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1805 一审吓一跳

1805 一审吓一跳

作者:八零阿涛 返回目录

下午。


陈冲汉带着人去了一车间,手下韩丽燕则是去了三车间,而刘国刚去的是车队。


一车间里,黄得功接到陈冲汉后,便按照审核流程展开工作。


虽然陈冲汉在技术上出类拔萃,但来机械厂的时间毕竟太短,对于车间的实际情况并不熟悉,还需要黄得功这个主任配合。


当然,黄得功早些年做锅的时候就跟在杨小涛身后,算是杨小涛的嫡系,也深知杨小涛的处事风格。


他想要做的事,可以接受失败,但决不接受糊弄。


所以对于陈冲汉的检查,那是百般配合,要什么,提供什么。


当然,发现问题了,脸色也是难看。


但这次的主题明显,就是要找问题。


要是一点问题没有那才见鬼了呢!


他只希望自己车间比其他车间问题少点,这样也能面上也好看些。


相比起陈冲汉还需要黄得功陪着,讲解着。


韩丽燕本身就是车间工人,这几个车间熟的不能再熟。


来到三车间根本不用战雷陪着,直接就在车间寻找问题来。


以前她在这里工作过,也见过不少问题。


只是那时候,大家都是同志,加上她也只是个组长,有些事管不着。


有些事,又不好意思反应,便没再过问。


现在她是内审员了,还是副组长,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对得起肩头的责任,对得起杨总的看重。


“田组长,这里的保养记录找一下。”


韩丽燕站在机床前,身前的中年汉子听到要记录,一脸的扭捏。


平日里,他们这个组在机械维护保养上就耍小聪明,别人都是拆下来仔细清洗,他们却是糊弄,草草了事。


她们组的小六子看不惯,说了两次,结果这组的人说他们是多管闲事,自己干好自己的就行。


为这事,小六子也是一肚子意见,说有那清理的时间,还不如多做个部件呢。


这搞得其他组员也想应付了事。


最后还是被她说教一顿,不为别的,因为这是工厂的制度,得遵循。


“韩,韩组长。”


中年汉子看着韩丽燕面色发苦。


这女人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彪悍起来,工厂里的爷们都害怕。


以前郭大撇子都不敢招惹,据说那个许大茂招惹了她,就被她带着一群老婆子给扒了个精光,然后还拉到走廊里,差点被人笑话死。


更重要的是,这女人是认死理啊。


“田组长,请配合我们工作。”


韩丽燕冷声说着,汉子只能咬牙从一处角落里拿出记录本。


看这样子就知道,这记录不重视。


否则谁会让本子在角落里吃灰啊。


韩丽燕接过本子,翻看两页随后问道,“田组长,按照规章要求,需要每周进行一次大清理,每天记录机床状况。”


“可这上面,只有一月份的记录,其他的记录在哪里?”


“我”


“我们做了,但忘了记录。”


田组长想到理由,赶紧解释着。


记不记跟做不做这可是两个性质啊,前者还能说的过去,要是后者连做都不做,那性质就变了。


周围的组员也连忙开口解释,一个劲的保证是真的做了,至于做成什么样,那就难说了。


不过眼下韩丽燕只查记录,至于机器保养情况嘛,自然有人会查。


韩丽燕将本子交给身后的组员,“这件事是不符合项,希望田组长今后彻底落实工作。”


田组长摸着额头汗水,他知道这次开不符合项是板上钉钉了。


不过他也不敢扎刺,谁不知道内审组的背后是杨总啊,那可是尊大神。


而且主任也都交代了,谁也不准跟内审员脸色,有问题就认了。


再说了,这次只是记录不及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就是罚钱,那也是小事,总好过铁饭碗丢了吧。


韩丽燕看完这组的记录,随后去下组寻找,继续检查记录。


这一次,不少组提前了解情况,不少人开始疯狂补着记录。


于是,在一次审核中,韩丽燕伸手一抹字迹,手指头上都是墨水。


然后看着面前的组长。


这人更加尴尬,这补记录,好歹弄干了啊。


“徐组长,这已经不是记录的事了。”


“在杨总的要求中,这种行为是弄虚作假,是非常严重的不符合项,而且涉及诚信问题,这点,对不起了。”


韩丽燕神色凝重,分外严肃。


身后的人忠实的记录着,他们从离开校园后,进入内审部的第一节课就是,实事求是,是什么就是什么。


不能作假,不准撒谎。


对他们而言,诚信更加重要。


因为这记录的一笔一划,很可能左右事件的发展,甚至会左右一个工人的命运。


他们知道诚信的重要,推己及人,自然希望其他人也重视。


啪嗒


徐组长瘫坐在地上,他没想到,这,这补记录竟然比不补犯的错还大。


“我,我”


“我没有啊.”


