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不是吧君子也防 > 六十二、莫名暴涨的功德

六十二、莫名暴涨的功德

作者:阳小戎 返回目录

就在元怀民还在苦思“弃疾”是谁的时候。


欧阳戎板脸,点点头道:


“今日迟到,俸禄照常扣。”


“哀呼,良翰兄高抬贵手。”


本以为混过一劫的元怀民嚎了声,苦着张老脸。


得知他有这么阔的祖上,欧阳戎眼下毫不同情这货了。


京兆元氏确实落魄,比不上眼下大乾、大周两朝显赫的五姓七望与关陇几大家,


但三百年前,祖上前身,北魏拓跋氏,却是北朝往后三百年盛行的门阀制度的最初建立者。


换句话说,随乾以来兴起的顶级门阀、膏腴之族们,某种意义上都得谢谢他家。


落魄归落魄,但是人家顶级门阀依旧看得起你,因为尊重元魏后裔,某种意义上是在维护它们自身的门楣荣光。


难怪京兆杜氏等世家大族的子弟愿意结识元怀民,余荫现在还能嘎嘎吃。


欧阳戎看着被罚俸后一脸生无可恋的元怀民,叹气道:


“你能不能出息点。”


元怀民愁眉苦脸了会儿:“看来得找王兄,再打打秋风了。”


脸色重又振作豁达起来。


“……”


欧阳戎盯着他问:“杜书清什么时候见你的。”


元怀民挠头思索了下,摇头:“忘了,上个月啥时候来着。”


欧阳戎平静问:“除了王俊之,就没介绍别人给怀民兄认识认识。”


“认识谁?”


“李公。”


“这是谁?”元怀民一脸疑惑。


“李正炎。”


元怀民作恍惚状:


“哦,贬谪名人,原眉州刺史,我听过,前阵子也来江州了。”


“没引荐给伱?”


“没有。不过确实久仰大名。”


“所以只见了杜书清和王俊之?”


“嗯。”


元怀民脸色自若回答,欧阳戎瞧了会儿,看不出什么。


他心中提起戒备,李正炎在浔阳城的行踪,六郎一直有派人跟随,每日汇报,欧阳戎不记得一行人有去星子坊见过元怀民。


怎么漏掉的?


若是两方真见过,岂不是说明能轻易绕开燕六郎地头蛇的眼线,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欧阳戎隐隐嗅到一些奇怪风向。


可……秘密见元怀民这不着调的家伙能干嘛?


元怀民不禁问:“良翰兄好像很关心他们。”


“只是怕把你带坏。”欧阳戎随口。


元怀民想了想,小心翼翼问:


“他们应该知道我这江州司马,是虚职,不掌权的吧,成天闲着。”


欧阳戎感慨:“嗯,那倒是,可能比你本人还清楚。”


“……”


元怀民总觉得这句话怪怪的,说的他好像很不着调一样,元怀民欲语反驳。


欧阳戎却忽问:


“去年底,你帮我在油纸伞上画过一副簪花仕女图,可还记得。”


元怀民抚须,一脸欣慰:


“是有这么回事,怎么,良翰兄也觉得簪花仕女图没有骏马出浴图好看,想要换一副?”


欧阳戎摇摇头:


“不是,我是想说,伞与画送出去后闹得动静有点大,我事后顺便打听了下,你这副画的画法笔艺好像有点讲究。”


他叹气:“说是什么‘吴带当风’的兰叶描,属于二圣临朝时,某位声名远扬的画圣绝技。”


“有这回事?”


元怀民愣了下,答:


“在下的画艺,是以前在长安时,有一次在路边寺庙酒醒,撞见一位正画壁画的牛鼻子老道,一来二去就熟了,让我打下手,他指点教的。


“问他哪里人,说是来自终南山,咦,难道是个高人?”


