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仙业 > 第十章 沈爰支

第十章 沈爰支

作者:鹓扶君 返回目录

在陈珩问出此言后。


遁界梭略沉吟了片刻,似经了一番思忖,才答道:


“固有七八成,若无意外,你当稳胜!”


“哦?前辈竟如此看好我?”


陈珩神色微微一动。


“便不说什么更上一层的大派了,只单言世族和寒谱之间,为何世族子弟对上寒谱出身者,十战之中往往能够有九胜?因他们参习的玄功高妙,其道基之深厚,几是那些寒谱出身者的数倍、数十倍!


凡人俗世里常有‘一力降十会’的说法。


那些道基深厚的世族子弟,便犹若是身长体壮的成人!而无有高妙玄功,道基不固的寒谱中人,恰如刚学会走路的稚子!


而成人同稚子来做角力,纵是那稚子再技艺纯熟,也终是不能够匹敌成人的气力,便是这般的道理了!”


说到此时。


陈珩的乾坤袋倏尔一震,一道蓝光窜出,当空便化作个五短身材、白发苍苍的老者。


他双手叉腰,将眼看向陈珩,喝道:


“你参习的玄功可是太始元真,堂堂劫仙老祖的创造!又岂是俗流?放眼这偌大九州四海内,都算是至上乘的一流了,你的道基,又会输于哪个世族子弟?”


“仙道修士之间的斗法,又岂是一个道基就能决胜负的。”


陈珩缓声道。


“除了道基,自还有心性、机变、道术和符器种种。”


遁界梭所化的老者嘿然一笑,言道:


“伱的心性和机变自是世间第一流的人物!这一点,巴蛇越攸应当是深有体悟,倒不必老朽再来夸口了!


至于符器和道术吗?


以老夫多年来的见识,似你这般年岁和境界,能将道术修行到这般地步,也是实属不易,应无几个能及的,那些世族中人亦是如此。


而你们这等浅薄修为,能够驱使的符器亦大同小异,大抵无差,也拉不开什么差距。


若一切顺遂,你当无忧矣!”


陈珩闻言笑了一笑,不置可否道:


“既然如此,我应是胜券在握方对,怎会才有七八成胜算?”


“方才说的仅是寻常世族子弟,你自可将他们视作土鸡瓦犬!可那个姜道怜和什么王典,单听米荟的言语,便知晓是个不好对付的,绝不能等闲视之。”


遁界梭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开口言道:


“这两位,一个可是世族的真正贵女,自幼在福地洞天里学道,法侣地财,样样不缺;


另一个,则是得过天大机缘的,嘿嘿,在北海曾饮红霞,得神火?听起来倒是骇人的很哩!只是不知是个样子货,还是肚腹中真正有料!


你小子若是对上这两位,一个不慎,纵是在阴沟里翻船了,亦不乏可能。


真到时候,可便是真正丢大脸了!”


见遁界梭所言颇多郑重其事。


陈珩眸光微微一闪,在心下飞快盘算了一遍,却并未又分毫慌乱。


以他如今之手段。


抛开那些芜杂无用的,称得上有杀伐之功的,可于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


无非是:


阴蚀红水、先天大日神光、太素玉身和剑术这四类。


其中阴蚀红水和剑术,皆是碍于灵物外物或功夫未足,等闲几日间精进不得了,非三五苦功便可成就,自不必多提。


而先天大日神光。


这门他在练炁时候苦苦参详,却毫无半分头绪的上乘道术。


在陈珩突破筑基,被“太始元真”洗练过了资质、根性后,亦总算是摸着了冥冥中的一线灵光。


终是在几日前,于一真法界内,摸清了法行脉络,成功于体内辟出了三百六十五口“金铨神室”,并于这些神室之内,观想出了三百六十五口“先天炎光普照神君”的不同真形,臻至了中成境界!


而自先天大日神光突破至了中成境界后。


这门上乘道术的杀力,与先前已然是不可同日而语,几是有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威能极大!


但先天大日神光的突破,也不过是给陈珩再添一份底气罢了,却也并非是他真正依仗。


自始至终。


他之所以会邀战院中的一众世族中人。


便是因他的太素玉身,已是玄境八层的造诣!


玄境六层的太素玉身,便可于筑基境界中称雄。


而玄境九层的境界。


更是紫府高功,都难觅敌手!


这门从童高路身上发现,以金蝉拓印心相而得出的肉身成圣之法,才是他陈珩如今最强的一门护道之术。


而太素玉身本自立意高绝,取材于玄、元、始三炁造化宇宙天地的过程,是仙道巨头太素丈人的得意创造!


