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1225 我还你华夏最好的

1225 我还你华夏最好的

作者:八零阿涛 返回目录

汽车厂中,一辆辆三轮车正在组装着,工人们熟练的将部件组合在一起,娴熟的技能加上经验,让每一个部件都能准确无误的安装上。


只是,这与红星机械厂差不多忙碌的情景,却让人觉得少了一份生机。


这里面,除了机器的吵闹声,再没有多余的声音。


工人的脸上,也没有热情的骄傲!


这款跟全通三轮车有七分相似的三轮车,这款纯华夏血统的汽油三轮车,却有着与全通三轮车迥异的命运。


自从开始制造到现在,汽车厂一直期待的外贸消息并没有传来,让工厂众人的热情慢慢冷清下来。


车间的状况并不是特例,整个汽车厂都是如此。


姜厂长坐在办公桌前,皱着眉头看向桌上的报告。


这是一份关于机械厂摩托车的报告。


重要的是,这款摩托车使用的是汽油发动机。


更重要的是,这款发动机,是人家自己做出来的。


也就是说,他们虽然占了第一个国产汽油发动机的位置,但机械厂紧随其后,立马就做出来了。


而且,根据小道消息,这发动机根本就没用到太多资源,完全是由杨小涛一个人设计制作出来的。


突然的出现,让所有人措不及防。


即便是一机部也没做好准备,让那些还有些想法的人,只能偃旗息鼓。


而就是这种突然出现,表现出的意思就是,我们不是做不出来,只是不想做。


只要想做,就没有做不出来的。


而且,还会做的更好。


就跟柴油发动机似的,机械厂已经做大做强。


通过一系列的产业,确立了工厂的优势。


再加上周边服务的工厂,其规模已经远超一般的大型工厂。


超大型工厂,或者更合适。


现在国内说起柴油发动机来,首数的就是红星机械厂。


什么汽车厂,根本不上数。


而现在,这是要开始进军汽油发动机了?


“他娘的,不给人活路啊!”


将文件放下,姜厂长有些头疼。


跟这么一群变态在一起,总感觉自己好没用啊!


就是追赶,也得让他们看到背影啊。


现在连背影都看不到,怎么追。


一瞬间,颓废的神情出现在脸上。


只是很快,姜厂长的脸色就调整过来,接着就看到桌上的另一份文件。


这是一份关于他们三轮车的报告。


上面的内容有两个,不用看也能熟记于心。


一个是外贸那边的消息,对方没有相中。


也就是说,出口的事,黄了。


这是个坏消息。


另一个算是坏消息中的好消息吧。


虽然无法出口挣外汇提高国际声望,却可以在国内刷下存在感。


他们的三轮车收到了国内的计划订单。


也就是说,生产出来不愁没人用了。


起码做了点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好事。


“小徐!”


姜厂长喊了声,门外的秘书立马走进来。


“将这份报告给宣传王主任送去,让他琢磨琢磨发布出去。”


小徐点头,随后离开。


姜厂长起身,站在窗外。


现在他们的三轮车还能用在国内,但以后呢?


从国外的反应来看,质量上是无法与机械厂相比的。


之所以这样,应该是对方产能问题,若是解决了产能,将目光放在国内。


那…


姜厂长握紧拳头。


只是下一秒又无奈的松开。


对方也在研究汽油机啊!


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


“他娘的!”


“杨小涛,到底是个什么人啊!”


……


下班前,杨小涛回到办公室里。


在车间待了一下午,连口水都没来及的喝,不过成果显著。


先是三车间的工人熟悉了汽油发动机的生产流程,掌握了机床生产部件的工艺,发动机的生产有条不紊。


四车间也掌握了摩托车的部件生产,只是对材料的需求又多了,这让陈宫很是头疼。


钢铁还好说,但其他的合金材料,哪怕只是寻常的铝合金,也不是容易搞到的。


现在全国大搞建设,铝合金也不是好弄的。


原本杨小涛打算烟筒用铝合金的,现在只能改成不锈钢的了。


虽然不锈钢同样珍贵,但作为出口产品,关乎着工厂的品牌形象,杨小涛可不敢马虎。


等回来的时候,第二辆摩托车已经组装成功,发动机运转无碍,操作上也符合设计初衷。


杨小涛搞的那一辆好多人没见到,但现在这台,却是被大家所熟悉。


如此高大威猛的摩托车,立马就被车间工人所喜欢。


尤其是男工人,更是恨不得上去试试,拉风一回儿。


国内不是没有摩托车,甚至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但大部分都在军中使用。


而且因为进口部件的成本问题,并没有普及。


所以对眼前的摩托车,众人看着就是眼热。


将摩托车留在车间继续检测,杨小涛回到办公室,却是想着另一件事。


坐下没一会儿,娄晓娥下班离开,杨小涛拿起电话,拨通号码。


响了一阵,就在杨小涛要挂断的时候,电话被接起来。


“喂,这里是后勤二局。”


听到话筒里的声音,杨小涛赶紧开口,“你好,我是红星机械厂的杨小涛,是薛主任吗?”