欧阳戎盯着元怀民瞧了会儿,点了下头:


“可能确实是深藏不漏的高人吧。”


元怀民顿时一喜,苍蝇搓手:


“良翰兄,在下没骗你吧,诗画双绝,要不今日迟到扣俸的事照顾一二……”


欧阳戎赞扬点头,打断问:


“那诗画双绝的怀民兄,还有什么事是我不知道的吗,若是有,怀民兄现在可以一起说,别像个刺客一样,不时刺我一下。”


元怀民苦瓜脸:“良翰兄又拿在下开玩笑。”


欧阳戎脸色似想起了什么,直接问:


“对了,一起共事这么久,还没问过怀民兄,为何贬官至此。”


只见,这位浔阳房价贵、居大不易的江州司马再度仰脸望天,嘘唏语气:


“欸,说来话长。”


“那就长话短说。”


元怀民闻言,难得的言简意赅:“说错话了。”


“妄议朝堂还是圣人。”


元怀民垂头丧气。


“良翰兄,人艰不拆。”


看来是猜对了。


欧阳戎没再揭伤疤,看了一眼外面的日头,站起身,准备离开正堂。


走到门口,他停步,头不回说:


“怀民兄。”


“嗯,怎么了,良翰兄。”


欧阳戎垂眸整理了下袖口,轻声说:


“若有何事,随时可以和我说,都不算晚。”


元怀民一愣,点了下头:“好。”


“另外。”


欧阳戎表情一脸认真,补充一句:


“以后记得按时上值,现在起,我每日等你。”


元怀民:“……!”


离开正堂,欧阳戎在门口立定了一会儿,望向天边,长吐一口气。


他不太喜欢这种隐隐脱离掌控、频频冒出意外的感觉。


可自从李正炎、王俊之等人来了后,就是处处不对劲。


特别是王俊之,短短时间内,在浔阳城交际的人比欧阳戎这个江州长史还多,城中的关系网都被他摸清了。


欧阳戎都有点佩服他精力了,手伸这么长。


不愧是原长安主簿,出身长安的世家子弟。


摇摇头,欧阳戎转身离开。


他身后的正堂内,元怀民转头目送某位“咸鱼杀手”的长官背影远去,消失不见。


他收回目光,转而南望,发了会儿呆。


某刻,这位祖上阔过的北魏皇族后裔揉了把脸,旋即展颜一笑,语气豁达开朗: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好词,好词啊。”


他一个人眉开眼笑的品了品,只是很快,脸色情绪又肉眼可见的低落起来,独坐呢喃:


“以前听祖父说,两百年前那场元嘉北伐,南朝宋即使有‘寒士’,也没赢啊,落得一个仓皇北顾。


“自古以来,好像从南到北想赢,都很难啊……


“咦,这是为何,奇怪,奇怪。”


……


往后数日。


除了日常听小师妹和六郎汇报王俊之社牛一般的交际外,


欧阳戎把精力投入到了迎接不久后北归戍卒的事情上来。


这一日,江州大堂收到了一封南下赦免戍卒的胡中使那边的传信。


这封传信十分郑重。


信上先是写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中使胡夫已抵达一个叫潭府的地方,与那一千五百北归戍卒碰头,


当日,便宣读天子的赦免诏书。


北归戍卒们被他成功抚慰。


算是有惊无险。


胡中使当众答应戍卒们,会将他们送还洪州、江州,且会命令沿途官员不得阻挡。


允许他们安心北归。


甚至胡中使还说,可以帮他们备船,走最快捷水道。


一千五百北归戍卒们没多少犹豫,第一时间放下了手中武器,拥护起这位救命稻草般的天子私使。


眼下,胡夫这封传信,


便是通知江州大堂与洪州都督府,提前做好准备,迎接北归戍卒。


算是报喜并通气。


欧阳戎浏览完这封传信,微微吐了口气。


此前江南道一直紧绷的局势,终于缓解不少。


按照信上所说,胡夫这趟办事相对顺利,正随放下武器的一千五百戍卒们一起北归。


看来欧阳戎这几日的准备没错,眼下只剩预防王冷然等人在戍卒进城那日的栽赃甩锅了。


“等等,江州这边是妥当了,可洪州那边又会如何处理?”


欧阳戎皱眉,思索了会儿:


“不过这朱凌虚好像不是卫氏的人,是滕王府的人,没必要为了卫氏脸面威严如此卖力。


“而且那位胡中使不傻,肯定也想到了这点,所以抚慰戍卒后选择跟队一起返回,第一站就是洪州城,应该也是防止有变……”


欧阳戎独坐,细思了会儿,继续查漏补缺:


“明晚去与离伯父说说,下次上书求情时,也把洪州折冲府那一千两百北归戍卒算上,看能不能一起‘罚’来江州造像,给他们加层保险。


“且江州离洪州不远,造像还有工钱领,应该怨愤不多。”


他轻轻点头。


当夜,返回饮冰斋,欧阳戎早早随叶薇睐一起躺下休息。


半夜熟睡,床榻内,他蓦然睁眼,直起身来。


昏沉睡意被耳畔络绎不绝的清脆木鱼声驱散的一干二净。


“涨功德了?”


