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 第563章 柴炭价格战(二合一章)

第563章 柴炭价格战(二合一章)

作者:宅女日记 返回目录

闫老二: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他是咋考的,他都写啥了?


闫老二此时脑中一片空白。


这种蒙圈的状态持续到康大给他喊醒。


“东翁!东翁!今日还要去王府上差。”康寅礼从旁提醒道。


“对对,赶紧走,别误了时辰。”闫老二赶忙转身,想要爬上牛车,大脑好似和双腿失联,左腿右腿都不知道该先上哪个好。


闫玉见状从后头推了她爹一把。


差点让她爹的脸和车板亲密接触。


“爹,你快些,我每天都是第一个去的。”闫玉催促道。


康寅礼自然的坐到前面的位置。


以前赶车他是不会的,但自从到了闫家,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很多。


这赶车容易。


只不过东翁喜欢凡事亲力亲为,他很少能做到驾车的位置,今日倒是难得。


东翁的这种状态,他太了解不过。


总要有这一遭,过阵子就好。


……


“小二!小二!你爹呢?!”梁满山满脸通红,双眼冒光,嘴角就没下来过,很是兴奋的样子。


闫玉看榜历来是从后看到前,自然也看到了她梁叔父的名字,便抱拳笑道:“给梁叔父贺喜啦,梁叔父怎地才来?我爹刚走。”


“遇到几位同榜秀才,攀谈了几句,正说起要去拜谢座师,怎少得了你爹这个头名,他去哪啦?何时回来?说起来咱们只顾埋头苦读,彼此都不甚熟悉,正好趁这个机会认识一下……”


闫玉便说起她爹今日去王府当差的事。


梁满山连声道:“对对对,瞧我,你爹和我说过的,竟是忘了!”


闫玉心说可以理解,梁叔父你比我爹刚刚的状态可好太多了,起码能正常交流。


我爹是直接失声……


梁满山往边上一瞧,闫向恒在。


“向恒,走,跟叔父去结识一番……”


闫向恒本想和闫玉一起去虎踞,可还不等说,就被梁满山拽走。


闫玉想了想,快步追上去,摸出二两银子塞给闫向恒。


“大哥,人家买啥咱买啥,该花花别省,要是不够就挂铺子的账。”


闫向恒接过银子,笑着点头:“大哥晓得。”


爹在爹当家,爹不在二叔当家,二叔也忙就小二管家……一直如此,闫向恒都习惯了,没觉得从小二手里接银子有任何问题。


闫家铺子现在有这个牌面。


英王府从闫家炭场买走了一大批木炭赈济灾民,百姓不会追根溯源,永宁城的商家却都传遍了。


闫玉借着这股风,将闫家炭场还存着大量木柴的消息放出去,在其他炭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反手一掏,放开出货,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用不限量的柴火,和每日少量的木炭,硬生生将柴炭的价钱给压了下来。


市面上柴炭紧缺的时候,大家伙咬牙忍着买那高价炭,现在有闫家铺子做比,同等价位下,肯定要买闫家的,而不买别家。


闫玉料定那几家为争夺市场会打一打价格战。


她就陪人打。


自己给自己压价,你降十文,我一口气三十文。


你敢降三十五文,我跳水五十文给你看。


短短两日,百斤木炭的价格从一两三被闫玉生生压回到一两内。


那几家炭场便换了对策,全都不出货了。


眼下,闫家铺子真的垄断了永宁城的柴炭生意。


没人和她家抢。


炭场老板们:出,你随便出!


闫家炭场没有供断,持续供应着整个永宁城的柴炭。


压力,真的很大。


幸好百姓们领了王府的赈济炭,哪怕是现在木炭百斤只有九钱七八分的样子,他们一样舍不得,买柴火较多,零售的数量还在可控范围内。


就是那群大户,真的好烦。


张口就好几千斤上万,真当她家炭场有那么多存货啊!


闫玉小小的借用了一下王府的大旗,云里雾里的忽悠,暗示那些人家,王府不让大宗售出……


哈哈!效果出奇的好。


只有街面上的商户,闫玉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出货。


开门就要用炭,用炭便代表开门。


她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证街面上的安定。


哪怕是虚假的繁荣。


东西很贵买不起,和没东西可买,性质可差得太多了。


除了李雪梅,目前家里还没人知道闫玉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


这场没有硝烟的柴炭战,闫玉预案许久。


是,她可以和其他炭场老板一样,猫着腰给钱挣了。


可这钱,烫手。


闫玉就非要站着,还得挺直腰板。


目前市场看似平和稳定,实则隐患很大。


那些炭场老板都在等着看闫家铺子的笑话。


闫玉表面云淡风轻,该做什么做什么,实则内里愁的要死。


手里头攥着一大笔活钱,却填补不了她内心的空虚。


她空啊!她虚啊!