“杨小涛?哦,杨总啊,我是王观,薛主任在开会,一会儿回来。”


“王组长,你好,你好。”


“您找薛主任有急事吗?有的话我去叫他。”


“不用,等他忙完给我回个电话就行。”


“好的。”


挂断电话,杨小涛拿出笔在桌子上敲打一会儿,随后看向一旁的潜艇模型,总觉得这模型有点邪门。


“鹦鹉螺号,这名字真稀奇。”


拿出本子,在上面继续哗啦起来。


看着本子都用了大半了,杨小涛深吸气,“陈永森,你这家伙最好别玩我。”


阿嚏~~~


“三木,你今天是咋了,一打一喷嚏,不会是感冒了吧。”


一旁的赵川看着陈永森焉焉的模样,不由开口问道。


陈永森揉揉鼻子,“不,不知道。”


“可能是,鼻子痒痒吧。”


“别说话,马上就要开过来,赶紧记录,这次实验要是失败了,下次再申请还不知道啥时候呢。”


一旁的徐宁开口提醒着。


几人赶紧将注意力放在面前的锅炉里。


张老道站在一旁,同样紧张看着。


“都远一点,要出锅了。”


另一旁,钢铁工人上前,操作着转炉,将一锅钢水倾倒下来,然后注入到做好的模具中。


这模具,是老道几人用防火砖以及其他材料做出来的,为的就是方便观察‘合金’。


嗤拉


随着钢水的注入,周围的温度急剧提升。


没一会儿,几人的脸上就露出失望神色。


做的实验多了,只要看一下钢水冷凝时的颜色就知道成败。


“唉!!!”


徐宁叹息着,将手上的记录本扣在脸上。


其他几人也是深受打击,好不容易商量出最可能的比例,但结果,还是失败。


“同志们,这就放弃了”


张老道心里也是失望,不过作为过来人,这时候可不是泄气的时候。


“来,我给你们说下,当初在西北那里,为一个数,算十八遍的事。”


说着走到几人跟前,一屁股坐下。


几个年青人纷纷靠过来,这段时间相处,他们也知道张老道的来历,对于那惊天动地的存在,非常好奇。


“那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当年联盟撤走的时候,一名.”


铃铃铃


桌子上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吓了杨小涛一跳。


看了眼手表,都七点了啊。


放下笔,拿起电话。


“杨厂子?你找我。”


“薛主任。对啊,有点小事让您帮个忙。”


另一边,刚开完会的薛主任端着水杯,润着喉咙。


他们这会整天开,开起来就没完。


当然,也与当下的任务有关。


飞机设计图迟迟定不下来,另一边还等着上天,这一天一催促,谁受得了啊。


其实他们也不是没有进展,涡喷发动机的图纸有现成的,联盟提供。


但他们想要在此基础上改进,这就有难度了。


其实,在三机部那里开始着手了。


只是


薛主任将思绪拉回,最近事太多,又是天上飞的,又是水里游的,连战士们手上的家伙都得操心,搞得他一闲下来脑子里就蹦出各种事。


“杨厂子,你说。”


喝口水,压下思绪。


杨小涛随即将自己的困难说了下,“老薛,说实在的,你别笑话。”


“这狗日的什么鹦鹉螺的,真邪门。”


“我这八级钳工,工程师竟然找不到放鱼雷的地方。”


“要不是怕拆坏了,我真想拿刀子给它撬开,看看里面是什么做的,邪门。”


“没办法,只好让您找个熟悉潜艇的人过来看看,帮忙将这鱼雷给装上。”


杨小涛看着桌子上的潜艇,咬牙说着。


“杨厂长。”


“你,你刚才说是啥?”


电话那头,薛主任放下杯子,眉头皱起?


“我说想把它撬开。”


“不是,你说它叫啥名字?”


“嗯?英文写的,什么鹦鹉螺号,也不知道对不对。”


啪嗒


电话里传来一声清脆的响声,杨小涛皱眉,“薛主任,你,咋了?”


“杨厂长,你,现在在哪?”


“在办公室啊。”


“好,模型也在是吧。”


“是啊。”


“等我。”


声音落下,电话那头就没了声音,杨小涛看了眼电话,然后啪嗒一声放下。


“等你?啥意思?”


“不会要来吧。”


看看时间,杨小涛很是无语,自己还没吃饭呢。


不过对方要过来,他也不能不见啊。


起身,往餐厅走去。


不管如何,先把肚子填饱了。


等杨小涛再次回到办公室的时候,门卫打来电话,杨小涛知道是薛主任来了,让人放行。


片刻后,走廊里传来哒哒的脚步声,然后在保卫的带领下,门被推开,薛主任大步走进来。


杨小涛起身迎接,薛主任跑的急,呼吸还不通畅,就是如此,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模型,在哪?”


“写别急,喝口水。”


“呐,就在那。”


说着递上缸子,指着桌子上的模型。


薛主任咕咚喝了大半,随后一抹嘴,快步上前。


“是它,真是它啊。”


围绕着模型看了又看,更是双手捧起来,小心看着,最后郑重放在桌子上,脸上浮现出兴奋神色。


“什么是它啊,到底是啥?”


杨小涛狐疑,薛主任却是认真看着杨小涛,“杨厂长,你这模型哪来的?”


“哪来的?人家回礼给的啊。”


“人家?谁?”


“就是.”


当即杨小涛将上次的事情说了一遍,当得知对方从合众国那里买回来的,薛主任的脸色更加兴奋,差点忍不住内心的激动跳起来。


“杨总,这潜艇的模型我要带走。”


“不是,我是让你来修的,你带走算啥?”


“杨总,这么跟你说吧,这东西,对咱们国家潜艇研究很重要。”


薛主任已经将潜艇抱在了怀里,大有不给就抢的架势。


“不是,不这,啥都不说,就拿走,我儿子的玩具啊。”


薛主任脸上难得严肃,“有些事,我不能说。”


“但请放心,我给你儿子做一个。”


“这可是国外货。”


“我还你华夏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