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不是吧君子也防 > 二百三十八、女史大人有点可爱(五一快乐,求月票~)

二百三十八、女史大人有点可爱(五一快乐,求月票~)

作者:阳小戎 返回目录

江州大堂。


一首《记承天寺夜游》的问世,使得元怀民稀里糊涂的成为一众官吏的焦点。


容真归还了元怀民随身携带的小册子后,带领一众女官出门离开。


气氛不复此前那般凝重。


诗词文章之事,容真其实也不太精通,她眼睛只盯着文气。


正堂内,欧阳戎站起身,没有和同僚一起去祝贺赞扬元怀民,默默走出门,送容真离开。


冰冷冷宫装少女俏脸板起。


来到江州大堂门口,准备分开之际,容真驻足。


她回首,一板一眼的告诫:


“什么亦未寝,晚上睡不着,就在屋里练气修行,不要和元怀民他们鬼混在一起。


“若没记错,你还是下品炼气修为,若不想再发生那日在黄萱家院的遭遇,就要抓紧提升实力,趁着现在江州司马任上是闲赋挂职。


“这一点,本宫也是,与你共勉。”


话语顿了下,似是看到了欧阳戎脸上有些困惑的神色,她一脸认真的继续说:


“本宫意思不是说元司马人品不行,而是因为你与他们的路子不同,他们或许诗词文章做的确实精妙绝伦,说话好听,但是于国无益。


“这一类儒生文人,本宫在洛阳见过,圣人在宫内外眷养了不少,专作浮华瑰丽的文章。


“当然,其中或许有孤傲高洁之辈,元怀民也或许比他们要厉害一些,而且这篇《记承天寺夜游》,不怎么读文章的本宫也觉得好,算妙手偶得,文采飞扬。嗯,相信能讨不少仕女佳人们喜欢……


“但是,欧阳良翰,你我和他们不一样。


“咱们是干实事的,不耍嘴皮子和卖弄笔杆子。


“而且最反面的例子,就是那位蝶恋花主人,诗才与人品一点也不挂钩,净躲在暗处,做无耻之事……


“欧阳良翰,用本宫这趟出宫、江州之行最大的收获感悟来说,这个世道需要有人埋头干实事,而你就是这样的人,本宫认为,世道需要的人。”


说到此处,容真生硬的话语稍微柔了一些,注视着欧阳戎说:


“所以,这次贬官,你失意归失意,大丈夫哪能一直顺风顺水啊,可以容许你稍微失落沮丧,但失落归失落,没必要和元怀民这类标榜高雅孤傲的文士混在一起,就算凑近后,能在他们诗词歌赋里留个名字,但又怎样,一时之小道尔。


“欧阳良翰,折翼渠、双峰尖这样利国利民的水利福报,才是不浪费你才干的正道,切忌切忌。”


欧阳戎听着听着,忍不住多看了眼面前对他有些语重心长的容真,眉头不由扬起了些。


女史大人这是怕他因为看见元怀民一篇“妙手偶得”的精妙文章备受推崇,心生艳羡,偏离了的原先所走道路,所以告诫几句?


“伱发什么呆,听到没有?”


容真皱眉不满问。


“听到了,听到了。”


欧阳戎一本正经的点头,直接来了一波归纳总结:


“早睡早起,不鬼混。话说,正经人谁大半夜不睡觉,写这玩意儿。嗯,大半夜不睡觉的能是正经人吗?”


“知道就好。”


冰冷冷宫装少女轻哼一声,扭头离去。


大门口,欧阳戎目送她与一众拱卫她的女官的背影消失在街角。


“女史大人苦口婆心的样子,倒是有点…可爱了。”


轻笑了一下。


他揉了一把脸,转身回返江州大堂。


偏厅内,元怀民看着面前这篇惊艳的小散文,在同僚的一道道祝贺声下,不禁陷入些许苦思。


眼看欧阳戎路过门口,元怀民“嗖”一声,甩开同僚,溜了出来,拉住欧阳戎袖子。


“良翰兄。”


“怎么了?”


