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347章 【街机火了】

第347章 【街机火了】

作者:任猪飞 返回目录

奥黛丽公司旗下的‘雅达利电子游戏公司’成立之后,立马联系了几个酒吧进行试玩,还特意邀请一名记者蹲守一家酒吧进行报道,因为大家很有信心。


汉尼是洛杉矶一家中等规模酒吧的老板,他对于雅达利电子游戏公司摆放两台‘街机PONG’并无意见,反正又不收费。


当夜晚来临时,老主顾们纷纷抵达酒吧,或邀请朋友聚会,或单独来猎艳,或只想一个人喝喝酒,瞬间将汉尼的酒吧生意带动起来。


“咦,这是什么机器?怎么感觉像一个电视?”两台街机《PONG》很快吸引住顾客。


酒吧笑着说道:“听说是一台电子游戏机,上面有说明书,尽管玩,是一家公司放在这里的!喔,当然需要投币才能玩!”


顾客顿时好奇的拿起说明书:投币、双人游戏对战、类似打乒乓球,计分制.


“很有趣,琼斯,来,我请你一起玩游戏!”顾客唐拉德高兴的说道。


“好,我们来试试怎么玩!”朋友琼斯随即高兴的站在一起。


投币,开机声音响起,瞬间吸引不少人在后面参观。


屏幕上,被一条长线分成两半,那是中间网。


“摇动手柄,接球!我接住了!”


“摇动手柄,哈哈,我也接住了!”


“有趣有趣,就和打乒乓球一样!”


“差不多一样,这个游戏的两边还会弹球,改变乒乓球的方向,好有趣!”


“速度有些快了!”


“耶,我赢了,计一分!”


一时间,很多顾客都欢呼起来,旁边的机器早已经开启。


而记者连忙记录下这一刻,他是雅达利花钱请的,准备打广告。


深夜12点时,有顾客大声嚷嚷:“汉尼,你们家的机器坏掉了,搞什么鬼,我今天排了很久的队伍,为什么机器就坏掉了!”


只见他不停的塞硬币进去,但硬币都会再滚出来。


老板汉尼一直关注这两台机器,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放在酒吧里,可以多很大一笔收入,还能吸引人气。


“我看看好像确实坏掉了!很抱歉,杰克,这是一个新鲜的玩意,这家公司也是拿出来实验一下,我明天就联系他们维修。”


“这么说,明天晚上会修好了!”顾客杰克并没有追究下去,毕竟是新发明,有问题可以理解。


“没问题,我一定让他们修好!”汉尼信誓旦旦的说道。


不管雅达利能不能修好,但杰克是老主顾,先把他明天晚上的钱赚到再说。就算到时候没有修好,又能如何,也是雅达利的事情。


“好,我明天晚上带朋友来!”


就这样,街机《PONG》似乎要非常成功,只不过毕竟是第一台电子游戏机器,有一些小问题——因为太多人的过度使用,而导致机器有些问题。


以上是记者当晚的看法!


明天他会继续跟踪,他要了解是不是真的出现问题。


次日,一早。


汉尼就拨通了雅达利推销员的电话,让他赶紧上门维修。


雅达利电子游戏公司的职员们,顿时在办公室里狂欢起来。


“哈哈”


“我们成功了”


一时间,连集团总裁里奇都被惊动。


里奇说道:“你们的意思是,是钱已经堆满了,而导致无法继续玩?”


雅达利负责人奥尼奇说道:“绝对是这样!我们忘记给老板打开钱箱的钥匙了不过这样挺好,联系记者,正好炮制一个新闻!”


里奇也笑道:“很不错的误打误撞!快快联系记者,赶往酒吧处理。如果不出意外,我打算一个月后正式发售,希望这段时间能增加更多的知名度!”


他本身就擅长营销,这些年芭比娃娃的大获成功,有他的一份功劳。


如今这个街机,他自然也打算营销一个月,然后一炮而红。


据老板的分析,一年的销量绝对超过5000台以上,那就是550万美金以上的销售额;虽然这点销售额对芭比娃娃一年销售5000万美金以上来说,只是十分之一,但里奇又听老板讲,这只是才刚刚开始。


而芭比娃娃第一年的销售,只有三十万美金,当然,那是快15年前。


里奇为什么如此信任奥黛丽赫本这个老板,因为他本身就是老板的粉丝,忠心耿耿。


一周后。


街机在美国科技界引起巨大的轰动,当然主要来源于雅达利公司的卖力营销,一些硅谷人士更是纷纷去酒吧考察。


结果,便是有知名硅谷人士对媒体说道:“这是电子游戏的始祖,而且一定会非常畅销的产品。”


一时间,舆论哗然。


而雅达利公司正在抓紧生产,首批打算生产3000台,然后二十天后投入市场。


奥黛丽公司的股票,也开始上涨。


林志超回到香港已经是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正好印证了香港的经济。


长江实业也推出四年后的第一个楼盘,位于铜锣湾的一幢商住大楼,一共是150个住宅单元,每个单元以6.5~7.5万的价格进行销售(均价在80港币每平方尺)。早年间,铜锣湾一直是林志超囤地的重要地区,因为他知道海底隧道一旦开通,这边的物业价格立马飙升。


铜锣湾的地段,已经是比上环、西环、旺角、油麻地地段好,仅次于中环、尖沙咀旅游区,和湾仔也是旗鼓相当。


“铜锣湾繁华地带,靠近大丸百货、新天地购物中心。”


“首付1.35万,每月偿还1650起,月入2500的家庭可考虑!”