她是真的又空又虚啊!


话说世子大哥,你到底啥时候去西州啊,再不去,她就要坚持不住了哇!


……


“闫怀安?”


“学生在。”闫老二站得很直,眼皮却往下耷拉,不敢四处乱瞄。


什么秀才头名的兴奋劲,在一进王府,刚在账房报个道,和总账房打了个招呼,还没说几句呢,就被小二她干爷派人提溜到了王爷面前……啥兴奋劲都退下去了,主要是紧张,无比的紧张。


紧张中吧,还带着丝丝的不好意思。


他王叔在外头提点他来着,他的卷子,还有草稿,对,重点是草稿,王爷竟然都看过!!!


闫老二:……


内心无比的乱。


真的,他是觉得草稿会统一销毁或者封存什么的,除了他自己没人能看到,哦,对了,府试那场知府大人见到是个意外。


闫老二回去默过之后就发现还好。


巅峰之作不是吹的,就是个草稿都写的极有水平。


他甚至还有些被人看到的小小窃喜。


可院试这场不同。


那真是放飞自我,想到什么写什么。


草稿写的他手酸,写了多少张来着?


太嗨了……好像八张?还是……九张?


“你来说说这里……冬日种蘑菇,真的可行?”英王就是这么务实,拉过来就问。


叫人过来难道还先看脸?长得顺眼就多说几句,长得寒碜就赶紧退下?


他不是那么肤浅的人。


直奔主题。


闫老二认认真真的回答。


生怕哪里说的不仔细,让王爷听不明白。


英王就听他先是缓慢而后正常再然后语速很快的说了一大通。


从蘑菇哪里来的,说到蘑菇的不同,冬菇比寻常蘑菇对低温更能适应,怎么想起试种蘑菇的呢?是他娘子怀着身孕出不了门,在屋里天天烧炕燥得慌,想吃点青菜叶子,先在家种菜,还挺成功,活了大半,然后才想试试能不能也种点蘑菇……


英王真的,一下子就将面前的闫怀安和写草稿的那个闫怀安对上了。


他看了眼一旁的小厮,目光在茶壶上定了定。


小厮知机,赶紧倒了一杯茶端到闫老二身边。


“怀安哪,喝口茶润润喉,咱们不忙说,慢慢道来。”英王和蔼的说道。


闫老二到底是见过些世面的,笑着接过:“谢王爷。”


“你说的这个冬菇,本王有些印象,貌似是吃过,若真能快速长成收获,家家种得,可真是我关州百姓之福!”英王感叹道。


“王爷,没那么简单。”闫老二小声说道。


“你大胆直言,这其中有何困难,咱们一起想法子。”英王说着话从正位站起来,走到闫老二身边的椅子坐下,指了指另一个,道:“你也坐。”


闫老二抬眼瞧了瞧,看王爷一脸诚恳,神色又可亲,一咬牙,谢过后,便大着胆子坐下了。


“只说温度,要保持在一个适合蘑菇生长的区间就不容易……”


“区间?”王爷听得耳生,不过细品还是能明白是何意。


“你继续说。”


闫老二说啥啊,刚刚都说的够细致了,再说也是老生常谈,还是刚刚那些。


“王爷要是方便,不如到我们村子去看一看。”闫老二大胆邀请。


英王点头道:“是要过去的,除了蘑菇,本王还想看看那冰屋……”


……


“叔,这王爷说走就走啊?”闫老二还没适应英王这个利索劲。


“微服出行,也不需要准备什么,可不是抬腿就走么。”王德善笑眯眯道:“算算时辰,到村里也快用午食了,家里头方便吧?”


“没啥不方便的,河里凿个冰窟窿就能捞鱼,我家地窖里还有些菜干啥的,做个汤,整个烤鱼,山里拣的肉挑新鲜的炒两盘,就齐活了。”闫老二说起自己擅长的,嘴比脑子快,想都不用想。


突突完,觉得不对了。


闫老二虚心求教:“叔,整这些中不中?王爷能吃得惯不?”


