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孽子 > 第422章 局面突然紧张起来

第422章 局面突然紧张起来

作者:南山堂 返回目录

朱棣这么一说,旁边的亦失哈和纪纲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直接让越王殿下帮忙批阅奏折?


这可是监国太子才有的权利啊。


虽然朱棣不喜欢处理政务,很多时候都是让朱高炽在批阅奏折。


但是朱高炽是太子,没有任何争议的太子,自然是谁也不会有意见。


可是朱瞻墉呢?


他只是一个王爷啊。


上面有皇太孙,还有太子爷……


亦失哈莫名的打了一个冷颤,北京城的天,要变了啊。


“爷爷,孙儿倒是觉得可以适当的加大内阁的权力,让他们替爷爷多分担一些事务。”


“虽然这样子会让皇权有一定程度的受到影响,但是孙儿觉得只要牢牢的抓住了人事权、财务权和军权,就没有必要过多的担心。”


朱瞻墉很是大胆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朱元璋取消了宰相这個职位,为的就是加强皇权。


现在朱瞻墉反其道而行之,肯定是要解释一下的。


要不然朱棣根本就不可能接受。


“加强内阁的权力?”


朱棣细细的品味了一下这话背后的影响。


这些年,其实内阁的权力一直都是在增加的。


内阁大学士的地位,也是不断的在增加。


以前只是一个品级无足轻重的五品官员,现在也慢慢的往上提了。


虽然跟六部尚书还有差距,但是影响力却是已经在不断接近。


现在要是再提高内阁的权力,那么到时候内阁完全就可以跟六部抗衡了。


“没错,六部的事情先经过内阁处理一番,然后爷爷您再进行最后的把关和抉择。”


“这么一来,工作量可以大大的减少。”


“只要掌控得当,也可以让内阁和六部互相牵制,避免一家独大。”


朱瞻墉的这个提议,是大明今后的发展方向。


虽然大明历史上的轨道因为土木堡之变而彻底的歪了,但是原本仁宣之治时期的一些策略,本身是值得肯定的。


包括扩大内阁的权力。


“可以,那就让杨士奇也入阁吧。”


朱棣这个决定,算是彻底的改变了杨士奇的命运。


作为越王府的司马,他现在的地位自然是不低的。


但是主要还是代表越王党。


一旦进入到了内阁,背后的含义就不同了。


将来朱瞻墉登基了,他绝对会是内阁的话事人。


到时候,不是宰相,胜过宰相。


……


“纪指挥使,这个消息准确吗?”


在北京城的一处院子里头,朱瞻基和纪纲秘密的会面。


这个院子是朱瞻基专门给自己跟纪纲会面准备的。


安全上没有问题。


“这是我亲自听到的,杨士奇入阁的消息,应该这几天就会正式的公布。”


“太孙殿下,我们的动作要快一点才行了。”


“你现在还是皇太孙,在道义上是有着谁也比不过的优点。”


“但是一旦皇上改变了主意,那么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纪纲很是担心。


他虽然是朱棣的人,但是已经投入到了太孙党的旗下。


这要是将来越王党掌权了,他绝对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不说朱瞻墉会怎么他,单单亦失哈就不会让他好过。


“爷爷怎么突然会有这样子的决定?”


“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啊。”


“不应该啊。”


“我才是皇太孙啊。”


朱瞻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是非常愤怒的。


为何大家要这样子对自己?


自己做错了什么?


“太孙殿下,现在已经不是就纠结这个事情的时候了。”


“当务之急,我们是需要考虑下一步的动作,需要考虑一些特别的情况了。”


纪纲话里显然蕴含着特别的含义。


他相信朱瞻基是可以听懂自己的意思的。


“爷爷有说要立瞻墉为皇太孙吗?”


“自古以来,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他这样子坏了规矩,将来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这是带了一个非常坏的头啊。”


“再说了,我爹还活着呢,他直接就跳过太子,要把皇位传给朱瞻墉吗?”


