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一百一十六章疯狂石刻,今年祖龙死?【求订阅啊】

第一百一十六章疯狂石刻,今年祖龙死?【求订阅啊】

作者:王蜀蜀 返回目录

咸阳城波澜大起,赵昊与蒙毅在马车上商议。


猜测卢侯二人趁乱逃走,绝不会逃多远,于是改变主意,先去捉拿卢侯二人,再与扶苏解救博士宫众人。


蒙毅身为郎中令,九卿之一,有权干涉咸阳城内的防务,他果断下令封锁咸阳四门,通知卫尉,挨家挨户盘查卢侯二人。


同时,由赵昊与顿弱,带领黑冰台三尉,出城搜捕。


“这两人倒是狡猾,看来有人与他们接应!”


赵昊站在马车上,若有所思的道。


顿弱看了他一眼,沉沉地问:“公子似乎对他们颇为了解?”


“算不得了解,只是觉得有些蹊跷!”


“蹊跷?”


顿弱皱眉,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赵昊。


赵昊笑了笑,道;“方才听你说,暗中指使黔首之子辱骂我的人,正是卢侯二人,那为何不及时捉拿他们归案?”


“这”


顿弱迟疑了一瞬,摇头道:“这事陛下交由赵高负责,我无权干涉!”


“哦?赵高?”


赵昊挑了挑眉,眯眼道:“如此说来,赵高与卢侯二人有关系?那是否是他放走卢侯二人的?”


“这不可能!”


顿弱断然道:“赵高深得陛下信任,不可能知法犯法!”


“好吧!”


赵昊耸肩:“就算你说的有理,那赵高为何不缉拿卢侯二人?”


顿弱想了想,道:“或许是证据不足,他想调查得更清楚!”


“那他调查清楚了吗?”


“调查清楚了!”


顿弱点头道:“据与卢生交好的徐福所言,卢生乃鲁国余孽,心怀不轨之心,在齐国沿海,秘密集会六国余孽,企图复辟!”


“徐福?”


赵昊微微一诧:“你说徐福举报了卢生?”


“不错!”


“那徐福与卢生早就相识,为何现在才举报?”


顿弱摇头:“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是赵高向陛下坦言的!”


“又是赵高?”


赵昊皱眉。


顿弱歪头:“公子是怀疑赵高有问题?”


“呵!”


赵昊呵了一声,摆手笑道:“没有,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他自然不可能将没有证据的事,当作真事来告诉顿弱。


毕竟顿弱与赵高都是始皇帝身边之人,谁知道他与赵高是否沆瀣一气。


似乎看出了赵昊对自己的不信任,顿弱也没追问赵高之事,转而朝赵昊征求意见:“那公子对卢侯二人,有何决断?”


“唔”


赵昊沉吟了一下,道:“吾等已经追出城外百里,依旧不见其踪迹,想来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他们已经逃走了,二个是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


“公子的意思是,他们有可能没逃出咸阳城,还在咸阳城中?”


“是有这个可能!但也有可能逃出了城,只是没走远!”


顿弱眼睛一亮:“那要如何缉拿他们?”


“伱执掌黑冰台,最擅缉拿要犯,居然问我?”赵昊有些好笑的反问顿弱。


顿弱哑然一笑:“公子莫非不知,最难追捕的不是要犯,而是读书人。他们心眼颇多,彼此包庇,一般很难追查!”


“那你可知,六国余孽要想成事,最终离不开谁?”


“读书人?”


“说读书人也没错,但不全对!


赵昊笑道:“准确来说,是儒家!”


“儒家?”


顿弱疑惑的看着赵昊。


赵昊意味深长的道:“不管他们逃往何处,只能秘密苟活,在暗中行动,但是,儒家乃天下大派,公然立于各地;


连我父皇都开始重用儒家之人,他们若想反秦,必须利用儒家,与我大秦反目,那我们何不将计就计,引蛇出洞?”


“有道理!”


顿弱恍然点头,赞叹道:“公子大才,不愧”


“好了,拍马屁的话就不用多说了!”


赵昊摆手打断了顿弱,朝他郑重其事地道:‘现在咱们兵分两路,你安排一尉,去深山找块巨石,盖上黑布,趁夜运到咸阳西郊的作坊,听我安排!”


“剩下两尉,继续在城外搜捕,一旦发现可疑人,务必拿下!”