“吃得惯。”王德善细声细气道:“你家平时吃啥,就给王爷整啥,王爷口味随了关州这边,别说,你家的吃食他老人家吃着比府里大厨做的还顺口些。”


“叔,王爷这个人瞧着挺没架子啊。”闫老二小声道。


王德善瞪了他一眼。


闫老二赶紧闭嘴。


……


闫怀文摸了摸手边的本子,想写点什么。


闫玉看着那本子有些眼熟,再仔细一瞧,这不是大伯给爹记账的本子么!


大伯现在找出来是啥意思?


是让爹报账?


不对不对!


大伯不是想将爹考中秀才头名……写上去吧!


她真的,莫名就产生了这个念头。


还越看越像!


抓心挠肝!


好想确认一下啊!


可是怎么才能拿到大伯的本子,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大伯,永宁城的炭价让咱们打下来了,不差钱想囤炭的我都没卖,只供着街面上铺子的用度,那几家炭场现在不出货了,全靠咱一家……”闫玉可怜巴巴的说道:“大伯,小二压力好大!”


“世子即将往西州买煤,只要煤一到,一切可解,勿忧。”闫怀文温声说道。


心神还沉浸在弟弟考中秀才的喜悦中。


头名?!


可真是意外之喜。


至于恒儿,第二也很不错。


“你爹去王府了?”闫怀文问道。


闫玉:“嗯,爹说半日都拖不得,不然他是想亲自过来给师公和大伯报喜的,大哥本也要来,临时被梁叔父拉住了,对了大伯,梁叔父也考中了……说是要和同场的秀才们聚一聚。”


“和你爹说,最好能跟世子去一趟西州。”闫怀文说道。


“去西州买煤?”闫玉转了转眼珠:“大伯担心这煤不好买?”


可爹去了也做不了什么啊,关州新鲜出炉的头名秀才,在西州那边吃不开吧?


“买,该是能买回来。”闫怀文轻声道:“我是担心世子不通世故,被人蒙骗。”


闫玉:……


“那啥大伯,不至于吧,西州那边还能搞点假的糊弄咱不成?”


这可是王府对王府的交易,这么做,太难看了吧。


“这里拖几日,那里有为难,买煤一事,急的是咱们,西州是不急的。”闫怀文顿了一顿,又道:“我总是担心北戎,此次寒灾,北戎受灾更甚不会坐以待毙,迟迟没有动静,我担心……西州的煤……会流入北戎……”


闫玉瞪大眼睛!


好家伙!


她是亲眼看到的。


而她大伯,全——靠——猜!


这是什么脑子?


对,这就是未来权臣的脑子,不,智商!


太准了!太准了呀!


呜呜呜!大伯,请收下来自侄女的膝盖。


“大伯,要是西州真的卖……送……不管是啥,运了煤给北戎,咱们咋办?”闫玉问出了苦苦思索许久的问题。


她此时迫切的想知道,大伯的想法。


闫怀文没有马上开口。


手指轻轻的在桌案上敲击。


闫玉知道,这是大伯在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


当手指停止敲击,便代表大伯有了决断。


敲击声停止。


闫玉一眨不眨的盯着他看,心跳的快了几分。


闫怀文浅浅一笑。


“西州异动,尚无实证,我们不能动。”


闫玉没有失望,她知道,大伯还有下文。


“但北戎……乃我关州死敌,必要时候,何惧一战!”


她从大伯淡漠的声音中,听出了金戈铁马的凶音。


闫玉呼吸都急促了。


“大伯,我们可以出关一战吗?这次寒灾真的是好机会,咱们不好过,他们更不好过,只要咱们能克服,打过去,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咱们的粮食,他们的牛羊马,还有那些被掳走的关州人,大伯,咱们都能抢回来!”


闫玉的声音振奋又激昂:“敌弱,我便强;敌人更弱,我便更强!”


“大伯,我真不是惦记北戎的牛羊,打他们真是一举数得……又能削弱敌人,又能强大自己……大伯……”


闫怀文摸摸她的头,温言道:“小二莫急,大伯都懂。”


不光内容,连章节名字都改拉嘿嘿嘿~


没写到王爷进村,也不知道有没有亲亲想到,对啦,咱们闫老二要去西州买煤啦~


合适的人就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闫老二去,指定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o(*////▽////*)q


PS:我爱大伯,嘤嘤嘤,大伯真的太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