只是此法甚是畏惧天机术算。


一旦被敌手测得太素玉身的系物所在,破去了那万物浑成的感应,便登时要有阳九百六的灾劫降下。


顷刻之间。


便会将修行太素玉身者打灭成齑粉……


也因这个致命缺陷。


太素玉身虽然高上神异,却也只是在道廷所收录的三万四千种肉身成圣法门内,位列中下下品。


但陈珩的玉蝉并非此世之物。


至少在当下而言,并无一人可以得见、可以推算到陈珩的玉蝉!


将玉蝉当做修行太素玉身的系物,实是恰好补完了此法的缺漏,最为合适不过!


……


陈珩心思电转,只再略一盘算,便不多想。


而这时。


他看见一旁遁界梭却是颇多欲言又止,嘴唇动了无数回,又强自忍了回去,老脸上的皱纹密密挤在了一起。


“前辈若想说些什么,不妨畅所欲言。”


陈珩瞥了他一眼,道。


“没……也没什么,哈哈。”


遁界梭干笑了一声,又连声开口道:


“离那个什么开坛讲法还有足有十日,我观你在遁法上还尚有不足,为何不去修一门遁术,反而却偏生要炼丹。”


“斗法时候,是在白石峰巅的一处玉台上,场地有限,难以大肆摆开阵势,遁术并无法建功,缓缓也罢。”陈珩摇头。


“那……”


“前辈只怕不是欲问我为何炼丹,而是想得知,我为何要投向经师沈爰支那处罢。”


陈珩似猜中了遁界梭的心思,淡淡道:


“因她乃长赢院三大上师之一,也是这院中唯一一个,或可能庇佑我者。”


“这女人……生得姿色貌美否?”


遁界问。


“前辈何必试探?我并非是陈玉枢。”


陈珩摇了摇头,大袖一拂,便跨过门槛,走出了正厅。


而在他身后。


遁界梭眼神变化了几遭,最后还是将肩一耸,语气莫名。


“这小子,整日间疑神疑鬼的,我都跟你已是一条船上的了,试你又有何用?


本还想劝你若真个事有不谐了,不妨先忍辱负重,出卖些色相,将那个什么经师沈爰支勾搭到手,只要日后不做亏心事就成,但观你这模样,啧……”


他咂咂嘴,连连摇头。


这时候。


见陈珩已过了池中的小木桥,身影去得远了,他又忙化作一抹蓝光,飞空追上。


……


……


时日匆匆,转瞬即逝。


在这期间。


米荟已是将法讯发出,知会了院中诸位上师、二十四位大执事。


非仅是世族中人,便连并非世族出身的一众入室弟子,亦然有份。


一时之间。


陈珩要邀战世族中人的事,便传遍了整个长赢院,人尽皆知,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


各种议论声甚嚣尘上。


讥嘲者有之,冷哂者有之,不屑者有之,观望者有之。


而如米荟等忧心忡忡者,虽是寥寥,却亦是不乏。


因长嬴院不同于其他三院。


此院中为数最众者,便是十二世族的子弟。


在这些世族中人的阿党比周之下。


一些寒谱出身,或是毫无背景跟脚之辈。


在平日修行之间,不说受制于人,至少也是受过欺压的,也因而在心中狠狠蓄了一股怨愤之气。


而陈珩竟敢堂而皇之邀战这些平素间跋扈嚣狂的世族中人。


乍听得此讯。


他们先是愕然,旋即心中皆涌起了一股振奋慷慨之意!


不过虽然钦佩此举。


但他们也如米荟一般,对陈珩的此举并不看好,心中怀有担忧。


而据米荟的言语。


姜通源等世族中人在接得法讯后,皆是勃然大怒,火冒三丈。


姜通源更是接连打碎三棵平素间最爱的东海玉珊瑚,暴跳如雷。


若非卫扬在一旁劝阻,他几乎要不顾体面,同陈珩来拼个生死了。


听闻这些讯息,陈珩只置之一笑,并不以为意。


身处在道院旋涡中心的他依是一切照旧,也并不理会旁人的冷眼或其他种种。


除了每日惯常去金庭山的炉照峰,借地火、丹炉等物,用来炼丹之外,便是在一真法界之中同诸多心相斗法,磨砺杀伐之术。


终于。


在历经了多日苦功,总算是让他炼出了一枚品质上乘的红铅大铅丹,算是完满功成……


……


而这一日。


静室中修行的陈珩忽被一阵钟磬之音惊动。


他睁了双目,定神一察,得悉这是正合峰的法乐在鸣响,看来十日过去,已到了经师沈爰支开坛讲法的时日。


“总算是来了!”