朱瞻基怎么也理解不了朱棣的想法。


虽然这几年,他已经感受到了朱棣对自己的好感在下降,而对朱瞻墉的好感则是在上升。


但是到现在为止,自己的皇太孙的位置,都是很稳的。


朝中也没有谁提出来要废了自己。


“太孙殿下,说一句大不敬的话,皇上的身体啊,已经大不如前了。”


“特别是今年冬天的一场寒流之后,皇上感染了风寒,身体就一直都没有完全恢复。”


“这几天更是状态很不好。”


“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皇上还能坚持多久,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反正是私底下,纪纲倒是什么话都往外说。


他担心自己说的东西要是太少的话,到时候朱瞻基不肯做决定,那就尴尬了。


他不想跟着朱瞻基一起落到深渊里头啊。


“爷爷的身体那么差了吗?”


朱瞻基忍不住脸色变了变。


这段时间,他还真是经常都不在皇宫里头。


特别是为了跟越王党作斗争,安排各路人马行动,他经常都是住在自己的府邸之中。


没想到局面居然那么快的就出现了变动。


这是他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之前他虽然也感觉到了朱棣的身体没有以前好了,但是他也没有太当回事。


现在看来,还真就是这个事情出事了。


“太孙殿下,皇上的身体情况,恐怕只有他自己是最清楚的了。”


“但是我觉得他的情况不容乐观。”


“要不然不会突然之间出现这样子的情况。”


纪纲虽然是锦衣卫指挥使,但是朱棣并不会什么事情都让人介入。


做皇帝的,最是清楚应该玩弄平衡。


不管再信任一个人,也不会把所有的筹码放在他的身上。


除非没有选择。


但是能够当上皇帝,怎么可能什么选择都没有呢?


“多谢纪指挥使的提醒,你放心,将来我登基了,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后面越王府的情报,也希望指挥使能够多费费心。”


“我们哪怕是要采取什么动作,也是需要掌握了足够的情报之后才能展开。”


朱瞻基现在迫切的想要去找张辅商量一下这个事情如何对应。


纪纲虽然倒向了自己,但是锦衣卫毕竟是皇帝的锦衣卫。


里面也不是每个人都听纪纲的,他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让纪纲去做。


……


“太子爷,宫里头的氛围,似乎有点不对劲啊。”


“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张妍作为太子妃,虽然不直接参与朝政,但是她的政治敏感性还是比较高的。


这几天,她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皇上让杨士奇入阁了,然后还让瞻墉这段时间每天都抽空入宫协助处理奏折。”


朱高炽没有做什么隐瞒,直接把事情告诉了张妍。


果然,张妍一听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宫里头的这帮人,最是会察言观色了。


这些变化会带来什么潜在的影响,大家心中都有数。


“让瞻墉处理奏折?”


“是的!”


“那瞻基有什么反应?”


张妍一下就问到了问题的关键点。


两个儿子之间在斗什么,这都是公开的秘密了。


“瞻基这几天应该都在太孙府中,我现在也不清楚他到底有什么反应。”


“但是我担心他会做出傻事来。”


朱高炽倒是没有因为儿子抢了自己协助批阅奏折的权限就大发雷霆。


但是他担心两个儿子的斗争进一步升级之后,出现自己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不行,我得去太孙府看一看。”


“这段时间最好就是让他回到东宫居住。”


张妍虽然觉得朱瞻墉更加的贴心,但是对朱瞻基的喜爱也是一点都没有少。


眼下看到朱瞻基面临这么困难的局面,她自然也是很担心。


“你就不要过去凑热闹了。”


‘“让他冷静一下,也许效果更好。”


朱高炽担心张妍去了起到反作用,那样子反而不美。


不过,张妍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放弃呢?


