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 第三十五章 当今大秦可称得上国泰民安么?

第三十五章 当今大秦可称得上国泰民安么?

作者:三月啦 返回目录

伴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


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之后,群臣的窃窃私语之声稍止。


带着冠冕的始皇帝踏入大殿,所有的杂音顷刻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躬身行礼。


“众卿平身!”


群臣各自站定,始皇帝沉眉看了一眼赵泗和李斯,尔后沉声开口。


“秋收既至,一年将终……”


秋收……历朝历代都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重大事件。


这是粮食丰收的季节,同时也是一年的尾声,秦朝的新年是十月初一,故而秋收结束,新年就真的马上到来了。


秋收之后召开大朝会是秦国向来的传统,在这个特殊的时间,一问天下是否太平,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处理,做一下年终总结,二问国家征收的粮食是否足够,国库又是否丰盈,各地的收成又是怎样。


始皇帝的开场词一如往常。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天的朝会也会围绕着始皇帝的开场词展开讨论和汇报。


往年情况不好说,有的地方不太安稳,会有判乱,有的地方粮食收成不好,总之汇报起来有好有坏。


但是今年不同……


始皇帝开场词结束,即有官员出列。


御史大夫冯去疾当先开口。


“去岁陛下归国,降赋税,停徭役,五谷园拨出高产五谷种子散于地方,天下各地既获丰收,又有红薯土豆玉米三种新粮,庶人得以饱食,再无饥馑之忧,而天下感念陛下恩德,自从陛下颁布降税停徭的诏书以后,四海升平,海清河晏,巴蜀岭南蛮民都不再生乱……”


冯去疾作为三公之一在这个时节当先开口。


这是一个,特殊的,拍马屁的好契机。


毕竟,冯去疾说的都是事实。


今年的始皇帝确实做了很多事情,从社会的各方面来说大秦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天下确实因此而人心思安,对于大秦的统治也没那么抵抗,社会宽松下来以后,生存压力也随之降低,犯罪率自然也显而易见的降低。


除了始皇帝乃至于中央损失了一部分利益以外,天下的所有都是一片向好。


冯去疾是个聪明人,强行拍马屁不可取,可是这种明显摆在脸上的事实,他当然敢为人先。


长篇大论,花团锦簇……


三公之一的冯去疾开口,自然又有其余官员跟进。


去年大秦的变化当然值得大书特书……


一时之间,仿佛真的四海升平海清河晏。


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很少有人会思考谁是最大的受益者,毕竟真正的黔首黎庶和百姓从来都是被贵胄们绑架的群体。


残害百姓掠夺地方的的时候他们是贵胄。


受到政策针对的时候他们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民众,痛斥皇帝虐民太甚。


然而事实上,贵胄获益,并不等于庶人获益。


朝堂人人都在夸夸,唯有赵泗脸上带着笑容却不为所动。


并不是没有官员反应一些地方问题,只不过毕竟是极少数。


要么不能说道问题的关键点,要么反应的是无关紧要的小问题,要么就是人微言轻。


群臣们已经达成了愉悦的共识,大秦的未来是光明的,大秦从大方向上来看是一片向好的。


是的,只要始皇帝愿意让利,那么他大可以成为圣君明君,甚至大秦什么都不用做都能享个一两百年的国运。


天下,确实厌倦了战争。


但是,这很显然并不是始皇帝的追求,他要天下,同样也要权利。


而赵泗,只不过是想要剔除一些肉食者罢了。


朝会的风向和口径愈发统一,一片花团锦簇的气氛也随之扑面而来。


文武百官脸上都带着一些放松和笑容。


一人夸完接着下一个人……


赵泗看着一个儒家的博士说着和前面之人大致相仿的话语露出了一些笑容,在他说完以后紧接着迈出步伐。


准备了好几天文章的叔孙通迈出一半的步伐收回。


叔孙通当然也要拍马屁。


当然,和其他人不同,叔孙通并非认识不到一些尖锐的社会问题。


但是在叔孙通看来大秦已经迈出了向好的第一步,明显是装逼时刻,叔孙通就算懂问题所在也不能大煞风景。


他是懂得明哲保身的,也是懂得讨君王喜欢的。


在叔孙通看来,如始皇帝这般的君王,在这种盛景之下泼冷水是最不可取的。


得哄着来!


反正都已经好转了,以后再慢慢哄,相机而行即可。


不能为了所谓的圣贤思想而破坏当下赵泗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局面。


叔孙通也是准备夸的,他的文章写的更好,更加花团锦簇,绝对足以傲视群雄。


可惜,他准备出手的时候赵泗出来了。


在这种时候自然没人和赵泗相争。


毕竟现有的局面从某些方面来说是赵泗以一己之力促成。


税负始皇帝放弃十分之四的赋税收益啊!


封建王朝时期,赋税收益绝对是一个王朝的经济支柱。


说服一个君王放弃了经济支柱的五分之四,这是令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更何况说服的对象是始皇帝。


所有人都念赵泗的好,所有人都对赵泗笑脸相迎。


事实已经证明。


赵泗!真正的贤臣!


这也是全天下乃至于贵胄和庶人公认的事实!


赵泗迈出步伐,朝着始皇帝躬身一礼。


起身,转身,面相群臣而站定!


赵泗要说,但是他要对话的是朝堂上的衮衮诸公。


赵泗心情有些振奋。


实际上走到这一步,赵泗心中是开心的,但是他不能表露出来,只能面沉如水,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神色。


“诸公所述,无非天下安定,海晏河清,我此时再说,无非鹦鹉学舌,毫无新意。”


“我不同陛下说,却问诸公,天下安定,国泰民安否?”


冯去疾闻言眉头一皱,想要反驳,忽然想起来王绾的叮嘱,止住了发声的心思。


但是冯去疾不出,有人出!


总不能,让今天夸了半天的话成了废话不是?


“今岁,释徭五十万有余,降税十四,百姓得以安定,上郡大捷,陇西徭役即将中止,巴蜀南越闻听赋税降低,骚乱骤减,自然算得上天下安定,国泰民安。”


“我不认为……”


赵泗认真的摇了摇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