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人到中年:娱乐圈的悠闲生活 > 第563章 影视行业的鄙视链

第563章 影视行业的鄙视链

作者:森外 返回目录

第563章影视行业的鄙视链


俞冬青看过去,果然看到邻座有个二十多岁的穿着工装的姑娘,正边吃着火锅低声抽泣,模样很秀气。


带的餐巾纸用完了,姑娘用手抹着脸。


明媚看见这情形,从包包里拿出一包卫生纸递给儿子,低声说到:“乐乐,给姐姐送过去。”


乐乐立刻拿着一包卫生纸走到姑娘跟前,稚声稚气说道:“姐姐,给你。”


姑娘正独自伤心,突然看到一个小男孩递过一包纸,脸上立刻挤出一丝笑容:“谢谢。”


乐乐送完纸回来,又扭头看了看正在擦眼泪的姑娘,低声问道:“爸爸妈妈,姐姐为什么哭呢?火锅不好吃吗?我觉得火锅可好吃呢。”


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


“姐姐是遇到不开心的事了,或者是想爸爸妈妈了吧?”明媚低声解释。


哦.


乐乐似懂非懂。


那个姑娘又哭了会,付完账后才匆匆离开。


成年人的社会,真不容易啊。


俞冬青心里感慨道。


看着火锅店里的人生百态,俞冬青心一定突然对着明媚说道:“如果拍一部普通老百姓吃火锅或者大排档的故事,反映人间百态,名字就叫《深夜食堂》,你觉得怎么样?”


“电影?”


“电视剧,一个单元讲一个故事。”


“你要拍电视剧呀?!”


“怎么?瞧不起拍电视剧?”俞冬青反问道。


影视行业有一个不成文的鄙视链。


拍电影的瞧不起拍电视剧的


电视剧的瞧不起拍广告的


广告的瞧不起拍宣传片的


拍宣传片的瞧不起拍纪录片的


拍纪录片瞧不起拍短视频的


短视频的瞧不起拍婚庆的


拍婚庆的瞧不起拍白事的.


不过对于俞冬青无所谓,那样开心那样就好,自己当年不是拿着DV在老家拍过婚庆吗?


没啥丢人的。


看到老公是认真的,明媚认真想了想:“这种属于情景剧,最困难的就是必须有个好剧本不过老公,伱可是写剧本的高手,一定没问题!”


呵?


高估我了。


以前我都是时空搬运工,这一次才是真正的原创。


不着急,有的是时间,慢慢想。


时间就这么晃晃悠悠到了六月份,燕京已经进入夏天,那部《我不是药神》如期公映,果然引起巨大的反响,催泪无数。


票房前三天破六个亿!


豆瓣评分高达9.0分。


为此,王东生和李万分别打电话给俞冬青,王东生更是神情激动对俞冬青表示感谢。


“谢谢,谢谢,俞大哥,我”王东生有些语无伦次。


“谢什么?是你拍的好,等票房收益到账后,赶紧买套房子,让老婆孩子搬进去,在燕京有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就彻底算燕京人了。”


“我明白,我明白,不瞒你说,陈莉她已经迫不及的去看房子了。”


呵?


按照当初签订的合同,导演王东生没有拿基本工资而是抽成,总票房的1%。


在原来那个时空《我不是药神》票房高达31亿,而现在按照这上映火爆程度,过30亿应该没问题。


就按照票房30亿收入,1%就是3千万!


除去个人20%所得税,在燕京三环内买一套三室两厅120平米的高档房子绰绰有余。


据听说李万将拿这部电影去角逐今年的金马奖。


不过俞冬青不关心这个。


他想了想拿起手机打了个电话,是打给杨柳的。


“杨柳,投资的《我是药神》,预计票房收益估计不错这样吧,将来投资净收入10%捐给新阳光基金。”


“新阳光基金?”


“是一家以白血病治疗资助为主的专业公益机构,具体情况你仔细了解下,这事你亲自去办,别声张啊。”“明白,俞老师。”


俞冬青挂掉电话,悠悠看着小院里盛开的紫藤花,这算下来自己要捐五千万。


在原来那个时空,这部电影最后一共捐了380万。


我就多捐点吧。


明媚提着行李箱又去参加六月中旬在美国举办的新泽西电影节了。


《路边野餐》已经斩获获奖好几个。


金马奖最佳导演,燕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编剧、最佳导演奖,欧洲独立电影节最佳佳非欧洲剧情长片、非欧导演奖。


这次美国新泽西电影节也获得了最佳导演提名,所以明媚想去一趟。当然这只是一个目的,还要去费城看望女儿彤彤。


去吧,去吧.


俞冬青倒是很支持。


媳妇一走,保姆霞霞带着儿子乐乐又去了老丈人家,南锣鼓巷里的小院又只剩下俞冬青一人。


日子过的很是悠闲。


这天晚上俞冬青先到后海老丈人家看望儿子,到了晚上九点,就开车返回自家小院,半路上突然接到张扬的电话。


“干嘛呢?”


“刚去老丈人家看望完儿子,现在准备回家睡觉。”


“睡什么觉?明媚又不在家,赶紧出来!”


“干嘛?”


“撸串、喝啤酒!”


“去益民那里?”


“不,咱们去我朋友那,就在牛街,任哥烧烤,杜辉也来了。”


呵?


这小子,从海淀专门跑到牛街来吃烧烤?


“行,别急,我回去换身衣服就来。”


“快点啊。”


俞冬青开车赶回南锣鼓巷自家小院,换上背心大裤衩,知道过去要喝酒也没开车,直接打了个网约车直奔牛街。


牛街位于广安门内大街,一到晚上分外热闹,老燕京有句俗话:“燕京的小吃在宣武,宣武的小吃在牛街。”


铜锅涮肉、爆肚豆汁、年糕糖葫芦当然最有人气的还是烧烤。


俞冬青很快找到张扬说的那个烧烤店,门面不大,人却很多,都在店外的街道边。


“冬青,这里!”


俞冬青赶紧走过去,看到三个铁哥们都在。


“可以啊,杜辉,半夜从海淀跑到宣武来吃烧烤,柯瑶不管?”俞冬青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问道。


“出差了。”


“呵?果然媳妇不在家,就没人管你。”


“你还不是?”杜辉拿起一根羊肉串,悠悠说了句。


“我说你们两个娶了小娇妻的,五十步笑百步,谁也别说谁。”张扬插话进来。


“还是我和益民好,老夫老妻的,你去哪都没人理。”


呵?


这话说的。


俞冬青立刻闭嘴,抓起一串羊腰子大口吃起来。


一手拿着烤串,一手端着啤酒杯,吃的满嘴流油,好不快活。


“撸串喝啤酒,简直是人生一大享受啊。”张扬喝了口啤酒,忍不住感慨了句。


感谢传奇人物C等投的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