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在大虞长生 > 第139章,方门

第139章,方门

作者:吃红薯不 返回目录

时间就如白驹过隙,从指缝中,不经意地溜走。


可就如:平缓的河流中,时而也会泛起浪花,这般平静的日子中,也会有不经意间的惊喜。


“唳!”


方锐收到鸿雁传书:“于谦那小子,进入紫霄阁了啊!”


他与自家学生之间,多有书信往来,自然知道:于谦进入官场后,十年在地方做出成绩,五年在朝廷任事,如今,不过三十岁出头,已经要进入紫霄阁了。


这在青史中,也算是最年轻的一批了。


咚咚咚!锵锵锵!


上洛城中,锣鼓声喧天,大片烟花绽放。


‘混沌四象幡’撑起的光幕流转,将洛河水倒映入天上,粼粼波动,更有无数金花光影,从半空飘落。


城中各处,皆是可见,满城议论声响起。


“怪哉!怪哉!这个时节,可不是州考放榜之时,‘洛河天榜’怎么就突然出来了?”有人惊奇道。


“是啊,莫不是出错了吧?”


“两位兄台,看清楚啊,这可不是‘桂榜’,‘桂榜’飘落的是桂花光影,这次却是金花。”这是个瞧得仔细的。


“应是有大事。钟老见多识广,可知这是何征兆?”


“莫非是……”


一位白胡子老者似乎想到什么,眼睛一亮,抚须道:“我若猜的不错,应是我上洛城中有人入了紫霄阁,这可是天大好事啊!”


“快哉!快哉!又有一人入紫霄阁,我上洛名教大兴,今日当去勾栏听曲。”


“只是不知是哪位龙凤?怎么还不出来,我也好上门去亲近一番。”


“莫急!莫急!很快就有结果了。”


……


一支盛大的庆祝队伍,在去了于家后,又敲锣打鼓前往方家。


“方兄,你是谦儿的老师,他能有今日,十分功劳,你独占八分啊!”


于嵩握着方锐的手腕,激动道。


“哪里?是他的资质好。”方锐摇头。


“资质再好,也要后天教育,反正我就认定了方兄,方兄,你当与我、谦儿共享这份荣耀!”


于嵩大笑着坚持道。


不多时后。


一道‘太初金榜’的能量,从大虞神京破空而来,与‘混沌四象幡’衍化的光幕碰撞,生成一道明亮的金色光柱,直入九霄之上。


在那道金色光柱周围,视野之中,满是如烟花般绽放的七彩华光。


再之后,那道金色光柱中,于谦、方锐、于嵩,三人一前两后的身影升腾而起,俯瞰上洛。


此一幕,真真是:比‘桂榜提名’还要风光无数倍!


……


“那位入紫霄阁者,竟是……于家麒麟子?!不出所料,不出所料啊!”一人感叹。


“我记得,是那个十五六岁就桂榜提名的神童,如今,一晃十五六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啧啧,真是风光!我若有这么一遭,就是立刻去死,也值得了。”


“于阁老身后,那两人中,一个我认识,是他的父亲,行商的。另一位是……怎么看着好眼熟?”这人喃喃道。


“是方夫子啊,这你都认不出?”当即有人开口。


——方锐在上洛城中,还是颇有些名声的。


“当初蔡老断言,方夫子的学生中,四十年中,必有入紫霄阁者,如今断言成真啦!”


“方夫子,奇人也!咦,老兄,你怎么这么激动?”


“哈哈,我的娃娃正是方夫子的学生,对于阁老可称得上一句师兄,他日若进入官场,这就是同师门的臂助呐!”


“憾不能入方夫子门下。”


旁边一人闻言,语气羡慕至极:“方夫子门下,真正是成才者众多,今后大虞官场,或可自成一势力,曰:方门。”


……


方家。


方薛氏满头银发,慈祥地笑着抬头:“锐哥儿他爹,一辈子悬壶济世,没想到轮到了他,却是弃医从文,桃李满天下。”


“锐哥儿自己出息,阿婶,也是您教得好。”三娘子说着,美眸望向天幕。


两人语气中,皆是有着自豪,与有荣焉。


后院。


方灵、囡囡并肩而立。


“兄长好厉害!”


“嗯嗯,一直都是,阿锐哥做什么都能成。”


囡囡如秋水般的明眸,一眨不眨,倒映出天幕上的流光溢彩。


“若非兄长……”方灵微微摇头,没继续说下去。


可囡囡明白方灵未说出的话:若非方锐这么优秀,有了比较,她们怎么会对别人看不上眼,始终不想嫁出去呢?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人啊,在年少时,就不能遇到太过惊艳的人!


