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 四百三十九章 棉

四百三十九章 棉

作者:郑家老二 返回目录

“那就二两。”


诧异的看了郑雄一眼,从五百文到一两再到二两。


郑雄翻着翻的往上涨。


首先郑雄肯定是不知道价格,不然不会缺少常识。


但是从郑雄涨价的态度看,对于此物却又有着清醒的认知,肯定了它的价值。


其中有利可图啊!


“二两差不多。”


“差不多那就是还不够,臣出三两如何?”


额!


“不行,粮食为人之本,天下富足,人有余粮,你想怎么收都行,但是眼下不行,父皇也不会容忍你为了棉花肆意妄为的,二两尚且可以,三两绝无可能。”


那就是没得商量了。


郑雄没想到小朱的反应这么强烈。


想想也是。


百姓逐利,大的不敢博,但是用自家的土地博一博,还是敢的。


只要郑雄敢收,种棉花不比种地划得来,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只是都种棉花了,谁还种地。


不种地,哪来的吃的。


那样势必要造成混乱。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只有一定的利益还不影响粮食的情况下,才会推广。


但是还是只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影响粮食,否则即便是郑雄,也没好果子吃。


动摇国本的事,谁来都不好使。


来自小朱的警告,郑雄也不得不掂量掂量。


郑雄揉了揉脑袋,突然眼睛一亮,当即对着朱标说道。


“殿下可知哈密?”


“当然知道。”


朱标虽然疑惑郑雄突然的问题,但还是回道。


“察合台老王逝世,现在还在内乱,兀纳失里立国哈密国,称哈密国王,和林布政使司建立,兀纳失里已有意归顺,你若是想打他的主意可不行。”


嘿嘿,郑雄也不说话,不过眼睛却是越来越亮,变得刺眼起来。


朱标也被这刺眼的目光惊动,不可思议的问道。


“怎么,你真想打他的主意?”


“臣可是本分人,只想做做生意,种种地,哪能有什么坏心思。”


“那你的眼睛怎么有光?好不耀眼。”


“哦,臣倒是想到了点高兴的事,有些失态。”


呵呵。


朱标也不追问,只是坐在床上问道。


“这种地跟哈密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淮生南为橘生北则为枳。棉花虽然南北皆可种,质量却是天差地别,以西为最佳,察合台那边种出的棉花可为上品。”


上品吗?


这点朱标并不怀疑。


毕竟是从西边传来的,要说那边种的好,朱标也能理解。


“但是那边路途遥远,即使出到三两,又能如何?”


呵呵。


这该死的优越感,总是让郑雄有股看乡巴佬的感觉,这感觉还总是不经意间的散发出去,好烦。


郑雄收敛了优越感回道。


“三两,不不不,臣出十两,凡是察合台出产,运到京城,臣都以十两收购,童叟无欺。”


卧槽。


朱标猛的站起,一脸的不可置信,直直的盯着郑雄。


棉花可不比绸缎。


绸缎能看到摸到,丝滑的质地很柔很顺,物以稀为贵,价比黄金绝对值得。


但是棉花最多的还是填充物,看不见摸不着,好点坏点根本感觉不出来。


郑雄竟然开出了黄金的价格,谁听了谁不迷糊。


而且比普通的棉花贵出五倍,更加的令朱标迷糊。


“五倍,比普通棉花整整多出五倍,你是认真的?”


“臣一口唾沫一个钉,绝无妄言。”


“这,这,你买来卖给谁?谁愿意当这冤大头?”


“那自然是有人来当的,自然不会是臣。”


“如此自信?”


“必须的。”


朱标越问越疑惑,郑雄越问越自信。


两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何以解惑?”


“臣还没想好,不过收来总有用的。”


狗东西啊!


这下是睡不着了。


还没从蜘蛛蜻蜓和蝉中走出来,朱标又进入一个更大的迷惑中,这下怎么都走不出去了。


因为对郑雄的能力从未怀疑,所以朱标才会更加迷惑。


能挣钱吗?这真能挣钱吗?挣不到钱怎么办?


“殿下,殿下。。。”


“哦。”


面对郑雄的呼喊,朱标也只是麻木的回了一句。


“能挣钱不?”


“能吧!”


“能挣多少?”


“不知道。”


“孤入一股如何?”


“嗯。。。六个月的时间,殿下能不能攒个一百万?”


“攒不到,等等,攒的到。”


“那好说,不过殿下要有个心理准备,这次不一定会挣钱,有可能还会亏,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你没把握?”


“一成的把握。”


一成的把握,等于没把握,一番问答让朱标已经冰凉的心彻底死了。


“这个决定孤做不了主,等孤问过父皇再说。”


“殿下要尽快,消息传过去要时间,哈密国也要尽快沟通。”


“好。”


说完,朱标也没了别的心思,接下来跟着郑雄走马观花似的逛了一圈,便匆匆赶回了皇宫。


也没啥可看的。


一个大图书馆,新华书店有的,他有,新华书店没的朱标也看过。


再就是教室了,和小学一样,大黑板,小桌子,长板凳。


加上一个大食堂,也就这些了。


没多大新意,所以朱标的也没放多大的心思注意。


“儿臣拜见父皇。”


“嗯,今天去郑雄那里感觉如何?”


“挺好。”


“哦,说说看。”


“操场健体,学舍食堂置办齐全,免除学子的后顾之忧,比之一般的府学有过之而无不及。”


“既如此,比之国子监如何?”


“那自然是比不了的,仅典籍,藏书就比不了,更别提其他了。”


“呵呵,听你的描述,也算不错,累一天了吧!来坐下批改点奏折缓缓。”


额。。。


朱标走到一侧的案桌坐下,随意翻了两下小太监递过来的奏章,便自顾自的喝起了茶水。


喝完三杯,对着老朱说道。


“父皇,儿臣今天看到御寒之物匮乏,学子尚有柳絮,芦花代替,百姓怕是只能充些稻草了。”


朱标有些悲天悯人。


老朱伸了伸懒腰,便继续翻起了下一份奏折。


“你看看那炉里放的啥?”


妹的,怎么都喜欢卖关子。


朱标拖动有些发酸的脚靠近小火炉。


火炉不大,做成了圆柱形,里面放了几块蜂窝煤,正在往外冒着火焰。


“蜂窝煤,没啥希奇的啊!”


此时老朱已经放下了奏折,走到了朱标身边,随手拨弄着炭火。


“那是你提前用过,所以觉得不稀奇,真没想到,这煤还真好用。”


“是不是觉得奇怪,为何咱今天特地跟你说这些?”


额。。。


“这煤实在是好用,而且实惠,你知道卖这样一个咱能赚多少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