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236章 人不能对好,狗不能喂饱!喋血除夕宴!

第236章 人不能对好,狗不能喂饱!喋血除夕宴!

作者:萧蓝衣 返回目录

“父皇,儿臣吃到了宝儿!”


固安举起一枚铜钱,向皇帝讨赏。


将朱祁钰带回现实。


“固安,别大喊大叫的,没点规矩,来,把宝儿给姑姑。”常德小声训斥固安。


固安过了今晚,就九岁了。


她是嫡长女,她出生时,朱祁钰尚未登基。


还是郕王时,十分疼爱这个长女。


固安却不理她:“父皇,女儿吃到了宝儿,该如何赏赐女儿呀?”


“固安,不能这样向你父皇讨赏,这是很无礼的行为。”


常德又训斥她,伸出手:“将铜钱放在姑姑手里,姑姑为你讨赏。”


固安发现席面上安安静静的。


唐贵妃明明听到了她的呼喊,却一言不发,安静地吃饺子。


而其他嫔妃,也不说话。


只能将铜钱放在常德手中。


常德淡淡一笑:“弟弟,这席间的第一个宝儿,可是姐姐先吃到了。”


说着,把铜钱举起来。


固安差点被气死。


明明是我的,被你骗去了!


朱祁钰哑然:“常德,伱怎么跟个小孩子抢东西呢。”


“弟弟,这您可就说错了,这是固安主动交给姑姑的,那就属于姑姑的呀。”


常德耍赖:“您可没说,非要自己吃出来的才算。”


倒是会钻空子,还一副讨功劳的样子。


“父皇!”固安急了,这明明是她吃出来的,为了这个宝儿,她吃了七八个饺子,肚子都吃撑了。


就是想借着宝儿,求父皇一件事。


可讨厌的姑姑,竟然将自己的宝儿据为己有。


朱祁钰刚要说话。


“弟弟,您可说过了,谁拿着宝儿,您就赏赐好东西。”常德可不见外,姐姐弟弟的喊着。


谁让皇帝有求于她呢。


偏偏朱祁钰也不生气:“常德想要什么呀?”


啪!


固安见无人理她,恼怒之下,直接将常德手中的铜钱打翻在地,然后站起来使劲踩了几脚。


“固安,你岂能如此无礼!”常德站起来大吼。


“那也比你抢别人的东西强!”


固安退后两步,跪在地上:“父皇,儿臣身体不适,请父皇允准回宫休息。”


梗着脖子,脸上带着怨气。


这段时间,常德就经常欺负她,想方设法地欺负她,不过是一朝爆发了而已。


朱祁钰的整张脸阴云密布。


在他眼里,只是调笑罢了,固安先吃出来的,他都看到了,自然要赏的。


常德也是跟她闹着玩呢,最多两个人一起赏了。


却不想固安如此不识大体,直接把场子砸了。


唐贵妃赶紧站起来,帮着皇帝抚胸口:“陛下,固安还是个孩子,您不要跟她一般见识。”


“是呀,确实是个孩子,哀家还没见过这般凶厉的孩子呢。”孙太后冷笑。


唐贵妃作势跪在地上:“都是儿媳教导不严,请皇太后恕罪。”


“就只是个孩子,哪有什么凶厉不凶厉的?”


“你说话也不积点口德!”


吴太后最疼爱固安,差点一巴掌呼上去。


孙太后瞥了她一眼:“哀家看固安,就是被你给宠坏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


“如此刁蛮的公主,日后嫁出去,岂不将皇家的脸都丢尽了?”


孙太后就愿意扫皇帝的兴致。


“你!”


吴太后气得站起来:“哀家是上梁?还是皇帝是上梁?你指桑骂槐,该当何罪!”


她不敢硬怼孙太后,把皇帝抬出来。


孙太后语气一软:“哼,明明是你教坏了的。”


“明明是你将常德教坏了!”


吴太后更生气:“常德今年多大了?却跟个孩子抢东西,知不知羞?”


好好的一顿年夜饭。


朕费尽心思,就想维护天家和睦,给天下人做典范。


结果,却因为个铜钱,吵了起来。


啪!


朱祁钰将筷子,放在桌上,慢慢看向两宫太后,声音平静:“吵够了吗?”


吴太后缩了缩脖子。


孙太后低下头。


“你起来,肚子里怀着一个,自己不知道珍视吗?”朱祁钰对唐贵妃跪下十分不满。


“臣妾知错!”唐贵妃由着太监搀扶起来,坐回椅子上。


朱祁钰看向始作俑者:“固安,闹够了吗?”