顿弱点头道:“在城外搜捕,老臣会亲力亲为,绝不放走一个可疑之人。”


“但是。”说着,他话锋一转,疑惑的道:“派人去深山找一块巨石运回咸阳,这是为何?”


“时间有限,别问那么多,照我说的做便可!”


“这”


顿弱面露迟疑,最终还是决定相信赵昊。


毕竟赵昊的本事,神鬼莫测,连始皇帝都很佩服,他没理由不相信赵昊。


很快,两人就兵分两路,各自忙各自的事去了。


与此同时。


咸阳城郊外五十里,一处地下密室内。


卢侯二人正在朝一位中年作揖。


“多谢孔兄仗义,救吾二人于水火!”


“好了,废话别说,吾兄如何了?”


中年摆手打断了二人,不耐烦地道。


卢侯二人对视一眼,后者微微一笑:“令兄安好,暂未涉及儒案!”


中年眯了眯眼,沉声道:“既如此,那你们有何打算?”


他此次来咸阳,并非为了接应卢侯二人,是得卢生通知,自己胞兄孔鲋有难。


而他,正是孔鲋胞弟,子襄。


自孔丘离世,儒家思想一直未能得到伸展,纵使有孟子推波助澜,依旧无能为力。


而儒学却极为昌盛,各地皆有儒家名士,私下教学。


堪称儒家子弟,遍布天下。


与此同时,孔门也得到了稳定的传承。


直至秦灭六国,孔门已经传了九代。


作为孔丘九代孙,孔鲋被始皇帝封君,算是孔门最鼎盛的时刻。


毕竟除八代子慎,做过几年魏国末期时的丞相,孔门一直都没有出头之日。


但是,子襄对始皇帝封孔鲋为君,对自己置之不理,大为不满,觉得始皇帝心存虎狼之心,有意将孔门当耳,钓大鱼!


所以,他才瞒着孔鲋,暗中与六国余孽来往。


一旦始皇帝对儒家出手,他可以第一时间得知消息,保存孔门。


比如,这次卢生传来消息,说始皇帝有意灭儒,他便立刻找到旧贵公子陈余,共商大事。


据陈余介绍,此处地下密室,乃他祖上秘密挖掘的,本意是探查秦国机密,以这里为据点,结果秦灭六国太快,这据点还没发挥作用,就被遗弃了。


幸好他祖上留有地图,这才能接应卢侯二人。


却见侯生笑吟吟地朝子襄道:“鲁兄有勾践复国之志,在下有延续儒家传承之愿,孔兄难道没有振兴孔门,复起文明之火的打算?”


“这”


子襄迟疑了一瞬,奋然道:“孔门乃儒家之源,儒家是真正的天下显学,自然要大兴文明!”


“但是。”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有些忧心的道:“外面正四处追捕你们,你们要逃往何处?”


“子襄不必担忧,此事有我助卢兄他们一臂之力!”


一直默然不语的陈余,突然开口道。


很快,子襄便拿定主意,与三人着手谋划。


临了之际,卢生又向子襄等人说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那就是制作出‘亡秦者胡也’的预言石刻后,他又谋划了一次更为惊世骇俗的石刻预言。


子襄听闻后,大感兴奋,连忙追问卢生:“此预言为何?”


“子襄兄且想,始皇帝死后,天下会如何?”卢生笑着反问。


子襄思忖片刻,试探着道:“诸侯复辟?”


“太简单太简单,那不是预言!”陈余仰头一笑。


侯生似笑非笑地道:“既是预言,那必须在似懂非懂之间,才能算妙!”


“有道理!”


子襄恍然,而后想起什么似的,一拍额头:“地分!始皇帝死而地分!”


“哈哈哈!子襄兄开窍也!”


陈余三人互相对视,异口同声地大笑。


子襄也为自己能洞察一切,感到高兴。


却听他道:“如此预言,倒是一良策!”


“说得不错!”


卢生笑道:“年年出惊世骇俗之预言,必定搅得始皇帝心神不宁,病情加重!”


“此乃兵家诡道也!”


陈余拍着大腿道。


“甚好甚好!”


子襄不再矜持,满脸兴奋地道:“要不咱们继续预言,今年祖龙死?”


“彩!”


三人大笑喝彩。


………


求保底月票,推荐票。


求推荐票,月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