仅愣了一下,欧阳戎先是大手按下了被窝里正要迷糊抬头的白毛小脑袋,然后他迅速闭目,重新躺下睡觉。


欧阳戎心神沉入到功德塔中,直接飞向大半夜依旧被迫营业的小木鱼。


【功德:七千一百六十八】


小木鱼上方那一行青金色字体,数字赫然变得不一样了,并且还在零星上窜。


欧阳戎脸色又喜又惑。


怎么大半夜的,突然一次性涨了五百多功德?之前还是六千六百多功德来着。


难道是天庭佛祖家的功德仪宕机了,卡个巴格,白送?


额,应该不至于。


“突然暴涨功德,难道是龙城乡亲们又给我立像建祀了,还是说,是其它举措,正在助人之事,回馈功德?


“是上次赠杜书清梅鹿苑的钥匙吗,可看刁县令来信,他不是早就入住了吗,拖到现在才给?


“说起来,当时杜书清刚住进梅鹿苑那段时间,小木鱼好像没有明显涨过什么功德,看来是并不感谢此举……”


他努力回想了下,想要找到功德暴涨的根源。


“算了,我做的好事太多,想不到是哪一件了。”


欧阳戎摇了摇头,无奈放弃,半忧半喜自语:


“但涨功德应该是好事吧……”


欧阳戎不再多想,退出功德塔,继续睡觉。


很快到了天明,他精力充沛,前去上值。


虽然此前错失了可能与之相关的七千功德红色福报,


但欧阳戎依旧在奔波,忙碌于保全北归戍卒之事。


有些东西,无关回报。


下午。


云水阁三楼,老地方。


欧阳戎再次约见了秦恒。


二人一见面,他直接开门见山,告知秦恒,与浔阳王府商议的主意。


秦恒呼吸变粗了些,深呼吸了一口气,表情平静下来,重重抱拳:


“多谢欧阳长史仗义,也多谢王爷如此厚爱。”


他表情坚毅,似是不善于表达真情。


不过听着耳畔响起的清脆木鱼声,欧阳戎大致了解了这位不善言表的果毅都尉,发自内心的感激。


他笑着宽慰几句。


尔后,二人一起商量起不久后出城迎接北归戍卒的合作事项。


秦恒随口问:“长史是说,那日,你把末将送你的佩刀,转赠给了胡中使?”


欧阳戎“没错,这次抚慰戍卒顺利,说不定也有苏校尉响应的原因……”


他话语说到一半,骤然顿住。


闭上嘴巴,低头抿了口茶,欧阳戎凝眉看了眼秦恒。


“欧阳长史怎么了,为何手抖?”


“没事。”


欧阳戎忽略耳畔的钟鸣震颤,遮掩情绪,重新放下了茶杯:


“有点困了。”


“那欧阳长史早些休息。”


“没大碍。”


欧阳戎与秦恒继续谈笑自若。


一炷香后,商议结束,他站起身,告别秦恒。


一辆缓缓驶回江州大堂的马车上,欧阳戎一上车,便闭目端坐,第一时间飞进功德塔。


功德塔内,他仰头看着上方重新颤栗、流淌“水雾”的青铜古钟,脸色不禁陷入了沉思。


福报钟身涌出的紫雾中,夹杂血红丝线,有点眼熟……


那份价值七千功德的红色福报,回来了。


这么看来,触发条件确实是与秦恒相关。


他冷静心道。


犹豫了片刻,欧阳戎闭目,心神一动。


只见,小木鱼上方漂浮的青金色字体顿时化为一条游鲤,飞速撞向空中欲求不满的颤栗古钟。


福报兑换。


铛——!


洪钟大吕,响彻耳畔。


血色福报,兑换成功。


欧阳戎睁开眼,头顶,原本颤栗躁动的青铜古钟寂静不动。


面前的青金色字体重新清空。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他失笑叹了句。


在塔内蹉跎了片刻,欧阳戎眸底期待的离开功德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