固安满脸讶异,明明是姑姑的错,凭什么让她来承担后果?难道就因为她不如姑姑坏吗?


“父皇,皇儿何时闹了?”


“明明是姑姑抢走了女儿的宝儿,为什么错的是女儿呢?”


固安眼泪流出,身体直溜溜地跪着,如一株对抗风暴的青松。


“陛下,您看看,这般作态像谁呀?”常德还在拱火。


言下之意,说得是她死去的母亲,杭皇后。


“像你!”


母亲是固安的逆鳞,她歇斯底里地怒吼:“姑姑心狠手辣,侄女才有样学样的,就是像你!”


看着固安狰狞的面庞,常德神情害怕:“陛下您看呀,小小年纪便如此大的怨气,就对亲姑姑这般无礼怨怼,当真是不孝。”


“姑姑慈爱,侄女才会孝顺!”


固安面容凌厉:“姑姑傲慢无德,侄女只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陛下,您瞧瞧呀,这说得都什么话呀!”


“一家人,竟说出这般恶毒之语,不知道是谁教的。”


常德站起来,走到朱祁钰身边:“臣妾是受您之请,代为管教固安,却惹了一身不是。”


“臣妾看呀,和某个不知感恩的人,一个德性。”


“这要是您对她不慈爱,指不定她能做出什么事呢!”


饭桌上,静悄悄一片。


只有孙太后,蘸着肉片,美滋滋地吃着,边吃边看戏,美哉。


吴太后瞪了常德一眼。


也不知道这个常德给皇帝灌了什么迷魂药,皇帝处处偏袒她,快把她供起来了。


“固安乖,上皇祖母这来。”吴太后抱住固安。


固安委屈地抽鼻子,投入吴太后的怀里,嚎啕大哭,充满委屈:“皇祖母,她,她天天欺负我……”


“够了!”


朱祁钰沉喝:“好好的年夜饭,非要闹得难以收场吗?”


“就不能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吃一顿饭吗?”


“非要让外人看笑话!”


“让朕没面子吗?”


“传旨!固安不恭不孝,教养不利,即日起封殿,请师傅日日教习女诫,劝其向善,无朕旨意,不许出殿,严禁任何人探望。”


下了圣旨。


年夜饭被搅和的消息,会瞬间风雨满城。


皇帝的名声更差,固安的名声也就彻底毁了。


“陛下,固安年龄尚幼,不能下圣旨,不能呀!”唐贵妃抓住朱祁钰的袖子。


谈允贤等人也帮她说话:“陛下下此圣旨,就要伴随固安一辈子,日后嫁了人,在夫家也会抬不起头的!求陛下怜悯!”


固安听到父皇口中的圣旨,眼神发怔,难以置信。


她倏地笑了出声,从吴太后口中扬起头:“父皇不怪始作俑者,却怪罪女儿,便是这般治国的吗?”


“我的小祖宗!”


吴太后赶紧捂住她的嘴,但固安嘴快,已经说出来了。


此话一出。


大殿上所有太监,吓得跪在地上。


唐贵妃等人也顾不得怀有身孕了,退后两步,跪在地上。


连胆大的常德,也知道捅娄子了。


大殿里,只剩下孙太后和吴太后没跪着。


孙太后也放下了筷子,低眉顺首,生怕被牵连。


殊不见,朱祁钰脸色酝酿着雷霆暴雨:“九岁的孩子,就要教朕治国了吗?这就是你固安的孝道?谁教的?”


“陛下,固安年幼……”唐贵妃帮其辩解。


“闭嘴!”


朱祁钰暴怒:“如此逆子,留之何用?”


“传旨,褫夺固安封号,赐白绫,朱家没有此等不孝女!”


轰!


整个大殿瞬间炸开。


要赐死固安。


“陛下,都是臣妾管教不严,是臣妾知错,求陛下莫要重罚固安,要罚就罚臣妾吧!”


唐贵妃爬过来,抱住皇帝的腿,苦苦哀求。


朱祁钰凶厉地看向她:“是个逆女重要,还是你肚中的龙嗣重要?起来!”


“陛下……”


“若想死,等你诞下龙嗣,朕再赐死你,滚开!”


朱祁钰站起来:“来人,赐白绫!”


