的宝贝!”


“老秦,看你说的,现在没有,以后难说啊。你看,咱们要不要合作一把…”


两人在一旁小声嘀咕了大半个小时,随后才笑着回到队伍。


周围人都等着,见两人回来这才继续参现。


接下来又是修中心,又是其他车间,最后才来到在库前。


此时,仓座里,三台启明星机床被工人们收拾干净,都在前面戴上红绸子编的大红花。


门口处更是挂着模幅,“热烈欢迎……”


不少钢厂的工人站在两侧,等众人靠近时,粉纷鼓掌欢迎。


“首长,这就是启明星!”


薛组长站在机床前介绍,众人却被面前的三台吸引住。


后方,孙老几个人都是吧唧着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都是一样的厂子,甚至轧钢厂还是个门外汉。


可人家就是做出来了,再看看自家所谓的机床厂,到现在还没看到影子呢。


不怪老夏要扩建,这么好的厂子真要发展起来,那就是一个工业区啊!


了不得!


随后,众人上前,围着机床看了一会儿,薛组长边上前将情况做了简单介绍,虽然已经有所了解,但轧钢厂用一份材料做出两台机床的忙举,还是让人惊奇。


想到这里,不少人将目光放在杨小涛身上。


“首长,我们拍照留念下!”


杨佑宁按不住内心的激动,小心提议着。


他等这一刻可是好久了,为此还让工人停下手头工作,专门打扫了卫生,现场整理干净,为的就是留下三台机床的场面。


“好,既然来了,照一张也无妨嘛!”黄老笑着,秦老点头。


两人之间,仿佛达成某种默契,笑得很是灿烂。


随后按照安排,众人快速站好位置,而杨小涛又被放到第一排,还是再夏老与黄老身边,又出了一次风头。


让杨佑宁陈宫几人的账本上,又多了一次酒席。


等拍照结来,众人移步大会堂,开始正式进入交接仪式。


按照流程,杨佑宁主持开场,然后是黄老讲,又是秦老讲话,其他大小领导也说了两句。


一个小时过去了,等杨小涛上去说完,已经到了中午。


然后,在众人视下,杨佑宁与薛组长进行最后的交接。


在一片掌声中,杨佑宁走到舞台中间,手上捧着一份用红纸包裹的本子,郑重交到薛组长手中。


随后,又是一阵剧烈的掌声。


杨小涛跟着拍手,只是脸上笑容有些牵强。


因为那本子,就是就是杨小涛写的启明星机床使用说明书。


说起来有这东西还是杨佑宁自己想出来的,当然其他东西也不合适,干脆就拿杨小涛写的使用说明书,外面包个红纸壳子,当成仪式上的支接物。


还别说,杨小涛的字还是拿得出手的。


只是让别人知道了,交接的是说明书,那…


杨小涛看了眼杨佑宁,默默送上“祝福”。


就在仪式进行时,后勤处开到轧钢厂的三辆卡车已经将车箱清空。


负责交接的后勤主任看着那一堆堆好东西很是眼馋,就差流口水了。


放下东西后,三辆卡车来到仓库前。


拆卸的机床在众人见证下被工人们一个个抬上卡车,当最后一份螺丝装车,也标志着轧钢厂的任务圆满结束。



会议结束,原本杨佑宁还安排了食堂准备招待,可黄老和秦老两人都有事,这领头的都走了,剩下的谁敢留下。


于是,众人在中午饭点的时候,一起离开轧钢厂。


临走前,黄老还特意交代轧钢厂的众人几句,要戒骄戒躁,要勇攀高峰,更要无畏无惧,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这让杨佑宁恨不得找个纸笔写下来挂在办公室里。


可惜黄老根本没留下墨宝的意思,上了吉普车,立马就走。


这让杨佑宁很是失望。


而杨小涛听到最后总觉得黄老话里有话,但又不知道具体是啥。


夏老最后走的,只是看着轧钢厂的众人沉默了一会儿,让杨佑宁等人心里有点发毛。


尤其是看着杨小涛,眉头一会儿皱起来一会儿松开。


最后又看了眼刘怀民,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直到上车离开,都没有在说话。


车队随大佬们离开,轧钢厂众人迫不急得的前往仓库,这次是真的仓库。


站在仓库门口,杨佑宁看着一排风扇,这种座扇是国内流行起来的,他们这个级别都搞不到一台。


杨结宁也想着用飞鹰去淘换些,但这东西确实难弄,尤其是产量不多,最后便不了了之。


“一台机床,一台冲床!这次,换了多少东西啊!”


陈宫站在旁边开始数落这次的收获。


“咱们自己先赚了一台机床,这是大头。”


杨佑宁听了点头。


“然后是剩下的材料,我看了,钨合金能做三之一台机床,其他材料也不少!”


“更重要的是,还有一套刀子。这收获不小了吧!”


王国栋一旁笑着,“不少,不少!”


最后陈宫拿过后勤主任递过来的明细,将目光放在货物物上。


“毛毯百条,这可是好东西。电风扇三十台,也是买不到的,其他杂七杂八的不说,就这两种,够可吧!”


杨小涛上前拿起一台电风扇,个头不大,也就半米高,但挺沉的。


铁外壳,扇子也是铁的,最外层用铁丝编成的铁壳。


翻过来看下,还是沪上产的。


这种风扇比起后世的风扇小的多,甚至功率只有二十瓦,却是当前畅的存在。


“够了,不过再多些更好!”


杨小涛说完,众人再次笑起来。


杨佑宁更是走到跟前,“放心,这又不关一锤子买卖,那冲床图纸给我留好了,下次他们再来再敲一笔!”


“哈…”


“对,咱们以后机会多的是!”


“来,分果果了,都说说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