“房屋贷款委员会长江财务提供两种贷款方式”


广告上明确告知。


长江实业有不少资金,毕竟两个来福士广场的投资不是一下子拿出,所以很多资金就注入长江财务,为购房者提供贷款;当然,长江实业旗下的楼盘会很多,长江财务只是少部分提供,毕竟财力和大中型银行都无法相提并论。


更重要的,长江财务提供分期贷款,更多的是为旗下楼盘推销做出贡献。总之这个业务,不要过分的去抢银行业务,毕竟林志超也要和银行保持合作关系。


三天后,长江实业。


“老板,宏信大厦的销售情况不错,两天半已经销售出去一半!”胡兆煦进来汇报工作。


林志超抬起头,这个销售确实不错,毕竟是中高档住宅单元,供应的人群是香港白领家庭。


“嗯,看来地产市道完全没有问题!”


胡兆煦说道:“是的,市场上的住宅空置量已经非常少,大概也就几千个左右。而今明两年落成楼宇很少,恐怕市场很快达到供不应求。”


林志超说道:“嗯。就每年提供的住宅单位来说,1966年应该是极其夸张的程度(近3万,落成为准),随着后面的楼价攀升,怕是巅峰时,香港供应量也很难超过这个数据。”


胡兆煦点点头,说道:“还有,由于港府大规模兴建廉租屋邨,吸引不少底下层市民入住,低档楼宇的升势略微缓慢。唐生和我们合作的楼盘,我们就建议以小户型为主,面积450~750平方尺为主,专门面向荃湾的工人进行销售。”


工人也有钱的,比较有熟练工人、小工头等,家庭月收入600左右,买房的话,也是可以买得起的。


“这是个好注意!我们后期也需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毕竟如果楼价涨至上百每平方尺,中层收入者的收入也赶不上房价的涨幅,所以550~900平方尺应该是主流。”


“好的,我们研究研究!”


香港地产旺盛起来,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李家成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回庄氏家族大宅,一改往昔的精神面貌,变得自信起来。


当然,论家财他还是不能和岳父家相比,差得许多。


庄静庵也是心里暗自点头,不逼这个女婿一把,他永远不能成大器。


席间,庄静庵故意说道:“听说厂房的租金上涨了不少?”


李家成还是很恭敬的说道:“是的,恢复至1964年巅峰时期,甚至还在上涨!”


庄静庵的原配邱碧云立即说道:“这么说,你1967年抄底的三幢工业大厦,都已经升值一两倍了?”


庄静庵和原配邱碧云,只是生了一个女儿庄月明,至于后面为什么不生,不得而知;不过庄静庵又在发达后娶了个妾室黄氏,这个妾室很能生,已经诞下三子三女。


正因为邱碧云只有一个女儿,她本身也是出自穷苦家庭,跟着庄静庵的时候,都没有发迹。所以,她一直对李家成多有照顾。


如今女婿成功,她自然非常高兴。


李家成谦虚的说道:“小婿购买的是1幢工业大厦,和两幅工业地皮。不过,确实升值了一倍多点。”


何止一倍,一幢工业大厦他买成150万港币,而此时价值已经350万~400万。两幅地皮加起来160万,更是已经升值至450万港币。


而此时,李家成持有三幢工业大厦,两幅工业地皮。由于租金大幅上涨,仅三幢工业大厦可以为长和提供150万的租金利润,再加工厂也有五十万港币的利润(转为生产塑胶玩具、塑胶花等综合产品)。


不过李家成比较保守,收购这些物业之后,两幅工业地皮并没有动工。他害怕负债过多,所以打算利用自有资金加少量的贷款,进行建设。


而如今建筑费暴涨,一幢工业大厦的建筑费也是250万左右(12层,10万平方尺左右)。


庄静庵感叹一句:“你辛辛苦苦开厂二十年,还没有你投资几幢工业大厦赚得多,这香港的地产大起大落,真是世事难料!”


他在六十年代初期,也在湾仔购买了一幅地皮,修建了总部大厦。但他并没参与其他地产投资,反倒是这个女婿在投资地产商,竟然赚的有近千万,而开厂才赚了六七百万。


忍不住发生感叹!


此时的李家成,还未决定完全进入地产航运,哪怕工厂只有五六十的利润,依旧在坚持。


“工厂的资金,是地产事业的基石。虽然现在工厂不好做,我依旧每天坚持在长和工厂工作。”李家成如是的说道。


他已经打算动工一幅工业地皮,明年再动工一幅工业地皮。手中有百万港币,再加两年的收入四百万,差不多就是五百万的收入,足够修建起来。与其同时,若是有机会,他还打算和人合伙投资住宅地产项目。


稳打稳扎,在地产上发展!