唐贵妃脸色惨白,皇帝第一次对她这般冷漠。


其他妃嫔一个字都不敢说,全都瑟瑟发抖,抱着肚子,匍匐着。


显然皇帝被气急了,固安说话实在太过分了,九岁的孩子,竟然指责父皇治国不力。


还在除夕宴上,让皇帝下不来台,这不是找死吗?


“怎么?朕招呼不动你们了?”朱祁钰环视宦官。


太监们吓惨了。


冯孝哆哆嗦嗦站起来,心里后悔了,非要犯贱来伺候干什么,往枪口上撞。


“去、去取白绫。”冯孝不敢看固安。


这是帝姬呀!


皇帝的嫡长女!


“不许去!”


吴太后急了:“皇儿,固安年幼不知事。”


“你打她骂她,教训她,哪怕是褫夺了公主封号也是可以的。”


“但不能要了她的性命啊!”


“虎毒尚不食子,她是你的亲骨肉啊!”


她眼流泪哀求。


“太后说朕是虎吗?”朱祁钰声音阴鸷。


“皇儿,哀家不是这个意思!”吴太后也吓坏了,她还真没见到皇帝如此愤怒的样子。


今天下了圣旨,不止固安要背负骂名。


他这个皇帝呢?


谁考虑过他的名声?


这个除夕,他极尽周全的面面俱到,为了什么?


大肆赐宴、赐钱、赐宝,为了什么?不就是让民间看看,朕这个皇帝,当得称职嘛!


可固安这么一闹。


把朕苦心经营的一切,全都丢进水里了,全都白做了!


圣旨一下,天下震动。


谁能不知道?


固安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九岁孩子竟指责他治国不行,等她长大了,还得了?


难道大明也要出一个安乐公主吗?


任由她下毒,害死朕吗?


甚至,连九岁孩子都说皇帝治国不行,这会产生什么恶劣的政治影响?


她当朕是唐中宗李显吗?


固安眼神怨毒,竟一滴泪都不流。


常德更加惶恐,此事因她而起。


她就是贪慕虚荣,在除夕宴上,彰显自己的存在感,结果固安闹出这么一出。


固安被赐死,她也好不到哪里去。


只能求饶似的看向孙太后。


孙太后叹了口气。


“咯咯。”


孙太后笑了出声:“都跪着干什么,陛下和你们开玩笑呢?大过年的见血多不吉利呀?”


“快,把公主带回宫去,等出了正月,再赐白绫。”


“别杵在这了,让人看着心烦。”


吴太后、唐贵妃都报以感激的眼神。


固安死了,她们都没好呢。


唐贵妃一个管教不严之罪,是逃不掉的,怕是她诞下长子,因为此事,也难以继位了。


而皇帝是庶子继位,一旦她诞下长子,又不得皇帝喜欢的话,以皇帝之心狠,会将其处死,省着祸乱朝纲。


整殿人都在救她。


偏偏固安,语不惊人死不休:“父皇,您还记得女儿叫什么吗?”


孙太后脸色一白,这个死孩子是一心求死啊!


你现在就该磕头,然后快点滚出去!


“你叫朱端仪,你妹妹叫朱端淑。”


朱祁钰面色平静:“名字是朕起的,朕会忘记吗?”


“你的生辰是正月二十七,当时朕还是郕王,你出生在郕王府里,朕还记得第一次抱着你的样子……”


“但这些,以后都不要用了。”


“也不要姓朱了。”


“去阴间,寻你那个悖逆的母亲去吧。”


朱祁钰挥挥手:“赐吧。”


朕废这么大劲,要个好名声干什么呢?


朕本就是庶子继位。


本就杀了很多人,如今还在地方杀人。


要好名声干什么呢?


掩耳盗铃?画地为牢?


朕就是暴君,不要狗屁名声了!朕就要一杀到底,杀到谁把朕杀死为止!


“皇爷……”冯孝震恐。


“赐!”


朱祁钰目光决绝:“让起居郎都记下来,虎毒不食子,朕连虎都不如!”


“父、父皇……”


固安泪眼婆娑:“您、您还记得女儿的名字?记得女儿的生辰?”


“记不得了。”


朱祁钰不想再说话,让冯孝将她带下去。


啪啪啪。


孙太后鼓掌轻笑道:“这出戏真精彩呀,陛下和固安为了让哀家开心,真是煞费苦心呀。”


“对对,固安和常德最是孝顺,演一出戏给哀家和皇太后看呢。”吴太后接茬。


唐贵妃等人也起哄。


冯孝僵在门口,不知该如何做。


只有朱祁钰紧绷着脸。


“好了,把固安带过来,哀家赏!”


