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第五形态 > 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春秋繁露

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春秋繁露

作者:一只辣椒精 返回目录

送礼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投其所好。


如果想在朝贡获得新帝的赞扬,那么就要摸清楚新帝的喜好。


「陛下喜好人才」公孙弘道:「如果江都之地举荐百人前往长安,这应该能讨陛下欢心!」


「好主意」张学舟点头道:「可咱们要如何凸显董夫子在这其中的作用,董夫子在江都有上百位门生吗?」


「弟子想学艺没三五年不行,临时授学怕是来不及」董仲舒为难道:「江都之地好武风,我弟子少有人在这边,而且江都王很难送人才去长安,就算不是选择我的学生,他也难于送陛下一批饱学之士。」


「朝贡只是送礼,这不是为了讨好陛下就去掏空自己家底」张学舟认同道:「这个礼必须能让陛下欢心,又与董夫子挂钩,还要江都王能承受,甚至要让他乐意拿出来!」


「这就难了啊!」


公孙弘喃喃。


别说公孙弘头疼,江都王这些日子没少为了这件事情头疼,而江都王麾下亦不乏人出谋划策。


江都王想抓一条龙与新帝分享是真心思,这种碰巧的机缘让江都王愿意分享,而较为重要的原因也不乏江都王难于独自占用,有极为自然而然的风险均摊心思。


众人低声议论,所涉及的礼物从江都送饱学之士到钱财、甲胄、武具、珍宝等物。


如果朝着帝王敬献钱财,这其中的钱财就不止十万金,哪怕百万金都会是羞辱帝王,这需要掌握一个极好的尺度。


而除了赏剑盛会,各地诸侯王实际上还有正常的朝贡,所涉及的正常朝贡规格就包括了钱财等物。


钱财不是不能送,送钱财就没董仲舒什么事情了。


张学舟连连说了三个标准,这实际上也是众人所必须考虑的事情。


一个标准能做到,三个标准无疑是极高,哪怕聪慧者也不免大伤脑筋。


而且他们决议的速度需要快,谨防江都王没有方案之下真的运送一批钱财去长安城。


「珍宝没有恒定的价值,这是最适合牵涉仲舒的敬献物」公孙弘道:「而江都王一般情况下也难于去转换成正常价值,这也可能讨得陛下的欢心!」


「这应该就是江都王此前的屠龙方案了」董仲舒无奈道:「这个事情没法达成!」


「仲舒没有在水府中获得什么重宝吗?」


「不曾!」


「东方朔你嘴里那颗龙珠呢?」


「被取回去了,如果您能取回来,那事情就好办了!」


高邮水府曾经是最佳敬献的机缘,但这桩机缘在各种巧合之中变得没有丝毫用处。


公孙弘看着董仲舒,又看了看张学舟,只觉这两人身上再怎么抠都没法抠出来。


虽说他心中有怀疑董仲舒和张学舟藏了点什么,但两人既然都做出了担保,那事情确实没法再问下去了。


「可惜了,如果与司雨大龙神这些龙王有关联,他们随意拿一件河海重器就是我们朝廷难得一见的奇珍」公孙弘惋惜道。


众人当下不仅仅是没法抓龙,也没法夺到龙珠,更是与龙王们没有关联。


这条路彻底堵死后,公孙弘也不得不重新思考方向。


「仲舒,我记得你此前就想弘扬儒家经要,何不趁此机会整理儒家学说敬献朝廷?」


思索了许久,公孙弘才提出了一道可执行的方案。


「我不是敝帚自珍之辈,但我修为不足以鼎盛,说话出去难于让人信服,哪怕是着书也会被堆在藏书阁中」董仲舒道。


「仲舒虽不是我们汉王朝第一人,但我们儒家曾经出过孔圣、孟圣,一个学派拥有双圣已经堪称


顶级底蕴,陛下怎么的也要考虑三分」公孙弘道。


「黄老学派有老子,有庄周,同样是双圣的存在,而且他们是当年代少有争议的第一」董仲舒道:「黄老道在朝廷一日,我们儒家双圣的名声就会被压一筹!」


「世人都只看那风云中第一人」公孙弘惋叹道:「我们儒家双双第二其实也很厉害的了!」


「那可不!」


董仲舒虽说是在婉言推辞,但心中还真被公孙弘说得一动。


如果敬献儒文经要,他确实能直接插入朝贡,而且江都王对他这种敬献之物必然也乐意收下。


董仲舒当下难归长安,通过江都王敬献儒文经要也是正常之举。


但他的经文要如何去讨新帝欢心,这就要看董仲舒的硬本事了。


「还望次卿和东方朔能助我一臂之力!」


思索了数十秒后,董仲舒才邀请了公孙弘和张学舟。


一个公孙弘同样是儒家的大儒,不提穿插内容,公孙弘做审查没有任何问题。


而涉及张学舟主要是阴阳家的牵扯,董仲舒需要阴阳家的阴阳五行等知识。


此时离他糅杂阴阳五行到儒家万物天人感应还有些许距离,董仲舒觉得自己可以打个初稿先敬献上去。


虽说他没有完全去实践,但从理论上而言,董仲舒觉得自己的理论是可以实现的。


新帝不会改头换面跟随董仲舒修行,但董仲舒还真有一些内容会与新帝修行重叠。


董仲舒连连思索,又不乏比划,心中亦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


如果心中没有笔墨,着书十年也不会有什么内容。


而只要心有成竹,哪怕三五日也能成书。


董仲舒寻思过后,不免也去寻了竹简,又执上了笔。


「我说,次卿听,东方朔补缺!」


董仲舒邀约了两人。


他执笔数秒,而后才在竹简上重重落笔上‘天人感应篇"五个字。


「仲舒,你掏了自己的压箱底敬献是重注,但也要谨防这份东西敬献江都王后到不了陛下手中」公孙弘见到题首五个字开口道:「只有归于平凡才会让人不产生不轨心思!」


「次卿所言有理!」


董仲舒点头。


他初写五字就被公孙弘所纠正,这让董仲舒不免也庆幸有公孙弘在身边。


公孙弘学识和能力另说,在谨慎处理事情上无疑是有更多心得。


这让董仲舒思索片刻,天人感应篇五个字的竹简随后被弃用,转而是换成了《春秋繁露》四个普通之极的字眼做了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