待时机成熟,再全力发展地产,将长和塑胶交给别人管理。


庄家对自己的态度改变,很大的原因是他在地产上投资成功。


否则一个小工厂主,依旧难免受到歧视。


地产商张基,回到了香港,拜访了一些地产朋友们,顿时肠子都后悔起来。


他在1967年8月的时候,廉价出售了自己旗下5个地盘给长江实业,而此时的价格已经翻至三倍。原本价值450万吨物业,如今已经是1300万以上。


他带着差不多600万的资产,去加拿大生活,但是在那边怎么也生活不习惯。生活方面倒是还好,但是事业上却处处受到限制,语言不通、法律不懂、受到歧视等。


本来,如果是去养老,也就算了。


但是,他还年轻,岂有养老的心思。


结果就是,在那边打听香港的各种信息后,他带着400多万现金回港了。


同时,他也傻眼了!


一幅3万平方尺的铜锣湾地盘,售价高达660万港币,加上建筑费、税费等,总投资需要1200万。按照当前的楼价,销售大概是1800万以上。


利润还是可以,回报率差不多每年有25%以上(理论上)。


但是,作为香港地产建筑商会的早期69个会员之一,他已经失去资格了!


除非,他和人合伙,亦或者去新界发展,去偏远地方发展。


最终,张基只能对朋友说道:“发展地产商做不成了,就直接投资物业吧,做置业商就行,收租也稳定!”


事实上,如果没有林志超的抄底,很多物业压根在那半年多卖不出去。而香港风波一旦平息,很多人又会选择留一大部分在香港,赌一把,毕竟便宜甩卖不甘心。


所以,由于林志超拿着2亿现金流进场抄底,导致很多人头脑一热,就卖出很多物业。这一点,和前世是不一样的,毕竟郑裕桐这些‘地产六虎’抄底加起来,也就是林志超的规模。


朋友讲道:“是啊,当初多少人急着甩卖资产,听说林爵士、郑裕桐、郭德胜、李兆基这些人,就大肆抄底,一年多的时间,资产就翻了两三倍。”


张基顿时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因为就有自己的那一份。


“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一朝错判形势,就成全了别人啊!”


“哎,谁不是呢!听说回流的人,大概有20%,以后可能达到30%。一来一去的折腾,钱财损失不菲。”


这种现象!


正是林志超的乐趣所在。


赚钱不仅仅是享受赚钱的乐趣,还有享受着别人亏钱的乐趣。


双重乐趣,才是人生巅峰。


林志超来到传媒集团大厦。


香港国泰机构,已经被收购近两个月时间,林志超并未去关注。相反,只是派遣以李子多为首的行政班子,进行了简单的管理,具体事务任由原来的人负责。


“电懋的情况摸清楚没有,行政管理理顺了没有?”林志超直接问到办公室汇报工作的李子多。


李子多随即说道:“理清楚了,不会造成公司的资产流失的。目前,电懋制片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永华片场,有两个摄影棚,可以拍摄室内所有的戏;一个是九龙大厦的一间写字楼,是行政办公的地方。我们收购之后,我和大家都谈了一下,稳定了大家的情绪,所以也没有发生什么乱像.”


反正就是没有加工资,只是讲几句话。


之所以不加工资留人,是因为林志超本来就打算将电懋(国泰)的制片部门进行重组,所以不怕有人因为换了老板,而走人。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邹文怀那边呢?”


李子多说道:“他非常想来,就是想和你亲自谈谈具体合作的事情。前段时间,你在国外,我就让他等等,要不我安排一下?”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安排在美丽华酒店,中午一起吃饭,你一起参加!”


李子多说道:“好的!”随后他问道:“老板是打算让邹文怀来整合电懋?”


林志超说道:“不错,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所以我只让你将行政方面管管就行。而邹文怀若是不来,我也只有另组班子了。重要的是,邹文怀一来,必定是拖家带口,我们什么人才都有了。”


李子多担心道:“这样会不会另立山头,以后他恃宠而骄?”


林志超笑道:“电影产业要向好莱坞看齐,我们要做东方的好莱坞。所以,后期嘉禾电影本来就是打算实行一个个卫星公司,而我只要牢牢的把握院线和发行就可以了。更何况,制片最多是分成,不存在山头不上头的。你要是心动,也可以加入嘉禾电影,学习电影方面相关,以后做制片人,那分成。”


李子多连忙摇头,说道:“不熟不做,我跟着老板做行政管理和出版相关,非常的开心!更何况,老板给我的薪水已经很高了,我才不心动未知的东西。”


“哈哈,你总算是冷静的!更何况,集团发展潜力很大,你好好做,上升空间自然也越大!”


“是,我一定好好做!”


李子多离开后,他忍不住冒出冷汗,刚才老板的话有意无意的透露出,不要去羡慕其他人的待遇,要看自己的能力。


他虽然没有这么想,但也觉得邹文怀的待遇实在太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