孙太后笑盈盈道:“快入座吧,马上就新的一年了,辞旧迎新,明年都快快乐乐的。”


“都起来吧,都怀着身子呢,跪久了,别落下点毛病来。”


“皇帝,快。”


孙太后从中斡旋。


朱祁钰不想再粉饰太平了。


“皇太后别圆了。”


“以后这样的宴席,就都取消了吧。”


朱祁钰叹息:“各回各宫吧,送常德出宫。”


说着站起来。


瞥了眼站在殿门口的固安:“告诉方瑛,退亲了吧,带下去吧。”


固安浑身一垮,噗通一声跌倒在地上。


她这个年纪是不懂死亡的,但真的死到临头,还是惧怕的。


“父、父皇……”


“朕没你这个女儿!”


朱祁钰挥挥手,让人带走。


“陛下!”


常德爬过来:“陛下且息怒,大过年的生这么大气不值当的!”


“固安这么做,就是想博得您的宠爱。”


“但她为人蠢笨,不知如何博取,才和您硬顶。”


“您罚她骂她,臣妾都不敢置喙,但今天大过年的,您何必因为她,而搅扰了兴致了呢!”


“您看看,这宫里的妃嫔都跪着呢,都怀着身子呢,万一弄个好歹来,为了个不孝女,不值当的。”


常德给冯孝使眼色,让他快点把固安带走。


等皇帝火消了,也就过去了。


见皇帝不说话,常德拿起酒杯:“臣妾敬您一杯,祝大明万世昌隆,陛下万寿无疆!”


啪嚓。


杯子掉在地毯上。


朱祁钰盯着她:“闹这么一出,你满意了?”


“都是臣妾的罪,求陛下责罚臣妾,不要伤了自己的身子!”常德磕头。


朱祁钰真想一巴掌打死她。


“散了吧。”朱祁钰不想见她们。


吴太后心急如焚,给孙太后使眼色,这殿中,能劝动皇帝的,竟然是她。


“陛下就算不愿意逢场作戏,也要等把岁守完了吧?”


孙太后轻笑:“也就一盏茶的功夫,您也就看不到哀家这张老脸了,也看不到这些烦心事了。”


“快都起来吧,伤着你们,陛下指不定要杀光天下呢!”


“天下人何辜?”


唐贵妃等人不敢起。


朱祁钰让她们起来。


这个小棉袄,差点把他气死过去。


“罢了,不提此事了。”


朱祁钰重新坐下:“新的一年,朕只希望你们肚子里的,没有不孝儿女。”


有的话,趁早别出生了。


唐贵妃等人心头一颤,又想跪下。


孙太后却嗤笑,儿女都是冤家,哪有一个孝顺的?


看看哀家的两个冤家。


吴太后也觉得心中酸楚,哀家就一个儿子,对哀家也是不孝顺。


常德小心翼翼看了眼一对儿女,希望你们两个别像固安那样大逆不道。


好好的除夕宴,不欢而散。


唐贵妃回到承乾宫,抚摸着肚子:“儿啊,你长大后可不要乱闹呀,你父皇喜欢听话的好孩子。”


若非怀有身孕。


以皇帝之心,怕是要弄死她。


唐贵妃回到承乾宫,仍觉得心惊胆寒,本来欢乐的一顿饭,愣是被固安给搅和了。


“她人呢?”唐贵妃问。


“回娘娘,押去西六宫了。”今日没有宫娥伺候,都是太监,这个是唐贵妃的贴身太监,叫崖荣。


“去了也好,别在闹腾了。”


唐贵妃拍拍胸口,幸好没送回承乾宫,否则有得她烦的:“再闹呀,本宫也得去了半条命。”


“娘娘,刚刚白选侍打发人来问了。”


白选侍,就是白圭的女儿。


昨天就病了,没敢去乾清宫赴宴,担心传了病气过去。


“她也是命好,今天没去。”


唐贵妃叹了口气:“等她病好,让她去乾清宫请安吧,陛下看见她,估计会开心的。”


“奴婢遵旨!”


谈允贤回到永和宫里,仍觉得心慌。


太恐怖了。


皇帝发怒起来,实在太恐怖了。


固安真的被惯坏了。


可她是被吴太后惯坏的?还是被谁给唐贵妃惯坏的呢?