陈珩长笑一声,缓缓整了整衣袍,将前几日炼出的那枚红铅大还丹收入袖袍后,便将身一纵,顷时化作一道白光,破空远去。


……


晓日玲珑,瑞光万丈——


纵目所见。


在淡薄浮云之下,尽是一片群山迤逦、明溪潆洄的明秀之景。


林壑幽深。


于参天的古树之下,重重楼台、宫观、殿宇依稀可见,在幽趣之外,又别有一番萧闲风味,如是仙家洞窟。


陈珩只略扫一眼,便继续破空而上,直到抵得正合峰山腰处的一处华丽宫观时,他才缓缓按落云头,停了下来。


及一跨进那座宫观之内。


大殿之中。


便瞬有无数人不约而同般,纷纷将目光射了过来。


迎着这些或鄙夷、或讥嘲、或暗怒、或惋惜的目光,陈珩面色不变,只将目光上下往殿中扫了一眼。


但见此间最高处是一方九层的小玉台,晶莹剔透,光色温润鲜明。


然而此刻玉台上却空无一人。


显然这是那位经师沈爰支在讲道时所坐的玉台。


而今她人还未至,自不敢有弟子僭越,大胆居了她的席位。


而于那方九层小玉台之下。


又是林林总总,数百方杏黄蒲团铺陈。


众入室弟子皆坐于蒲团上,各色真炁自其背后冲腾而上,若浪云沸涌,似幻亦真,甚是少见壮观。


“师弟!师弟!”


见陈珩走进殿内。


左处角落的米荟连忙站起,冲他招手道:


“此处,此处,我已是替你占了个席位!”


陈珩闻言一笑。


他目光往最靠近玉台的那几个蒲团上掠过,见其上早已是坐满了人,微微摇头,还是向米荟处走去。


“师弟方才在想什么?莫不是想争靠近玉台处的蒲团?”


待得陈珩落座身侧后。


一直注意陈珩神情的米荟犹豫半晌,终还是小声道:


“那可向来是……”


“向来是世族中人的席位?”


陈珩淡声道:“那自今日之后,便不再是了,师兄你亦去可往前方听讲。”


“……”


米荟喉头动了动。


不过还未等他开口。


前方忽有一人朗声一笑,站起身来,道:


“陈师弟倒是好志气,果然是少年人,端得豪气干云!师兄我在你这般年岁时,可不敢如此口出大言!”


“不知这位师兄是?”


陈珩见长笑那道人仪容甚美,声音洪亮,如若春雷,显然功行不浅。


“我名卫扬。”


道人冷声道。


“原来是卫师兄,方才不过是腹心之语罢,算什么大言?”


陈珩微微一笑,将手拱起,道:


“真要说论大言的话,于几日前,卫师兄在接得法讯之时,不是已见识过了么?”


这句话一出,卫扬眸光便微微沉了沉。


而几个耐不住性子的世族中人更是赫然起身,对陈珩怒目相视。


“听闻还有一位姜师兄,不知身在此处?”


陈珩也不理会那些愤然的怒目,只自顾自道:


“听闻这位师兄素有雅量,性若渊水,不兴浪澜,此等气度,倒是正要见识,向他请教一二。”


几个寒谱出身的弟子皆听出了这话里的暗讽之意,不禁摇头笑了起来。


殿中一时微有些喧闹。


私语声此起彼伏。


“陈师弟倒是口舌利害,至于姜兄——”


卫扬摇了摇头,刚欲开口,此刻却忽有一阵银铃晃荡的清音响起。


众入室弟子闻得此音,皆心头一凛,忙抬头看去。


只见那九层的小玉台上,不知何时,竟端坐了一个白衣女子。


她五官生得精致如若墨画,花容玉貌,体态曼妙婀娜,翩翩有弱柳扶风之态,但眉宇间却满是一片漠淡之色,仿是对一应事物都毫不关心。


“弟子见过上师。”


众弟子皆躬身行礼道。


“不必多礼。”


白衣女子目光与陈珩视线微微相触,然后便平平移开。


“今日我来宣讲紫府大道。”


陈珩听她轻声言道。


……


……


兄弟萌明天有点事,就提前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