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 第363章:胡惟庸:楚泽小儿,还能活几日!

第363章:胡惟庸:楚泽小儿,还能活几日!

作者:妖道本妖 返回目录

“来了?”


胡惟庸的声音在书房里响起,烛光之下,他坐在书桌后面,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在看。


听到有人进来,他头也没抬,指了指不远处的椅子,示意余熂坐下。


余熂到了声“多谢”,走过去坐下。


在椅子旁边,摆着一只茶杯。


余熂端起来喝了一口。


一连喝了两口,余熂都压不住心里的火气。


他将茶杯往桌上一磕,带着不解又带着无可奈何的恼怒开口:“胡大人,你说这楚泽,是不是太邪乎了些?”他们做了这么多的安排,结果一个都没用。


最让他没想到的是,皇上竟然对楚泽这么恩宠回信任。


今天这么大的事,皇上除了刚知道时生了下气之外,其他时候全程没见半点怒火。


更没有如他所愿,将楚泽当场抓了下大狱。


最后甚至还替他当起了见证人。


就让人很生气。


偏偏他又不能在皇上面前表现出分毫。


好不容易忍到现在,余熂再也忍不下去了,朝着胡惟庸好一通报怨。


胡惟庸安静地听着,时不时将手中的书本翻过一页。


余熂抱怨了良久,却没听到胡惟庸的回应,不由得疑惑地抬头看向他:“胡大人,你怎么不说话?”


直到此时,胡惟庸才放下书本。


他抬头,目光冷淡地看着余熂,反问:“余大人想让本官说什么?”


他早就说过,楚泽不好对付。


之前在朝堂上没能制住他,这些江湖名儒,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这些人或许可以给楚泽造成一时的麻烦,但绝对不可能影响到学校的建设进度。


有这样的结果,在他的意料之中。


余熂不悦:“可这一切不都是大人你安排的吗?”


“是本官安排的就不假,但本官可没指望就这样的,就能扳倒楚泽。”胡惟庸起身,走到余熂对面坐下,用宽慰的语气道,“余大人,不要着急。”


余熂:“这让咱如何不着急?”


学校已经建到大半了,学校的教书先生与学子也在陆续的招入中。


而且楚泽还将杨广庵杨老先生也请到学校里任名誉教授。


余熂不是很懂名誉教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但看楚泽当时的解释,这所谓的名誉教授,八成与镇宅的吉祥物差不多。


但杨广庵是谁?


那是名满天下的名士,能请到他去“镇宅”,也是极大的荣耀。


只要这个消息一传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趋之若骛。


到时他们还想阻止人开学?


做梦呢。


余熂觉得,胡惟庸就是太过保守。


照他说,要对付楚泽,就得快准狠。


做不到一击必中,这人必定死灰复燃。


现在就是最好的例子。


胡惟庸看了余熂一眼,心知他对自己的安排不满意。


但他以为自己不想杀了楚泽吗?


如果可以,他早下手了,至于搞这么麻烦?


胡惟庸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浮躁,继续耐心地与余熂道:“余大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这都只是前菜,现在才上正餐。”


“什么正餐?”余熂抬看,疑惑地看着胡惟庸。


胡惟庸对他招了招手,将人叫到身边耳语。


余熂再次从胡府出来,已经是下半夜。


蹲在角落里的人见他出来,立刻将自己藏得更深了些。


直到余熂彻底离开,那人才又悄无声息地自在原地消失。


……


楚府。


楚泽睁开眼睛,目光木木地望着床顶。


床边坐着的是蓝若嫣。


看到楚泽睁开眼睛,蓝若嫣一喜,立刻道:“楚泽哥哥,你醒了?”


“嗯,醒了。”楚泽眼睛依旧发直,语调直愣愣的,透着股看透生死的淡然,“嫣儿啊,你说,咱要是直接将人赶出去,怎么样?”


蓝若嫣沉默了一瞬,摇了摇头,无比同情地看着他:“楚泽哥哥,如果你将杨老先生赶出去的话,杨老先生怕是要生气的。”至于生气之后有什么后果,蓝若嫣相信,不用自己说,楚泽自己知道。


楚泽:“……”


烦了,想毁灭。


他真是想不通,杨广庵是怎么想的。


自楚泽将他们安排进别院之后,第三天他们就每天早上来楚泽的院子里晨读。


声音贼大那种。


楚泽不是没想过让他们不要过来,但杨广庵振振有词:“楚大人身为国之栋梁,便应早起,为民为君分忧,怎么能贪图一时的享受?”这句享受,特指楚泽睡懒觉,“楚大人身为一院之长,更应该以身作责。杨某身无半职,不好强行叫醒大人,只能用这种法子敦促大人了。”


楚泽整个人都不好了。


可没办法。


这人他现在不敢得罪。


谁让这人现在关系着自己学校的未来呢。


为了顺利招生,楚泽的决定忍。


楚泽没精打采地吃过早饭就出了门。


一来是躲杨广庵,二来是因为学校的事。


自杨广庵事件之后,楚泽就自己接手了学校的事宜,朱樉给他打下手。


有杨广庵的名头,加上朱元璋那日亲临的噱头,来报名的人明显多了。


楚泽忙得口干舌躁。


招生要讲话嘛,又没空喝水,可不得口干舌躁吗。


一溜烟儿的应聘下来,楚泽发现,有本事的人寥寥无几。


想来也对。


庆天府就这么大,人口就这么多。


有才的人能有多少?


再加上之前楚泽下令不再招收的人,能供他挑选的更少了。


于是,楚泽便去信,让朱橚、朱椿等人在封地替自己打广告。


他要网罗天下英才。


英才来了。


但真正走到楚泽面前的,却不足百分之一。


为什么?


因为有流氓地痞拦路,让他们根本就进不了城。


这事楚泽之前并不知道。


因为这些人选的地方都很巧妙,全都是应天府外,在进入应天的必经之路上。


楚泽的注意力一直都在应天府内,自然不会注意到这些。


他只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宣传没到位。


要不是朱押着煤碳入京,在路上意外救下一波人,楚泽对此还一无所知。


不过朱对这事儿并不敏感,他只把这些人当成了剪径的强盗。


入京之后,与楚泽他们一道喝酒时,将这事当作故事讲给楚泽他们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