按理说,公主是要受严格教育的,有姑姑天天教其规矩,不可能敢说此等大不敬之话的。


就算公主再刁蛮,对待皇帝,也不敢这般肆意放肆的。


何况,固安本就不得宠。


固安已经九岁了,宫里的世态炎凉,难道不懂?


究竟是谁,把她惯成这样的?


若是唐贵妃,那就太可怕了!


谈允贤摸了摸肚子,怀孕只是第一关,在宫里,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将孩子抚养长大。


“去,请太医入宫,为各宫嫔妃请脉。”


谈允贤忽然想到了。


倘若明日,有哪个宫中嫔妃小产,皇帝怕是要在宫中闹一场,死的就不知道是谁了。


“去御药房抓些药材来,就说本宫要用,再派个太医过来伺候。”


谈允贤也得喝点药。


不能伤着孩子,战斗才刚刚打响。


胡贵菊回到延禧宫。


整个人倍感惊惧,就知道宫中不好待。


她已经十分谨小慎微了。


结果却被固安给波及到了。


“固安怎么会被教成这样?”


胡贵菊的想法和谈允贤不谋而合:“好好的公主,怎么变成个怨妇?是谁教的?”


九岁孩子,懂什么呢?


一定有人在教她,她住在承乾宫里,是谁,岂不呼之欲出了?


为母则刚。


胡贵菊轻轻抚摸肚子:“孩儿,娘一定活着,为了你也得活着。”


固安在杭皇后手中时,一定不是这样的。


到了唐贵妃手里大半年,竟变成这样,恶了皇帝,皇长女的阻碍就没有了。


倘若唐贵妃腹中胎儿是女儿的话,那么她的女儿,就会成为皇长女,若乖巧懂事,就会成为皇帝的掌上明珠。


好手段呀!


“别怕,娘一定护着你。”胡贵菊整夜彻夜难眠。


没娘的孩子,太难生存了。


林钰回到景阳宫,身体还在抖:“陛下好狠的心呀,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不在乎,若、若我肚子里的是女儿……以后的日子,可要怎么过呀!”


毛妃刚刚怀孕,却受了惊吓,晚上宣了太医候着,担心出事,太医给她开了安神药,才睡去。


整个后宫,彻夜难眠。


朱祁钰枯坐在软塌之上。


“皇爷,该安枕了。”冯孝小心提醒。


今天实在胆战心惊。


都看得出来,今天的皇帝是最开心的一天,大宴群臣,搞出各种花样来,又大肆恩赏。


可固安那个小祖宗差点把天下搅乱了。


皇帝狠起来,谁都会杀的。


“朕在想,为何固安如此大逆不道呢?”


一听这话,冯孝赶紧跪在地上。


伺候的太监都吓尿了。


“就是衣食无忧,朕给的太多了。”


“人不能对好,狗不能喂饱。”


“朕给固安的太多了。”


“才导致她如此不孝。”


“看看百姓人家,连肚皮都吃不饱,自然懂得珍惜。”


朱祁钰幽幽道:“等明年诞下皇嗣,便要从小开始磨练,令其多多吃苦,才知创业之艰。”


冯孝哪里敢听呀。


朱祁钰吐出一口浊气:“罢了,不想此事了。”


“冯孝,拿纸笔来。”


他画一个台球案子,画16个实心球,然后画个球杆。


“让人去做几套。”


“皇爷,这是?”冯孝看不懂。


“这叫台球,明日做出来后,送去军中,朕会将玩法写出来,让兵卒闲暇时玩玩。”


朱祁钰心在朝政上:“还有,这个叫足球,和蹴鞠差不多。”


“找最好的绣工,用牛皮缝制,里面的内胆是能充气的,内胆可用猪肚做,放在地上能弹起来的,做不出来就让人研制,尽快做出来。”


“再告诉范广,在军中举办几场马球赛,等正月十五时,朕会亲自去看。”


兵卒在军营里闲得长毛。


不能让他们以赌博为生,会严重拖垮战斗力的。


“皇爷,您歇歇吧,今儿累坏了。”


“朕不累。”


朱祁钰一边宽衣,一边说:“再举办一场射箭比赛,从军中遴选神箭手,朕有重赏。”


“这样吧,给范广一个月的时间,二月二,举行一场二月二运动会,项目有马球、足球、台球、射箭、滑冰、举重、摔跤、长跑等项目。”


冯孝讶然:“运动会?”


