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孽子 > 第304章 孤陋寡闻的大明太子?

第304章 孤陋寡闻的大明太子?

作者:南山堂 返回目录

古里港的码头自然没有旧港修建的那么好。


但是不少帆船进进出出,倒是颇为繁忙,不愧是东西方交流的要道上的海港。


朱瞻墉一行人的船队缓缓的进入到古里港,倒是并没有引起什么骚乱。


当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可是也到过古里港的。


这边码头的人对大明的福船也算是比较熟悉。


毕竟不管是谁看到这个年代最大的海船,都会有点印象的。


“瞻墉,虽然施济孙帮忙找了几个通译,但是会说古里语的通译没有几个,我们要是真的上了码头,根本没有办法跟人家正常交流吧?”


眼看着古里码头越来越近了,朱高炽有点担心自己的儿子不是可以在这里挣大钱。


毕竟,古里港距离大明实在是太远了。


在这里的百姓和商家,肯定是没有几个人会说大明官话的。


“作为东西方要道上的一个重要港口,古里的商人也好,百姓也好,肯定是每天都在面对不同不样的外国人,面对不同的语言。”


“对于一些交易来说,有时候不需要语言也能进行。当然了,我们有几个通译,已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了。”


朱瞻墉这么一说,旁边的朱高炽忍不住补充了一句,道:“这个我倒是听郑和说过,有时候他们在海外跟那些蛮夷交易,都是把货物和钱财摆出来,大家伸出手指示意来完成交易的。”


“反正是双方都满意了,交易才会达成。要是不满意的话,可以继续跟其他人交易的的。”


很快的,一行人就在交流声中缓缓的靠近了码头。


这么大一支船队,哪怕是作为海上交通要道的古里港,也是不常见的。


自然而然就有许多人围观。


“瞻墉,从这些人的穿衣和面相上来看,虽然黑了一些,但是都还算是健康,面黄肌瘦的那种人不是很多啊。”


朱高炽这几个月也算是遇见了不少蛮夷。


甚至在大明他也是见识过不同地方的百姓的精神面貌。


原本他觉得大明百姓的精神面貌是最好的。


但是一路南下,再来到西洋,他的观点不断地被刷新。


“爹,德里苏丹国虽然不算是一个统一的大国,但是绝对算是比较富裕的一个国家。作为德里苏丹国里面实力比较强的一个邦国,古里国的实力不比安南差到哪里去。”


“甚至由于他们地处东西方海上交通要道,不管是从西洋去南洋的船只,还是从南洋去西洋的船只,都是会在这里停留的。”


“这让古里港成为德里苏丹国最重要的港口,大量的货物都在这里集散出去,商业繁荣,也不比旧港差太多。”


虽然朱瞻墉没有到过古里港,但是结合之前施济孙共享的信息和他自己的判断,自然能够得出一些跟其他人不一样的观点出来。


“瞻墉,你这说的好像是自己在古里港待了很多年似的,谁知道会不会是因为古里国的国王想要给大家展示一副比较好的形象,所以故意安排了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人在码头呢。”


见不得朱瞻墉在那里充才子,朱瞻基在旁边插了一嘴。


“大哥,你说错了,古里国没有国王,他们的一把手是大头目,二把手就是二头目。这在郑和下西洋的记录文件里头可是有专门的描述的。”


“不过你不知道也是正常的,毕竟这种海外的相关内容,在你看来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哪怕是大明如今三成的赋税收入都跟海贸有着各种各样的关联。”朱瞻墉这么一说,也算是把朱瞻基的话给顶了起来。


那兄友弟恭的场景,就不要再指望了。


大家能够把手段摆在明面上,就已经是充分的顾忌到了兄弟之情了。


“太子爷,皇太孙,越王殿下,我之前跟我爹去过一次古里港,这个地方虽然只有十几万人口,但是当地的情况跟大家想象的还真是非常不一样。”


“在古里港,有一些注意事项大家是要注意的。”


眼看着很快就要下船了,施济孙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提醒一下大家。


免得到时候出丑了,自己成为背锅侠。


“哦?倒是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朱高炽颇为好奇的看着施济孙。


“太子爷,在古里港吃饭,他们都是不用快子的。”


“不用快子?直接用刀叉吗?也不算什么不一样吧。”


施济孙刚刚说了一句话,朱高炽就接了上去。


“不,太子爷,他们是直接用手抓的。像是当地非常有名的蛋炒饭,看上去黄黄的,他们直接就用手抓着往嘴里送。”


“刚刚来到古里港的商人,特别是我大明的商人,很多都是不习惯的。”


伴随着施济孙的话,朱高炽想象了一下那副场景,突然觉得胃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翻滚。


黄橙橙的蛋炒饭,用手抓?


这要是如厕之后忘记洗手了……


“施济孙,除了吃饭之外,这古里港还有什么特别之处不?”


看到老爹面色有点不舒服,朱瞻墉在旁边接过了话题。


“自然是有的,除了吃饭之外,古里港这边的百姓,是有着独特的种姓制度的。这种姓制度深深的影响着古里人的生活,我们要跟他们打交道的话,一定要选高种姓的人打交道,要不然是会被人看不起,甚至会影响今后我们在古里港的发展。”


施济孙虽然只是去过一次古里港,但是作为旧港的地头蛇,天天跟各个国家的商家打交道,其中也有古里人。


所以对于德里苏丹国,或者是古里国实行的种姓制度,自然也是有一些了解的。


“种姓制度?我怎么感觉跟我们大明实行的军户、匠户等分类的管理方法是类似的呢?这有什么特别的吗?”


一旁的朱瞻基忍不住插了一嘴。


在他看来,施济孙就是朱瞻墉的狗腿子。


他显然也是属于自己需要去打击的人物。


“这个……”


施济孙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


听起来,朱瞻基说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啊。


种姓制度决定了你的成分,但是军户、匠户这些大明的制度,似乎也是差不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