“你看到没!他娘的,写这么牛,卧槽,原来这就是我的实力……看来我以前还是太谦虚了。”


欧阳戎微笑,点头认可:


“不愧是在我婶娘面前扬言要作出天下闻名作品的男子,你加油。”


告别元怀民,来到无人处,憋不住的妙思从欧阳戎袖口内跳了出来。


儒服小女冠摊手,小脸莫得感情:


“给钱。这次多亏本仙姑帮你转移文气。”


“谈钱伤感情。”


“别,谈感情伤钱。还是别伤钱了。”


“那欠着,算是借的。”


“你没钱,可以找人骗钱去,把骗来的钱还本仙姑,不就行了?”她囔囔。


欧阳戎低头,手指戳了戳这小法外狂徒嚣张昂起的小脑门:


“你瞧瞧,这是人说的话吗?”


妙思满脸认真问:“你也不是人做的事,不已经在骗钱了吗?”


“是找你借,借,不是骗。”他纠正。


“呵,借?借钱不就是骗朋友的钱。那还不如直接骗外人的去呢。”


“……”


欧阳戎叹气:“你这张嘴说的还挺有道理。”


妙思叉腰,傲娇说:


“不管,这次欠的要是不还,休想本仙姑下次再帮你,咱们得把账结清才行,明白没,这是原则问题,得防止某人欺负精,本仙姑才不是软柿子,知道没知道没……”


最爱钱没有之一的小墨精反复强调,欧阳戎只好无奈点头:“好好好,先欠条,缓几天……”


怎么感觉这小家伙越来越不好忽悠了?


很快,过了两日。


《记承天寺夜游》在浔阳城内持续发酵,广泛流传,引起热议。


特别是其中一句“良翰亦未寝”,很多人好奇,到底是真未寝,还是假未寝,该不会是睡到一半被损友叫醒吧。


这一日早,欧阳戎照旧迟到。


因为“良翰亦未寝”的事情,现在不少浔阳诗会都主动朝欧阳戎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参加。


欧阳戎也不好辞拒,挑了一些规模大的诗会雅集,还跑去和容真商量了下,选择性的参加,这也导致平日白天,他迟到早退频繁起来。


反正这种生活,是看的元怀民眼热无比。


等等,凭什么他运气爆棚写的诗,却让良翰这小子成了最大焦点,代替没时间去诗会的他出尽风头?可恶,不公平!


面对好友时不时投来的哀怨小眼神,欧阳戎除了一脸叹息的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好好干这一任长史、给予一些精神上的慰藉外,也没啥能帮的了。


上午,江州大堂,欧阳戎嘴里叼着一块油麻饼,姗姗来迟,刚走进门,迎面碰到了准备出门离去的离大郎。


“咦,大郎,你怎么过来了?还比我早?”


离大郎不禁侧目:“没想到传闻是真的,檀郎现在每日迟到。”


欧阳戎神色自若,啃饼不语。


离大郎咳嗽了下,指了指门内:


“咳,过来转一转,顺便看看你们,对了,还有事,先告辞了……”


“等等。”


欧阳戎喊住了他,平静点头说:


“我刚来,六郎这两日上午都在西城门那边,监督年久失修的城楼维修,也不在……所以你过来看了谁呢?”


离大郎挠头:“难怪刚刚找一圈,不见你们人哈哈。”


欧阳戎瞧了眼他傻笑表情,换了个话题问:


“等我一下,好久未去云水阁了,咱们等会儿一起过去,喝茶聊聊。”


离大郎脸色为难,“檀郎,我现在不去云水阁了,今天正好也有事,要不改日约吧,换个地方聊。”


欧阳戎微微挑眉,“好。”


顿了顿,又忍不住问:


“你现在怎么改性子了,云水阁都不去了。被伯父伯母教训后,痛定思痛了?”


“嘿嘿。”


离大郎挠头嘿笑,不等欧阳戎再问,已经溜之大吉。


欧阳戎站在门前,目送他背影远去。


少顷,回过头,他径自入门,在正堂找到了埋首办公的元怀民,不罗嗦,淡淡问:


“元长史,刚刚离别驾是不是找你?”


“离别驾?哦哦,是有这事,他刚刚跑来说有些仰慕下官的最新文章,讨要了一份《记承天寺夜游》的原稿走,本官也不好推拒,就把那一页原稿撕给了他。


“没想到离别驾还对这个感兴趣。”他感慨。


“没别的事了?”欧阳戎再问。


“没了。”


“好。”


欧阳戎点头了然,走回座位,某刻,轻声嘟囔:


“好端端的,大郎要原稿干嘛?”