“对,就叫军中运动会,以后年年二月二举办,得第一的朕就给赏赐。”


“皇爷,可蹴鞠一事,早就和赌博挂钩了,太祖时明令军中禁止蹴鞠,所以蹴鞠才逐渐退出军中。”冯孝提醒。


“挡也挡不住人心啊。”


朱祁钰苦笑:“在京中闲着,他们也是赌,蹴鞠还能演武,还算有些好处的。”


“再说了,军中禁蹴鞠,民间并不禁呀。”


“想赌博,玩什么都能赌博。”


“奴婢遵旨!”


冯孝伺候皇帝躺下。


朱祁钰翻来覆去好久才睡着。


梦里,竟梦到原主质问他,为何对固安这么苛责?还掐他的脖子,想替换这具身体。


把他吓醒了!


以前他对原主留下的一切,都十分珍惜,比如吴太后、固安等人,感同身受的好。


但随着原主的彻底消散,他开始不把她们放在心上。


“是梦!”


朱祁钰闭上眼睛,吐出一口浊气。


以前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他珍惜吴太后的母爱,珍惜固安这个孩子,也珍惜唐贵妃这个唯一的女人。


如今,他富有四海,手握皇权。


他不需要母爱了,固安也不是他亲生的,他马上就有亲生的五个孩子了,唐贵妃也不再是他唯一的女人了。


他变了。


变得心凉血冷。


因为这些东西,他动动手指,天下的女人,任他挑选。


所有女人,都能为他生孩子的。


所以他不珍惜了。


“皇爷,您怎么醒得这么早?”


冯孝蹑手蹑脚进来,看见皇帝坐着:“您的脸色这般难看,可是没有睡好?”


“做了场噩梦罢了。”


朱祁钰唏嘘:“冯孝,你说,朕是否丢了初心呢?”


冯孝赶紧跪下:“皇爷心在社稷,心在万民,一直未曾变过。”


“朕对身边人,过于苛责了。”朱祁钰叹了口气。


若换做一年前的他,昨天晚上,他只会忍,甚至还会笑着调解,而不是喊打喊杀,以杀止杀。


这是最蠢的办法。


“给各宫送去早膳,告诉她们,朕下了朝就去看她们。”


今日是景泰九年,第一场大朝会。


接受百官叩拜。


他锻炼后,用了早膳,便身着冕服,进入奉天殿。


大年初一,景泰九年,第一场大朝会。


除夕宴上皇帝大发雷霆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


今天不奏事,只是朝拜。


也没人怎么议论。


但宫外可是传开了,说什么的都有。


“明日歇一天,初三正常上朝。”


朱祁钰去后殿更换冕服,穿着常服回到乾清宫。


今日没什么政事,也就不去养心殿了。


他先到的承乾宫。


唐贵妃要跪下请罪,朱祁钰扶住她:“昨晚朕说话太狠了,当时气坏了,口不择言,爱妃莫怪。”


“都是臣妾教导无方,求陛下责罚。”唐贵妃脸色也不好。


“本来好好的年夜饭,被她给搅和了。”


“罢了,不提了。”


朱祁钰扶着她坐下:“朕看你脸色不好,可宣太医看过了?”


“你的身子,不能出现任何错漏。”


唐贵妃靠在软垫上,扶着肚子:“昨晚谈妃宣了太医请过脉了,今晨太医又来请了脉,开些药物,臣妾已经用了,已经好了。”


朱祁钰拍拍她:“还是谈妃思虑周全呀。”


“昨晚朕没顾及你们的感受,明明大着身子,还得让你们跟着着急上火的,都是朕的不是。”


“朕不在此用膳了,挨宫看看,昨晚朕别把你们吓坏了就好。”


“明日晚间,朕来你这里用饭。”


又聊了几句。


他去碎玉轩去看白氏,但太监不许皇帝进去,怕过了病气。


“等白氏身子好了,朕再来看她。”


朱祁钰各宫走了一遍。


都说了些软话,又陪着坐一会,说些闲话。


然后去了西六宫。


固安被安置在翊坤宫的偏殿里。


“皇爷。”冯孝担心,固安公主又触怒了皇帝。


“无妨,朕瞧瞧她。”


朱祁钰进了偏殿,一股霉味传了进来。


一个小小的身影,缩在床上,床上没有被褥,她就这样蜷缩了一宿。


忽然殿门打开,看见一个男人昂首挺胸进来,她赶紧收回目光,偏头过去。


“都出去吧,朕看看她。”


朱祁钰走过去,坐在床榻之上。


固安则转过头去,不去看他。


“还生朕的气呢?”


