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 四百零二章 兽医所

四百零二章 兽医所

作者:郑家老二 返回目录

根本没给他们反应的时间。


出了大门,郑雄就跟李四交待道。


“我说你记着,今日起断绝徐老医师等人的供应,本府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春秋俩季,母肥肥最适宜产仔。”


“如今快要入冬,母肥肥产的小崽子应该挺多,就安排他们弄肥肥的疫苗。”


“每只疫苗十文钱,让他们自给自足。”


“另外既然他们喜欢肥肥,年后江宁那边本府会专门弄一个养肥肥的场地,量大管够,让他们观察个够。”


“为期一年的时间,以观后效,记住了没?”


有点狠啊!


郑雄的态度让李四冒出一身的冷汗。


让医师还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去养猪,得什么脑回路才能想的出来。


而平日人畜无害的郑雄,真下狠手果然与众不同。


也不知道徐老会不会干,能不能受得了这个刺激?


“下官记得了。”


得了回复,郑雄画风一转,继续说道。


“嗯,另外医师也不能只为百姓服务,提到这个本府觉得兽医也大有可为。”


“以往兽医看病多为牛马,典籍也多为此类,虽然这两者是国之重器,必须需要,但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兽医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此。”


“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地点,本侯欲设惠民药局下属兽医所,让他们几位当第一代医师,研究出专为肥肥的疫苗,你们加大点力度传播出去,给他们增加点收益,也好进一步的研究,下一部就主攻肥肥方面。”


“学校那里可以挑一些送过来学习,当做第二代兽医培养。”


“药局方面也收罗一些典籍送过来,当做兽医所的奠基之本。”


“暂时就这些吧!”


“可记下了?”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惠民药局,还有这么多道道,李四大受震撼。


一个药局的长远规划,一个兽医所,惠民药局的影响力将直线飙升。


尤其是有郑雄这个应天府府尹做后盾,想不起飞都难。


大有可为,大有可为啊!


“侯爷,钱财方面还是让他们自给自足吗?”


“当然,本侯说过的话,一口唾沫一口钉,绝无更改之理。”


“本府会让一建承建兽医所,兽医所的建立也不是为了他们而设,只是适逢其会罢了!”


“他们要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待一年就让他们回来继续,若是不然,那就不能怪本侯弄假成真了。”


“不过肥肥的疫苗弄出来,兽医所第一代奠基人非他们莫属。”


“不管他们以后如何选择,他们的贡献却是有目共睹的,不能抹杀了他们的功绩。”


郑雄一口气说完,李四却是露出无语的表情。


这是要把人往死里弄啊!


郑雄不会歧视任何行业,如郑雄所说,兽医所绝对是大有可为的行业。


不提各种各样的疫苗,光是分支宠物就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市场。


一个奠基人,青史留名一点都不过分。


可是李四不懂啊!


在他的印象里,给人看病最起码名声好,也没人会特意得罪自己。


但是兽医所能一样吗?


结果显而易见,社会地位明显不高,奠基人对一个正统的医师来说,明显有侮辱人的意思。


不怪李四觉得郑雄狠。


那是真的狠啊!


奠基人加上养猪,徐老怕不会当场翻脸吧!


想的多,李四还是微微提醒道。


“侯爷,要不要询问下徐老的意思?”


“不需要,本侯给过他机会,还给了他最大限度的支持,可是他怎么样做的你也看到了,能干就干,不能干也有人干。”


“本侯已经留有余地,他们要是过不了这道坎,留之何用?”


“兽医所能够发挥他们最大的价值,如果也不愿意接受,那就遣散了,另外选人接手。”


徐老你自求多福,我是没办法。


李四暗叹了一声,便没在多言。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郑雄并不想李四看到的那样生气。


科学的研究没那么一帆风顺。


能有意外之喜,已经很好了。


这不就马上能实现猪肉自由了吗?


猪油作为主要用油,炒菜的时代不也同样到了吗?


同样,自己的小家也能借此赚上一笔。


美滋滋。


从药局离开,郑雄带着大舅和老表直奔一建所在。


新建的一建总部此刻比起药局的地盘不遑多让,还更加大气了点。


毕竟是干建筑的,怎么着也不会太差。


此刻进进出出的铁牛正在听着各地工头发来的汇报。


大多是工程进度相关问题。


来往尽是走动的脚步声。


郑雄的到来,立马赢得了铁牛的殷切接待。


铁牛十分恭敬的将几人领到自己的房间所在,让出了主位,端坐下首,恭听郑雄的教诲。


本来郑雄只是带人随便看看,既然碰上了,郑雄也就顺带着给提提意见,安排工作。


“城墙建好以后,一建的劳役离开了吗?”


“还没,一建光是府衙下发的工程就挺多的,本身便需要大量的人手,加上有工钱可拿,大多人并没有踏上归程,想着趁最后的时限多赚点钱财回家。”


意料之中。


征用的劳役都有时限的,并不会把人一直当做牛马来用。


比如城墙建造就有工期,到期就可以回家,来年征发再来。


顶多上下浮动多点时日。


只是劳役基本上没有工钱可拿,能吃饱饭就已不错。


哪像郑雄还能给发工钱。


并且工钱还不低,上哪找这好事去!


有些人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守在地里刨食,也就征劳役的时候能够想到他们。


赚钱,不存在的。


当下百姓的生活大多如此,郑雄并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闻言便道。


“这些劳役都是哪里的?”


“附近府县征来的,太平府和常州府都有。”


挺近的,那就更好了。


郑雄点了下头道。


“统计下都归属哪些府县?有哪些人愿意留下?”


“对他们说好,愿意留下的,可以请假回家探亲,元日也有十五天的假期,只要一建需要人手,工钱照旧。”


“应天府也会下函给各地府县,延长劳役的时限。”


“但是不愿留的,府衙不会强留,也不会再继续征用,让他们想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