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 > 第228章 帮我写首歌

第228章 帮我写首歌

作者:森外 返回目录

第228章帮我写首歌


兴坪镇位于阳朔东北部,漓江在此绕了一个大弯,依山傍水,风景荟萃,粉墙乌瓦石板小巷,是漓江沿岸最美丽的古镇之一。


众人下了马,向古镇里面走去。


兴坪古镇有一条长1公里多的石板街,从东南至漓江榕树潭、古渡码头,居民、游客便由此来来往往。


节目组一行人就沿着石板街兴致勃勃逛起来,古街两旁会馆及各类砖瓦结构的古建筑基本上都保存完好,街两边各种店铺林立,生意兴隆。


“来,来,来,咱们进去喝点茶歇息下。”黑子朝众人招呼。


一听说喝茶,俞冬青一下来劲了,走了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虽然骑着马但也口干舌燥,喝点茶自然是件非常惬意的事。


等俞冬青兴致勃勃跟着众人后边,他原以为要去的是茶铺没想到竟然进入一家小餐馆。


里面人挺多看来是生意兴隆,大家都围着桌子,每人一个小碗,中间则放着盛着糊状东西的盆。


“各位,这就是我们桂林特产油茶,兴坪镇的这家油茶最为正宗!”向导笑着解释。


原来是桂林油茶!


等众人坐在桌子边,向导耐心解释起来。


桂林的油茶也叫“炒米茶”,以恭城最为出名。


顾名思义“炒米茶”就是以炒米为主打食品,打油茶所需要的配料有茶叶、玉米、生姜、蒜头、猪肉等。


向导正说着,店主已经将一大盆油茶放在桌子中间,还有炒黄豆、花生米、大米花、葱花、盐巴。


俞冬青学着向导的样子,将调料放在自己的小碗中,又放点盐,最后再盛入一勺油茶。


尝了口,味道稍有一些苦涩,这是茶的味道,慢慢细品苦中带有一丝姜辣,再慢慢细品又有甘醇鲜香,感觉一口都回甘无穷。


“好茶!”俞冬青不仅感叹道。


喝了这么多年茶,包括xi藏的酥油茶,内蒙的奶茶他都喝过,但这样的油茶还是第一次喝。


不过这玩意只能当点心,不解渴啊。


几人吃完油茶出了小吃店,俞冬青笑着说自己去买几瓶矿泉水。


他可是请来的嘉宾,怎么让人家掏钱买水?


跟随的工作人员立刻自告奋勇说去买,并问其他人喝什么?


“矿泉水“


“可乐”


“元气森林!”


几个嘉宾纷纷报出自己的喜欢喝的饮料。


黑子知道俞冬青喜欢喝茶,边走边笑着说道:“冬青,以后咱们去喝真正的茶!听说桂林毛尖挺不错。”


“对,我们桂林毛尖虽然没有西湖龙井、武夷大红袍那么出名,但品质也不差,条索紧细,白毫显露,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汤色碧绿清澈,滋味醇和鲜爽,叶底嫩绿明亮。”


向导插话进来,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看来为推广家乡特产不遗余力。


俞冬青听了顿时来兴趣:“好,一会咱们找个茶楼好好喝两杯。”


娟娟不喜欢喝茶,听到这帮男人又想去坐茶楼,不由得撇撇嘴。


“俞老师,我实在搞不懂,茶有什么好喝的呀?苦了吧唧的,但我爸也喜欢喝。”


几个男人听了笑起来。


俞冬青笑着说道:“那是你年轻,不懂得品茶的乐趣,有人说人生若饮料: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饮料人生。”


“什么意思呀?”娟娟顿时来了兴趣。


“譬如说你吧,年轻的女孩子,爱汽水冰淇淋它甜,变化多。少年不知愁滋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他独尝到甜味。


再过一段时间,就喜欢喝咖啡。


工作、恋爱了。这时,他的口味,已由汽水转向了咖啡,亦苦亦甜,也香也涩,有一种成熟的刺激感,符合他复杂多变的心境。


这时期,山和水,在他的眼中,非山亦非水。他有奋斗的野心和理想,他有成家的需要和欲望,但是,事业和爱情,都可能带给他一些小挫折;他有时在笑里流泪,有时却又破涕为笑。他患得患失,但又乐在其中。


像我们中年人,爱喝茶。


中年以后,多爱茶。茶那般若有若无的幽香,是深藏不露的,它恬淡而隽永。然而,喝了,缠在舌上的清香却叫你回味无穷。


“那老大爷呢?”娟娟又问道。


老年人喝白开水。白开水,不含糖精,没有咖啡因更无茶碱。它极淡极淡,但若细细啜饮,却也能尝出一丁点的甜味来。


人生的大风大浪,他看了;人生的惊涛骇浪,他经历过了;成败得失,都成了过眼云烟。此刻,他安恬地坐在摇椅上,回首前尘,一切的一切,都淡淡如水。


“俞老师,伱懂的可很多。”娟娟眼神里有些崇拜。


当然不是因为这,主要人家歌写的好呀。


“其实只是说说。”俞冬青笑道:“当然没这么绝对,譬如我有时候也喝可乐。”


哈!


大伙都笑起来。


几人边走边聊,出了石板街,向导突然指着江边一处山峰对众人说道:“你们看看,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见过?我们都是第一次来桂林,哪里见过?电视上?”娟娟反问道。


“不对”向导说着从口袋钱夹里掏出一张二十元的纸币:“你们看看背面的图案,是不是就是这里?”


众人凑过去仔细一看,纸币背面图案是一个戴着蓑衣的老人,叼着长长的水烟,吆喝着竹筏头的鱼鹰,迎着夕阳扔出一副巨大的渔网,阳光透过渔网照在老人的身上,但后面的山却的的确确就是眼前的这座山!


“这座山叫元宝山,纸币背后图案的确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包括整个渔翁也是真实的,叫黄全德,不过老人家前不久去世了。”向导解释道。


原来如此!


这不就是典型的网红打卡地方吗?


赶紧照相。


兴坪镇是这次来桂林拍节目的最后一地,众人找了个茶馆喝茶休息后,当然忘不了正事,专门找了个僻静的地方,面对着如诗如画的山河,大伙拿起乐器集体唱了一首歌:


正是俞冬青为这档节目写的那首主题歌:


我在路上在路上


衣袂飘荡长发飞扬


期待路上遇上


突如其来的那一场


谁在路旁在路旁


听见我自由放声唱


和我一样


背上行囊脚步丈量远方


回去的时候众人不再骑马,和工作人员一起坐依维柯返回,俞冬青和周伟坐在一排,两人现在已经熟了,年龄又相仿很快就成了朋友,说说笑笑。


“冬青,你能不能帮个忙?”周伟突然说道。


“啥事?我能办到尽量。”俞冬青笑道。


“帮我写首歌。”


感谢书友看书的猎狼人、athena2000、书友110114205931384、书友33021212109773的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