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 第229章 头一个领钱

第229章 头一个领钱

作者:宅女日记 返回目录

爷俩熘熘达达回去,闫老二准备今天下厨做饭。


容嬷嬷太辛苦了,他多少帮着分担一些。


晚上肯定要吃鱼,闫老二琢磨了一阵,看厨房青菜也不少,决定做个鱼肉锅。


闫玉找好了位置,蹲在一旁。


看了一会,见他爹要烧柴火饭,起身跑了出去。


见周围无人。


似重实轻的抱了几根木头过来,拎起一旁的斧子,踩了踩地上的木头墩。


挺结实。


摆好木头,对准,斧头抡起来,卡,一下就砍对了位置,在正中间。


斧头没入少许,闫玉抬起手,再来一下。


察!


木头分作两半。


她二段节奏掌握的特别好,卡察卡察,给几根木头砍成了适合进灶膛的形状。


分作几次给柴搬进厨房,堆在容嬷嬷习惯堆柴的位置。


闫老二别过头去,每看一次他都心塞。


大力女儿,你吃不吃菠菜?


闫玉自己无知无觉,还在帮忙烧火。


她现在已经会用添柴抽柴来控制火的大小。


连闫老二也不得不承认,他闺女这学习能力,着实有点强。


“这灶是连着那边火炕的吧?怎么样?好烧不?”闫老二一边剔鱼刺一边问道。


“好着呢,从炕头一直通到炕尾,卢师傅他们手艺真不错。”闫玉由衷赞道。


“干活又快又利索,之前一天晚上只能盘两家的炕,现在活干的熟了,咱村里人也看得多,知道怎么配合着帮忙,一晚上能盘三家。”


闫老二:“那照这个速度,咱村里全都盘完炕,和咱家房子完工的时间该是前后脚。”


“对了爹,咱家还缺几个炕柜,炕桌,还有顶天立地的大衣柜。”闫玉掰着手指头数。


“窗户咱为了好看透风,留了大口子,不管是全木还是木框,咱得给那空子堵上啊,还有门,再看着厨房,是不是该放个大桉桌。


再有,咱的房顶卢师傅说叫山顶,这样修不易积雪,雪会顺着两侧的房顶滑下来,外面倒是好看,可爹你抬头看看,房梁木头看的一清二楚。


卢师傅说咱要是需要的话,他可以给咱上一层板子,既好看,又保暖,还能在上面存储一些东西,就是……容易招耗子。”


闫老二往上看去,梁木清晰可见。


“那就做吧,吊了顶等于有了二层阁楼,还挺实用。


耗子怕啥,咱家有猫呢,哪只耗子敢来,叫它有来无回。


门窗桌子啥的……看来得让你戚五叔重操旧业,不能再老忙乎烧炭了。


回头再看,要是炭还好卖,咱在村子里找两个人帮忙。”


闫玉不能再同意。


“不过爹,我戚五叔一个人忙不过来,咱家得做家具,他自家也得做,村里人一看,都得跟着做……也得给他配两个小工。”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嘿!你这么一说就有感觉了,你戚五叔也成大师傅了,哈哈!”闫老二乐不可支。


笑了一阵,又摇头道:“你以为谁都跟咱家似的不避讳,你戚五叔跟的是打棺材的师傅,村里人在意这些,怕是不会用他。”


“那都是老黄历。”闫玉不同意她的说法:“咱来到关州,就是全新的开始,戚五叔现在又不打棺材,也不在棺材铺出入,我看村里的人家现在和戚家也多了来往,比以前好多了,等咱家做完家具,你看他们找不找戚五叔。”


家门口就有能做活的木工,戚五叔又那么实在,不可能要高价,近便又便宜,没人找他做活?怕是要排不上号。


爷俩你一言我一语,凑在一起像是永远都聊不完。


容嬷嬷过来又走了。


找了一坛子韭菜花送过来。


闫老二惊喜不已。


“还腌了这个?吃锅子正合适。”


闫玉:“容嬷嬷腌了不少小菜呢,还和我提过家里缺坛子罐子缸这些……”


闫老二满口子应道:“行行,我明天就去镇上买回来。”


……


晚饭的鱼锅放了点辣椒,吃的卢师傅几人大呼过瘾,满头是汗。


冬冬冬喝了好几大碗的水。


吃饱喝足便去轮到的人家干活。


吃完饭的人家陆陆续续来到大石头处。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发钱!


刚刚擦黑,罗村长就张罗将火把点上。


将大石头附近照的亮亮堂堂。


闫老二将家里的小方桌拿上,往大石头上一摆。


闫玉爬上去,将背包里的碎银和铜钱都倒了出来。


哗啦啦!


对大家伙来说,这就是世上最好听的声音。


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笑容。


由内而外的高兴。


整吊的铜钱就有两串,还有零散的铜钱,实际数量要比虎踞城官衙给结算的多。


闫玉特意多准备了,有想要银子的就给银子,想要铜钱就给铜钱。


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丰年,将你每天记的那本账拿出来。”闫老二道。


梁丰年挤到前面,从自己包里拿出账本。


这个本子所有人都很熟悉,他们每天的工分就是记在这个本子上。


闫老二接过来,翻了翻,道:“你们每天记了多少工分自己都知道,这次送去虎踞八袋药,咱就只算这八袋的药钱,也就是大家前三天的工分。


这里我解释一下,大家送到崔郎中那的草药特别杂,什么药都有,有的草药需要挺长时间才能炮制好,就不在这一次发了。


大家放心,你们的工分,兑了多少,销掉多少,要是有觉得和自己记的不一样,等给钱都发完再找我言语,省得耽误大家伙分钱,让人急的慌。


有错不怕,咱都记了账,仔细对,认真想,肯定能整明白。


要是没啥问题,我就先念念你们的工分,然后按这个顺序往下发钱。”


有性子急的就喊道:“我们没啥问的,就等发钱了!”


“赶紧念工分吧!你再说一会,我该忘了自己有多少工分了,在家好不容易算的!”


一堆人哄堂大笑。


闫老二也笑,开始大声念名字和对应的工分。


大家屏气凝神,听的特别认真,再没有一个人说话,生怕错过自己的工分。


闫老二开始叫名字。


第一个早就等不及了。


是闫玉自己。


没错,这工分是按送药到崔郎中的时间记录。


排在头一个的,恰是童子军。


而领钱的人,毫无悬念,正是童子军的头头——闫玉。


82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