她的侧脸和皇帝很像,倔劲儿也如出一辙,语气冷厉:“谁敢生您的气呀,您想杀谁就杀谁,我算个什么东西?”


朱祁钰抿了抿唇:“你知道除夕宴,意味着什么吗?”


固安不答。


“意味着宫中和睦。”


“天家是天下典范,朕要做给天下人看的。”


“天家和睦,百姓家中才会和睦。”


“昨天那顿饭,朕吃得也难受。”


“但朕是皇帝,要学会忍,不能像小孩子一样,不喜欢就不做,那是不行的。”


“固安。”


“你生在皇家,是你的幸运,也是你的不幸。”


“朕是皇帝,然后才是你的父皇。”


“朕不能一味宠幸着你。”


固安扬起头来,反问道:“那您就能一味地宠幸常德吗?”


“她能给朕的,你不能给。”朱祁钰没必要骗她。


“若我也能给呢?”


“朕也会对你优容。”


固安讶异地看着父皇:“是不是,我嫁入方家,就对您有用了?”


朱祁钰却摇摇头:“方家,不过是朕一手扶持起来的。”


“当时用你联姻,只是稳住方瑛之心。”


“因为那时朕的皇位不稳,需要他。”


“但现在,早就不需要了。”


“朕一道圣旨就能杀方瑛,你觉得你嫁入方家,重要吗?”


“固安。”


朱祁钰看着她:“知道为何朕生你的气吗?”


“因为我搞砸了除夕宴?让您丢了颜面?”固安就是不肯叫父皇,因为昨晚父皇说得太狠了,伤了她的心了。


朱祁钰摇摇头:“朕的颜面不重要,因为你坏了朕的布局。”


固安满脸讶然,她不懂皇帝布什么局?


“生在皇家,却不懂皇家事,是朕没好好教你。”


朱祁钰伸手去摸她的头。


固安躲开了。


“去民间待一年吧,一年后,朕派人去接你,到时候你就都懂了。”


“您、您不杀我了?”固安以为父皇说这些,就是为了送她最后一程呢。


“你觉得,朕会杀你吗?”


朱祁钰嗤笑:“除夕宴上那么多人,朕杀了你,唐贵妃如何自处?惹事的常德是死是活?”


“你祖母太后,又该如何?都考虑过吗?”


“你太天真了,朕发怒时,你该给朕个台阶下,而不是跟朕硬顶,最后闹得两败俱伤。”


“朕以前太宠你了。”


“去民间待一年,你就什么都懂了。”


固安看着父皇这张脸。


他究竟哪句话是真的?


昨天晚上,他真的没动丁点杀机吗?


“固安,能告诉朕,是谁把你教这样的吗?”朱祁钰忽然问。


固安瞳孔微缩:“我、我……”


她脑海里闪过几道人影。


最后一道人影,定格在脑海里。


“是常德、是常德!”固安满脸愤恨。


当初让常德调教她的,就是眼前的父皇!


也是他,把自己变成这样的!


但她终究是小孩子,怎么藏也是藏不住的。


“朕知道了。”


朱祁钰站起来:“朕会给你安排个地方,然后派人保护你,等明年正月初一,朕就派人接你回来,去吧。”


公主没必要历练的。


历练出来,难道培养做皇帝吗?


朱祁钰只是不想看着她,心烦。


固安掠过朱祁钰时,忽然说了句:“您不是我父皇!”


“什么?”朱祁钰如遭雷劈。


“您听到了。”固安咧嘴朝他笑了,然后走出了大殿。


她是看出来了?


还是气话呢?


朱祁钰目光闪烁。


“皇爷。”冯孝站在门口,用下巴指了指走出去固安。


“去宛平,找个穷苦人家,让她去住一年,多派些人保护,不许出事。”


冯孝讶然:“皇爷,公主养尊处优,岂能吃得了民间之苦?”


“就该让她尝一尝吃不饱的滋味,才知道感恩,否则如此大逆不道,迟早会害死自己的。”


朱祁钰懒得想此事了。


他刚到乾清宫,吴太后就哭嚎着进来了:“皇儿呀,你怎么能这么狠心呐!”


“给太后请安。”朱祁钰站起来行礼。


“皇儿,固安是为娘的心头肉啊,别把她送走。”


吴太后哭哭啼啼道:“为娘的在民间受过苦呀,那民间连肚子都吃不饱。”


“像固安这么大的孩子,什么农活都会做的,民间普通人家是不养闲人的。”


“固安白白净净的,哪里受得了农活呀!”