身后组员也是各个面如土色。


这一刻他们才体会到,什么叫诚信大过天。


周围人看了一个个心里咯噔一下,那些还在补记录的纷纷被叫停,然后对着本子使劲的吹着,生怕又是一个‘诚信’问题。


这个插曲并没有阻止韩丽燕继续查下去,她在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一定要将发现的问题,都找出来。


决不能让这些问题、隐患,危害革命建设。


就在韩丽燕带着人在车间里展开行动的时候,其他几个小组也针对性的进行内审工作。


他们的收获或许不如韩丽燕来的迅速直接,但每一次审核、检查,都是细致条理,有依据的就按照依据来,看对方是否做到。


没有要求依据的,那就了解情况,回头将这些交给体系处和法规处,看看能不能制成体系。


众人各自忙乎,杨小涛却是跟刘怀民几人回到了办公室。


现如今内审开始走上前台,他只需要站在后面提供助力就行。


书记办公室里。


杨小涛拿出烟,杨佑宁立马接过,从里面抽出一支。


这眼看着到来月底,手头上的资源有点少啊。


陈宫见了笑道,“老杨,你这不行啊,还没月底就没货了啊。”


杨佑宁冷哼一声,“你这家伙,要不是你起哄让我请客吃饭,我能买不起烟嘛。”


“哎呀,堂堂机械厂厂长,竟然买不起烟,说出去谁信啊。”


陈宫故作不信的笑着,杨佑宁却是叹息着,“哎,谁说不是啊。”


他那一大家子,都靠他这点工资养活,这次又认了个儿子,家里媳妇更是将资源往孩子身上倾斜,他这边的‘资源’自然就少了。


“老杨,我看不行就戒了吧。”


刘怀民在一旁劝着。


对于烟这东西,有就吸,没有就不吸,不是工作需要,基本上不买烟。


发到手的份额,基本上给家里人了。


不像杨佑宁陈宫这些大烟枪,走到哪里兜里都得揣着烟。


当然,要说谁身上烟最多,那肯定是杨小涛。


只是杨小涛只有在人多的时候分分烟,自己吸得到是不多。


可以说,杨小涛的烟就是为别人准备的。


杨佑宁听了刘怀民的话立马摇头,宁愿少吸烟,也不能没有烟啊。


“昨天下午常春汽车厂的金自强去我那找我了”


杨小涛给王国栋点上火,趁机插口说道。


“他?来四九城了?找你干嘛?”


杨佑宁开口,东北那旮旯里,他熟。


这个金厂长,可不是省油的灯,能力有,本事有,但做人方面嘛,难免有些傲气。


随即杨小涛将情况说了下。


听完后,几人对视一眼,然后陈宫有些不可置信的呢喃道,“咱们发展到这个程度了?”


杨小涛认真的点头,“当时我也觉得诧异,不过想想吧,也有可能。”


“基础不是一天打牢的,也不是说搞就能搞起来的,咱们步子不能迈的太大。”


刘怀民从桌上拿起烟盒,自己点了一支,听到杨小涛说的点了点头。


“小涛说的有道理,咱们要领先,但不能脱节。”


“这件事,咱们得好好规划规划。”


杨佑宁也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随即点头,“咱们最好调查一下国内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来,不能想当然了。”


“最好跟陈老黄老他们沟通下,让下面的基础尽快提升起来”


几人在办公室里讨论一番,杨小涛便回到办公室里,从空间中取出昨晚设计的脱粒机,继续‘实验’。


审核第三天。


经过前两天的内审工作,工人们觉得差不多摸到内审工作的脉搏了,觉得将记录、章程准备好,就能通过审核了。


结果第三天开始,工人们就发现,这次内审的方向变了。


不再是重点审查记录,而是在现场抽查起来。


二车间。


质检处四组组长张广木带人检查。


此刻,张广木站在一处晨星机床前,面前站着负责操纵机床的小组人员。


领头的组长是个中年人,等级也达到了七级,在这里算是骨干员工了。


不过张广木并没有询问组长,而是拿起一旁的机床维护保养记录,看着上面的记录,随后开口问道。


“林国富同志,在吗?”


身前几人立马看向一旁的青年。


面对众人的目光,还有张广木的询问,青年咽着唾沫上前,“我就是!”


“你好,林国富同志。这份记录是你写的吧!”


青年点头。


“是,是我写的,我按照要求,每周都会清理一次,然后记录!”


青年好似早就想好了,说的比较快。


“好,记录的很及时,你们每周都会按要求来做吧!”


青年继续点头,“是的,我们都是按照要求做的。”


张广木嗯了一声,一副和煦模样。


就在众人以为这次审核到此结束的时候,就听到张广木开口询问,“既然每周都保养,那请你介绍一下具体保养的措施吧!”


“正好也让我们这些门外汉跟着学习学习。”


“啊?”


听到张广木的要求,青年瞬间惊慌,下意识的回头看向组长。


组长没想到对方竟然询问这个,也有着慌了神。


周围的工人听了也都是后背一凉。


他们根本就没往这上面想啊!


不是都看看记录吗?还能这样审核?


许多人心里都是咯噔一下,这记录上写的是保养了,要是说不出来,那不是作假吗?


三车间已经发现一例弄虚作假了,说是严重的诚信问题,整个机械厂都知道了,那可是出了名的。


据说三车间的主任战雷当场就发了脾气,将手下的组长训了个狗血淋头,估计这次开会,也得挨训。


现在好了。


这林国富要是说不出来,或者说错了,那他们二车间…


不少人将目光看向主任常明杰。


估计这位得跟战主任作伴了。


此时,常明杰的面色凝重,他也没想到,内审员竟然还有这法子,却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心里突然想要开口帮着解释,可想到会议上杨佑宁等人说的,也只能站在一旁,无奈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