……


于谦入阁,名声在上洛城中传扬,引发巨大轰动。


不但是于家被踏破了门槛,就连方家,都连带着门庭若市。


拉关系的;送礼求收徒的;希望借助方锐关系求于谦办事的……


烦不胜烦。


方锐索性关上门,招呼门房,对这些来人一概婉拒。


他这人,不喜欢麻烦,更不喜欢给人添麻烦。


可一般人能挡,自家学生却挡不了,这些学生也没刻意多做什么,仅仅上门勤些,人多势众,自发就形成了以同师门为纽带的关系网。


大虞官场‘方门’之名,自此渐渐传出。


……


又十年后。


于谦主导,在朝堂掀起一场针对武道、朝廷灵师的革新,新政开始一月,遭遇如潮反对。


反对派剧烈反扑之下,于谦下狱,判决秋后问斩。


政息,人将亡。


史称‘一月新政’。


……


上洛。


原本,门庭若市、络绎不绝的于家,一家子成了臭狗屎,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就连方家都冷清不少。


“方兄!方兄!”


这日,于嵩找来,下跪哀求:“方兄,求你救救我儿!”


“于东主起来吧!”


方锐叹息:“此事我已知晓,我为他的老师,既然分享这份荣耀,自然该承担相应之责任,我这便写信。”


“只是,成与不成,不敢保证……”


此世名教,尊师重道,特别是官场,若是此点名声有亏,是决然走不长的。


他又是‘方门’的精神领袖,以往从不乱说话,多加干涉。


故以。


综合来讲,方锐这第一次出手,分量是极重的。


但,说句真心话,也就这一次,以后,就没这么好用了。


可以说:这一次出手,就消耗方锐教书以来,所积攒下的大半人情。


于嵩自然是知道这点的。


“如此,已足够了。方兄啊……”


他一语未尽,眼泪哗啦啦啦留下,感激涕零跪下:“我替我儿,给方兄磕头了。”


“无妨,人脉、人情,此般外物,于我如浮云。”


方锐阻止于嵩,摆手道。


这是实话。


他大半辈子所结交的人脉关系,在眼中真如浮云,并不太在乎,真正重视的,乃是归于自身的伟力。


当然,不在乎归不在乎,可这毕竟是一枚重要筹码,方锐权衡之后,还是愿意为于谦抛出。


‘于谦这个弟子,我是了解的,记情、重义,此番,就算作投资吧!’他心中暗叹一声。


……


一旬后。


大虞神京,旭日初升之时。


‘方门’十二核心牵头,纠结京官七十二人,联名上书,为于谦求情,言‘于阁老无私心,其心如昭昭日月,圣皇有言:不因言获罪,不因政见不同杀人,实乃不可死者……’


七十二人齐诵正气歌,共闯‘太初金榜’天心鉴,‘浩然之气’直冲霄汉。


‘太始帝’听闻大震,曰:“既无私心,必非奸佞,于卿罪不致死。如太祖令,当赦也。”


最终,于谦得赦,外放荒州。


史称:方门七十二贤死谏。


……


方锐一封书信,搅动如此风云,让上洛城中无数人对他重新审视。


‘方门’之名,一时大噪。


方家。


“唉!”


方锐却是一声叹息:“于谦那小子,刚正不阿,和我门下其他弟子并不太亲近,这次他们出手,真真是看在我的面子上。”


“嗯,那核心十二人多为自愿,其它人么,恐怕多是被自愿,为声名所裹挟。”


“不过,也就这第一次好使,下一次就不行了。”


即使能行,他也不大敢了。


“于谦啊于谦,你好自为之,我可救不了你下一次了。”方锐眺望荒州的方向,喃喃道。


……


此后,于谦主政一方,废寝忘食,三年后,以功绩强升中枢。


因为是在规则范围之内,纵使有很多人看他不惯、很不爽,可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其实,于谦只要放弃新政,仕途未尝不可打开另一片局面,可他若真能放弃,就不是他了。


这一次。


于谦吸取教训,没再步子大了扯到蛋儿,一点点怀柔试探,可武道、朝廷灵师改革当真是禁忌,稍有苗头就再次被群起攻之,打压外放。


如此,三起三落。


于谦的身体,在案牍之劳形的摧残下,再也坚持不住,五十出头就亏空重病,致仕回到上洛修养。


……


回到上洛后,方锐给于谦的诊治,倒也尽心。


不过,于谦并非武者,比之当初周长发的情况还要糟糕。


仅仅半载,就到了最后时刻。


这日。


方锐正装出门,准备送自家这个学生最后一程,也有预感,此行,大半生积攒下来的许多疑惑都将得到答案。


……


上洛城外,洛云亭。


在这高处,可以看到,秋日如血的残阳之下,洛河水滔滔,鹜鸟高飞。


当真是: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方师来了?!”