朱祁钰看向冯孝,谁把消息告诉吴太后的?


“历练历练,对她有好处。”朱祁钰语气冷漠。


吴太后擦眼泪的手,僵在半空,有些陌生地看着朱祁钰:“你、你不能真跟一个小孩子计较吧?”


“朕也是为了她好。”


“她一个女孩子,又不用封王,何必受这般苦楚呀?”


吴太后难以理解:“女孩子富养,养得一身贵气,才能嫁得好,若她一身苦气,以后可如何下嫁呀!”


“皇儿呀,您要为固安的未来着想。”


“固然她现在大逆不道,但毕竟岁数小,是可以教的,哀家亲自教导她,一定教出个好孩子来。”


说到教,朱祁钰忽然目光一闪:“太后,固安这样,是天性如此?还是谁教的呢?”


吴太后一愣:“皇儿,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是怀疑,有人教坏了固安?”


“那一定是常德那个坏了心的蛆!”


朱祁钰瞪了她一眼,哪有骂公主是蛆的?


“反正一定是常德!”吴太后咬定了。


“您就没怀疑过别人?”


这种怀疑,是谈允贤无声中透露给他的,胡贵菊也透露这个意思。


而固安也说是常德教的。


但常德和她相处才一个月,她那么恨常德,怎么可能听其挑唆呢?


“皇、皇儿是怀疑唐氏?”吴太后手里的手帕,掉在了地上。


“朕可没说。”


“贵妃嫁给朕这么多年,朕是最了解不过的。”


“她心里是最善的,不可能教坏了固安。”


朱祁钰为她遮掩:“何况,教坏了固安,对她有什么好处呢?”


“固安已经认她为母了,日后是要孝敬她的。”


吴太后瞪圆了眼睛,看了眼伺候的宫人,然后偷偷指了指自己的肚子。


意思是,为孩子铺路呢。


朱祁钰挥了挥手,让人都出去,低声道:“谈氏和胡氏都透露出这个意思来。”


吴太后惊讶:“皇儿,你这后宫里,也斗起来了?”


朱祁钰点点头。


也是。


这么多女人,怎么可能消停呢?


何况,还接触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怎么可能不斗呢?


“皇儿是怀疑,有人在栽赃唐氏?”吴太后也是懂宫斗的,虽然她没付诸过实践。


“贵妃也不傻,教坏了固安,她是要吃瓜落儿的。”


朱祁钰反向思维:“而且,教坏了固安,她有什么好处?就算她腹中是女孩,最多是长公主的名头罢了,很重要吗?”


“公主如何,还要看朕的疼爱才是。”


“依着朕对她的疼爱,对她的女儿,自然要多多赏赐的,没什么可担忧的。”


吴太后轻轻点头:“那谁是获利最大的那个呢?”


“谈氏!”


吴太后捂住嘴巴:“教坏了固安,皇儿迁怒唐氏,而同样肚中怀有身孕的,极有可能诞下皇长子的谈氏,就最有可能是教坏固安的人了!”


朱祁钰尤然记得,谈允贤出入宫中时,那般纯洁模样。


“皇儿,胡氏也有可能。”


“你这后宫之中,他背景最大,背靠胡濙。”


“她怀孕日期和唐氏、谈氏最近,倘若搬倒了前两位,依着她娘家的威力。”


“一步登天,未尝不可!”


吴太后对宫斗颇有心得。


朱祁钰皱眉,照这么说,谈允贤和胡贵菊,都有嫌疑。


反倒是最有嫌疑的唐贵妃被排除了。


“皇儿,你知道,为何太宗皇帝、仁宗皇帝,都纳了张氏女,为何都没有身孕吗?”


吴太后语不惊人死不休:“因为英国公府的背景太大了,连太宗皇帝都担心镇不住。”


“一旦张氏生子,当时的英国公府就会自动进入夺嫡之争。”


“必然是血雨腥风。”


“所以国朝,一直都从民间遴选秀女,就是担心夺嫡,汉唐旧事重新在大明出现。”


朱祁钰忽然意识到。


自己的后宫之中,胡贵菊、林钰、白氏、毛氏,全都有雄厚背景。


一旦他们的孩子,夺嫡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朕会考量的。”


朱祁钰目光闪烁:“太后,您说宫中这般情景,该如何制衡?”


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