良久,实在想不明白,暂时把此事抛在了脑后。


……


星子坊。


承天寺内,星子湖附近,正在热火朝天,一片灰尘。


拼命搬砖的劳工、被迫乔迁的百姓、愁眉苦脸的僧人,还有趾高气昂指挥旧宅拆迁、腾出造像位置的严厉小吏。


一片众生相。


距离东林大佛建造营地不远的一处临时征用的大宅子内。


林诚、王冷然正坐在一座相对安静的空旷大厅,二人一边处理外面吏官们的问询事宜,一边喝茶等待着什么。


俄顷,二人就看到卫少奇气冲冲赶来的身影。


“怎么了,三公子?”


“三公子,出什么事了?”


看见林诚的平静脸庞,卫少奇努力憋了下去,心不在焉的摆手:


“没事,没事,聊正事吧。”


卫少奇总不能直说,是离大郎那该死的臭小子又悄悄跑来挖墙角?


也不知道他鬼点子怎么那么多,绕开有些最近松懈起来的看护侍卫,找到了卫安惠,搭话了几句,还送了一份狗屁礼物,说是算她上次还衣之礼的回礼。


卫少奇顿时黑了黑脸。


后面他收到消息,跑去当场抓获,把离大郎暴怒撵走了。


算你小子溜的快!他奶奶的!


若不是王叔梁王那边定下的底线,卫少奇恨不得当场把离大郎撕成两半,丢尽浔阳江里喂鱼。


卫少奇坐下,连续囫囵吞枣的饮下两杯凉茶,才稍微解气,就看见了林诚、王冷然手里正在传浏的《记承天寺夜游》手抄稿。


他再次涨红脸庞。


可在林诚的面前,又不方便发作。


因为刚刚那臭小子送卫安惠的回礼,就是一篇《记承天寺夜游》的所谓原稿。


正好,他这位堂妹在洛阳时就喜欢诗词歌赋,爱看一些才子佳人的书,虽然并不精通,但是这类待字闺中的小娘子不就好这一口?


多少都带一点伤春悲秋的文艺少女属性。


正巧这几日,《记承天寺夜游》与“良翰亦未寝”在浔阳城内名头极盛,堂妹不可能没有听过。


七娘应该是挺喜欢此篇文章,卫少奇刚刚来之前,批评教育了一番,还想要强行收缴,却差点惹哭了卫安惠,最后只好做罢,匆匆哄了下,黑脸走人。


他心里把锅甩在了离大郎头上,气冲冲的赶了过来。


“不是什么大事就好,其实有时候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三公子不必太过在意,正事要紧,大丈夫应该以事业为重。”


林诚关心了下,认真建议道。


“嗯嗯好。”


卫少奇敷衍点头。


现在,原本性格桀骜放肆的他都不太敢去和林诚对视了,总感觉这位林兄头顶有点绿油油的……


“你们看什么呢,怎么又是这篇狗屁破文章,有什么好看的?”


卫少奇不爽开口。


不久前还低声夸赞的王冷然,立马点头,改口附和:


“没错,不过风花雪月之作罢了,这元怀民小才尔,与大事无益,不必在意。”


林诚垂目,仔细折起手抄稿。


“不过不得不承认,此子有大家之风,做个江州长史倒是可惜了文才,鄙人蛮喜欢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这两句的,寥寥数字,何其洗练,还互为因果……”


他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仔细琢磨,此文之美,其实来源于字里行间的真,言简义丰,行云流水,应该是那一夜的真实情景了。”


卫少奇冷哼,不置可否。


“管他走哪条路,别像欧阳良翰一样找死,螳臂当车就行。”


王冷然不耐摆手,眼珠一转道:


“真实情景……三公子,林公子,欧阳良翰那边怎么看,又是良翰亦未寝,又是消极怠工、寄情诗会的,这小子莫不是真一蹶不振了?”


“一蹶不振应该算不上。”林诚轻声:“但目前看,确实老实,和咱们预期反扑有些不一样,还以为他回来,是要再闹一波呢。”


卫少奇眼神犹然狐疑:“本公子怎么有点不信,他能转性?”


“嗯,是有障眼法的可能。”


林诚眯眼,轻声吩咐:


“先看着吧,对他不能掉以轻心。”


“有道理。”


卫少奇突然放下茶杯说:


“王府那边最新消息,东林大佛的佛首已经在路上了,父王正派人秘密运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