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笔趣阁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六十章 蛛丝马迹

第六十章 蛛丝马迹

作者:咱叫刘可乐 返回目录

在等待老弟兄们聚齐的这段时间里。常风先派人去了九门,命各门的十二团营守军严查进、出城的人。


大明京师本就有着严格的城门盘查制度。


歹人若要带六十多个姑娘出城,一定会分散而出,那样才能不引人注目。


常风干脆给十二团营的人传话,让他们凡见带着妙龄女子出城的人,一律先行扣押。


只要人还没出城,就还能找得到。大不了按刘秉义所说,把京城翻个个。


办完这件事,常风又在刘秉义的带领下,勘验了候选女子居住的房间。


丙三号房,张丰菱和刘笑嫣的房间。


常风走到房间门口,发现旁边窗户纸上有一个小孔。


进了门,常风检查了一下里侧的门栓。门栓中间下面有一道轻微的刀痕。


刘秉义搓了搓鼻子:“这房间里脂粉香气怎么这么重。我还叮嘱笑嫣,选三时讲究女子要素雅,少给张姑娘用胭脂水粉。”


常风连忙拉着刘秉义出了房间,从外面拉开了房间的四扇窗。


常风道:“老泰山,房间里不是脂粉味儿。而是迷香味儿。”


刘秉义惊讶:“是采花贼爱用的迷香嘛?”


常风点点头:“对。迷香是用黄杜鹃花研磨成粉制成的。黄杜鹃花又称闹羊花,羊闻了都会被放倒,何况是人。”


“我初入锦衣卫时,教习百户教过我们这些新人如何使用迷香。”


刘秉义一头雾水:“锦衣卫还教怎么迷倒妇人采花窃玉?”


常风哭笑不得:“迷香又不是只对妇人有用。壮汉闻了照样会昏迷不醒。”


刘秉义突然想起了什么:“歹人千万别是采花贼!三十二位候选,有一个坏了贞洁。我的脑袋就保不住了。”


常风劝慰刘秉义:“哪有采花贼敢跑到藩司后衙作案的?采的还是太子未来的女人。”


“且,把六十多名女子抬出后衙。他们至少有几十人。京城从哪儿蹦出来那么多采花贼?”


常风指了指窗户纸上的小孔:“歹人用吹管捅进了窗户纸。迷晕了房中女子。又用刀插入门缝,拨开了门闩。再进入房中,将女子掳走。”


“大差不差就是这样。”


开了好半天的窗,房内的香气终于散尽。


二人再次进得卧房。


只见地面上有几个硕大的脚印,一看就是男人的。


常风趴在地上仔细看了看,自言道:“是靴印。看上去像云纹头皮靴。”


刘秉义脱口而出:“歹人是......京营精锐?”


云纹头皮靴,创自蒙元。靖难之役时,兀良哈部从龙随驾,帮助永乐帝南下即位。


云纹头皮靴自此传入明军之中。


至本朝,只有京营精锐中的小旗、总旗之类底层武官,才能穿云纹头皮靴。


常风的脑子飞速的转动着。


京营如今大致分为两派。


三千营、神机营、十二团营掌握在怀恩的师弟、义子们手中。


五军营十万人马的统兵权,掌握在万贵妃三弟万喜手中。


之前预料的没错。这件案子很有可能就是贵妃党干的!


常风看到榻上有一方手帕——正是朱祐樘赠予张丰菱的鸳鸯帕!


常风将手帕收起。又开始翻箱倒柜,从箱子中翻出了一件女人贴身穿的肚兜。


肚兜里侧绣着一个小字“嫣”。


常风道:“这应该是笑嫣的肚兜。”说完顺手将肚兜塞进了袖中。


刘秉义好生尴尬:“贤婿拿笑嫣的肚兜作甚么?难道是要搂着睡觉?”


搂着睡觉倒不怕。刘秉义怕的是女儿丢了,女婿相思成疾,晚上拿女儿的肚兜干什么不可描述之事。


常风连忙解释:“一回儿这件肚兜会派大用场,帮咱们找到笑嫣她们。”


一个时辰后,常风以前的手下在后衙聚齐。


为首的自然是徐胖子和石文义。


另外多了三个人。分别是女扮男装的赛棠红;留守怀恩外宅的刘瑾;去年到曲阜给常风送怀恩信件的团营小旗钱宁。


常风问:“赛掌门。你怎么来了?”


赛棠红道:“我跟徐胖子一起来的。听闻后衙出了什么妖狐。听着像是江湖人士装神弄鬼。我这个江湖人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常风心中暗道:看来徐胖子天生神力,胖子哪儿都胖,能够填满无底洞,睡服了赛棠红。


常风又望向钱宁。钱宁并不是他的人。


刘瑾连忙引荐:“这位是南京镇守太监钱能的义子钱宁。他一直想进锦衣卫。”


“奈何尚公公跟钱公公不对付。钱宁只能呆在十二团营当个小旗。”


“他跟我亲如兄弟一般,绝对可靠。”


刘瑾知道,找回失踪的候选女子对太子来说多么重要。


他带着自己人掺和进来,是想跟着常风捞个大功。


常风微微点头。


这时,虎子摇着尾巴跑了过来。


常风从袖中拿出刘笑嫣的肚兜,放在虎子的鼻子上。


虎子极通人性,嗅了嗅。


常风抚摸着虎子,压低声音说:“虎子。我婆娘丢了。能不能找到她,全看你了。”


虎子会意,开始低着脑袋,在后衙内左嗅嗅,右嗅嗅。


忽然间,虎子仰天吠了一声。缓步向前跑。


常风他们立即跟了上去。


虎子停留在了后衙东墙根下。它朝着东墙一阵狂吠。


这堵东墙,高约一丈。


常风狐疑:“难道歹人背着女子,翻过了一丈高墙离开?”


“来人,拿个梯子。”


不多时,石文义搬来了一架竹梯。常风踩着竹梯上去。


他在高墙上发现了一个钩痕。青砖墙头上,落下了六个白点。白点排列像是一朵梅花。


常风下了梯子,对钱宁说:“你一直在团营效力。你上去,看看墙头的白点是何物留下的痕迹。”


钱宁爬了上去。片刻后下来:“常百户,是六爪梅花钩留下的痕迹。错不了!”


刘秉义不解:“贤婿,什么叫六爪梅花钩?”


常风解释:“六爪梅花钩,是京营斥候翻墙侦察、作战时所用的工具。”


“钩下悬一根绳子。翻墙时,只需将梅花钩抛在墙头挂牢,士兵就能顺着绳子爬上墙。”


云纹头皮靴印、六爪梅花钩留下的痕迹......这两条蛛丝马迹,将歹人的身份指向了京营精锐!