很快的,她就出了东宫,朝着太孙府而去。


……


朝中的任何动静,都是受到文武百官和勋贵们的关注。


作为有着特别想法的王爷,湘王朱瞻墡自然也不例外。


“蹇尚书,爷爷这么一搞,是不是太孙党和越王党的冲突,立马就会加剧了?”


朱瞻墡现在是越来越觉得那个宝座,自己也不是没有机会啊。


朱瞻墉跟自己一样,是个嫡子,但不是嫡长子。


如果他都能够得到认可,那么自己凭什么就不可以呢?


只要到时候自己的哥哥们都在彼此的冲突之中受到伤害,皇位自然而然就到了自己身上了。


“湘王殿下,这个事情基本上是必然的。但是他们会冲突到什么程度,我现在也不好判断。”


“毕竟皇上到现在为止,并没有说要废除皇太孙的位置。”


蹇义虽然明面上是谁都不投靠,实际上已经算是彻底的跟朱瞻墡绑在了一起。


所以自然也是很用心的帮助朱瞻墡出主意。


“我原本还想着是不是安排一些人物出动,去刺激一下他们,现在看来,不用我去刺激,他们自己就乱套了。”


“看来我们的处境,很快就会有变化了。”


朱瞻墡脑中忍不住幻想着一些局面。


自己那么多年的低调,似乎终于要有回报了。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把眼光放在了越王殿下和太孙殿下身上,我们尽量不要有什么特别的动作。”


“毕竟,这个时候做多错多,不如好好等着。”


蹇义虽然现在做的是火中取栗的事情,但是也不是没有脑子的瞎搞。


“没问题,我们多安排人盯着就是了。”


……


越王党的人,这段时间的心情都是非常不错的。


眼看着僵持着的局面,突然就有了大的突破。


大家努力了那么多年,终于看到希望了。


心情自然就很美了。


“王爷,内阁那边,我要过去吗?”


杨士奇要入阁,自然也是要征询朱瞻墉的意见。


他对自己的定位还是非常清楚的。


“去,为什么不去?”


“内阁以后慢慢的会是大明的政治和权利中心,各种政务都跟内阁息息相关。”


“你去提前熟悉一下,也没有什么坏处。”


朱瞻墉一点也不担心杨士奇进入内阁之后,就不再听自己的话。


只要脑子没有进水,就不会做出这样子的事情出来。


“属下明白了。”


“不过我有一个担心,入阁之后,太孙党那边的反应可能会比较大。”


“毕竟皇上已经传出来这些意思,到时候太孙殿下那边肯定是可以听到风声的。”


杨士奇觉得现在的局面有点微妙,有点风险。


可以说是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爷爷当初跟我谈话的时候,声音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亦失哈和纪纲都在附近,他们不可能没有听到的。”


“亦失哈还好,算是我们这边的人。”


“但是那纪纲,早就投靠了我那大哥。”


“所以你都不用担心,不用猜测,我大哥肯定是已经获得了消息了。”


朱瞻墉这么一说,杨士奇的眉头皱的更加严重了。


太孙党已经知道自己的前途不妙,那么他们会心甘情愿的去接受命运的安排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啊。


“太孙殿下这几年跟三大营的一些将领走的比较近,不能排除到时候他会不会使出一些非常手段出来。”


“王爷,这方面的事情,莪们需要提前考虑,免得到时候被人家打的措手不及。”


皇位的争夺有多么的残酷,杨士奇熟读史书,对此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


只要对方还有一丝希望,就不会轻易的放弃。


因为很多时候,放弃就意味着彻底的失去,意味着小命不保。


“你放心,这方面我已经有安排了。”


“如果我大哥不动手,那么就让他多在北京城过几年安稳的日子。”


“他如果那么想不开,到时候也就不能怪我们了。”


虽然朱瞻墉在朱棣面前承诺过会善待兄弟。


但是善待跟善待之间,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这个度,完全就是掌握在朱瞻墉手中。


也可以说是掌握在他的兄弟们手中。


毕竟,他们的态度,决定了朱瞻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