于谦起身相迎,执弟子礼。


是的,这个天下闻名,被无数人敬、无数人恨的于阁老,在方锐面前,态度恭谨至极。


这一幕,若是那些人看到,怕是眼珠子都要掉一地。


“你……唉,坐吧!”


方锐深深看了一眼自家这个学生:身穿布衣,身形单薄消瘦,面上有着不正常的红光,精神头儿却很好。


“今日,并无师徒,咱们之间就随意说说话。”


两人白发苍苍的人儿,在石桌后,相对而坐,一壶浊酒荡漾,倒映出飞鸟与晚霞。


“你啊!”


方锐叹息着,面露回忆之色:“我还记得,收你做学生的第一日,就提醒你,要学得存身之道。”


“可你……不懂恤己。”


“少时,你被传为神童,苦读不辍,废寝忘食;及长,进入官场,为案牍所累,又是废寝忘食……我还听闻,你在江州抗洪,长住堤岸三十六日,与官兵同吃住……赈灾之中,亲监赈济粮,与民同食……”


“身体亏空太重了啊!”


这般身体亏空,大大缩短了于谦的寿命极限,不说是他的医术,即使神通‘枯木常青’,都没什么作用。


“方师,我辜负您的期望了。”


“我的期望?这倒不算什么。只是,你自己……可有后悔?”


“不悔。我对得起天下,对得起苍生,唯独对不起……爹娘……”于谦说到最后,声音渐低。


“你父亲啊,我三年前,送走了他,今日,看来还要送走你。”


是的,于嵩已去了,享年七十有三,在这个这个时代,已算得上高寿。


“死亡而已,老师不是教过我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谦何惧一死?”


其声铿锵如金石,让方锐莫名想起当初的元好古。


“我不如你。”


他微微摇头:“罢了,不说这些了,我曾告诉过你,我对你的教导、帮助,亦有私心,只为在你临终前,获得一些答案。”


“这些问题么,如元老先生曾向我提过的‘灵气有毒’,还有,这大虞境内,每隔一些年数州的‘劫’……”


“敢问,老师为何想知道这些?”于谦问道。


他非是好奇,而是:要对天下苍生负责。


“不瞒你,我出身云州,五十年前南境三州大旱,亲历见证了那场灾难……后来,也曾在吴州淮阴府做过银章……再后来,才到了上洛。”


“我在底层时,见这天地如棋局;在中层时,所见皆是吃人。”


“如今,我已七十有六矣,年近耄耋,就想问问,在你眼中此世究竟如何模样?”


方锐看向于谦:“你可能满足为师?”


这是实话。


于谦身怀‘天心印’,能清楚感知得到。


“老师待我恩重如山,如此不违本心之事,谦自不会拒绝。也罢,我便将这些,连同我的志向,一并说与老师知。”


‘果然,于谦知道这些!’


方锐暗叹一声,坐正身子。


其实,这并不奇怪。


紫霄阁,乃是大虞施政顶层,许多隐秘自然要说清楚,才能统一思想,力往一处使。


“这些东西说来话长。”


于谦缓缓开口:“上古天变,大黑天猝然入侵,我方世界被侵占小半……大黑天不知用何种方法,改变了灵气性质,使得它会被负面情绪吸引……”


“而灵气有毒,并非是指这个,而是指:灵气性质改变后,上古灵修在面对外神时,体内灵力会逆反暴动,圣皇所带领的大能就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咔嚓嚓!


伴随着这些话说出,他腰间悬挂的天心印,绽放出一道裂纹,他的嘴角,也逸出一丝血迹。


“于谦,你……”


“无妨,我乃将死之人,能回报老师一二,也值了。老师还有什么问题,可尽管问。”


“天变,异界入侵,这般么?!如此说来,圣皇最终还是赢了,可他是如何避免‘灵气有毒’的?”


“这个问题啊,很简单。因为:圣皇非人哉!”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